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审计的辉煌与展望_经济责任审计论文

军事审计的辉煌与展望_经济责任审计论文

军队审计的辉煌与展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军队论文,辉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军队审计的建设与辉煌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审计工作,是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经历了炮火硝烟、枪林弹雨的洗礼,伴随着共和国前进的步伐,在改革开放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开拓创新,迎着新世纪新阶段的灿烂阳光,不断茁壮成长,创造辉煌。

早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苏维埃政权就初步建立了一套适应革命战争需要的审计机构、审计法规和方法。1932年,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常务会通过的《财政组织纲要》规定,在中央财政人民委员部之下设审计处,各省财政部之下设审计科。1934年,设立了直属中央执行委员会的审计委员会,军队各级也都成立了审计委员会。1934年2月20日,毛泽东同志批准颁发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执行委员会审计条例》,对审计的内容、中央审计委员会与各分会的关系、审计报告原则、复查原则、委托原则等,都作出了相应的规定。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在各抗日根据地、解放区和军队系统内,大多建立了审计组织,同时,制定了许多法规性文件,如《陕甘宁边区审计暂行规程(草案)》《陕甘宁晋绥边区暂行审计条例》《豫鲁皖苏边区各级政府审计会计制度》等等。这一时期的审计,主要围绕“发展经济,保障供给”这一经济工作和财政工作总方针以及统筹统支的财政政策开展的,直接为支援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服务。在革命战争年代,军队审计在提高保障效益,促进战争胜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建国后,由于种种原因,在较长的时间里,国家审计没有单独建制,实行的是分别寓于财政、财务和监察工作中的财政预决算的审查和执行监督。十年动乱期间,审计处于中断状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确定党的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各条战线拨乱反正,正本清源,走上新的历史轨道。1982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审计机构的决定,使国家审计得以复苏,也给军队审计建设带来了历史机遇。1985年,中央军委发布命令,恢复组建军队审计机构,在军委、总部首长的亲切关怀下,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与我军保障体制基本适应,由总部、军区、军单位三级构成的审计体制。建立了以审计部门为主体,审计事务所和内审机构为“两翼”,具有我军特色的军队审计监督体系。20多年来,军队审计不断适应改革开放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开拓进取,硕果累累。

依法建审是加强审计基础建设的首要环节,军委首长一直极为重视。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分别于1987年、1995年、2007年签发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审计条例,在改革开放初期、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世纪新阶段三个不同时期,为军队审计工作在最高层次上提供了法律依据和基本遵循。与此同时,军委总部和解放军审计署相继制订颁发了一系列的全军性法规,各大单位及其审计部门颁发了相应的区域性审计法规,初步形成了有审计基本法规、审计专项法规和审计业务规范组成的,门类齐全、层次分明、相互衔接、协调配套的军队审计法规体系,使各项审计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为依法审计,全面落实军队审计制度,规范审计行为,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军队审计法制化、制度化建设。同时也为依法治军,推进军队法制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审计理论研究是审计实践的先导,为其提供理论支撑,推动审计建设的健康发展。1985年军队审计机构恢复组建以后,广大审计理论工作者、院校教学科研人员,部队、机关的审计人员踊跃开展理论研究,立足审计实务,瞄准前沿领域,遵循军队审计发展规律,逐步拓展、不断深入,构建富有我军特色的审计理论体系,为军队审计事业的科学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自1987年以来,全军先后召开了五届审计理论研讨会,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在军事科研领域走在了全军的前列。军队审计理论研究,起步于基础研究,1989年全军首届审计理论研讨会对军队审计的定义、本质、职能、特点、地位和作用等问题进行了认真研究和探讨,为理论研究的深入开展打下了良好基础。1993年全军第二届审计理论研讨会,围绕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大和军委扩大会议精神,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探讨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进一步强化军队审计监督的问题,交流了部队审计工作经验,同时成立了军队审计理论研究中心,为全军审计理论研究提供了组织保障。2002年,全军第三届审计理论研讨会是跨入新世纪后的第一次,着重研究讨论了我军审计面临的15个重大理论和热点问题,以及审计工作和审计建设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提供了15份研究报告,包括军事斗争准备项目审计和军事经济改革项目审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审计基础建设,军队审计自身建设,战时审计和处置突发事件经费保障审计。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指导和推动新世纪我军审计工作的改革发展产生了重大和深远的影响。2005年第四届全军审计理论研讨会贴近新军事变革和深化军队审计改革的背景和思路,在新军事变革条件下军队审计改革、军队审计机制改革、军队审计事务所建设、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审计、战时审计等5个方面展开讨论,使审计理论有了许多创建性的发展。2008年第五届全军审计理论研讨会围绕实践科学发展观,促进军队审计又好又快发展这根主线,就军队审计工作科学发展、非战争军事行动审计、项目审计、审计队伍建设以及信息不对称对军队审计的影响、军队审计文化建设等问题展开研讨,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进一步提升了审计理论的层次,拓展了视野。

