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市河川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摘要:加强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检测管理,不仅能有效的确保工程质量,而且还能避免资金浪费,从而更好地促进整个水利建设项目顺利的实施,最终更好地将水利建设项目的作用发挥出来。因而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从水利建设质量检测管理的必要性入手,对当前在水利建设质量检测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强化水利建设质量检测管理的几点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水利建设;质量检测;管理
水利建设质量检测管理工作的开展,虽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就目前来看,这一工作还存在诸多方面的不足。我们必须加强对这些不足的分析,并切实强化对其的优化和完善,尽可能地提高水利建设质量检测管理水平。以下笔者就此展开探究性的分析。
1.水利建设质量检测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第一,水利建设质量检测管理的对象主要是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建设情况,从而更好地确保整个工程能够在质量上满足实际应用需求,进而为其功能的发挥奠定坚实的基础,因而加强水利建设质量检测管理工作的开展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其能更好地促进其作用的发挥,更好地为工程质量的提升提供保障,更好地促进其投资效益的发挥。
第二,水利建设质量检测管理工作的开展,能更好地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效益,及时的避免各种质量问题带来的隐患,确保整个工程得以安全高效的实施。同时还能有效的避免整个工程项目实施中出现的质量安全事故,有效的预防后续工程项目在实施中出现安全问题,保障投资效益发挥的同时还能促进其社会效益的发挥[1]。
2.水利建设质量检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经费缺乏
水利建设质量检测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经费的支持,但是就当前来看,在这一工作开展过程中,目前在经费方面的孔雀还较大,所以在进行工程质量检测时,难以全面的实施检测项目,所掌握的标准资料不缺,一些施工企业为了快速的拿下工程,往往难以按照工程流程进行,且给监理方的准备时间与经费不足,最终影响水利建设质量检测管理水平的提升。
2.2专业不足
目前,在水利建设质量检测工作中,对人员的专业技术要求较高。但是就当前来看,从事水利建设质量检测的人员自身的专业素质水平较低,高质量的检测人员十分缺乏。加上这些人员忽视自身专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导致整个水利建设质量检测水平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
2.3体制不全
在水利建设质量检测管理工作中,由于在管理体制上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导致很多检测工作难以高效的完成。这主要是因为有的检测单位在检测工作中的能力不足,使得难以保证检测数据的精准性。即便在当前检测技术和检测理念不断更新和发展的今天,由于在质量检测体制下的影响,使得水利建设质量检测管理缺乏法律文件的保障,使得水利建设质量检测工作中存在的隐患没能得到及时的发现。
2.4准备不足
除了上述问题外,在准备方面的不足也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当前,一些检测人员在工程项目实施之前,忽视对整个工程项目的全面了解和掌握。并没有考虑整个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导致所准备的检测技术方案和设备以及应急处理的缺乏完善性,导致在整个工程项目实施中,并没有结合检测的需要进行规范化的检测,使得整个水利工程建设质量问题难以得到及时的发现,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其的重视[2]。
3.强化水利建设质量检测管理水平提升的几点对策
3.1充分意识到强化水利建设质量检测管理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促进水利建设质量检测工作的开展,必须对整个水利建设质量检测过程强化对其的管理。因而作为管理人员,自身必须意识到强化水利建设质量检测管理的重要作用。因为加强水利建设质量检测工作的开展,主要是为确保工程质量得到控制而采用的必要的技术手段,例如对钢筋水泥和机电设备的检测,除了厂家对其自检外,在进入施工现场还需要强化对其的检测,切实掌握其是否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才能更好地避免因此导致的质量问题。而在此基础上,检测结果又能为工程质量的评定和验收等提供技术性的支持。同时还能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提供重要的保障,在对工程质量进行质检的同时还能对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监督的成效进行检测,最后为工程质量的改进和优化提供技术上的支持。所以检测工作的开展对于促进工程质量的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强化对检测过程的管理,则能更好地确保检测质量,进而更好地找出工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并及时的优化,最终有效的确保整个工程项目得以顺利的实施。
3.2为检测工作的开展切实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
一是在检测设备方面,主要是做好水利建设质量检测仪器设备的准备,并对其精准度进行明确,切实掌握其量程情况,且确保所准备的检测仪器设备符合检测项目实施的需要,并保证其自身具有稳定可靠的性能,并通过校正和检定合格之后才能满足实际需要。
