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课堂教学本质上具有生成性。历史课堂的精彩往往不是来自于教师课前的精心预设,而是在预设基础上的绝妙“生成”。因为无论教师课前预设多么充分,也难以预料课堂中出现的种种新情况。因此,教师应该依据课堂情况的变化灵活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师只有敏锐地捕捉课堂“生成”,才能演绎精彩的历史课堂。本文主要是利用教学实例对历史课堂的“生成”策略进行探讨,希冀对新课改下的历史课堂教学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课堂生成;历史教学;策略
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也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所谓“生成”,是指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合作过程中即时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要想让历史课堂“活”起来,光有教师的课前预设是不够的,因为教师课前的预设只是设想。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态度以及价值观等方面的迥异,他们对于教师的预设总会有不同的理解,从而导致课堂“生成”的差异。因此,教师只有灵活地根据课堂变化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在学生学习的认知点上综合把握,及时捕捉有价值的生成性话题并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开展思维碰撞,才能实现课堂有效的“生成”教学建构。依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解决课堂“生成”问题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课堂的预设和生成是一对矛盾统一体,无论教师课前的预设多么充分,也难以预料课堂中出现种种新情况。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是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要把问题仅仅停留在预设的问题答案上,而要在课堂上巧设疑问去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打破常规,带领学生反复揣摩课堂“生成”。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思维方法去达到知识的升华。让学生在“疑无路”的面前感受到“又一村”的欢悦。这样,学生从课堂上得到的不仅是成功的喜悦,更是创造性的培养。
教学案例1:《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教学
师:建国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生:农业合作化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师:农业合作社和人民公社相比有什么变化?
生:前者含有部分私有的成分,而后者则是全面的公有化。
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什么能取代人民公社?
生:克服过去人民公社存在的平均主义。
师:这三者从性质上看没有改变的是什么?改变的又是什么?
生:没有改变的是土地的所有权,改变的是土地的使用权。
正是教师的巧妙设疑,“究竟‘变’的是什么,‘不变’的是什么?”的话题,带领学生进入了探究的意境。由于教师设疑层层深入,学生在有趣的探究活动中获得相关的历史知识,激发了学生主动思考的欲望。使学生对“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三次调整”这个易混淆的知识点一目了然。既使学生掌握了基本知识,又实现了教学难点突破,真正达到了教与学、学与教的辩证统一。
二、搭建“对话”平台,激活学生探究期待
陶行知说过:“学习倘使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们特别注意自动力之培养,使它关注于全部的生活学习之中。”教师可以依据搭建的“对话”平台去激活学生的自动力。课堂对话的形式多样,历史与现实的对话、历史人物之间对话、教师与学生的对话等等都可以用来搭建平台。在这样的历史对话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营造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师既可以把历史知识“活化”,也可以把学生的思维激活,从而实现三维目标教学的全突破。
教学案例2:《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教学
对话一:马克思与列宁的对话
师:根据材料,说明马克思描绘的社会主义是一个怎样的社会?
生: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
师:十月革命后,列宁面临的问题是什么?
生: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对话二:列宁实践马克思的设想
师:列宁采取什么政策实践了马克思的设想?从这个政策中你是否“嗅”到共产主义的“味道”?
生:战时共产主义;依据政策内容看有点共产主义的味道。
师:战时共产主义是通向共产主义的“真正途径”吗?列宁等人又是用什么政策来再次回答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
生:不是,遭到人民反对;实行新经济政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师:和战时共产主义相比,新经济政策“新”在哪里?“变”在哪里?
