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市华建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的持续发展,城市化水平也在加速提升,工程项目也如雨后春笋,呈现蓬勃发展的趋势。作为建筑行业当中的基础材料,混凝土在其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改进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对于建筑房屋最终呈现品质来说至关重要。
关键词:建筑施工;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一、引言
随着建筑行业技术的持续提升,混凝土浇筑的工业也在同步发展。为保证混凝土浇筑技术的持续稳定性,施工方要在施工的之前,事先做好各项施工计划,对各项流程做出妥善的安排,对混凝土浇筑技术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监督,保证项目的最终呈现符合与理想中的质量效果较为一致。
二、施工过程中的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
2.1水质量的控制
在混凝土浇筑这项工序中,用于搅拌的水是达到饮用标准的水,如果是未做适当处理的工业污水或是废弃的沼泽水都不可以用作混凝土的搅拌。同时,海水也不可用作钢筋混凝土工程当中。
2.2水泥质量的控制
作为建筑施工当中的基础材料,混凝土有众多类型,具体的选择是要根据具体项目的施工细则来定。在施工开始时,相关技术员要所选用的水泥种类进行区分,确定其特性以及正确使用方式,同时根据计划中的实施方案进行浇筑的操作。在最初水泥被运送到施工现场时,施工方要安排专业的人员对水泥进行储存,储存方式依据水泥生产厂家提供的具体特性和品种以及强度等方面具体确定。水泥在运输和储存时都需要对品质进行严格把关如果有因为受潮等原因而受到损害的水泥,要对其做出严格的处理流程,待其符合质量标准后可投入使用。
2.3骨料以及掺合料质量控制
在混凝土浇筑技术中用到的骨料,其选择也有严格的要求,需要用品质较好的流砂或江砂,在施工当中以中粗砂的混凝土为主,但在泵送时,混凝土需要用中砂。在施工当中选用的掺合料也是经过严格筛选的,掺合料当中的粉煤灰含量要保持在四分之一内,如果是预应力混凝土工程,则会对粉煤灰的含量有更具体的要求。可以添加一部分的外加剂到混凝土施工当中,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让混合物在搅拌当中有很好的流动性和保水性,水热化程度降低,避免或减缓混凝土热风的出现。
三、混凝土搅拌和运输的技术要点
对于混凝土的搅拌以及运输来说,操作当中所要用到的设备需要依据建筑项目前期筹划的预期工作量和项目的进展状况来确定,在运输和搅拌开始前,展开对设备的检查,尽量避免搅拌和运输过程中的问题出现。在实际的浇筑过程中,混凝土浇筑的最终呈现质量会受到配合比的较大影响,所以说,要展开先行试验,找到最符合的混凝土配比值,根据这个参照值来进行配比和搅拌,可以保证混凝土搅拌相对均匀。
四、混凝土建筑技术要点
4.1混凝土浇筑技术规范
在开始浇筑是,要注意保证混凝土由吊斗口落下的降落高度在3米之内;另外对混凝土的浇筑要分层和分段开展,同时依据建筑要求和钢筋的密度来判断具体的浇筑高;振捣的时间大概是二十到三十秒,形成水平面是振捣标准;如果用到插入式振动器,需要注意均匀插点,同时依据顺序进行移动,尽可能让振捣均匀,振捣棒在移动时,要控制其间距在作用半径的1.5倍之内,距离要保证20公分以上。
4.2混凝土浇筑停止
对于混凝土浇筑何时停止,可以通过一下几个方面来鉴别:①在混凝土生产初凝的过程中,浇筑的面积已经大于既定的规划施工面积;②在浇筑过程中,平均温度超出了规范数值,同时不能在1小时中让温度回降到规范书之;③在浇筑时遇到天气的突变比如雨雪天气和暴风天气等。
4.3混凝土浇筑质量管控
如果可以保证混凝土浇筑的土坍落度,那么在实际的浇筑过程中要相对地降低用水量。对于浇筑用的骨粒的选择要做好判断,需要选用整体品质较好的骨粒,同时要求其含泥量和空隙率要在限定范围之内。在振捣时,速度和力度要适中、均匀,要严格执行相应的浇筑方法,让工程有序开展。在施工时,如果混凝土出现初凝状态,需要对其频繁抹压,在混凝土表面不能再抹动的情况下,便可以开始二次震动,这样的方式可以让混凝土的粘结能力和强度有所提升,让混凝土尽量没有内部裂缝以及气孔的出现。在对后续的工程进行验收时,需要参照行业规范,同时分部工程也要通过严格的检查。
另外在浇筑质量方面,对泵车也有相应的要求,泵送管道的布置其实水平段应在15米以上尽量避免用软管和锥形管,缓慢转弯,保持在90度的角度之内。首次泵送速度尽量放缓,同时要随时关注泵的压力,保证其在18Mpa以内。对柱梁部位的质量控制也有一定的要求,混凝土浇筑需一次成型,并且事先需要在地部垫起3公分后的水泥砂浆,另外要注意分段浇筑梁,如果梁的体型过大,需要先在板下20公分出浇筑,之后再浇筑板的混凝土。
