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浅析建设项目设计阶段造价管理论文_梁鹤群

浅析浅析建设项目设计阶段造价管理论文_梁鹤群

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 100044

摘要:建设工程项目具有投资大、建设周期长、社会效益广、相关协作部门多等特点,为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实现,关键在于项目工程质量以及工程造价的管理。其中设计阶段是建设项目投资控制及质量管理的关键阶段,设计的经济性与合理性直接对项目的质量、工期和成本控制起着决定性作用。本文从造价控制角度入手,通过研究设计阶段在整个工程建设项目中的影响,针对目前设计阶段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及具体应对措施。

关键词:设计阶段;造价管理;造价控制

1.设计阶段造价管理对建设项目的影响

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如何能够有效地在保证设计条件、工艺要求及相关标准前提下,降低工程造价、缩短建设工期、提高效益,是建设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也是各级造价部门、投资者一个比较关注的问题。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是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的重点,它直接对项目的质量、工期和成本控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加强对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不仅具有理论参考价值,更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1.1设计阶段造价管理对工程质量控制具有决定性影响

在设计过程中,通过工程设计对建设项目的规模、标准、使用功能等方面进行全面规划和具体描述实施,对工程项目设计质量在技术上是否可行、工艺是否先进、经济是否合理、功能性安全性是否能够满足使用要求,以及竣工后能否获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同时工程设计阶段也是实现技术与经济协调统一的关键环节。设计方案越成熟越详细,报价所需设备技术参数和工程量就越精准,就更有助于将工程总造价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保证工程总体质量。在此过程中,通过对每个设计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比较,对不合理设计提出修改意见,采用先进合理的工艺技术、材料设备,从而获得技术性强、经济性好的最优设计方案,达到控制造价、提高工程质量、节约投资的目的。

1.2设计阶段造价管理是控制工程进度的重要阶段

设计阶段造价管理充分体现了对建设工程项目进度的事前控制、主动控制。事前控制就是在实际活动前预先分析目标偏离的可能性,并拟定和采取各项预防性措施,在问题发生前即进行预防性控制,以使计划目标得以实现。设计阶段是工程项目进入实施阶段的开始,调整、改动设计方案都较为容易,造价控制更为主动、有效。因此通过对此阶段的主动控制,积极分析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尽可能地减少以至避免后期施工阶段不必要的设计变更,甚至设计方案的变更,才能在事前更好的控制工程造价,为制定既可行又优化的控制性进度计划打好基础,以便更好地实行全过程进度控制。

1.3设计阶段造价管理是影响工程成本控制的关键阶段

建设工程项目造价控制贯穿于工程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但据资料统计,每个阶段造价控制工作的重点和影响效果都是不同的。在初步设计阶段,影响项目投资的可能性为75%~95%;在技术设计阶段,影响项目投资的可能性为35%~75%;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影响项目投资的可能性为5%~35%;在竣工决算阶段,影响项目投资的可能性仅为0%~5%。由此可见,建设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重点应放在对项目投资影响最大的设计阶段,在此阶段所进行的造价管理,是实际决定建设工程项目投资成本多少的关键环节。因此,加强设计阶段造价管理、优化设计方案、对方案进行经济比较,是建设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重点。

2.设计阶段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建筑行业中普遍把对建设工程造价控制的重点放在施工阶段和竣工阶段的预、结算审核,而忽视了对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这尽管能对整个工程项目的造价控制产生一定效果,但对于整体造价控制来说,反而事倍功半,往往无法取得良好的造价控制效果。设计阶段成本控制认识不足,技术与经济相脱节以致无法通过优化方案、合理控制进度、减少施工风险和施工成本等手段起到控制总造价的作用,而上述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建设项目的投资控制、投资效益。

