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科明[1]2003年在《全身麻醉下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后氧供需的变化》文中提出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ANH)是目前手术中常用的节约用血方法之一,从患者动脉或静脉放出一定量的血液(7.5ml/kg~20ml/kg)于保养液袋内常温下保存,同时从静脉输入等放血量的胶体液或3倍放血量的晶体液,以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通过稀释体内血液,使手术出血丢失的是稀释血,从而减少自体血的丢失,使手术患者少输甚至不输异体血,达到节约用血的目的。血液稀释涉及的首要问题是血红蛋白浓度下降引起血液结合氧含量减少,对机体氧供产生一定影响。与生理状态不同,手术时全身麻醉机械通气后:一方面由于肌肉松弛、控制呼吸、麻醉药的抑制、意识消失以及体温下降等,导致机体、器官和组织的代谢率下降、氧耗减少;另一方面由于吸入纯氧,动脉血氧分压可升至生理状态的5~6倍;根据Henry定律,动脉血中物理溶解氧量增加5~6倍,大大提高了氧的组织利用。因此,研究全身麻醉下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时氧供需的变化,对临床术中深入开展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工作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本课题在临床条件下,以硬膜外麻醉为对照,分别研究了全身麻醉后和全身麻醉下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后氧供(DO_2)、氧耗(VO_2)和氧摄取率(ExtO_2)的变化,同时观察了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和血液稀释后动脉血乳酸(LA)浓度的变化。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部分: 1.全身麻醉后机体氧供需的变化 目的:研究全身麻醉后血流动力学、氧供(DO_2)、氧耗(VO_2)和氧摄取率(ExtO_2)的变化。方法:44例ASA分级Ⅰ~Ⅱ级的择期手术患者,其中胆囊切除术8例、胃大部切除术20例和半结肠切除术16例,随机分为全身麻醉组(G组)和硬膜外麻醉组(E组),每组22例;记录所有患者术前的血红蛋白(Hb)和血细胞比容(Het),测定并记录穿刺操作前和穿刺操作后的HR,无创血压SBP、DBP、MBP和SpO_2值;G组和E组分别于穿刺操作成功后麻醉前(T_0)、麻醉后30min(T_1)、60min(T_2)和90min(T_3)时,测定并记录HR、SAP、DAP、MAP、CVP、MPAP、PAWP和CO,以及抽取动脉血和混合静脉血行血气分析,并测定Hb和Hct,计算血流动力学指标和氧供需指标。结果:① 全身麻醉后HR、SAP、SDP和MAP明显下降(P<0.05),但在正常范围;CVP、MPAP和PAWP有所博士学位论文中文摘要升高;Cl和sI变化不明显;②心脏耗氧TI(叁联指数)值,全身麻醉后30而n、60min和90min分别比麻醉前下降了19.38%、24.80%和31.18%;③全身麻醉后机体氧供中溶解氧供所占比例发生重大变化,即麻醉前为1.55%,麻醉后30min、60min和90而n时分别升至7.26%、8.73%和8.60%;表明机体氧供中溶解氧供所占比例的明显增加,大大增加了氧由血液向组织弥散的能力和组织对氧的利用:④全身麻醉后溶解氧供在氧耗中所占的最大比例明显增加,麻醉前为6.13%,麻醉后30min、60min和90min时分别升至36.19%、44.12%和42.49%:⑤与麻醉前比较,全身麻醉后30min、60Inin和90min时,VO:分别下降了19.39%、18.31%和16.57%,Exto:分别下降了巧.27%、20,46%和19.53%;提示全身麻醉后机体氧耗和氧摄取率明显减少。结论:全身麻醉后血流动力学基本平稳,心肌和全身氧耗下降,溶解氧供在机体氧供中所占比例和在氧耗中所占的最大比例明显增加,有利于氧由血液向组织弥散和组织对氧的利用。 2.全身麻醉下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后氧供需的变化 目的:研究全身麻醉下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后氧供(D02)、氧耗(VOZ)和氧摄取率(E双02)的变化,同时观察血流动力学的代偿和血液稀释后动脉血乳酸(LA)浓度的变化。方法:第一部分研究完毕后,G组和E组分别实施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按照公式v=EBV‘(场一Hf)几玩v计算的放血量,用50ml注射器从挠动脉放血,放血速度平均40mF而n,同时等速等量输入血定安;以第一部分T3时所测定和计算的各项指标,设定为血液稀释前(HDo)指标,于放血稀释后smin(}刃。