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文模式的“创新”框架--哲学经济学人性模型的比较分析_哲学论文

论人学模式的“创新”构架——哲学与经济学人性模式的比较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模式论文,构架论文,经济学论文,人学论文,人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关于人的研究,从文化史的角度可以简要地划分为“人道”和“非人道”(非人道并非反人道)两种类型。“人道”的类型属于人文学科研究的范畴;“非人道”的类型属于自然科学。在“人道”的研究层面,有的侧重于规范研究,如哲学、伦理学;有的侧重于实证研究,如经济学、管理学等。如今,中国学者所提出的“人学”更多地是指向“人道”研究的层面。总的倾向是试图把“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结合起来。在具体的操作中,经济学、管理学借助于哲学的概念比较“自然”;哲学、伦理学诉诸于经济的“模型”则较为鲜见。它表明二者对人的研究方式还存在着很多差异。通过二者研究方式类型差异的比较分析,提出人学研究模式的“创新”构架是本文的主旨所在。

问题的提出:何谓“现实人”

1.中国学术界对“现实人”的“通行”看法。哲学对人的研究是一个说来话长的题目,但自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土化”以后,学术界几乎都认同“现实人”这一解释构架。对于怎样才算“现实人”,虽然没有实证性的“细化”说明,但有两点却非常明确:其一,吃、喝等行为不是“现实人”的行为,因为这是17世纪、18世纪乃至费尔巴哈的“自然主义”以及“自然人本主义”的“人性模式”即“自然人”。其二,理性选择等行为也不是“现实人”的行为。因为它是“唯理论”直至黑格尔“理性主义”的“精神人模式”即“理性人”。这两种‘人”都可以用一个笼而统之的词加以概括——抽象。任何关于人的研究,只要被冠以“抽象”一词,都被视为“片面”的同义语。唯一可以被视为“现实人”的定义是“经典”教科书中“生产关系总和”的概念。这一定义实际上把“现实人”理解为“经济关系”的存在。但“现实人”在经济关系(生产关系)中是如何“发生”的,怎样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诸环节中“生成”,并没有得到系统的说明。只是以经济关系为背景,把人的本质规定为“阶级性”。在此基础上,探讨“阶级人”与“所有制”的政治关系,提出了人性发展的政治目标。这一目标有两层含义:其一是现实目标——“革命人”;其二是理想目标——“全面人”。

2.具体学科对人研究的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随着具体学科的发展,“人”日益被具体学科“分解”出来。虽然具体学科对人的研究不一定是哲学界所认同的“现实人”或有“片面性”之嫌,但具体学科对人研究的成果及其对世俗生活的应用,给人的感觉似乎越来越“现实”,反而哲学界关于人的“经典”定义似乎显得越来越“抽象”。至于这种“感觉”是否正确,暂且不谈,仅就目前“哲学文章”中使用具体学科“……人”等词汇的日益增加而言,至少证明,具体学科关于“人”的研究成果,对哲学的影响越来越大。它表明,哲学与具体学科关于人的研究存在着“互补”的可能性。但“互补”的前提是首先确认“差异”的合理存在,而不能简单地把“差异”视为“片面”。实际上,正因为具体学科对“人”的研究存着这种“差异”,才使每个具体学科对“人”的研究获得了存在的权力。

A.心理学对人的研究。心理学对人的研究以行为科学的成果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最大。行为科学的理论假设非常简单,不过是一个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经验:“刺激—反应”。到后来发展出一个“刺激—选择—反应”的三元理性模式。但其意义除了知识论的层面之外,更重要的是把这一简单的行为模型应用于行为控制的研究。“刺激”被拓展为各种“激励—约束”的信号,“选择”被拓展为理性的或非理性的“决策”机制。“反应”被拓展为以人性目标为根据的不同层次的实现方式。行为科学的这一研究成果,被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以至于今天改革开放对企业经营“转轨”机制的探讨,“信息—决策”机制、“激励—约束”机制成了最时髦的提法,应用起来也颇见成效。没有理由说,心理学对人的研究不“现实”。但把心理学所设定的“人”说成是“自然人”(生物人)”、“理性人”、还是“社会人”呢?不太好归类。

