洼田饮水试验评估进食能力及早期护理干预对脑损伤患者的影响论文_田先,胡香琳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綦江医院 重庆 401420)

【摘要】目的:探讨洼田饮水试验评估吞咽能力及早期护理干预对脑损伤患者发生误吸的影响。方法:将我科2015年3月-2016年2月收治的脑损伤患者128例按区组随机化分组分为:1.观察组: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评估吞咽能力并进行早期护理干预(n=64);2.对照组:常规护理组(n=64)根据传统吞咽能力评估采取相应的饮食护理和康复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误吸的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洼田饮水试验评估吞咽能力及早期护理干预后患者发生误吸率明显降低。同时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和住院时间也明显下降。结论: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评估患者的吞咽能力,方便、可行,洼田饮水试验与早期康复能促进脑损伤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护理推广使用。

【关键词】 洼田饮水;吞咽能力;脑损伤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8-0332-02

在神经外科治疗的脑损伤患者进食时机的把握,一直是神经外科护理工作的难题。传统方法中,护士对进食能力的判断常常是靠临床经验,但是进食过早会导致病人呛咳、窒息、肺部感染等,进食过晚则可能会影响患者营养摄入,不利于患者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及早期营养支持。洼田饮水试验分级明确,有标准,可操作性强,以往运用于脑卒中患者伴吞咽困难的护理多见报道,均取得良好效果,但对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报道很少。为明确洼田饮水试验评估吞咽能力的准确性、可靠性,探讨在区县级医院推广的可行性进行本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5年3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脑损伤患者128例,男70例,女58例;年龄17岁~83岁,平均66±21.8岁;脑挫裂伤54例,弥漫性轴索损伤16例,硬膜下血肿10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32例,硬膜外血肿16例,其中32例经外科手术治疗。患者入院时均存在不同程度意识障碍,经治疗后意识好转,生命体征平稳,无咽部疾病史,能配合。

1.2 进入与排除标准

进入标准:①2015年3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脑损伤患者;排除标准:①生命体征不稳定或意识恢复欠佳不能配合者;②存在肠内营养禁忌症者;③不愿积极配合治疗及评价者。所有入选病例均取得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

1.3 试验分组

将符合入选标准病例按区组随机化分级方法平均分组两组,分别为:1)观察组,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评估吞咽能力并进行早期康复训练(n=64);2)对照组:常规护理组(n=64)传统评估吞咽能力采取相应的饮食护理和康复护理措施。两组间年龄、性别、病种分布均无统计学差异。

1.4 进食能力评估方法

1.4.1洼田饮水试验评估方法 实验组按洼田俊夫1982年提出的经典的床旁检查方法评估进食能力。方法如表1。

对照组患者主要是给予心理护理,指导经口尽量多进食。

1.4.2对照组经验评估,病人意识清楚就传统方法经口进食。

1.5 护理干预措施

康复护理是目前公认的治疗吞咽功能障碍的主要手段,其治疗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1]。试验组经过洼田饮水试验吞咽功能在3~5级的患者,采取以下护理干预。

①训练舌肌和咀嚼肌 病人将舌头尽量伸出,左右运动摆向口角,再用舌尖舔下唇和上唇,在上下牙齿闭口互叩及咀嚼12次,早、中、晚饭前进行,每天3次,每次6min~8min,需要持之以恒进行训练。

②训练吸允能力 指导患者把戴手套的手指放入口中进行吸允运动,反复练习,2次/min,每次5~10min,每天训练4~6次,直到有中度吸允力量为止。

③屏气—发声训练 嘱患者充分吸气、憋气,再吞口水,然后呼气,用力咳嗽,可训练声门闭锁功能,增强软腭肌力。

④咽冷刺激 口腔护理后,用棉棒蘸少许冰水冰轻轻刺激患者软腭、舌根及咽后壁,再让患者进行吞咽动作,每日上、下午一次,每次15min。

⑤中频电刺激治疗,选择双向方波,波宽700ms,波幅0~25mA,小电极,连续性收缩,每日2次,每次30rain,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防止肌肉萎缩。

1.6 观察指标及统计学方法

观察两组误吸发生率、并发肺部感染发生率及住院时间,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比较组间差异,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比较组间差异,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1

4.讨论

在以往的工作中,对于颅脑损伤患者进食能力评估,多依赖于护理人员的经验判断,缺乏明确的标准及准确的护理干预方案。对于合并吞咽障碍的患者,过早进食或不合理进食会增加患者误吸风险,可引起吸入性肺炎,严重时甚至因窒息而危及患者生命。而长期禁食或经胃管鼻饲,可因摄入不足导致营养不良、脱水、心理障碍等并发症,影响病人的康复、延长住院时间。

据张欣等[2]报道颅脑损伤后吞咽障碍发生率为25%~61%。吞咽障碍主要表现:随意性舌 运动逐渐延迟,吞咽有关的肌肉运动协调性降低,由双侧皮质和皮质脑干束损伤,出现吞咽困难,以及饮水呛咳等临床症状[3],准确、合理的进食能力评估及早期的护理干预是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康复理论表明[4],早期的康复训练可以有效的提高残存脑组织细胞的兴奋性,进而促进新的神经传导通路的形成、有助于重建大脑功能区、显著的恢复神经功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后遗症的出现。本研究中,使用洼田饮水试验评估颅脑损伤患者吞咽功能,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康复训练,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误吸发生率(P<0.01)、肺部感染发生率(P<0.05)及评价住院日(P<0.05)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早期、科学、合理的吞咽功能训练,既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和修复能力;也可以防止口腔和咽部肌群废用性萎缩。因此,使用洼田饮水试验评估颅脑损伤患者进食能力并采取相应护理干预,方法简单,标准明确清楚,效果确切,无额外费用,可在区县级医院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秦立飞.脑卒中患者伴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和心理护理[J] . 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1):524-525.

[2]张欣,张皓.颅脑患者吞咽功能障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2,8:740-742.

[3]赵明利,叶文琴.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进展[J].护理研究, 2011,1(11):97 98.

[4]卢小华.吞咽训练在早期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的护理体会[J]. 吉林医学,2013,34(33):7092.

重庆市綦江区科技计划基金项目(QJ2015115)

论文作者:田先,胡香琳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6月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4

标签:;  ;  ;  ;  ;  ;  ;  ;  

洼田饮水试验评估进食能力及早期护理干预对脑损伤患者的影响论文_田先,胡香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