1)和30min(I刃DZ)时分别测定并记录HR、SAP、DAP、MAp、CVP、N[F AP、PAWP和CO,以及抽取动脉血和混合静脉血行血气分析,测定Hb、Hct和稀释前后动脉血乳酸(LA)浓度,计算血流动力学指标和氧供需指标。结果:①血液稀释后smin和30min时,CI比稀释前分别增加34.97%和31 .79%,SI比稀释前分别增加19.89%和26.64%;②由于血液稀释致血红蛋白下降,血液稀释后smin和30min时,动脉结合氧含量比稀释前分别下降36,72%和40.巧%,结合氧供比稀释前分别下降1 6.70%和19.13%,机体氧供(DO:)比稀释前分别下降12.87%和13.80%;③血液稀释后动脉溶解氧量基本不变,但由于CI增加,血液稀释后smin和30min时,动脉溶解氧供比稀释前分别增加33.41%和32.23%:④动脉溶解氧供在机体氧供(DOZ)中所占比例进一步增加,即稀博士学位论丈中丈摘要释前为8.60%,血液稀释后smin和30min时分别升至13.17%和13.19%;⑤血液稀释后溶解氧供在氧耗中所占的最大比例进一步明显增加,即稀释前为42 .49%,血液稀释后smin和30而n时分别升至94.01%和100%;⑥机体氧耗进一步下降,与血液稀释前比较,稀释后5而n和3Omin时,VO:分别下降了39.70%和44.02%,E双0:分别下降了31.55%和33.19%;⑦血液稀释后动脉血乳酸浓度轻度升高,
朱科明, 邓小明[2]2004年在《全身麻醉下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时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 研究全身麻醉下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时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 4 4例ASA分级Ⅰ~Ⅱ级的择期手术患者 ,随机平均分为全身麻醉组 (G组 )和硬膜外麻醉组 (E组 ) ,根据放血量公式V =EBV× (H0 -Hf) /Hav,麻醉后两组分别用 5 0mL注射器从桡动脉放血 ,放血速度平均 4 0mL/min ,同时等速输入等量血定安 ;测定并记录稀释前后的血红蛋白 (Hb)和红细胞压积 (Hct) ;两组于麻醉前 (HD)、麻醉后 30min (HD0 )、血液稀释后 5min (HD1)和 30min (HD2 )时分别测定并计算HR、SAP、DAP、MAP、CVP、MPAP、PAWP、CI和SI。结果 两组血液稀释后Hb和Hct明显下降 ( P <0 .0 1) ,组间差异不显着 ( P >0 0 5 ) ;G组麻醉后 (HD0 )HR、SAP、SDP和MAP值比麻醉前 (HD)明显下降 (P <0 .0 5 ) ,低于E组同时间点各值 (P <0 .0 5 ) ;两组稀释后CI和SI明显增加 (P <0 .0 5 ) ,其中血液稀释后 5min(HD1)和 30min(HD2 )时 ,G组CI比稀释前 (HD0 )分别增加34 97%和 31.79% ,SI比稀释前分别增加 19.89%和 2 6 .6 4 % ,E组与G组CI和SI的增幅相似。结论 血流动力学受全身麻醉的影响比硬膜外麻醉大 ,但仍具有代偿血液稀释的能力 ,可能与本组全身麻醉深度合适以及全身麻醉机体氧供需变化有关。
朱科明, 邓小明[3]2005年在《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的代偿机制及其影响因素》文中研究指明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 acute normovolemichemodilution,ANH)是手术中常用的血液保护方法之一,能有效地减少手术出血和异体输血量。ANH对机体生理功能仍有一定影响,机体虽可通过一定的代偿机制来应对 ANH,但同时又受到手
李秋霞[4]2002年在《控制性低血压与血液稀释对犬胃肠灌注及氧合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控制性低血压与血液稀释对犬胃肠灌注及氧合影响的实验研究 背景及目的 近年来异体输血导致肝炎、艾滋病的传播倍受关注,血液保护因此成为研究热点。控制性低血压和血液稀释是血液保护的主要手段,在临床已是较成熟的技术。 控制性低血压和血液稀释对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影响的研究很多,对内脏影响的研究甚少。机体在血容量不足、缺氧、感染等病理情况下,皮肤、胃肠道等内脏血流减少,血流的重新分布以保证心脑等重要脏器的灌注。血流重分布的代偿使全身氧合监测指标不能良好反映局部脏器氧供需平衡。因此,对内脏灌注的监测可以及时反映机体组织氧合的代偿变化。 大量研究证实胃肠张力计能及时、可靠地反映失血性休克与内毒素休克时的内脏粘膜灌注不良。该监测指标的异常早于其他反映组织灌注不良的指标,所以胃肠张力计是监测组织血流灌注的敏感指标。在控制性低血压和/或血液稀释的安全性监测中,胃肠张力计既能反映内脏灌注状况,又能及早反映全身血流的重新分布。那么在控制性低血压和/或血液稀释的安全性监测中,用胃肠张力计监测内脏血流灌注和氧合是否能早期发现机体对控制性低血压和血液稀释进入代偿状态,从而确定控制性低血压和血液稀释的安全限值? 