浅析绿色建筑节能设计具体要点应用论文_罗珺元

浅析绿色建筑节能设计具体要点应用论文_罗珺元

南宁华桂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530007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建筑物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保证建筑物自身的重量,还要向低碳节能的方向发展。实行低碳节能建筑设计和绿色建筑生态节能设计可以有效减少能源消耗,建筑设计中应采用新型建筑材料和建筑节能新技术、新工艺,通过新的科技元素的运用,有效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此从几个不同的方面对如何做好绿色建筑节能设计做了一定的研究。

关键词:绿色建筑;围护结构;幕墙;节能技术

前言:

发展低碳节能的建筑可以有效的降低建筑物的能耗,减少资源的浪费。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应将低碳经济、环保节能的理念融进入,在设计方案中多加入一些复合型、绿色、环保建材的使用,注重建筑设计的系统作用,尽可能地降低设计成本,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性能。

一、绿色建筑节能设计概述

绿色建筑是把先进的建筑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等优化组合,调整建筑耗能比例结构,降低对矿物燃料的消耗量和依赖性,达到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和减排二氧化碳的目的,营建低能耗高舒适的健康环境。所谓“绿色建筑”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指建筑在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通过科学的整体设计,集成绿色配置、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低能耗围护结构、新能源利用、中水回用、绿色建材和智能控制等高新技术建造的一种建筑。具有选址规划合理、资源利用高效循环、节能措施综合有效、建筑环境健康舒适、废物排放减量无害、建筑功能灵活适宜等特点。

如今,绿色建筑有其专门的评价系统,共六项指标,三星、二星、一星以此代表着建筑的好坏。2014年,我国住建部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正式列入国家标准,特予标号GB/T 50378-2014,并于第二年年初正式执行。而2006年所出台的,编号为GB/T 50378-2006的标准也不再使用。这一创新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覆盖面更加广泛,从开始的针对于住宅建筑,办公建筑,商场、旅馆建筑这类公共建筑,发展到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与此同时,其星级评价指标有7种类型,分别是节地和室外环境、节能和能源利用、节水和水资源利用、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以及施工运行管理等。

二、当前绿色建筑节能设计过程中的几个具体的设计要点

1、规划设计

在规划设计中,房子朝向、间距以及房屋之间的相互组合关系是规划节能设计的重点。为满足要求,首先要考虑的是建筑的朝向,建筑的朝向主要应与当地夏季的主导风向一致,建筑群的入风口和出风口应结合主导风合理设置,利于自然通风,提高居住的舒适度。在建筑物的排列中应遵循南小北大、南低北高的原则。其次要考虑的是建筑的间距,居住房屋的间距应在满足规范日照间距要求上适当增大,有利于居住小区内的空气流通,从而使建筑物与空气的热交换加快,有效降低建筑物的温度,从而降低建筑能耗。第三,要合理安排建筑物间的组合,在满足采光、日照、防火等要求下,结合经济因素,利用建筑物的自遮挡和建筑群间的相互遮挡,减少太阳辐射对居住建筑的影响。

2、围护结构隔热保温

建筑物围护结构应有较好的保温隔热功能,一般通过建筑外墙的耗能约占建筑物全部耗能的40%,因此提高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对改善室内热工环境及建筑节能具有重要意义。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气候条件的差异,对建筑外围护结构的传热性能要求都不同,一般情况气候越严寒,其建筑外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要求就越小,需要用导热系数小的高效隔热材料附着在墙体结构来改善整个墙体的热工性能。根据复合材料与主体结构相对位置不同,分为外保温技术、内保温技术及夹心保温技术,其中外墙外保温是目前较为高效、简单的保温节能技术。

3、节能外窗及幕墙系统

一直以来,窗及玻璃幕墙都是维护结构中的能耗大户,但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新产品的不断出现,窗及玻璃幕墙的性能已获得了极大的提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首先,新型高性能玻璃的发展给窗及玻璃幕墙的保温及防辐射性能以极大的提高,其次新的结构形式起到了相当的作用,新型型材及断桥技术的应用对窗和幕墙的整体热工性能及气密性都有极大的提升。按照绿色建筑的原则,幕墙作为建筑的外围护体系,并不是一个完全封闭的外壳,应该是建筑与环境之间的过滤装置,幕墙设计应该是多功能的,除基本的防护功能外,还应考虑室内环境品质的调节,提高建筑节能效率。