军队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是军队审计改革发展的一项创举,适应党和国家以及军队反腐倡廉广泛深入开展的步伐,不断探索,逐步完善。1987年开始,把军队领导干部列为审计对象,并付诸审计实践,获得广泛支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作法和经验,得到了中央军委的重视和肯定,1993年,中央军委3号文件中明确规定“审计部门要实施对领导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以增强军政主官当家理财的责任心”,有力地推动了经济责任审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使之在全军范围迅速开展起来。1994年12月13日,总参、总政、总后联合颁发《军队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自1995年在全军施行。又经过10年的实践发展,我军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日臻成熟。经中央军委批准,四总部联合发布命令,决定《军队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规定》从2005年1月1日开始实施。规定是我军新时期加强高中级领导干部管理的一部重要的审计法规,标志着我军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上了一个新的台阶。2006年,成立了全军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加强了对经济责任审计的组织领导。2008年8月,经胡主席批准,中央军委8号文件批转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意见》,这是中央军委首次就军队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专门制发的重要指导性文件,它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重要举措,是促进领导干部更好地履行经济责任的有效手段,是进一步规范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制度保证。20多年艰苦探索的实践证明,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已成为军队监督体系的一项非常重要而且卓有成效的重要制度,据此先后对万余名负有经济责任的领导干部和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实施了审计。对于加强干部队伍特别是高中级领导干部的教育管理,监督和制约权力运行,促进党委班子和领导干部科学决策、依法理财、廉洁自律,惩治和预防腐败等方面,发挥了显著的综合效能。

基建审计是军队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能明显、直接地体现经济效益的专项审计业务。起步于中小型建筑工程、营房维修、安装工程等方面的预决算审计。随着军队全面建设的发展,军队基本建设和大中型战备工程建设的步伐加快,国防经费投入不断加大,基建审计的地位作用更为突出,工作任务日益繁重。同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地方建筑行业情况非常复杂,军队出包工程的监控出现许多不相适应的薄弱环节。另外,由于基建审计资金量大,程序复杂,专业性强,力量不足,增大了工作难度。针对这些情况,全军审计工作者迎难而上,同心协力,逐步变被动为主动,变困难为成效。多年来,在理论方面,展开深入研究,引领基建审计实践由经验向理性发展,由适应向创新提升;在法规建设方面,陆续制订了一系列符合军队特点,与市场经济相适应,规范性和操作性强,齐全、配套的基建审计法规制度,使基建审计的对象、内容、程序、方法、标准等得到明确,逐步规范,效益不断提高。在审计人员培养上,采取多种途径、多种方式着力提高综合素质,尤其是基建方面的专业能力素质,基本上形成了一支适应基建审计业务工作需要的专项审计队伍,比较出色地完成了本职任务,为节省基本建设经费,发挥有限经费最大经济效益,作出了突出贡献。近几年来,军事斗争准备的节奏日益加快,战备工程和新建、扩建等重点项目建设工程日渐增多,这些项目投资规模大,地位特殊,直接影响到军事斗争准备进程和我军整体战略布局,是提高我军战斗力的基础设施,成为基建审计一个新的重点和难点。通过探索和实践,初步取得了一些经验,如严格把握工程立项、工程设计、工程招标、竣工结算等主要环节,实行跟踪审计、派驻审计,注重军费使用效益,确保军事工程建设能满足军事斗争需要,能够发挥出军事效益、形成战斗力,并兼顾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装备审计是军队审计战线重要的专业领域,随着我军武器装备建设的快速发展,装备审计的地位和作用也在不断地巩固和提高。1986年,解放军审计局装备财务审计处组建之初,坚持“边组建、边工作”和“抓重点、摸经验、打基础”的工作方针,对全军有关装备部门和单位的装备购置费、后勤装备购置费、装备维修管理费、科学研究费、战备物资储备费、军援军贸费等进行审计监督,并在此基础上,广泛调研,总结经验,探索规律,形成制度,用以指导工作,使全军装备审计工作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1992年,装备财务审计处更名为装备审计局,装备审计业务得到了进一步拓展和深化,逐步形成了以装备经费运动流程为主线的装备经费预算审计、装备经费决算审计、装备资金支付审计和装备价格审计的经济监督体系。2008年4月,全军国防科研事业费审计集训班举办,启动了对国防科研事业费的审计,标志着我军装备审计领域的范围得到了进一步扩展,也必将为我军装备建设更上一层楼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伴随着新军事变革和建设信息化军队的进程,近些年来,我军着力加强了军队审计自动化、信息化建设。2002年,经中央军委批准,军委办公厅向全军印发了《关于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开展审计工作的通知》,拉开了军队审计走上信息化轨道的序幕。2004年,解放军审计署组织了全军事业审计软件培训。2006年,启动《军审工程》的开发研制,先后完成《军队账务计算机辅助审计系统》《全军装备审价管理系统》。目前,已基本实现了全军审计信息联网,装备、事业审计等一批辅助软件陆续开发使用,大幅度地提升了审计的客观性、准确性和审计效益。

