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古代“健美运动员”--兼论健身运动的起源与发展_健美论文

莫高窟古代“健美运动员”--兼论健身运动的起源与发展_健美论文

莫高窟中的古代“健美运动员”——浅谈健美运动的起源和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莫高窟论文,健美运动论文,浅谈论文,健美论文,起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分类号:G8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1999)03—0060—09

莫高窟中的古代“健美运动员”,是指莫高窟中的金刚力士,并不是真正的健美运动员。因为敦煌莫高窟中的一些金刚力士的外貌造形、神情姿态,与现代健美运动员的体形、表演姿态十分相似,所以人们把这些金刚力士誉称为:“古代健美运动员”。而金刚力士的雕塑、绘画形象,确与古代健美运动员的形象有着密切的关系。弄清了金刚力士造型的来源,或许对健美运动员的起源和健美运动员的研究会有一定的帮助。

一、敦煌莫高窟中的金刚力士简介

金刚力士是佛教的护法神,是佛国世界的近卫武士。因为他们手持金刚杵(一种古代的武器,可以摧毁一切坚硬之物)护法,就称为金刚力士。佛教神话里说,东南西北有四大天王,保卫佛国世界。每一天王都有两个金刚力士做他们的武将或卫士。所以俗称:“四大天王,八大金刚”。古今中外,几乎所有佛教寺庙刚进山门的东西配殿里都塑有四大天王、八大金刚。佛教石窟里的金刚力士常塑在前室,进入主室的甬道两边,用以保护窟门,因为一座石窟就是一处佛国世界。

金刚力士是天王的部下,他们不能像天王一样借助战袍、天冠、铠甲、武器等外部装饰来显示威武雄健,只能依靠男性健美的体魄和隆起的筋骨、肌肉来表现大力士的英雄气概。莫高窟历代所建的石窟中,可能都塑有金刚力士,但是由于前室木结构的屋廊腐朽倒塌,大部分金刚力士都已毁损不存。现存492个洞窟中,只存28身彩塑金刚力士。 (注:敦煌文物研究所《敦煌莫高窟内容总录》,文物出版社,1982年1 版,第214页。)这些金刚力士多塑在石窟主室西壁佛龛内外, 所以被保存了下来。时代最早的是北魏,最晚的是宋代,其中一些金刚力士还被清代重修新绘。

这些金刚力士中塑造最好是盛唐第194窟中的两身金刚力士。 这两身金刚力士塑在西壁佛龛外左右两侧。北侧的金刚力士赤裸上身,腰系短裙,身高1.46米,昂首朗笑,两脚分踩山石一手握拳(已残,或握金刚杵),一手舒掌。那隆起的肌肉、颤动的筋脉以及虎背熊腰式的体形,那笑睁的双眼、高隆的颧骨、发达的肌肉,无处不在显示着巨大的力量,使人感到他只要一挥拳,就能把劲敌恶魔打翻在地。

南侧的金刚力士也赤裸上身,腰系短裙,两脚分踩高低不平的山石,高1.47米,昂首挺胸,威风凛凛,目光炯炯,嘴唇紧闭,一拳举过头,一拳握在胸,似乎屏息运气,作出击前的准备,表现了一种战胜一切的气概。

这两身金刚力士塑像,古代匠师抓住了力士搏斗前身体处于高度紧张的瞬间状态,强调突出了浑身肌肉、筋脉凹凸张弛的幅度。根据身体不同部位受力的程度及整体造型的需要,在客观实体的基础上,重新组合了肌体的结构,使金刚力士的双臂、胸部、腹部形成一种块状球形,富有弹性的隆起肌肉。金刚力士的形象,很像现代健美运动员竞赛表演时,身体各部显示肌块的姿态,所以人们称赞这两身金刚力士是莫高窟的“健美运动员”(图版27)

敦煌石窟中除彩塑的金刚力士,许多洞窟壁画中还有不少金刚力士,多绘在西壁佛龛内外两侧。藏经洞发现的绢画和白画(是古代画师画壁画前所画的线描稿)中也有不少金刚力士像,数量很多,至今尚无人调查统计(图版28、29)。不过绘画中的金刚力士夸张变形的成分太多,没有雕塑中的金刚力士更接近于健美运动员的形象。