生:从政策、生产关系和模式上发生变化。“新”在走了一条“小生产——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的发展思路。
在上面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巧妙地利用马克思和列宁关于共产主义的论述来搭建“对话”的平台,让学生参与到对话中来。教师鼓励学生从对话的体验中出发,让学生自己去思考,主动发现问题,探求知识培养解题能力,获得自己的情感体验。这里不是单纯的教,而是学生自己的体验,是内化、是生成。这样设计使学生学习历史不再是简单复述过去的故事,而是实现了知识、能力与情感的同步建构。
三、借用生成资源,激起思维火花的碰撞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曾说:“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和谐的课堂气氛。”可见,课堂教学不仅要给学生传递知识,让学生提高能力,而且也应是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历史课堂的教学要有效,教师不仅要讲求预设,更应该注意在课堂中及时调整预设,抓住课堂生成的契机并充分加以运用。教师要及时唤醒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创造性,学生的思维才会碰撞出创新的火花。在讲解必修二《战后西方国家福利制度》时,课前笔者通过批改导学案发现大多数学生对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福利制度有了基本的了解,但对于实施原因认识不清。于是,笔者决定本课摒弃传统教材编写顺序,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整合,以一名叫约翰的工人的求职经历为主线创设场景来展开课堂教学。
教学案例3:《战后西方国家福利制度》教学
场景一:John在波音公司找到工作!
师: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通过什么方式发展经济?
生:国家干预经济,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师: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二战后发展有何表现?
生:黄金时代——滞涨——复苏——新经济时代。
场景二:John在1971年失业了!
师:失业后的John如何维持自己的生活?
生1:依靠父母。生2:沿街乞讨。生3:依靠国家福利政策。
场景三:John开了一家餐饮连锁店开始了自己的新生活!
师:John的餐饮连锁店属于哪个产业?他利用互联网管理他的连锁店说明了什么?
生1:服务业;生2:第三产业;生3:知识经济开始出现。
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一改过去“一言堂”的模式,让学生自己根据教师创设的场景去探究、发现、解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思维动力在教师巧妙地点拨下不断得到升华,学生在这种交流中相互启发、相互指导、相互学习,思维火花得到碰撞。这种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教师利用课堂意外生成,采用“反弹琵琶”的方式,对学生加以引导,取得“出奇制胜”的效果。
四、铺设情感情景,点燃学生的爱国热情
新课程强化了精神文明在教材中的地位,让人文情感走进历史课堂。这也是历史教学的最终目的。课堂教学是由师生共同进行的互动过程。所以,教师的教学不应仅仅停留在传递知识或者培养学生的智力方面,而应当在此基础上提升学生的精神世界。在历史课堂上,教师可以在讲授基础上穿插与社会、家乡、现实联系紧密,与学生思想状况密切相关的历史知识,提供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然后让他们进行小组合作探讨,在集体交流中激发他们爱国、爱家的热情。如在讲授必修二《改革开放》一课时,笔者利用歌曲、视频并结合本土文化做主线来创设交流的情景。让学生认真品味其中的韵律。
教学案例4:《改革开放》教学
师:(根据歌曲回答)歌词中的一位老人指的是谁?
生:邓小平。
师:(结合图片)这位老人的政策给我们的家乡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生1:住房条件改善;生2:生活水平提高。
师:1979年画了一个“圈”指的是什么?
生:经济特区。
师:这个“圈”后来又是怎样扩大的?
生: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师:1992年写下“壮丽诗篇”又指的是什么?”
生:邓小平南方谈话。
利用音乐生成情景,整节课就定下了气氛活跃的基调。教师将历史知识寓于情景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不仅记住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两个关键年代,而且让他们切实感受到“改革开放”让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而点燃了他们强烈的爱国热情,达到学习知识与培养情感的共赢。
总之,要让历史课堂拥有一份真实而且精彩的“生成”,教师不仅要分析、研究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实际,及时捕捉“生成”的支点所在,并把生成的支点建立在学生“兴趣点”和“实际点”上。同时,还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去思维、拓展、想象,使学生在课堂上“生成”知识、“生成”能力、“生成”情感。
论文作者:彭思德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年9月下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16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课堂论文; 历史论文; 自己的论文; 共产主义论文; 的是论文;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年9月下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