审计人才队伍是军队审计事业兴旺发达的基础条件。长期以来,坚持不懈地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始终保持审计人员政治坚定,道德纯洁,作风优良,行为端正;实施人才战略,开展不同形式的教育训练和专业职称培训。依托军事经济学院军队审计系、后勤指挥学院财务审计教研室,为全军培养军队审计专业本科生和硕士、博士研究生,培训在职审计处长和审计骨干,为军队审计系统输送了一批又一批高学历、高素质的优秀审计人才,使审计队伍整体结构不断优化。此外,还根据需要适量安排审计人员出国培训,广泛开展岗位练兵和争先创优活动,营造了立足本职岗位建功立业的良好氛围。

新世纪新阶段,“提高军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是党中央、中央军委和胡主席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对军队建设目标和军事能力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军队审计面临的一项崭新课题。近些年来,在部队参加抗洪、抗冰雪、抗非典、抗震救灾等行动中,开展了审计,取得显著成绩,提高了物资、经费保障效益,也总结了有益经验,开始走上了非战争军事行动审计的新路子。

事业审计从过去注重事后决算审计向事中、事前审计延伸,紧紧抓住预算这个经费管理的源头,前移监督关口,强化事前监督,优化资源配置。树立现代审计理念,谋划工作从真实、合法性向促进管理,提高效益方向发展,使审计职能有了质的飞跃。

军队审计的前景展望

回眸过去,深感欣慰和自豪,展望前景,倍觉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当前,军队审计的建设与发展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决贯彻落实军委胡主席关于深入推进军事斗争准备,加快军队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提高军队建设的质量效益的指示要求,紧紧围绕军队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的大局,在体制编制、人才队伍建设、理论研究、法规建设、方法手段建设以及审计专业建设各个方面深化改革创新,取得新的突破和发展,充分发挥审计监督职能,在服务军队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上迈出新的步伐,取得新的成效。

进一步研究探讨国家审计机构与军队审计机构的关系,适时改进完善全军审计体制。研究如何在体制编制调整中科学合理地确定军队审计机构的设置,协调和逐步解决审计任务和人员编制之间的矛盾。结合建设现代后勤和军队后勤的全面改革,进一步理顺军队审计体制编制,在军队审计机构的科学设置上有所创新。要对军队各级审计部门进行统一调整,设立与改革相适应的审计机构和部门,组建新的专职审计机构,如专门设立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机构,改进与行政、纪检、检察等其他监督机构的协调配合。

审计人才队伍是军队审计事业兴旺发达的基础条件,要进一步加强审计人才队伍建设,做好审计人员的选拔、培训、考核、使用和教育管理工作,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审计人员头脑,强化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素质,牢固确立服务、创新和奉献意识,树立廉洁、务实、高效的职业形象。着力培养应急处置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改革创新能力。继续加大院校教育训练力度,提高培训层次和水平,组织在职教育、岗位培训。打造一支政治素质高、敬业精神强、业务过得硬,适应军队审计长远发展需要的高质量人才队伍。

审计理论研究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围绕国家和军队建设大局,提出问题,研究解决问题,为军队审计实践服务。主要抓好军队审计发展战略研究,重点关注军队审计发展方向和目标;深入贯彻落实《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纲要》,继续抓好军事斗争准备及军事经济改革等项目审计研究;开展非战争军事行动审计研究,重点研究非战争军事行动审计的特征、内容、程序、技术方法;加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研究,重点研究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突出审计重点、完善审计评价、推动审计结果运用等问题;加强审计管理研究,初步形成与审计工作特点相适应的审计管理理论体系。

实现军队审计现代化、法制化、规范化建设,需要在军队审计法律制度建设方面加大力度、加快进程。以新修订颁发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审计条例》为依据,全面加强和完善军队审计法规体系,配套军队审计法规,根据条例制定相关的军队审计法规规章和制度。使军队审计法规实现军事经济领域全方位的覆盖和监督,拓展军队审计领域和职能,加大对审计执法的规范力度,明确审计部门职责,规范审计行为。要进一步加强各门类、各级别的审计规章和制度建设,包括各总部、大军区、海军、空军、二炮和武警部队制定的规章制度,使之与军委、总部、解放军审计署制定的法规相衔接、相配套。在审计业务工作中要建立审计质量评价体系,健全工作运行机制,完善审计管理措施,落实审计责任制,提高审计管理的规范化水平。

建立和完善审计工作的计算机网络平台和数据库,增加审计手段的科技含量,提高审计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在“十一五”末期,基本实现审计信息传输网络化,审计业务和审计管理自动化。实现审计部门对军队所有经济数据和经济信息无障碍查询,形成“标准统一、结构合理、数据共享、信息互通”的军队审计网络系统。

标签:;  ;  ;  ;  ;  ;  ;  ;  ;  ;  ;  ;  

军事审计的辉煌与展望_经济责任审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