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建筑的建设中,造价成本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既是工程 人员关注的一个技术指标,也是关系到企业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要想实现对建筑造价成本的有效控制,必须从设计环节开始抓起。鉴于此,本文主要对建筑结 构设计与建筑造价成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旨在不断提高建筑设计的合理性,减少工程建筑的成本,并为同行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造价;成本影响;优化措施
1建筑结构设计和造价成本之间的关系
1.1建筑工程的投资对建筑结构设计整体计划的影响
建筑结构设计的制定受众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地理位置、环境因素和交通因素等等,但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投资者对本建筑工程的投资。充足的建筑投资虽然可以买到很多质量好的建筑材料,但是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建筑结构设计也是不能建造出一个优秀的工程的。建筑结构的设计者在对建筑工程进行设计时要根据建筑工程的投资来合理的设计建筑所用的材料和建筑的内部结构等。
1.2建筑造价成本对建筑结构具体设计的影响
根据事先制定的建筑结构设计的整体计划和建筑工程各方面的实际情况开始进行对建筑结构具体方面的设计。设计者在对建筑结构进行具体阶段的设计时,每一个设计思路都会对建筑造价成本造成影响,例如哪个地方有墙,哪个地方有柱子,有几根柱子等都影响到建筑的造价成本的多少。因此,设计者在进行建筑结构的具体设计时,要细心的设计每一个方面,不但要做到建筑美观合理,又要节省建筑造价成本。
1.3建筑设计质量对建筑造价成本的影响
近年来,屡次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发生建筑质量事故。而建筑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据统计,超过百分之五十的建筑质量事故的发生是因为建筑结构设计的不合理。例如,刚建好的房子就裂开了一道缝。造成这些建筑质量不好的原因是什么呢?经过调查显示,大部分的建筑质量不好的原因是建筑结构设计不合理,建造出来的建筑没有达到要求。因此,如果根据一个不合格的建筑结构设计而建造房屋将会造成建筑物的质量问题,有可能会导致建筑的重复建设。不但会增加建筑的造价成本,还有可能会因为建筑停工、延误工期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损失。
2影响建筑造价成本的因素
建筑工程的造价成本,受多个方面或者环节的因素所影响,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基础形式。基础一般会占到结构成本的20~30%左右,合理的基础形式不仅影响到成本还关系到施工的进度。如在基础持力层较深的地方,往往采用桩基础经济较好,但深度超过一定范围,反而采用地基处理或筏板基础又会比较经济。同样的桩基础采用机械桩和人工桩,成本又会有所差别。其二,结构形式。不同的结构形式,其对应的施工材料及施工面积大相径庭。如在抗震低烈度地区,常见的转换结构,如果在满足转换墙肢小于总墙肢面积10%的情况下可不用按照框支转换的抗震等级,如能在设计中注意到这一点,使整栋楼抗震等级降低,能大大节约钢材用量。其三,材料强度。现代建筑随着高度的增加及结构的复杂,对建筑材料要求越来越高。在超高层建筑中底部墙肢轴力往往都在几万千牛甚至十几万千牛,在采用传统的高强混凝土,型钢混凝土还是钢管混凝土等高强度的材料上,往往对成本有着很大的影响。
3建筑结构设计中有效控制造价成本的主要对策
3.1增强建筑结构设计成本控制意识
意识决定行为。增强建筑结构设计成本控制意识,是有效控制造价成本的重要途径。无论是建筑企业的管理者,还是各部门具体工作人员,均要在工作中一以贯之建筑设计成本控制意识。在建筑企业的日常运转中,首先要加强设计成本控制的宣传工作,潜移默化,由浅入深的提高每一个员工的建筑设计成本控制意识。其次,制度是企业运转的基石,应从制度建设方面渗透建筑设计成本控制,便于员工在具体工作中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最后,为了激励员工落实或者创新建筑设计成本理念,可将成本控制纳入员工考核之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加强建筑结构设计优化