B.社会学对人的研究。社会学对人的研究似乎与大陆“正统哲学”的提法颇为接近,至少在“社会人”这一概念上有一致的地方,即人是社会的产物。但细究起来,出入也比较大。社会学虽然研究的是社会行为,但其出发点却是个人。群体行为被看作个人行为的“放大”。沿着“个人—社会化”(家庭,学校、群体、组织、社区)行为的思路研究人,其目的是对社会冲突的控制和协调。社会学通过统计调查的方法对行为选择的概率趋势进行研究,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社会学虽然研究的是“社会人”,但其对“社会人”研究的模型更多地是从“个人”行为的微观模型中“类比”衍化而来。抛开其概率的研究方法不谈,仅就其对“社会人”的定性研究来看,与“正统哲学”逻辑设定也有很大的差异。分歧的焦点在于:个人在社会关系中到底应如何“定位”。

C.经济学对人的研究。如果说分歧,恐怕今天的市场经济学对人性的假设与“正统哲学”最不相容了。市场经济学为了论证其“看不见手”的原理,“明目张胆”地假设“经济人”,即以利己为动机的“理性人”,即以最小代价换取最大利益。市场经济学从研究人的需求和满足入手,但对需求和满足都做了一定条件的限制,即把需求和满足纳入到价格机制的运作中加以理解。需求不是一种逻辑演绎的可能性,而是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满足不是概念推演的“合题”,而是一定“价格”下的供给。生产者在一定的价格机制下追求盈利最大化;消费者在一定价格机制下追求效用最大化。在“看不见手”的作用下,生产者与消费者在价格竞争中获得平衡。按照“正统哲学”的观点,“经济人”、“理性人”的观点无疑具有“自然主义”和“理性主义”的色彩。但市场经济的经验却表明,“经济人”的研究假设,具有很强的“现实性”。

3.提问的答案:所谓“现实人”实质是“时代人”,即时代精神所凝聚成的人性特质。这一论点以如下思路为根据:“现实人”首先是个人,用莱布尼茨的话说,“单子就是世界”。人性无限丰富的特点都凝结在个人身上。其次,不同学科研究个人的某一方面的关系,就构成不同学科某一特定“人性模型”下的“现实人”。例如,研究个人的心理行为结构形成行为科学的“现实人”;研究个人的社会关系结构形成社会学中的“现实人”;研究个人经济关系结构形成经济学中的“现实人”。但不管何种学科,从何种角度对人进行研究,都以个人行为结构的简单模型为根据,区别只在于研究个人行为表现方式的层次,复杂程度的不同而已。最后,个人的哪一方面的特质被“孤立”出来作为特定学科的分析对象取决于时代精神的要求。因为科学的发展起源于不同时代的“需要”,而对“人”的研究也必然带有时代“需要”的特点。例如,把人看作“机器”和把人看作“自我实现”,显然具有不同时代精神“需要”的背景。

人性模式差异的比较分析

人性模式的差异有许多种,从时代精神的“需要”来看,哲学与经济学人性模式的差异最有代表性。如果把二者“差异合理性”互补起来,会给人性的综合研究带来“新思维”。另一个理由是因为哲学是今天“坚持”最多的学科;经济学是今天“发展”最快的学科。二者的比较或许会带来“时差”效应。

1.哲学的人性研究模式。哲学对人的研究,其总体构架,基本是两个对立的形而上学的逻辑“质点”。其一是人性善;其二是人性恶。从哲学“逻辑”的角度看,无论是“人性善”,还是“人性恶”,其本身很难构成逻辑的“演绎”实体,只有使之与人的存在模式结合起来,才有意义。“人性善”作为逻辑“质点”,形成“义务论”的人性存在模式。“人性恶”作为逻辑“质点”,形成“目的论”的人性存在模式。但无论是“义务论”,还是“目的论”,在其伦理实践中,其原则都无法贯彻到底。“义务论”最终不能解释“道德人不幸福,幸福人不道德”的矛盾,不得不引进“灵魂不朽”的形而上学设定。“目的论”无法解释“人对人是狼与社会平衡发展”的矛盾,不得不引入“克己原则”作为约束条件。尽管在哲学的思想发展中,提出过各种人性模型,如“机器人”、“自然人”、“理念人”、“社会人”等,但其本身都没有构成独立的“人学”研究对象,都是一种解释人的“伦理存在”、“社会存在”、“政治存在”、“经济存在”乃至“阶级存在”的“研究理念”。从“元哲学”的角度看,这些人的存在模式,基本都是关于人的存在“形式方面”的研究,而不是“内容”方面或“实体—属性”的研究。因此,哲学对人的研究方法,更多地是理论勾玄的思辩,而不是实证经验的概括。在本质上没有超出“正、反、合”的三段论模式,即“人—非人—人”的模式。哲学的研究方法虽然是思辩的,但不是无意义的。其意义就在于对不同时代人的存在状态进行“批判”地反思,提出超越于人的现实存在的理想标准和揭示其它具体学科人性假设模式的非完备性。总之,哲学研究方法的作用在于提出时代精神对“人”“此在”的一种“后理解构架”。其目的是为“人的现实”和“人的理想”的时空“间距”,寻找一种可接受的“解释”。

