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信息时代到来,网络技术迅速发展,互联网和电子技术已经进入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刻影响着时代中的每一个人。其中,中学生正处于认知和知识的积累期,由于对新鲜事物的好奇性及敏感度,更容易接受网络技术,受其利弊影响也随之扩大。而中学生又处于德育的重要阶段,所以在网络时代如何对中学生进行德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网络时代 中学生 德育
一、网络文化对中学生影响
1.积极影响。网络技术与互联网的发展是大势所趋,是社会进步的象征,所以其积极影响数不胜数。网络可以迅速传播数量庞大的信息,中学生通过浏览网站、参与贴吧讨论、了解网络社交圈等多种方式可以扩大知识面,开阔视野,提高中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此外,互联网把全球联系在一起,中学生通过微信、微博、QQ等各种社交软件,可以扩大交际圈,增加与他人与社会的联系和交流。网络的开放性和无门槛进入的特点,使中学生更容易在网上表达自己的看法,培养追求个人爱好,有利于中学生的个性张扬和创新能力培养。对于中学生来说,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听网课、查资料、提交作业等,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及时查漏补缺。
2.消极影响。由于网络开放互通,用户与用户不认识,网络上的信息也良莠不齐,存在着大量的黄赌毒信息和煽动反人类社会信息,都会对没有很强辨别能力的中学生造成身心健康损害。一方面来说,互联网存在大量有害信息和垃圾信息。每个人信息存储量有限,过度浏览垃圾信息就会影响有价值信息接受,对中学生三观造成扭曲,对个人的成长造成损害。另一方面,尤其是一些违法犯罪信息,会导致青少年德育教育受扭曲,甚至造成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二、当前德育工作的问题
1.德育教育方式单一僵化。传统德育工作,多采用灌输式说教方式。老师家长作为传教说道者,高高在上,对中学生进行单调的强制性教育。但是在网络时代的中学生多是个性张扬的个体,追求自由,难以真正听进老师家长的说教。
2.德育工作者观念落后僵化。对中学生进行德育的往往是老师长辈,由于对网络新事物的好奇心、接受度不如中学生,就容易出现德育工作者思想观念落后现象,难以理解中学生行为思想,也就难以真正地打动其内心。一味训斥说教,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难以听进去并转化为内在行为准则。
3.网络监管不足。网络良莠不齐,存在大量病毒传播、黑客入侵和低俗广告植入现象。由于网络的匿名性和网络监管力度不够、监管系统和制度不完善等限制因素,对网络的监管还存在很大漏洞。中学生法律意识不足,社会经验与辨别能力不足,相对于成年人更容易受到不良信息影响,加大德育工作的难度。由于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网上也成为骗子罪犯新的聚集地,存在对中学生进行诈骗的现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网络时代中学生德育对策
1.树立现代化平等观念。首先德育工作者应该转变思想作风,变传授、说教和训斥为沟通交流。德育工作者可以试着站在中学生立场上发现解决问题,充分理解中学生的行为思想和性格特点,才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沟通引导。要注意保持中学生好奇心与创新能力,同时引导他们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明确长辈及社会对他们的期望与关心。在这个过程中,德育工作者可以调查中学生经常接触的网络生活,以一份子身份加入其中,与青少年群体交朋友,听取中学生的想法意见,及时更新自己的思想。
2.健全网络德育监管制度。首先,相关部门应该尽快建立健全网络监管系统,完善中学生上网的相关法律法规,使网上生活更加安全可靠。要尽快培养一批新型网络技术人才,维护网络安全,抵御病毒、黑客攻击;也要完善监管流程,对网络信息进行过滤把关,消除不良信息,保障中学生道德教育顺利进行。组织人才编辑传播正能量信息,提高中学生思想道德水准,特别是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丰富道德教育方式。网络时代信息丰富多元,道德教育方式也是丰富多元的。不仅是传统的讲述道德故事,表扬身边好心人等方式,德育工作者还可以积极进入网络世界,通过与学生对网上热点问题进行探讨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还可以通过对二次元文化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来发挥其积极影响。把说理寓于具体人物事件,在具体问题分析中不知不觉地渗透道德教育,传授积极健康的道德价值观念。
4.发挥各方作用,为学生开辟健康网络环境。社会部门及学校要严厉打击黑网吧,加强监管力度,净化中学生的网络环境。此外,网络游戏也应落实实名认证和年龄准入限制,未成年人限制游戏时间和充钱金额,防止青少年沉迷网游。学校可以建立学生网络系统,坚持绿色健康准则,对中学生浏览网站进行把控引导。鼓励和引导学生使用学习类网站和软件或者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社交平台和游戏。家长要发挥监管引导作用,防止学生过于沉迷网络或者受到不良信息危害。
中学生是社会未来的栋梁,在网络信息新时代对中学生道德教育工作不可忽视。德育工作要努力向着发挥网络积极作用,避免不良影响的方向转变。网络时代的德育工作要转变思想作风,改变行为方式,多途径地潜移默化教育,还需要各方积极协作,共同维护中学生网络环境的干净健康。
参考文献
[1]孙伟 简谈对网络时代小学德育工作的思考[J].教育,2016,(12),00015。
[2]马凤兰 “互联网十”背景下做好班级德育工作的几点思考[J].甘肃教育,2016,(17),27。
论文作者:钟鸣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3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9
标签:中学生论文; 网络论文; 德育论文; 互联网论文; 网络时代论文; 信息论文; 德育工作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3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