二、金刚力士形象的来历

要说明这一问题,必先了解佛教尊像(佛陀、菩萨、天王、力士、弟子、罗汉的塑像、画像统称为尊像)是怎样产生的?要了解佛教尊像的产生,必先了解希腊艺术。因为佛教尊像的产生与希腊雕刻艺术有密切的关系。

希腊是世界上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希腊的文化艺术是西方文明的源泉。古代的希腊位于巴尔干半岛南部、爱琴海诸岛和小亚细亚沿岸。古希腊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而是许多独立国家的总称。这些国家均属奴隶制国家。每一个国家境内仅有一个城市和附近的村镇、部落。历史称这些国家为城邦国家。著名的如斯巴达、马其顿、雅典等。古代希腊文明的发展来源于奴隶经济的发达和对原始殖民地的掠夺。 公元前7世纪时,希腊的商业已经十分繁荣,出现了货币交流。商业经济的繁荣,促进了文化艺术的发展。但是奴隶主为了积累财富,城邦小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在武器尚不发达的奴隶制时代,决定战争胜败的关键因素,就是士兵强壮的身体。因此希腊各国十分重视将士的体育锻炼。那些身体结实强壮、身手矫健、战争中的武士和体育竞赛中的胜利者,便成了人们崇拜的对象。并且为这些胜利者建立纪念性雕像。这就是古希腊雕塑艺术中,除神话人物之外运动员形象最多的原因。由此我们可知,古希腊的健美运动可能起源于军事体育。

古希腊人崇拜健美运动员,可能还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是希腊人的体育教育思想。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前469—前399年)认为:人的一切活动离不开身体,良好的身体才能保持高效率地工作。力量与肌肉的美,只有通过体育才能得到。苏格拉底的学生、著名哲学家柏拉图(前427—前347年)提出:要为保卫城乡而造就体魄刚健的战士,为造就完善和发达的人而献身。柏拉图的学生,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年)继承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体育教育思想,提出体、德、智三育发展的思想。强调体育有助于培养良好的品质和勇气,智力的健全依赖于身体的健全。因此,体育应先于智育。古希腊哲学家的体育教育思想,是希腊健美运动的产生和发展的指导思想。(注:《中外体育史》,湖北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版,第265—266页。)

第二个是古希腊人对人体审美的观念。古希腊人认为世界万物中,只有人体的健美才是最匀称、最和谐、最庄重、最有生气和最完善的。因此,古希腊人喜欢欣赏裸体运动的表演,从裸体运动员的表演中,观赏人体的力和人体的美。这就是古代希腊雕塑艺术、运动员雕像全是裸体的原因。例如《世界雕塑全集》西方部分第一册中,(注:《世界雕塑全集》西方部分上册,第49页和第120页。 )有两幅古希腊时期的雕塑图:一幅是《运动中的青年人》,创作于公元前500年。 图中有六位裸体的青年人,进行人体运动表演,身体造型和表演姿态与现代健美运动员的体形和表演姿态一模一样。另一幅是《大力神海格拉斯》创作于公元前2世纪。图中的大力神身体全裸,一丝不挂, 结实健美的体态与现代健美运动员的体态几乎一样。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古希腊的健美运动竞赛是裸体表演的。

要了解金刚力士形象的产生,必先了解佛教尊像的产生。佛教创始于公元前6世纪,相当于中国的春秋时代。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 与我国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是同时代的人。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中崇拜尊像最多的宗教,人们把佛教亦称为“相教”。但是早期佛教是没有佛像崇拜的。 在释迦牟尼在世以及他去世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大约500年)内,佛教艺术中没有佛像的制作。 当时佛教徒认为佛陀是人天之师。佛的智慧、人格、道德以及其他各方面都是完善无缺的,至高无上的,因此不能以普通人类的形相来表现佛的形体和相貌。在“佛相不可显现”的传统思想影响下,早期佛教艺术中没有佛陀形象的塑造。当需要表现佛陀的存在时,佛教艺术家便用象征手法去表现。如以象表现“乘象入胎”,以马表现“逾城出家”,以菩提树表现“树下成道”,以莲花表现“佛陀降生”,以佛塔表现“佛陀涅槃”,等等。