2.1设计阶段造价控制不受重视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是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关键部分,然而面对目前存在的任意扩大工程建设规模、提高设计标准、改变工程建设结构内容等问题,导致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结算超预算的“三超”现象频繁发生,最终造成建设成本增加,建设投资失控的局面。据有关资料分析,虽然设计费只占到工程投资比例的1%左右,但设计阶段对建设项目造价的影响程度最高可达到75%,很显然,建设项目投资控制的重点应放在设计阶段,然而这也恰恰是建设单位和设计人员最容易忽视的环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建筑行业,为尽快收回建设工程项目资金,获得更多经济效益,建设单位随意压缩设计阶段时间,加速项目建设,设计人员也只一味追求设计的可行性,而对设计产品的经济性不够重视,造成财力物力的巨大牺牲,严重影响了建设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

2.2设计阶段技术与经济相脱节

在设计过程中,设计方案的形成和工程计价之间相脱节,专业设计人员与造价人员之间往往缺乏协调性、沟通性。设计人员更关注工程的质量、安全性和使用功能等,片面的追求技术的先进性,而忽视了对新材料、新设备价格变化的了解,未能做到兼顾技术与经济效益两方面结合。而造价人员大多也不参与设计,无法在做出设计方案的同时充分考虑经济后果,对掌握实际发生的工程成本失去控制,未能以工程造价来控制设计方案,使设计方案达到技术和经济的统一。

3.设计阶段造价管理控制措施

基于对以上问题影响分析,可运用如下控制措施在设计阶段进行造价管理:推行限额设计、进行设计招标和设计方案优选、采用价值工程原理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提高人员专业技术素养,做到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3.1推行限额设计

限额设计是指:“按照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及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总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同时各专业在保证达到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按分配的投资限额控制设计,严格控制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的不合理变更,保证总投资限额不被突破”。推行限额设计,可有效的控制“三超”现象的频繁发生,将事后控制转化为事前控制,实现按上一阶段批准的投资控制下一阶段设计的多层次、多阶段纵向造价控制,达到技术与经济的对立统一,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3.2采用价值工程优化设计方案

价值工程的定义是:“价值工程是通过各相关领域的协作,对所研究对象的功能与费用进行系统分析,不断创新,旨在提高所研究对象价值的思想方法和管理技术”。利用价值工程原理,在设计阶段着重对项目设计方案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以功能分析为核心,用较低的成本实现对方案的优化设计,提高项目工程价值,使得建设项目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的技术经济分析方法。

3.3采用设计招投标竞争机制

为避免只重视设计方案而忽视对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影响,可引入设计招投标竞争机制,择优选择设计单位,激励设计人员自觉的运用技术经济分析手段,促进设计方在质量上的提高、使用功能上的开拓创新、造价上的经济合理,从而保证设计方案获得最佳技术经济效果,解决设计阶段可能出现的一系列技术问题和造价管理问题,合理控制设计阶段工程造价。

3.4加强人员专业素养的提高

人员专业素养的提高是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核心因素之一,经济型设计人员与技术型管理人员的培养是建设工程项目造价控制的关键。在设计过程中,强化设计人员经济意识,克服重技术、轻经济的思想观念,避免技术与经济脱节,同时加强造价人员技术水平,让造价人员能够积极参与到设计的各个阶段,使设计方案在价值、功能、经济和技术上做到高度统一,加强建设工程项目造价控制的有序进行。

结语

本文从分析设计阶段造价管理对整个工程建设项目中的影响入手,结合目前此阶段中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针对此阶段问题提出具体造价控制方法,并分别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如推行限额设计、引入设计招投标机制、价值工程原理的应用以及提升专业人员综合素养等手段来实现设计阶段造价控制。

设计阶段是整个工程项目的核心阶段,对实现工程质量、工期和成本目标起着决定性作用,加强设计阶段造价管理,力求通过此阶段造价控制主观、动态的影响设计、优化设计,做到在经济性、合理性基础上的技术先进,把控制工程造价的理念渗透到整个工程建设当中。

参考文献:

【1】梁 宇,浅谈工程造价管理具体实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

【2】吴 萍,对工程项目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问题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

【3】张 敏,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J].科技与企业,2013

【4】张 振,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

【5】夏冰燕,关于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的探索和思考[J].集团经济研究,2005

【6】李兰荣,谈建设工程造价的控制[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4

论文作者:梁鹤群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1

标签:;  ;  ;  ;  ;  ;  ;  ;  

浅析浅析建设项目设计阶段造价管理论文_梁鹤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