2.经济学的人性研究模式。经济学对人的研究与哲学的区别首先是文化的,其次才是方法的。所谓文化的是说,经济学在某种意义上是“文明学”。而现代文明开端于西方。现代经济学的标准“教本”是西方经济学。因此,经济学对人的研究不能不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西方文化不论从其发端的地域还是受希伯莱文化的渗透来看,对人的总体观照至今仍受“原罪观”的影响。“人性恶”是其变化的总体“惯性”。但是与哲学不同的是,其对人的研究虽受“文化—哲学”的模式影响,但却把哲学的“命题”“转译”成“经验研究”的对象。如“人是机器”作为哲学命题具有反宗教的意义,但作为经济学的假设却引发出对人的“动作研究”。其目的是如何合理地配置“人—机”系统,提高工作效率。“人是机器”的哲学命题在动作研究中把人看作一种“会说话的工具”。影片“摩登时代”中的“卓别林”就是这种“工具”的形象化的表现。到了20世纪30年代,“霍桑实验”纠正了“人是经济动物”的看法,提出人是“人际关系存在”的观点,即所谓的“社会人”。在“社会人”的行为结构中,经济收入只是其追求的一个层次,人的积极性还取决于人际关系的社会状态。由此引发了一场“经济组织”的“创新”运动。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的沟通成为“组织设计”的重要参量。人成为组织动作中的主体。但在“社会人”中,人的主体“自由度”只是在人际关系中得到量度。西蒙的“决策人”和马斯洛的“自我实现人”,才使这种“自由度”得到了极致的阐释。在其中,“创造性”和“成就感”成为对人“激励”的内生变量。人的主体性经过“收入”、“人际关系”的“外在激励”直到“自我创造”才真正回归于个体主体的内部动力机制上来。与此相应的“组织”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也发展为以“人”为中心的“结构设计”。这种以“人”为中心的“组织设计”从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直至文化组织的“外延”建构,形成了整个社区的“核心人”的模式。微观组织有效率,宏观组织协调,整个社区的发展既“合乎人性”,又“合乎规范”。二者的结合,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协调有序。

3.人性模式的差异性比较。

(1)哲学与经济学人性模式差异特征可以直观地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哲学与经济学人性模式的类型差异

类型差异凸现特征 人性模式的差异类型

哲学模式经济学模式

人性设定 性善、性恶 谋利人

人是“大全”(x、y、超y)人性模型

研究方法 思辨演绎经验考察

特征分类现象描述

本质分析功能分析

调控方式 价值标准因果关系

形式规范属性规范

理念引导行为机制

研究目的社会伦理水平 社会经济效益

社会变革人力资源配置

意义 理想社会公平社会

(2)类型差异比较的几点结论

A.哲学与经济学人性模式的差异比较表明,哲学主要探讨“人应该怎样”及其特征;经济学主要探讨“人如此行为”及其机制。“人应该怎样”有脱离现实时空“人如此行为”约束条件的可能,容易导致某种“空想”;“人如此行为”有可能缺乏“未来”的选择,限制其“理念”的想象力,使“人”成为一种“异化”的存在。二者“互补”的综合”可以“创造”出“应该”与“如此”行为结合的存在模式。

B.对“人”的“大全”式研究,无疑是哲学的职能。但这种研究要想面对社会,除了阐释其理念的“公设”之外,还必须和时代精神对“人”的要求结合起来,侧重于某一时代下人的“特质”研究。否则只能解释“为什么”,却不能解决“怎么样”的问题。当年马克思提出“自觉自由人”的“公设”后,并未浅尝辄止,而是进一步凸现人的“社会关系”特质的分析,把人的自由和“自然力解放”、“社会关系解放”、“思想观念解放”的历史进程结合起来,才有了现实意义。

C.“人”是一种多向度的存在。因此,人学的研究,必须是经济的、社会的、伦理文化的综合考察才能超越于具体学科之上,获得其“存在”的意义。这就需要从人“学”的角度进行带有“体系”性质的研究,才能使“人”作为“综合”的存在,有合理的根据。否则,只是某种“意见”——或在“形而上”中求“下”,或在“形而下”中求“上”,而不是“科学理论”的探讨。