佛像的产生受希腊文化的影响,与希腊雕塑艺术有密切关系。公元前4世纪,希腊马其顿王国的亚里山大王企图称霸世界,率军东征, 经阿富汗南下,到达了印度半岛西北部的旁遮普一带(即今巴基斯坦),建立了横跨欧亚大陆的亚历山大帝国。亚历山大东征的结果,不仅把希腊人带到了这些被征服的国家,而且把希腊的文化艺术带到了这一地区。虽然亚历山大帝国不久就分崩离析,但是在原先帝国的领土内,先后形成了一些由亚历山大军事将领统治的希腊化的殖民国家。此后的一个时期,历史学家们称之为希腊化时代。在希腊化时代,地中海东部沿岸和亚洲的西部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希腊文化的影响。这一时期正是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执政时期。阿育王信奉佛教,将佛教奉为国教,为了扩大佛教的范围,派遣了许多传教师向世界各地传播佛法。在阿育王的支持下,一些佛教僧侣把佛教信仰和东方文化带到了印度西部希腊化的国家。这样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在印度的西北部及中亚一带汇合碰撞,对世界文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公元前2世纪,希腊人在印度西北部建立了一个大国, 名叫大夏国,统治这一地区长达130余年。大夏国人信仰佛教, 国王弥兰陀王曾经修建了许多巨型佛塔,还在国内流通的钱币上铸有佛教法轮。但大夏此时奉行小乘佛教,尚无佛像出现。

公元1世纪,原居住在中国西北部的大月氏人南进, 占领了印度西部,建立了贵霜王朝,定居犍陀罗地区(相当于今巴基斯坦白沙瓦和毗邻的阿富汗一带),王城名犍陀罗,历史也称犍陀罗国。贵霜王朝第三代君主迦腻色迦王崇信佛教,为了弘扬佛法,仿效阿育王在犍陀罗地区大规模地兴建寺塔,雕凿佛像。

贵霜时期的佛教艺术打破了原来“佛相不可显现”的禁忌,仿照希腊的神话人物,直接雕出了佛陀的形象。因为贵霜王朝统治的地区,长期受到希腊文化的影响,雕刻工艺继承了希腊高度发展的雕刻艺术,所以这一时期的佛像雕刻具有浓厚的希腊风格。这种艺术产生并集中在犍陀罗地区,所以称它为犍陀罗佛教艺术。

犍陀罗佛教艺术最基本的特征有两个。第一个是:采用古希腊雕刻的艺术技巧和艺术形式表现印度佛教的思想内容。第二个是:打破了印度早期佛教艺术中不能显现佛相的禁锢,将佛陀和佛教中圣者、菩萨、诸神、天王、力士在雕刻艺术中表现出来。

宗教产生于人间,宗教中的圣者和众神都是人创造出来的,人不仅创作了众神的思想情感,也创造了众神的艺术形象。众神的艺术形象来自现实人间的“模特儿”。佛像产生时,释迦牟尼已去世500余年, 人们已无法知道他生前的相貌身形。塑佛造像只能参照希腊神话人物雕像和古印度帝王、王子的形象,因为释迦牟尼出身于帝王之家。塑菩萨像参照印度和东南亚贵族美男子的形象,因为那时菩萨是男性,如称作观音大士和普贤大士,菩萨传到中国才逐步女性化的。塑造天王像参照武将形象。塑造金刚力士像则参照希腊神话大力神和健美运动员的形象。这就是金刚力士形象的来历。由此我们可知:在公元前2—3世纪的希腊化时代,希腊人把健美运动已带到了印度和西亚、中亚一带。