材料和方法 15只健康成年杂种犬,体重19.5~25kg,安氟醚-氧气-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万可松肌松下行控制呼吸,通气参数设置以保持P_(ET)CO_2维持在35-45mmHg。经口放置胃张力计。游离两侧股动脉、股静脉,动脉置管用于测压、血气分析和血液稀释时放血,静脉置管用于输液。颈内静脉放置Swan-Ganz导管用于测定血流动力学参数指标。15只犬随机分为控制性低血压组、血液稀释组与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低血压组,每组5只。控制性低血压组静脉输注0.02%硝普钠将平均动脉压维持在60mmHg和50mmHg两个水平。血液稀释组以动脉放血和静脉等速输注6%羟乙基淀粉(6%HEAS200/0.5)实施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将血球压积降低在20%和15%两个水平。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低血压组则联合Hct20%和MAP50mmHg。测定血流动力学指标,动脉和混合静脉血气;采用气体张力计Tonocap~(TM)连续监测内脏灌注,用P_gCO_2、P_(g-et)CO_2反应内脏灌注及氧合。
佚名[5]2002年在《中华麻醉学杂志2002年第22卷主题词索引》文中认为说叫:(1)本索引按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2)在汉字相同的情况下,按数字、英文字母、希文字母顺序先后排列。(3)缩略词及未译出的原文按英文字母顺序排在各(字母)部之首。(4)文题、作者后括号内数字为期号,最后为起页。 A 白细胞介素l() 食管癌手术患
杨东升[6]2010年在《急性高容血液稀释联合低中心静脉压在肝叶切除术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肝叶切除术中应用急性高容血液稀释联合低中心静脉压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60例限期行肝叶切除术患者,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A、B、C叁组,每组20例,A组为低中心静脉压组(LCVP),B组为急性高容血液稀释组(AHHD),C组为低中心静脉压联合急性高容血液稀释组(LCVP+AHHD),分别对叁组患者实施低中心静脉压、急性高容血液稀释及低中心静脉压联合急性高容血液稀释,并连续监测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分别于麻醉诱导后(T0)、肝实质横断前(T1)、肝实质横断后(T2)及手术结束时(T3)采集中心静脉血及桡动脉血行实验室检查;并比较叁组患者术中出血量。结果出血量B组与A组、C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乳酸、动脉氧分压及凝血功能叁组间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低中心静脉压联合急性高容血液稀释应用于肝叶切除术中能够减少术中出血且对凝血功能及氧供需平衡无影响,低中心静脉压联合急性高容血液稀释用于肝叶切除术中是安全有效的。
谭红保[7]2010年在《老年人术前不同液体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老龄人口显着增加,老年病人手术数量逐年上升,老年病人的麻醉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由于老年病人手术的种类、数量及难度不断增加,手术中对异体血液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近年来,异体输血引起的相关并发症不断增多,其中病毒感染引发的肝炎、爱滋病等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新世纪我国进一步面临血源短缺和输血后严重感染等严峻形势,因此如何节约用血是当代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随着对血液稀释机理研究的逐步深入,术前血液稀释(Hemodilution, HD)己成为目前临床节约用血常用而有效的方法之一。血液稀释使血管内血容量中细胞成分相对或绝对减少,降低血液浓度,减少流出血管的细胞数,从而减少红细胞的丢失。主要有急性等容量血液稀释(Acute Normovolemic Hemodilution, ANH),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cute Hypervolemic Hemodilution, AHH),和急性非等容量血液稀释(Actue Non-Isovolemic Hemodilution, ANIH)。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提出的一种新的血液保护方法,其操作简便、费用低廉、减少血液污染,比急性等容量血液稀释更具有优越性,临床应用逐渐增多。