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是义务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从小给学生打好数学的初步基础,使他们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每一个公民应具备的文化素养之一。因此,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直接影响人的文化素质、思维品质、思想品德、生理和心理素质的形成。
笔者在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对加强素质教育进行了探索和尝试,谈几点个人浅见。
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因材施教
要正确处理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的关系。
1.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规定进行教学
使全体学生都能达到大纲所规定的基本要求,确保大面积教学质量的提高。
2.切实转化低差学生
要注意采取一些切实有效的措施帮助差生,转化差生。要关心并鼓励差生,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使他们建立起能学好数学的自信心,采取一些切实有效的措施辅导差生,帮助他们尽快弥补知识掌握上的某些缺漏。辅导差生既要注意给他们弥补知识的不足,更要注意给他们弥补学习知识的方法,让他们逐步学会学习。
3.鼓励优等生达到尽可能高的水平
防止优等生产生自满情绪,通过对他们提出较高学习要求,使其始终保持强烈的求知欲。要经常给他们适当布置一些富有思考性的习题,以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
二、教书育人结合,促进全面发展
1.要增强教书育人的意识
教师要充分认识教书育人的重要性,理解思想品德教育的内涵,有意识、有目的地结合数学教学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师可以结合教材有关内容,适时选择富有教育意义的、形象生动的插图,有说服力的数据和统计材料,以及我国数学史上的优良传统等内容,使学生受到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
2.要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在概念教学时,密切联系实际,向学生渗透一些“实践第一”的观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教师有意识地把加与减、乘与除、积与商等种种联系形象地提示出来或让学生去发现,渗透矛盾的对立统一观点;通过引导学生发现概念之间、公式之间、几何图形之间、量与量之间、比与除法和分数之间等相互关系,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观点;通过“变中抓定”、“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一题多变”等训练,渗透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
3.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结合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认真的学习态度,独立思考、不畏困难的精神,养成计算仔细、思考认真、书写工整、检验一丝不苟、听讲聚精会神、答问井井有条,以及课前自觉预习、课中主动参与、课后及时复习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坚持学生主体,增强自主意识
教师一定要时时处处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教学方案,考虑课堂结构,把学生真正当成学习的主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有效地进行学习。
1.要尊重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活动中,只有对小学生热爱、尊重、理解和信任,才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教师要善于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等来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尤其是低差学生,对他们更要少批评多鼓励。从而建立和谐民主的教学气氛,使学生产生与教师合作的欲望。
2.要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
教师要尽量创设各种条件,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让他们积极参与主动地学习。这样也可以使学生敢于暴露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对一些疑难问题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四、注重方式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要高度重视学习方法的教学,让学生切实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如实际操作、直观感知、抽象概括、演绎推理、迁移类推、系统整理知识等方法。通过这些方法的掌握,促进他们学习能力的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高。
1.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过程的教学
要正确再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根据数学知识发展的逻辑顺序去进行再发现。如在乘法口诀教学中,教师就应以乘法的含义为依据,根据乘法和加法之间的联系,从相同加数连加的过程中概括出乘法口诀,这样使学生明确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每一句乘法口诀所表达的意思。要注意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主动展现获取知识时“想”的过程,以此帮助学生实现认知过程与数学知识形成过程的主动适应,使他们从中获得掌握知识的途径与方法。
2.要教给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
其一,要教给学生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基本的思维方法,并让他们逐步学会用这些思维方法解决学习中的具体问题。
其二,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既要明确思维的起点,又要能把握思维发展的方向,使其思维过程能够顺利地进行。
其三,严格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有根据有条理地思考问题,使他们的思维过程能够有序地进行。
论文作者:咸会云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5月总第2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7
标签:学生论文; 乘法论文; 思维论文; 教师论文; 方法论文; 过程论文; 知识论文; 《素质教育》2017年5月总第2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