随着佛教的东传,公元2至3世纪,犍陀罗佛教艺术由中亚地区传入了中国的新疆龟兹地区及西域诸国,又由龟兹西域诸国传入中国内地。敦煌莫高窟、永靖炳灵寺、天水麦积山、河南龙门、山西云冈等石窟,北朝时期洞窟中的石雕、彩塑艺术作品,虽然“入乡随俗”,有所汉化,但是仍具有犍陀罗佛教艺术的一些特点。这些石窟都有犍陀罗艺术式的金刚力士造像。但中国的金刚力士造像,相貌已经中国化,已不是希腊人和印度人的相貌。形象也不像希腊雕刻艺术那样写实,而是极度地夸张,着重表现金刚力士的神情气魄。身体已不是全裸体,给金刚力士围上了短裙,有的甚至穿上了衣服。例如莫高窟隋代第427 窟前室西壁甬道左右两侧的金刚力士,半裸上体,身裹长裙,臂绕巾带,虽然高达4米,但是金刚力士的胸肌、腹肌显示不出来,因而没有表现出金刚力士的威武气概。

佛教从中国传入朝鲜半岛,又从朝鲜传入日本岛。中国化的犍陀罗佛教艺术也传到了日本。因此,日本的佛教艺术造像中,也有许多犍陀罗艺术式的力士金刚造像。日本的金刚力士造像,不仅具有希腊健美运动的形象,而且还有日本武士形象的成分。

三、现代健美运动的产生和发展

现代健美运动产生于欧洲文艺术复兴时期。公元4世纪, 欧洲经济文化繁荣强盛的希腊罗马帝国衰落之后,基督教的思想取得了统治地位。公元4世纪到公元13世纪,史称中世纪黑暗时代。 欧洲中世纪的文化在某些方面向野蛮倒退,堕落到愚昧和轻信的深渊,经济活动倒退到以货易货、自给自足的原始阶段。苦行主义、禁欲主义禁锢了人们进取向上的精神,破坏了人们正常的社会观念。政教合一的教皇神权统治,扼杀了希腊罗马文化中的开放、竞争、科学的人本主义思想。中世纪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文化都反对表现人体。因此在中世纪的雕塑和绘画艺术中,裸体艺术作品很少,更没有以健美运动员为形象的裸体艺术。产生于希腊的健美运动,在中世纪反对表现人体的宗教禁忌中,可能中断、消失了。

公元13世纪到公元16世纪,欧洲人逐步从中世纪黑暗中觉醒、冲破了教皇神权的思想统治,打起了恢复希腊罗马古代文化艺术的旗帜,这便是史称的欧洲文艺复兴。文艺复兴的历史大约从公元1300年至1650年的350余年。

文艺复兴不仅是对古代文化艺术的复活或再生,而且是一次全方位的深刻的复兴和变革,涉及了政治、宗教、经济、科学、文化、艺术等各个领域,其根本特点是,肯定人生、尊重科学。

经济,已由中世纪的封建农业经济转向以商业为中心的城市经济,而商业又源于古希腊罗马时的货币自由贸易。这种城市经济为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科学,承认人创造世界,不是神创造世界,逐步摆脱了宗教对人们的思想束缚,以科学的真理和法则代替宗教的世界观,是人类思想的一次大解放。

观念,文艺复兴为社会带来了新思想和新观念,最为显著的是乐观主义、现实主义和个人主义,但最主要的是继承发展了古希腊罗马的人本主义。

政治,教皇神权地位被削弱,分权的封建制度变成了大小不同的统一政府。贵族的势力为新发迹的中产阶级所剥夺。

文化,烦琐哲学不能满足自然科学发展的需要。苦修主义丧失了对人们的吸引力,禁欲主义失去了对人们的约束力,社会到处需要更丰富的知识和自由进取的新生活。

艺术,继承和发扬了古希腊罗马艺术的风格,造就了一大批伟大的雕塑家和绘画巨匠,创作出了一大批不朽的作品。如达·芬奇(1452—1519年)和他的代表作《最后的晚餐》、《蒙娜丽沙》,米开朗基罗(1475—1564年)和他的代表作《大卫像》、《摩西像》。尤其是《大卫像》是划时代的成功杰作,这一雕像具有坚强的意志、巨人的体魄、英勇的精神和宏伟的力量,它寄托了作者的理想,反映了意大利人民统一祖国的愿望。

