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语文教学中的小组合作探究论文_巩玉玲

浅析语文教学中的小组合作探究论文_巩玉玲

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起凤中学 256400

摘 要:小组合作探究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新课程理念最重要的特征就是以人为本,弘扬人的主体性,主张通过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主动参与,培养其自主意识、自主能力和自主习惯,使其成为一个具有主体性人格的人。语文教学中引入小组合作探究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参与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可以让每一个学生在积极交往中学会合作,在成功体验中享受学习,使他们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增强、兴趣高涨。

关键词:合作探究 自主意识 自主能力 自主习惯

一、小组合作探究的提出

小组合作探究是一种教学策略,它是将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成学习小组,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参与的学习活动。它顺应了“学生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苏霍姆林斯基)的心理需求。通过小组学习这一形式,能减轻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小组的每一个成员都能获得较好的学习成效,并对学生的人格成长提供帮助。

小组合作探究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新课程理念最重要的特征就是以人为本,弘扬人的主体性,主张通过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主动参与,培养其自主意识、自主能力和自主习惯,使其成为一个具有主体性人格的人。小组合作探究可使每个学生平等地参与学习,并有充分的发言和表现自己的机会。合作探究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主动探究,学生的进取意识、创造意识和竞争意识能较好地得到强化,能真正使每个学生的主体地位受到尊重。

教育学生学会共同生活是当今世界教育的重要课题,是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之一。在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共同的学习目标将小组成员的个人利益与小组的集体利益紧紧地联系起来。为了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小组成员分工协作、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使小组的学习活动建立在和谐的氛围中。小组合作学习增强了学生对他人的了解和对相互依存的认识;小组成员之间的关系体现了现代社会需要的团队合作精神。

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的,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特点为条件,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策略,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为保障。通过识字写字、阅读、写话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让学生“知”“能”并举, 具有美好之情愫、良好之习惯,掌握最基本的学习方法,在发展语言的同时发展思维、激发想象、开发创造潜能、发展个性。所以,语文教学中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成为时代的必然、新课程的呼唤。

我认为:语文教学中引入小组合作探究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参与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

二、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

我在教学实践中注意结合学生特点和语文学科特点,采用了就近组合和任务组合的形式开展小组合作探究的尝试。

1.就近组合

就近组合就是按班级正常的座次,将座位邻近的学生组成学习小组,每组4人左右。这种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不需将学生分出层次,可减少学生相互交流中的心理障碍;且课堂上无需重新调整座次,操作比较简便。这种就近组合的形式也便于开展合作学习的组间竞赛,对初中低年级的学生非常适宜。

就近组合的合作自主学习不同于传统教学中的小组讨论和分组讨论。一般情况下,教学中的小组学习活动是随机的、松散的,而就近组合的合作学习则是在共同学习目标下进行的有一定聚合力的自主学习活动。因此,为达到合作学习的预期效果,使合作探究成为学习的共同体,教师在班级开展合作学习前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合作学习的知识辅导和技能训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开始实施时,教师还要示范性地与学习小组一起制定合理的、共同的合作目标,安排恰当的、明确的合作任务。合作学习小组的组长可由学生自己采用轮换制产生,使小组的每个成员都有锻炼的机会。

就近组合的合作学习活动可以在课前、课中和课后与课堂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课前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可以是预习课文、查阅词典,也可以是思考问题和提出质疑等。与一般的课前预习有所不同的是,教师经常提出一些富有挑战性的学习要求。

比如,让学生先通过独立预习找出学习的难点,然后在学习小组内进行讨论,小组成员之间互帮互学。也可在预习时要求学习小组完成一些课前任务。比如,预习《最出色的球员》时,让小组成员共同查找,归纳整理乔丹的资料。教师还可安排“课前三分钟交流”活动,每次确定一个内容,让小组成员在组员个人准备的基础上进行集体加工,课堂上采用小组推选代表演讲、教师指定发言或学生自由发言等形式进行交流。这些教学活动既能营造课前合作学习的氛围,又能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

课堂中的小组合作探究应自然融入课堂教学设计之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围绕教学内容,创设便于小组探究的语境或情境,引导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发散性地、创造性地思维。如,教学《安塞腰鼓》时,教师可用激昂的语言引导感染学生,让学生感觉自己就是在欣赏腰鼓的作者,自己就是黄土高原上一个冒腾腾的后生,让每个学生都按照自己的思想方式、感情和性格特点去感受作品,再通过组内、组间交流探究,准确全面地把握文章所传达的丰富感情。再如,教学《最后一课》时,教师可要求学习小组“围绕人物形象”展开讨论和交流。小组活动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还应认真观察各小组的学习活动情况,积极启发和引导学生之间的互动,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教师要有意识地组织小组学习成果的交流,比如举行查字典比赛、古诗文朗诵比赛、语文知识竞赛和读书成果展示比赛等,以增强小组成员间的合作能力。教师在课堂上要及时评价各小组的团队成绩,并将其作为小组成员个人成绩的组成部分。

教师还应注意指导课后的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例如布置小组组员间的词语听写、课文朗读与背诵,进行课文内容复述的练习和检查书面作业等。教师既要鼓励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又要了解小组合作探究对每个学生的实际帮助,并及时根据反馈信息指导各小组有效地开展合作探究。

2.任务组合

任务组合是指围绕一项具体的学习任务或一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按兴趣和爱好自主进行的合作探究组合。任务组合学习一般以2~6人为一组。这类组合小组成员之间的个性差异较小,兴趣爱好一致,小组成员在共同的学习目标驱动下开展学习活动。

任务组合学习的目标可由教师提出,也可由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后自主设定,允许各小组的学习任务在难度上有所差异,小组学习的时间上可有一定的灵活性。比如,初一上册第三单元是“感受自然”综合性语文学习活动,在教学时,教师可让小组学生共同到大自然中去观察、体验和感受,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整理出自己的发现、感受和心得,在小组内交流后再整合。教师还可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开展任务研究型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比如,教学“探索月球奥秘”后,开展月球探密活动,要求学生阅读科技书籍、网络资源查找等获取最多的月球资料,然后小组合作出一期手抄报;或开展诗词、成语积累比赛等。小组交流时,教师要发挥好导学的作用,并要适时地引进竞争机制,对学生及时进行激励性评价。

这种以任务为载体的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制定了宽泛的学习目标,创设了开放的学习环境,较好地体现了因材施教、主动发展的教学原则。在合作学习活动中,小组成员共同研究,师生一道探讨,形成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

现代教育强调学生的经历、经验和体验。初中语文教学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让每一个学生在积极交往中学会合作,在成功体验中享受学习,使他们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增强、兴趣高涨。

参考文献

[1]陈梅 合作学习视域下小组成员的“个体责任”解读[J].现代教育科学,2012。

[2]蒋波 谭顶良 论有效合作学习的内在机制[J].中国教育学刊,2011。

[3]郑金洲 《新课程课堂教学探索系列》.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版。

论文作者:巩玉玲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6

标签:;  ;  ;  ;  ;  ;  ;  ;  

浅析语文教学中的小组合作探究论文_巩玉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