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呼吸内科;临床合理用药;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97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439-3768-(2019)-1-ZYM
呼吸内科是临床的重点科室之一,主治呼吸道感染、肺炎和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由于细菌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感染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具有传染性,故呼吸内科的患者数量普遍较多,临床用药量大,尤其是抗生素[1]。呼吸内科的临床用药频率高,药物种类丰富多样,同一种药物可能有多种应用途径,故常因临床用药不合理引起头晕、头痛、心悸、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呼吸内科进行临床合理用药管理(2018年7月1日)前后6个月内的处方各162份。
1.2管理方法
人员方面,定期组织药品管理知识培训,强化医护人员药学基础知识,提升其药学服务能力,培养其职业道德素养,并邀请专业药师对临床医师进行药学教育,使其充分掌握临床合理用药方法。药品方面,参照《医疗机构药品管理基本标准和细则》制定药品管理制度,根据药品是否在被患者应用对病区药品进行分类管理,分床位管理住院患者正在使用的药品;特殊保管保存条件特殊的药品,将常规抢救药品备用纳入交接班内容;定期检查、补充药品;记录并标记药品的近效期,标识高危和易混淆的药品;按“先进先出”的原则使用药品,避免药品减效或失效;护理人员仔细审查处方的药物组成、剂量、应用途径,发现书写、配伍错误和超说明书用药及时向责任医师核对,修改后确认无误方可按方取药、配药、用药。护理方面,开设用药咨询窗口、热线和网站,为患者提供药物咨询服务;加强护患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定期随访,监督、指导合理用药。
1.3观察指标
我院呼吸内科实施临床合理用药管理措施前后用药的合理性及其引起的不良反应。
1.4统计学方法
收集的临床资料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以百分率(%)表示,用χ2检验比较,若P<0.05,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用药合理性
我院呼吸内科实施临床合理用药管理措施前后的162份处方中,分别有92份(56.8%)和28份(17.3%)例存在联用药物相互作用、给药途径不合理、重复用药、药不对症和用法用量不当等不合理用药问题,二者有明显差异(P<0.05)。见表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表1 管理前后呼吸内科临床用药合理性比较[N(n%)]
时间段 例数 合理用药 联用药物相互作用 给药途径不合理 重复用药 药不对症 用法用量不当 管理前 162 70(43.2%) 4(2.5%) 18(11.1%) 20(12.3%) 23(14.2%) 27(16.7%) 管理后 162 134(82.7%) 0(0.0%) 4(2.5%) 7(4.3%) 8(4.9%) 9(5.6%) 注:管理前后比较,P<0.05。
2.2不良反应
我院呼吸内科实施临床合理用药管理措施前后的162份处方中,分别有26份(16.0%)和5份(3.0%)份患者应用后出现胃肠道症状、头晕头痛和心悸等不良反应,二者有明显差异(P<0.05)。
3讨论
由表1可见,我院呼吸内科实施临床合理用药管理措施后用药合理率明显高于管理前(P<0.05),说明临床合理用药管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呼吸内科的用药合理性,这主要是因为临床医师经过专业药师的教育充分掌握了药物联用的原则、方法和禁忌,避免了因联用药物相互作用而影响药效,甚至引起毒副作用的情况;在严格药品管理制度下,药品的储存和使用都要经过严密的审核,很少发生配药错误,有效减少了重复用药和药不对症的情况;医护人员经过药学基础知识学习,充分掌握了临床常用药物的标准用量和应用途径,护理人员在审核处方时能够及时发现不合理用药情况,有效减少了用法用量不当和给药途径不合理的情况。我院呼吸内科实施临床合理用药管理措施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管理前(P<0.05),说明临床合理用药管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呼吸内科的用药安全性,这主要是因为多途径用药咨询中心的设立为患者提供了便捷的用药咨询途径,使其明确了药物使用方法和禁忌,减少了私自滥用药物的情况;护患沟通使护理人员能够及时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并进行监督和指导,提高了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减少了私自停药、减药、加药、换药等情况。
总之,从人员、药品和护理等方面对呼吸内科的临床用药进行管理,能够有效提高其合理性和安全性,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刘丽华.临床药师在呼吸内科用药过程中的监护作用及合理用药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15):82-84.
[2]李魏嶙,陈新玉,秦维春.呼吸内科不合理用药实例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8(36):52-53.
论文作者:张玉
论文发表刊物:《药物与人》2019年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9/5/7
标签:内科论文; 呼吸论文; 药品论文; 药物论文; 措施论文; 合理性论文; 我院论文; 《药物与人》2019年1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