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塞患者发生便秘的原因及护理对策分析论文_李桂兰

心肌梗塞患者发生便秘的原因及护理对策分析论文_李桂兰

(太原市万柏林区中心医院 山西太原 030024)

【摘要】目的:探析心肌梗塞患者发生便秘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于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随机选取40例心肌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发生便秘的原因,并将患者分为两组,采用不同方式护理干预,对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引起患者便秘的原因有年龄因素、心理因素、环境因素以及药物副作用。两种患者在经过不同的方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6%。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6.6%,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显著,同时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心机梗塞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能够有效减少患者发生便秘。

【关键词】心机梗塞;护理干预;产生原因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4-0272-01

心肌梗塞是指冠状动脉病变(缺血、缺氧)引起的心肌坏死,当用力排便时,腹壁肌和膈肌收缩,腹壁压身高促进心脏排血阻力增加,血压升高的同时心肌耗氧量增加进而造成心肌梗塞。对于心肌梗塞患者而言,在发生便秘时,不仅给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而且还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产生了威胁,甚至可能导致患者猝死的情况发生,所以及时对于心肌梗塞患者应采取有效护理方式,避免便秘出现也就成了提升心肌梗塞生活质量的重要环节。同时,在排便的过程中,患者还应注意不要用力排便,进而降低心肌梗塞的发生概率[1]。在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心肌梗塞患者,对引起患者便秘的因素进行分析,探究采用何种护理方式能够降低发生便秘。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随机选取40例心肌梗塞患者。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分布在36~79岁,平均(66.13.4)岁。在我院入住2d后均未排便,根据分析发现14例患者由于环境改变引起便秘,14例患者由于肠胃蠕动减缓引起便秘,21例患者由于心理原因引起便秘,11例患者由于长期卧床引起便秘。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对照组),对其进行不同方式护理,对比其临床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值得对比。

1.2 方法

对心肌梗塞患者产生便秘的原因进行分析。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进行常规护理,由于疾病发病急,同时产生剧烈疼痛,患者容易产生恐惧、紧张心理,护理人员需及时进行疏导。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注意日常饮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护理,(1)加强心理护理:为患者耐心讲解关于心肌梗塞的相关知识,消除患者忧虑心理,为患者树立疾病可治愈的信心;(2)加强饮食护理:应给予患者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少食多餐,可食用香蕉、梨等水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每日早晨可饮温水或蜂蜜水100ml,每日饮水1500~2000ml;(3)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养成在早饭后排便的习惯,卧床患者排便前可做排便动作,若患者不习惯卧床排便,可摇高床头。在患者排便时,需拉上隔帘,保护患者的隐私;(4)缓泻药物:对于排便困难的患者可采用缓泻药物,莫沙必利片,口服5mg/次,3次/d。开塞露,外用,1次/只;(5)腹部按摩:患者取仰卧屈曲位,放松腹部肌肉,双手沿脐部进行顺时针方向按摩,沿肠道走形顺时针按摩,10~15min,2~3次/d。

1.3判定标准

记录两组患者排便时间,显效:3~5d内排便;有效:5~10d内排便;无效:>10d内排便。

1.4统计学方法

本篇文章出现的所有数据,均采用“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软件SPSS20.0进行分析处理,P<0.05则表明数据差异有意义。其中计量资料“x-±s”用t检验。计数资料“[n(%)]”用χ2检验。

2.结果

2.1 引起心肌梗塞患者便秘的原因

根据资料分析发现,(1)患病的多为中老年人,患者的胃肠道功能减弱,排便能力减弱,引起便秘;(2)发病时心前区剧痛,患者产生恐惧心理,患者的精神过度紧张,进而影响患者正常排便;(3)生活方式以及排便环境改变,一般患者在家里采用蹲便或坐便,而在病房由于需要卧床静养,患者只能躺着进行排便,这种排便环境的改变,同样会造成患者便秘;(3)由于病情需要控制饮食,肠胃内容物不足无法刺激黏膜引起排便;(4)为了减轻疾病带来的痛苦,需要服用吗啡等减轻心绞痛的药物。这些药物会抑制肠胃蠕动,进而造成患者便秘。

2.2 两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对比

两种患者在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显效15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6%。对照组患者显效12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6.6%,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显著,同时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冠状动脉发生病变,在供应心肌某一段的灌冠状动脉血流减少或中断,会引起相应的心肌缺血性坏死。便秘是指一周内排便次数少于3次,粪便呈羊粪样便、铅笔样便,排便时间长达半小时,伴有腹胀、腹痛。心肌梗塞好发于中老年人,而中老年患者的肠胃分泌消化液减少,肠道张力、蠕动减弱[2]。食物在肠道停留时间过长,水份被吸收进而导致便秘。经临床分析,发现患者由于疾病产生的剧烈疼痛,患者神经过度紧张,造成患者不敢排便进而导致便秘。同时由于生活习惯,排便方式改变,卧床患者只能采用便盆,腹内压不足等极易造成患者便秘。患病期间患者的饮食结构改变,或药物的副作用都会引起患者便秘。

心肌梗塞患者有便秘,患者在排便时会用力排便,引起心脏排血阻力增加,进而导致心绞痛、心肌梗塞导致心率失常,严重时会引发患者猝死。分析引起患者产生便秘的原因,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让患者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不要跟排便“较劲”,养成能排出来就排出来,排不出来就不要勉强的习惯。对患者进行饮食护理,吃纤维丰富的食物能够促进食物蠕动,喝温水或蜂蜜水有助于润滑肠道促进排便。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指导患者采用正确的排便方法,避免用力排便,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对患者进行腹部按摩,采用合理的缓泻药物。

综上所述,分析患者心肌梗塞产生的原因,并对患者进行护理,保持患者排便通畅,降低便秘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温雪霞,文轶,林瑞简.前瞻性护理预防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的效果分析[J].内科,2017,12(2):295-296.

[2]张琴,王丽,姜昕.穴位按摩疗法在急性心肌梗死便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新疆中医药,2017,35(1):28-29.

论文作者:李桂兰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8

标签:;  ;  ;  ;  ;  ;  ;  ;  

心肌梗塞患者发生便秘的原因及护理对策分析论文_李桂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