作者把大卫的形象塑造成体格健美,形体雄伟、意志坚强、浑身是力的裸体青年。大卫左手举至肩膀,手中紧握投石机弦,右手下垂,拿着石头,头猛向左转,紧绞双眉,嘴唇紧闭,怒视前方,显示了坚决、果敢的大无畏精神,既像一位战斗前的武士,又像一位比赛前的运动员。

从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所传出的信息,我们可以得知:在文艺复兴时期古希腊罗马的健美运动也得到复兴,裸体艺术再现人间。人体美和人体力思想又得到了社会的承认。艺术家们用健美运动员的形象,创作完美的艺术作品。因为西方雕塑艺术追求写实和逼真,创作时必须用真人作模特儿。这一点我们还可以从同时代的意大利雕塑家拉斯提西(1474—1554年)所创作的《罗马神话中之使者》得到证实。这身使者雕像,从体魄到姿态,完全是一位健美运动员竞赛表演时的形象。

早期的文艺复兴主要发生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米兰、威尼斯、罗马等富有城市。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波及到了德国、法国等许多地区,形成了全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了欧洲的文明进程,使欧洲的政治、经济、科学、教育、文化、艺术得到了全方位地迅速发展。文艺复兴使意大利、法国、英国、德国先后成为17世纪至18世纪称霸世界的经济、军事、文艺列强。

现代健美运动产生于欧洲文艺复兴之后。18世纪,德国著名体育活动家艾泽伦(1792—1846年)开设了培训体育师资的课程,创造了哑铃、吊环等运动。这些运动形式的锻炼,既是现代竞技举重的起源,又是现代健美运动和力量举重的雏形。那时从事锻炼的人,主要追求力量的增长,使自己成为大力士,而在体形上并无特殊要求。这些大力士们力大无比,肩宽腰粗,肌肉非常发达。从19世纪起,大力士们对体形的锻炼逐渐有了改变,不仅是显示力量大,而且还要显示体形美。现代健美运动的创始人德国山道(1876—1925年)集健、力、美为一体,创造了现代健美运动。山道既是体育家、表演家,又是艺术家、教育家。山道少年时代,体弱多病,时常遭到身强体壮、蛮横无理的同学欺侮,为此他下定决心用意志和汗水来锻炼自己的身体。15岁时,他为古代希腊罗马雕塑中武士的雄健体魄所吸引。从此,每天锻炼身体并从实践中摸索出一整套使肌肉发达的锻炼方法,终于练就一身力大无穷的功夫。到22岁时,他的全身肌肉已经非常发达,体魄雄威健美。此后,他到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南美洲等地,进行各种健美技艺和力的技巧表演。表演时,显露他全身发达的肌肉,并塑造各种姿势的人体形象。他站在舞台上,活脱脱一尊古希腊精美的大力士雕像,令观者倾倒和钦慕。年事高后,山道退出健美舞台,开设体育学校,宣传健美运动,创立健身函授班,向世界各地健美爱好者传授健身训练的方法。山道于1901年组织了世界首次健美力士大赛,晚年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健美学校。山道为创建和发展现代健美运动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而他的健美运动思想,深受文艺复兴、人文科学精神的影响,遵循古希腊人体力和人体美的人生哲学思想。

20世纪初,健美运动在欧洲、美洲的英美等大国得到了广泛地开展。有关健美运动的专著《肌肉发达法》、《力之秘诀》等以及《大力士》、《健与力》、《超人》等杂志相继出版。英国《体育》健身杂志主编麦克法登著有健身著作50余本,对健美运动的开展作了巨大贡献。

1946年,加拿大健美大师本·韦特和其弟裘·韦特一道发起、创建了国际健美协会,制定了健美运动比赛的国际规则,并开始举行正式的国际业余健美锦标赛,使健美运动登上了国际比赛舞台,而且风行世界。该组织目前已举行了43届健美锦标赛,现今已有133 个会员国(包括地区)。(注:有关现代健美运动的史料,参阅体育学院通用教材《健美运动》第一章《健美运动发展概况》,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审定,人民体育出版社1991年出版。同时参阅郑庆维、舒培华《实用健美训练法》第二章《国际健美运动史略》,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88年。)中国在1985年11月也被接纳为会员国。