我们知道,即便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建筑工程,但由于两者的设计方案不尽相同,则两个建筑工程的质量效果与造价成本相距甚大。为此,对建筑设计方案进行优化设计意义重大。对建筑工程的设计方案优化,基于造价成本的考量,应重视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建筑结构受力状态。为了实现建筑结构受力状态最佳,要从设计的角度做好结构与普通构件之间的关系。其二,建筑结构的稳定与安全性。建筑结构应尽可能简化受力途径,从而确保建筑结构的稳定与安全。简化受力途径,在建筑结构受力的基础上,可有效降低建筑的造价成本投入。其三,建筑结构的美观与协调。设计方案中,不可避免会出现‘冲突’之处,而建筑结构的协调一致性,则可凸显建筑工程的美观性,促使建筑工程达到最佳设计标准。
3.3将价值工程应用于建筑结构设计当中
价值工程的基本公式为:V=F/C,这里V表示价值,也可称之为‘产出效应’;F表示功能,也可称之为‘实现目标’;而C则代表成本投入。从公式中可以看出,当‘产出效应’一定时,‘实现目标’与成本投入呈现正相关特点。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为提高经济效益,期望在达到‘实现目标’时,不断提高工程的‘产出效应’,从而降低成本投入。建筑工程建设是一项十分复杂且专业性极强的系统性工程。通过价值工程理论研究,可合理的划分建筑功能与成本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3.4引入招投标机制优选设计方案
巴菲特曾言:“优势的本质是拥有最广泛的选择权。”能否选择适宜的建筑设计单位,不仅关乎到工程项目的顺利运转与实现,更能体现出设计对建筑造价成本的有效控制力度。随着我国建筑事业的不断壮大,建筑设计单位也逐渐增加。面对众多的设计单位,现行建筑工程对设计单位的选择,主要有公开招标、委托设计及邀请招标三种方式。选择设计单位时,应遵循或者说应着重于工程项目的属性及要求。建筑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对群众、生产和社会均存有较大的影响。为此,应选择信誉度高、设计能力强且具有一定资质的设计单位。事实上,良好的设计单位,其所提供的优秀设计方案,正是有效降低工程造价的重要依据。
3.5变传统设计收费办法为优奖劣罚的办法
一般而言,设计单位的取费形式,一是依据工程的总体造价,收取一定比例的费用;一是依据建筑工程的面积,收取一定的费用。不难想象,如果按照工程的总体造价收取设计费,则设计单位出于经济利益考量,自然不希望降低工程造价成本。反之,如果按照工程面积收费,由于设计费用相对固定,因而不利于激发设计工作者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为此,对于建筑设计收费的形式,应变传统方法为优奖劣罚。具体为,在建筑造价成本不变,并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基础上,设计单位可灵活运用价值工程等原理,通过比对设计方案的经济性和技术性,利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等手段,实现造价成本的节约。
3.6提供设计阶段成本控制的第三方咨询
所谓提供设计阶段成本控制的第三方咨询,也即是采取设计监理制。建筑结构设计监理制,是建筑造价成本控制的有效手段。众所周知,对于建筑结构的设计工作,如果仅仅依赖于设计单位的自我管理和政府部门的监控,难以做到有效的造价成本控制。通过采取设计监理制,充分发挥出监理部门的监督作用,一方面,可督促设计单位优化建筑的结构设计,提高建筑结构的设计水平;另一方面,监理部门能极大保障建筑结构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并将建筑造价成本
结语
现代社会建筑行业之间的竞争愈来愈激烈。市场经济体制之下,建筑企业要取得竞争优势,必然需要在保障建筑质量、功能及美观的前提下,尽可能的降低建筑造价成本。不言而喻,建筑结构设计对建筑造价成本有着不容小觑的影响。为此,建筑工程项目在起始阶段,就必须重视建筑工程的结构设计。结合建筑工程周围环境,按照规范要求严格进行设计。通过不断提升、优化建筑结构设计,来确保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功能性及经济性,从而实现对建筑造价成本的有效控制,促进我国建筑事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曹煦.建筑结构设计对建筑造价成本的影响因素分析[J].民营科技,2015(10).
[2]李国强.关于建筑设计对工程造价影响的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5(19).
[3]吴俊伟.论结构设计同建筑成本造价的关系[J].福建建材,2015(01).
论文作者:赵娜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5
标签:建筑论文; 造价论文; 成本论文; 结构设计论文; 建筑结构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成本控制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