人学模式的“创新”构架

所谓“创新”,是从人“学”的角度建立“人学”的操作“构架”,不只是一般地在哲学层面上研究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思想文化的关系。主要在这种“形式关系”的探讨之下,进一步研究人作为“实体”所表现出来的具体职能和功能。它既包括“人性”发展的“理念指导”——“应然”;也包括“行为互动的调控措施”——“实然”这两个方面的环节于其中。以此为根据,笔者认为,人学研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基本问题:(1 )为什么:主要是对人的本质研究的“理念”探讨和人性假设的“模型”分析。(2 )怎么样:主要是对人的实证行为或经验行为的功能分析,这些功能所以可能的条件,功能调控的方式及其运作机制。(3 )应如何:主要是在“为什么”和“怎么样”的反差中对人性行为的价值与规范进行研究,探讨价值行为如何强化的可能性。人学研究构架可以图示如下:

首先,为什么:理念、模式。人学研究的“为什么”侧重于人的存在和发展内在之理的层面,提供人的存在和发展所以可能的内在根据。它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理念建构:研究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和作用。以时间维度为根据,可以划分为三个方面。过去:人为什么成为万物之灵长。它涉及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上帝”(信仰)的关系。现在:认识人本身,研究人的存在方式各种要素的结构与功能;探讨人存在的现实形式。包括其一,人的意志——伦理结构;能力、智力——行为结构;情感——审美结构。其二,个体——群体的交往结构;组织——制度的协调结构;契约——律法的规范结构。其三,效率——公平的动力结构;平等——自由的权力结构;权利——义务的规则结构,等等。

第二,模式假设:对人研究的“科学性”或“准科学”的有效方式是建立“假设模型”,这种模型可以是一元的,也可以是多元的。之所以强调多元性是因为“现实人”的测度是多方面的。如果说,现实的世界是“人的世界”这一抽象假设成立,那么,任何人的存在领域都是“特殊”的。如果一个人的“假设模型”得到经验的证实,就具有“领域”的真理性,或具有学科的“真理意义”。

其次,怎么样:功能分析。从不同层面研究人的“特质”,其行为的规则是不同的,功能也不尽一致。与此相应,促使其行为强化或弱化的机制也有所区别。它包括以下几个基本层面的功能分析。

第一,人经济行为的功能分析。经济行为的功能分析包括:其一,效用最大化的分析;其二,盈利最大化的分析;其三,等价行为的分析;其四,公平行为的分析;其五,人力投资的功能分析,等等。

第二,人的社会行为的功能分析。社会行为的功能分析包括:其一,社会化与个性化行为的分析;其二,群体与组织行为的分析;其三,交往与制度化行为的分析;其四,冲突与控制行为的功能分析;其五,阶层与社会流动行为的功能分析。

第三,人的政治行为的功能分析:政治行为的功能分析包括:其一,政治利益和阶级行为的功能分析;其二,政党与国家行为的功能分析;其三,革命与剥夺行为的功能分析;其四,立法与调节行为的功能分析;其五,“越轨”与管制行为的功能分析。

最后,应如何:价值分析。人不仅生活在“实在”中,也生活在“理想”中。正因为有了“理想化”的生活,“人”的生活才更有“价值”和“意义”。价值分析实质是分析人生应如何行为的“普遍合理”的标准。它包括以下几个层面的价值分析:

第一,人的伦理行为的价值分析。伦理行为的价值分析包括:其一,幸福与善德要求的价值分析;其二,目的与义务行为规范的价值分析;其三,伦理生活方式的价值分析;其四,荣辱行为的价值分析;其五,舆论、信念与传统习惯行为的价值分析;其六,道德力的价值分析,等等。

第二,人的审美行为的价值分析。审美行为的价值分析包括:其一,审美情感需求与审美形式的价值分析;其二,审美创造与审美形态的价值分析;其三,审美欣赏与审美批评的价值分析;其四,审美文化与审美体验的价值分析;其五,审美机制的价值分析,等等。

第三,人的宗教行为的价值分析。信仰行为无疑是人性行为的形式之一。从宗教人类学的角度看,宗教行为是人类行为较为普遍的方式。人学不研究宗教显然是不全面的。研究宗教行为的价值意义与提倡“信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宗教行为的价值分析包括:其一,信仰行为的价值分析;其二,宗教人格的价值分析;其三,宗教态度与体验的价值分析;其四,宗教隐喻与宗教箴言的价值分析;其五,宗教规范与宗教生活方式的价值分析。

人学“创新”构架“三维尺度”的关联分析,如上图所示。

标签:;  ;  ;  ;  ;  ;  ;  ;  

论人文模式的“创新”框架--哲学经济学人性模型的比较分析_哲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