虽然目前AHH在临床应用逐步增多,但国内对老年人实施AHH的系统研究较少,特别是老年人随年龄的增长全身各脏器功能逐渐减退,实施AHH对老年人血液动力学的影响以及老年人能耐受AHH的程度等尚需进一步进行临床研究。术前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一般选择晶体或胶体液。当前,临床所用血浆代用品的种类较多(如羟乙基淀粉液、琥珀酰明胶、右旋糖酐、尿联明胶等)。乳酸林格注射液是低渗溶液,输入后有2/3以上进入细胞外液,只能扩容20%,扩容仅维持20-30 min。国产聚明胶肽分子量(MV)为27500-39500 Dal,半衰期5h左右,输入血管后有100%扩容效力,而且可以使血液黏度降低,改善器官和组织的供氧。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的组成是4.2%氯化钠/7.6%羟乙基淀粉,理论克分子渗透压为1400m0sm/L,替代度为0.8-1.3,临床输注较小剂量即可达到扩容的目的。目的:探讨不同液体进行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老年人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腰硬联合麻醉行下肢手术患者60例(其中股骨下段骨折16例,胫腓骨骨折35例,踝关节骨折9例),ASAⅠ~Ⅱ级。Hb≥110g/l,Hct35%-45%,年龄60-70岁,体重45-65 kg,随机分为3组,Ⅰ组: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5ml/kg+乳酸林格10ml/kg;Ⅱ组:聚明胶肽5ml/kg+乳酸林格10ml/kg;Ⅲ组:乳酸林格5ml/kg+乳酸林格10ml/kg。叁组液体均于腰硬联合麻醉前后分段经患者静脉输入,测定多时段MAP、HR。输注完毕后,采输液对侧上肢静脉血测Hb、Hct并与入室时对比。观察有无过敏、肺水肿、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表象。记录术中输液总量、术中尿量、出血量、麻黄素用量,手术时长。结果:叁组年龄、体重、尿量、手术时长无统计学差异。叁组均达到轻度血液稀释程度。Ⅰ组MAP麻醉即刻(T1)与入室(T01)相比差异有显着性,Ⅰ组其它时刻组内相比无显着差异。Ⅱ组MAP麻醉即刻(T1)、麻醉后20min(T3)、下止血带1min(T5),与入室(T01)相比差异有显着性,Ⅲ组MAP麻醉即刻(T1)、麻醉后20min(T3)、上止血带1min(T4)、下止血带1min(T5)、下止血带10min(T6),与入室(T01)相比差异有显着性。麻黄素使用10mg以上的例数:Ⅰ组1例,Ⅱ组6例,Ⅲ组17例。结论:1.本研究证实以小剂量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5ml/kg)复合乳酸林格(10ml/kg)术前行AHH,可以达到轻度血液稀释的效果。2.本研究证实,对于一般情况良好,无贫血、无心肺疾病及其他基础疾病,ASAⅠ-Ⅱ级的老年病人,腰硬联合麻醉下以小剂量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5ml/kg)复合乳酸林格(10ml/kg)行术前AHH,是安全的。3.本研究证实以小剂量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5ml/kg)复合乳酸林格(10ml/kg)术前行AHH,效果比同等剂量的聚明胶肽、乳林优越。4.本研究证实以小剂量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5ml/kg)复合乳酸林格(10ml/kg)术前行AHH,能缓解麻醉及松解止血带对循环的抑制作用,能维持血液动力学的稳定。
参考文献:
[1]. 全身麻醉下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后氧供需的变化[D]. 朱科明. 第二军医大学. 2003
[2]. 全身麻醉下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时血流动力学的变化[J]. 朱科明, 邓小明. 中国急救医学. 2004
[3]. 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的代偿机制及其影响因素[J]. 朱科明, 邓小明. 上海医学. 2005
[4]. 控制性低血压与血液稀释对犬胃肠灌注及氧合影响的实验研究[D]. 李秋霞.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002
[5]. 中华麻醉学杂志2002年第22卷主题词索引[J]. 佚名. 中华麻醉学杂志. 2002
[6]. 急性高容血液稀释联合低中心静脉压在肝叶切除术中的应用[D]. 杨东升. 新疆医科大学. 2010
[7]. 老年人术前不同液体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的临床观察[D]. 谭红保. 中南大学.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