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系统在社会日常生活与工作的各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继电保护设备作为整个电力系统的重点维护部位,保障了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也提高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而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的自动化装置可靠性能是保障整个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因此,本文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设备及其自动化可靠性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设备;自动化
一、继电保护设备自动化的基本特点
1.1可靠性
继电保护系统能够在规定的工作范围内实现对设备的保护,具有较强的可靠性,一旦设备系统中所产生的故障超出了其能够控制的范围时,装置则会立刻自动做出判断,并给予适当的反应,而如果设备的运行超出了其可控的范围,及时能够做出判断,也不会有显著的反应发生。
1.2灵敏性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过程中,若是故障处于保护范围内,那么就可以通过系数上的变动,及时的作出相应的反应,以便更好的保证系统运行的更为安全。
1.3选择性
在电力系统中常会出现各种故障,而继电保护系统会有效结合相关的反馈系数,对故障的严重程度进行判断,一旦确认系统中有故障发生,则要将发生故障的线路切断,防止故障进一步扩大,保证没有出现故障的系统能够更正常的进行原作,确保电网能够运行的更加正常。
二、探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设备的自动化可靠性
2.1研究整定值的错误
整定值的错误,逐渐成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设备出现失误的主要影响因素。只有严格控制好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设备的相关注意事项,在各个施工环节中落实控制与监督工作,才能从根本上实现继电保护设备的自动化可靠性,使继电保护设备的安装及设计具备准确性等特点。不仅如此,若整定值存在极大的失误,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设备使用过程中,时常会出现不同的电力问题,严重影响了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2.2继电保护设备的生产质量未能达标
在生产继电保护设备的过程中,诸多生产厂家为使自身的经济效益最大化,不断降低生产的各项成本,大量劣质材料被使用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设备的生产当中,最终导致生产质量未能达标,直接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致使继电保护设备及其自动化可靠性受到一定的限制。除此之外,一小部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设备未进行相应的试验就开始正常运行,导致继电保护设备中的部分零部件存在巨大的差异。比如,晶体管波等,这些具有较大差异性的零部件被使用在继电保护设备当中,就存在一定的质量问题,最终导致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设备频频出现运行问题。为改善这一现象,在实际的继电保护设备生产期间,对生产厂家提出较高的要求,明确规定生产厂家应当在先进技术的驱动下,树立正确的责任心,严格把守质量关,从根本上控制好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设备的生产过程。
2.3继电保护设备的不正确操作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设备的不正确操作,会对自动化可靠性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电源操作等。就当前电解电容以及储能装置的使用情况而言,当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设备出现故障时,若电解电容及储能装置存在老化等问题,未能立即将电源切断,势必会出现蓄电池电流不稳定的现象,大幅度降低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设备的可靠性。继电保护设备不仅会受到操作不规范的影响,也会受到互感器自身的影响。由于互感器自身存在质量问题,经过长时间的使用,不断增加了互感器的磨损面积,从而影响继电保护设备的运行状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环境问题逐渐成为影响继电保护设备正常运行的关键因素,当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设备所运行的环境温度呈上升趋势时,就会导致环境周围的相关介质四处漂浮,加剧了继电保护设备的老化程度,同时也降低了继电保护设备的可靠性。不仅如此,若继电保护设备的老化问题持续加快,使得电源的插头及插线板被四处漂浮的物质侵害,失去继电保护设备所具有的功能,阻碍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设备的运行。
三、提高自动化装置和继电保护装置可靠性的方法
3.1优化冗余设计的方法
为了使继电保护系统的容错达到设计的要求,可以使用硬件冗余的方法对设计进行优化。冗余技术指的是即使继电器器中某个保护装置出现了错误的动作,也不会对系统造成比较大的影响,通过使用硬件冗余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对拒动率和可用度等指标进行改善,主要包含了备用切换、并联、多数表决等,即使误动率出现了恶化,也可以利用硬件冗余将其显示出来,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冗余方式的选择要和继电器保护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结合起来,达到系统各项指标的要求,利用硬件冗余的优化达到使用最小数量的装置、最小金额投资达到管理目标的目的。
3.2做好定期的检查与维护工作
当设备处于一种长期运行的状态时,为了确保其能够始终处于一种相对良好的工作状态,则必须要做好其定期的检查与维护,对于设备要做到精细化检测,避免有故障设备在运行而毫不知情,同时做好维护工作也有利于设备的安全与可靠。在对装置进行检查和检修时,需要仔细检查其原件标识、各项开关是否正常、接触点是否存在压力不足的情况、内部是否存在烧伤情况、指示灯是否正常等,这些主要是针对装置内部的检测与维修。而对于设备的外部情况,则应当检查其配线是否出现脱落或者是打结、而若在线路中的断路器出现了不明反应,则要及时排除以免后期运行时带来不可忽视的危害。
3.3提高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
在进行继电器可靠性运行管理的过程中,要保证继电装置各项指标计算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在对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的正确率进行计算时,要将区外故障正确的动作包含进来,在进行继电保护和自动回路中,主要使用继电保护辅助配套设施进行保护,此辅助设备会对整个继电保护设备的运行造成直接的影响,因此不可以轻视辅助设备管理的可靠性,要使用多种措施对可靠性进行保证。
3.4关于操作人员素质的提升
若想使继电保护以及自动化装置在可靠性上有较为明显的提升,除开对设备的管理与养护之外,也需要提升其操作人员的素质,包括其技术水平以及责任感,使其能够拥有正确的态度,对于工作认真负责,对于工作中的各种异常情况或者突发情况能够做到及时应对和处理,保证设备可以正常发挥其保护作用。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为了进一步提升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和自动化装置设备的可靠性,确保电力系统能够运行的更为安全和稳定,必须注重设计的科学性,减少设计的冗余,做好继电保住装置的保护工作,以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及时的改造并更新自动化技术,使用先进的技术完成设备的的装置,确保自动化保护装置更为可靠。
参考文献
[1]王辉.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设备及其自动化可靠性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21):129~130.
[2]杜芬强,蒲建.研讨继电保护设备及其自动化在电力系统中的可靠性[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4(8):163.
[3]周洋,钟丽波.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的可靠性探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4):36.
论文作者:焦素静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
标签:继电保护论文; 设备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可靠性论文; 装置论文; 冗余论文; 故障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