双层玻璃幕墙又称双层呼吸式幕墙,不同于传统的单层幕墙,它由内外二层玻璃组成围护结构,玻璃之间留有一定宽度的通风道,并配有可调节的遮阳。在冬季双层玻璃之间形成一个阳光温室,提高建筑内表面的温度,有利于节约采暖能耗;在夏季,利用烟囱效应对通风道进行热压通风,使玻璃之间的热空气排走,达到降温的目的。对于高层建筑来说,直接开窗通风容易造成紊流,不易控制,而双层幕墙能够通过通风道进行开窗通风,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建筑室内的空气质量。

4、屋顶节能设计

建筑的屋顶由于受到阳光直射和大气长波辐射,导致室内冬季偏冷夏季偏热,从屋顶的生态节能设计来说,应该达到冬暖夏凉的效果。对建筑进行屋顶设计时,可以采用架空屋顶、浅色屋顶、蓄水屋顶等,有效隔离太阳辐射;屋顶上覆盖保温隔热材料,降低能量传递;在屋顶涂抹反射率较高的特殊涂料,减少夏季对阳光热量的吸收。

5、自然通风

在一般的建筑当中,自然通风主要是通过气流传热,而空气流动主要通过建筑物的窗、门等开口位置所具有的空气压力差传热。出现空气压力差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就是风压的作用,另一方面就是热压的作用。热压一般是取决室内外的空气温差,也就是空气的容重差以及高度差。解决热压现象主要可以根据合理的空间布局、合理设计门窗等方法,同时,在建筑的设计当中必须要设置相当数量高窗与低窗结合,从而可以提高进出口的高差,当热空气有所上升时,则由高窗进行排出,而凉风则会进入室内,从而发挥出烟囱效应。但是,当设计中应用烟囱效应时,则必须要把天井设计在其中,或是在楼梯间以及走廊的屋顶设置一个排风的天窗等,从而也可以增加自然通风量。

6、水、热环境设计

低碳建筑采用的节水方法有:选用有良好节水型供水设施;安装收集雨水装置,建立污水处理系统,就地处理污水。小区景观用水要专门设计并将其纳入全局一并考虑。热环境的实现尤其重要。小区的热供应应该满足居民的舒适度的要求,并能实现建筑节能和环保的要求。夏季空调的室内适宜温度为22-27℃,冬季供暖的室内温度宜在20-24。可采用制冷、取暖、生活用热水联合供应的热环境技术。

7、绿化设计

绿色系统具备防晒、防尘、降温、调节气候、提高空气负氧离子浓度、减少二氧化碳含量,保障居住区温度、湿度和风速等生态功能能够有效降低噪声污染,还能够起到改善环境的作用。在绿化方面。可以充分利用阳台、屋顶进行绿化。只要有一点空间,都可以进行绿化,在绿化中,还可以运用新材料。例如在日本,就采用了能够大幅度降低荷载重量的轻质人工土壤,来对建筑物屋顶进行绿化。在屋顶施行绿化,具有能够使绿化保持持续性的巨大效果,此外,除了土壤的隔热效果之外,植物的蒸腾作用和绿荫效果,也能够发挥隔热的效果,降低了空调的使用费用。

8、绿色能源的利用

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作为无污染、可再生的清洁能源,不仅分布广泛,而且对环境危害极小,是绿色建筑能源的最佳选择,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不仅可以保护环境,还能避免对不可再生能源的过度开发。例如,目前国内外经常采用的被动式采暖、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PV系统等都是充分利用这种绿色能源的结果。通过实现建筑自然通风、自然采光、土壤蓄热蓄冷等来减少建筑制冷、采暖和照明的能耗量。

三、结语

综上,绿色建筑设计是实现绿色节能建筑的重要基础,实际设计中应应当充分考虑选址和与环境的协调,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自然能源,对建筑形体、门窗、墙体、屋顶进行有效的节能设计,注重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耐久性以及节能环保性,使建筑既舒适、健康、高效,以实现建筑与自然共生、人与自然和谐。

参考文献:

[1]张希晨.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设计应对策略[J].城市发展研究,2010,(7).

[2]陈云探讨绿色建筑中的环保节能设计《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年1期

论文作者:罗珺元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7

标签:;  ;  ;  ;  ;  ;  ;  ;  

浅析绿色建筑节能设计具体要点应用论文_罗珺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