4.4常用浇筑技术解析
混凝土浇筑方式一般有全面分层和分段分层以及斜面分层这几种。全面分层是第一层完成之后再进行第二层,在第一层并未初凝的情况下,向下层逐一浇筑,见下图(a)。这种浇筑方式在使用时平面尺寸不可过大,并由短边开始施工,该方式浇筑的混凝土结构稳定性较强,但不太适合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分段分层浇筑是由底层开始,浇筑二三百公分之后开始第二层,以此类推,见下图(b)。这种方式对于超长混凝土结构较为使用,可以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品质。在斜面分层的浇筑方式中,的斜坡度要保证在三分之一内,见下图1(c)。这种方式需要由浇筑层斜面段开始振捣,慢慢上移。这种方式可以看做是全面分层浇筑的升级版,通常会用作厚度小但浇筑区域大的混凝土结构的浇筑。
4.5混凝土浇筑的后期养护
建筑工程施工当中,需要依照现场测量和检查浇筑以及上套PVC管和浇筑湿润和振捣找平,连同养护等相关过程。对于框架柱和顶板的混凝土浇筑来说,应当依据清理测量和马道布设以及施工缝处理和交叉浇筑,最后再进行找平养护的工序开展。在混凝土浇筑开始前,要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将浇筑用的水泥砂浆和混凝土做好科学的配比,浇筑厚度保障在3到5公分的范围内,混凝土浇筑开始十分钟后,可进行水泥浆砂的浇筑。在整个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要注重对过程的养护工作,根据强度和具体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养护时间。对于混凝土表面的养护,需要在浇筑过后的十二个小时之内开展,用浸湿的草席等对浇筑的混凝土表面进行覆盖,之后再通过洒水的方式保持其湿润度和温度,养护过程中,让混凝土的表面呈现缓慢冷却的状态,尽量控制其表面的热扩散,让其内外温差尽可能缩小差距,以防有裂缝出现,如果是在冬季开展的混凝土浇筑施工,还需要通过一定的方式来对浇筑成型的混凝土展开保温工作。如果是低塑性的混凝土,在其浇筑完成后要及时对其展开喷雾养护,一般来说,养护时间要在十四个小时以上。
四、结束语
对于现代工程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来说,混凝土浇筑技术的成功运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混凝土在建筑行业当中的重要地位,所以加强混凝土施工的技术,保障混凝土浇筑技术的质量,就能够一定程度上保证最后的建筑品质。所以说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对技术方面有足够的重视度,严格监督施工中的每一个流程,并及时进行质量评定,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妥善解决,保证混凝土浇筑技术的稳定性,保障行业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乔宗华.论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30):23-25.
[2]王建.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技术应用[J].中华民居(下月刊),2013(12).
[3]苏云贵.建筑施工中的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J].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2009(5).
[4]谈新文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特点与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导报,2012(19):12-13.
[5]杨志荟.探讨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导报,2015(13).
论文作者:曾水麟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8
标签:混凝土论文; 技术论文; 方式论文; 水泥论文; 过程中论文; 建筑论文; 质量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