四、中国古代健身运动和现代健美运动概况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我们的祖先也是崇尚健美、崇尚力量、崇尚英武。健身习武,报效祖国,是中国儒家教育的基本思想之一。中国的儒家、道家、释家都有健身养性的系统方法、理论和大量著作。但是由于中国的文化传统与西方文明古国的文化传统不同,在健身美育上追求的目标也不相同。西方的健身美育注重追求外在的力和人体的美。中国的健身美育注重追求内在的力和心灵的美。在健身方面,无论是儒家的武术、道家的气功、释家的瑜伽功,都是修炼人体内部的力。而不是以肌肉发达显示人体外部的力,在体育锻炼时,以奔跑跳跃、腾高飞走、动作灵活、反应敏捷为目标。在搏斗比武中,是以智斗力,以巧斗力,以勇斗力,而不是以体力斗力。所以古代儒家的武士、道家的道士、释家的武僧,他们的身形都是一种清俊的美、矫健的美。

美育方面,不仅要有健壮的身体、英俊的身材、高强的武艺,还要修炼坚强的意志、高尚的情操、扶正压邪的道义、战胜邪恶的勇气、不屈不挠的精神。这样的人才是身形美、人品美、心灵美的人。

中国古代也有修炼筋骨、发达肌肉、增强力量的健身运动,如扛鼎、举石、翘关、角抵、拳击、射箭等。这些运动都能达到使人体的胸部、腹部、臂部、腿部的块状肌肉发达而增加人体的力量。中国古代也崇尚体魄健壮威武的大力士。春秋战国时,各国统治者重视习拳练武,尤其重视对大力士的选拔。管仲治齐时,号召全国举荐拳击武士和大力士,并制定了法规:“拳勇股肱之力,筋骨秀出于众者,有则以告,有而不以告,谓之蔽才,其罪五。”(注:刘怀祥、颜炳成《中国古代军事体育史》,国防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44页。)对于发现拳术力士人才,不推荐者还要定罪,可见对拳术力士的重视程度。

中国历史上也有许多“手举千鼎”、“陆地行船”、“连根拔树”、“赤手擒虎”的大力士。(注:陆上行船即在陆地上独人拉船行驶,以表现力士的力大无比。)但是只有这些大力士的文字记录,却无这些大力士的艺术形象。这和中国的文化、道德传统有关。中国自古就是一个礼仪之邦、衣冠王国,认为赤身裸体是耻辱行为。商周时期(前16—前7世纪)中国人已经“身服深衣”(一种连衣长袍)。春秋战国时期(前7—前3世纪)中国人已是“深衣大袖”、“褒衣博带”、“手不露袖”、“足不出覆”。在这种礼仪文化下,大力士健美的体形,发达的肌肤都被衣饰包裹,所以人们看不到他们结实发达的肉体,所见形象都和身着衣冠的武士一样。仅见汉画像石刻中赤裸上体的角抵力士和斗牛力士的形象。(注:《中国美术全集》第18编《画像石画像砖》,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第127页。)

希腊人进入印度、西亚、中亚的希腊化时代,是我国的战略和秦始皇统一中国之时(前475年—前206年),在希腊化的时代,希腊人没有到达中国,希腊文化和希腊裸体艺术,对中国的文化艺术没有影响。从目前发现的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出土文物看,裸体武俑很少见。陕西发现的大型秦始皇兵马俑阵容中,从将领到士兵全是身着甲铠,没有一身是裸体的。

是不是中国古代没有裸体艺术和裸体运动比赛项目呢?中国的裸体艺术和裸体运动比赛出现的较晚,是东汉之后魏晋南北朝之时,随着印度佛教的东传,具有希腊文化特点的犍陀罗佛教艺术传入中国后才出现的。新疆克孜尔石窟壁画中有大量的裸体人物画,如飞天、魔女。敦煌莫高窟北魏、西魏时期壁画中,有很多裸体飞天。例如西魏第285 窟南壁的两身飞天,不仅全裸体,连生殖器都画了出来。