二是在检测人员方面,主要是从事水利建设质量检测的人员必须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并且具有省级以上行业主管部门认可的质量检测认可证书,从而更好地满足工程质量检测的需要。而且在整个质量检测工作中,应做到认真负责、一丝不苟,质量检测工作的目的就是找毛病和挑漏洞,通过认真细致的查找,才能及时的找出存在的问题,
三是在检测机构方面,应对量值进行统一,采取准确措施,为数据的公正可靠性的检验提供相应的制度,检测机构必须具有专业的资质,确保检测结构的合法性,并在有关法定部门的授权下行使职能,并在提供质量检测服务时坚持科学、公正的原则。并在检测工作开展之前加强对有关工程图纸的审核,
四是在检测方法方面,应采用现行的有效的质量检测技术规程规范,若按照传统的规程规范实施检测所得到的结果均无效。且所有的检测设备必须通过专业的计量认证,尽可能地确保所检测数据的精准性和科学性。在整个检测工作中,应做到细致、有效,且具有较强的预见能力。
五是在检测费用方面,主要是做到检测费用专项列支,并在概算中将其开列出来,严禁被挤占和挪用的情况出现,只有确保检测费用充足,才能更好地确保检测结果而又真实。
3.3健全管理体制
在当前管理体制尚未完善的现状下,为了更好地促进水利建设质量检测管理水平的提升,切实提高水利建设质量检测结果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基础上,我们需要对现有的管理体制进行不断的完善。在开展水利建设质量检测工作之前,就需要对检测人员的资质进行考核,并对其在质量检测中的职责、任务和目的进行明确,确保质量管理责任制度进行有效的明确。而为了确保责任得到落实,还应对现有的监督管理制度进行完善,确保整个检测过程严格按照技术规范加强对其的检测,才能更好地确保整个检测工作的高效开展,切实提高其管理水平。
3.4切实强化检测技术管理
在对水利工程建设质量进行检测时,为了更好地确保检测技术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和优化,就必须在检测技术水平上不断的提升和优化,切实加强对有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培训,不断的提高其检测技术水平,从而更好地实现检测水平的最优化。例如在对水泥进行检测时,一是在检测之前加强对水泥出厂合格证的检查和检验,只有在具有合格证书的前提下才能用于公路工程施工之中。同时还能通过合格证掌握有关水泥的信息,例如品种、标号、批号和出厂日期、抗压抗折性能、细度、稳定性、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等。二是结合厂家提供的水泥性能指标检测报告,对施工所用的水泥进行复检,通过复检合格的水泥才能用于混凝土施工,而且在确定混凝土配比时,需要结合水泥性能指标复测报告,掌握水泥的各项技术指标。且复检后的水泥性能指标报告需由部门主管与试验检测人员一道签字盖章认可。对于检测过程中出现的偏差,需要及时的找出其具体的原因,并加强与厂家的沟通,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强对其的处理,且在尚未处理好之前严禁使用这一批次水泥。但是在具体的水泥检测过程中,主要是做好各项物理指标的检测。例如凝结时间、安定性、强度、细度等方面的检测最为重要。首先需要确定检验批次,其次就是对水泥进行检测,也是最为关键的环节,在明确有关检测标准的基础上,检测室的温度条件在18℃到22℃之间,相对湿度不低于50%,而湿气养护箱的温度则应在在19℃到21℃之间,且相对响度不低于90%。检测用水一般以饮用水即可。在采用检测方法时,利用水量测定标准对水泥的标准稠度进行测定,并对检测仪器设备齐全与否进行检查。具体的就是把维卡仪调整到试杆接触到玻璃板即可,并确保其指针对准零点,确保金属棒可以自由的滑动,搅拌机处于正常运转的状态。再从水泥试样中取出500g水泥,并根据经验对拌和用水量进行确定。再用湿布把搅拌锅及其叶片擦拭干净,在搅拌锅内导入拌合水,并在5-10秒内将水泥放入水中,再将搅拌锅放到搅拌机上,提升到搅拌位置之后将搅拌机启动,采用低速搅拌120秒之后静置15秒,并把叶片和锅壁内的水泥刮入搅拌锅之中,再高速搅拌120秒之后停止搅拌。当完成搅拌之后,应将拌和好的水泥净液玻璃底板的试模之中,并利用小刀进行振捣,且轻轻振动几下,以便于排除气泡,并将多余净浆刮除,将其抹平之后迅速的把试模以及底板移入维卡仪,且确保中心定在试杆之下。当试杆降到净浆表面之后并拧紧螺丝坚持1到2秒,再放松,以确保试杆自由而又垂直的落入水泥净浆之中,当试杆停止下沉之后,对试杆到底板之间的距离进行记录,再将试杆升起之后及时的擦拭干净。这一过程应在搅拌后的90秒内完成。最后就是对结果进行评定,主要是将试杆沉入净浆且于底板相距4-7mm作为水泥净浆的标准稠度,拌和用水量则作为其标准稠度的用水量,根据水泥质量的%比进行计算。若试验下沉深度超过这一范围,则需要对用水量进行相应的增减,并重复上述的操作直到其稠度达标。从而结合其检测结果对水泥的性能进行检测。所以在整个检测工作中,只有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检测,才能更好地确保检测质量得到提升和优化[3]。
4.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水利建设质量检测管理具有十分强烈的必要性,但是就当前来看,在水利建设质量检测管理中还存在诸多方面的不足,所以需要我们不断的改进和优化,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切实提高水利建设质量检测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成.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管理分析[J].北京农业,2015,(06):152.
[2]王珍兰,黄根民.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检测管理工作探讨[J].江苏水利,2013,(11):6-7+9.
[3]蒋建亚.对当前水利水电建设工程的质量检测管理的探讨[J].科学之友,2012,(07):109-110.
论文作者:蔡连芳
论文发表刊物: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30
标签:水利建设论文; 质量检测论文; 水泥论文; 更好地论文; 工作论文; 对其论文; 是在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