莫高窟从北周到唐五代时期的佛传故事画都有相扑比赛(图版30)。敦煌藏经洞出土的相扑比赛白描图(图版31)。关于相扑运动的起源现有两种观点:一种是起源于中国,是角抵发展而来的;一种是起源于印度,是随着佛教传入中国的。我同意后一种,一是有关佛传故事和佛本生故事的佛经中记有大量相扑比赛的情节。如果佛经记录不误,这些故事都发生在公元前6世纪。那时正是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 礼仪衣冠制度极为严格,是不允许裸体相扑比赛的。二是从东汉以前的绘画、雕塑艺术没有发现裸体相扑比赛的资料。相扑运动从体形到比赛,不属于健美运动。健美运动员体重轻,肌肉发达,体形端正。相扑运动员体重重,肥胖丰满,体形奇异。健美运动比赛时,不进行力的搏斗较量。相扑运动比赛时,要进行力的搏斗较量。它们之间相同之处,只是竞赛时赤裸人体。

总之中国古代就有健美运动锻炼的方法和理论,但没有形成完整系统的体系。中国古代的赤身裸体是耻辱行为的道德观念,限制了中国古代裸体艺术的发展,也限制了中国健美运动的发展。

中国现代健美运动是从西方传来的。19世纪初,健美运动已风行西方欧美各国。30年代中期,我国健美运动的创始人赵竹光先生在上海沪江大学组建的“沪江大学健美会”,是亚洲最早的健美运动团体。1945年5月,赵竹光和曾维琪先生在上海合作创办了“上海健身学院”, 用现代健美运动方法教育培养学生,校训是:“健全的身体,健全的人格,健全的大脑,健全的灵魂。”40年代初,曾维琪在上海创办了“现代体育馆”,出版《现代体育》杂志。大力宣传健美运动和锻炼方法。1946年,在上海八仙桥青年会举行了“上海男子健美比赛”。这是新中国诞生前举行的唯一的全市性健美比赛。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健美运动得到了进一步地发展。上海先后建立了健美体育馆强华体育馆等近10个锻炼健美的场所,广州的健身院也发展到了10余处。北京、南京、苏州等地的很多青年参加健美运动锻炼,部分体育院校进行了健美运动的教学。但是健美运动很不普及,局限于南方富有的大城市中。因为健美运动不仅需要锻炼,而且还要有丰富的营养做物质基础。建国初期,绝大多数中国人的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哪能进行健美运动的体育锻炼?

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裸体的健美运动表演比赛是横扫批判的对象。健美运动停止了近20余年。60年代晚期毕业的大学生都没见过健美运动比赛,更没有见过女性健美运动比赛。60年代生下的青年恐怕不知健美运动是何物?

80年代初,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我国的健美运动才得以新生。1980年后,上海、北京、广州等地又恢复开展健美运动,不到几年时间,很快就普及到了全国许多大中型城市。1985年前后,全国各地举行了许多大小不同的健美运动竞赛,电视和报刊杂志上报道了这些竞赛的情况。普通的老百姓才从电视屏幕上看到了穿着三角短裤的男性和穿着比基尼泳装的女性健美运动员比赛。各种宣传媒介对推动我国健美运动的开展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就我国目前健美运动的状况和西方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尚不普及,还没有成为一种群众性的体育运动。参加健美运动锻炼竞赛的人很少,女性运动员更少。这与中国封建社会遗留的礼仪道德和人体审美观念有关。中国自古以来都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要求女性身材苗条纤秀,丰满圆润,呈显曲线美。对于身材健壮有力、肌块发达的女性美还不欣赏。因此,现在发展中国健美运动的阻力已不是政治形势、生活水平,关键是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要使广大人民认识到:健美运动是一项健全体质、陶冶情操、显示人体力和人体美、文明高雅的体育运动,才能进一步推动我国健美运动的发展和普及,使健美运动变成一项大众化的体育运动。

收稿日期 1999—06—01

(此文是1999年全国第四届体育文史研究会上的讲演稿)

标签:;  ;  ;  ;  ;  ;  ;  ;  ;  ;  ;  ;  ;  

莫高窟古代“健美运动员”--兼论健身运动的起源与发展_健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