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不可忽略的作用。然而当前的建筑行业,特别是建筑施工行业为国家经济做出贡献的同时自身也存在很多弊端,其中最严重的就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问题。尽管我国建筑法律法规针对建筑施工的环境保护有安全文明施工的强制规定,但是安全文明施工的规定远远没有达到人民群众对建筑施工环保方面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建筑绿色施工管理的理念势在必行。绿色施工管理对于建筑施工的环保性有了更高的标准,这恰好顺应了我国实行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趋势。本文主要阐述了绿色施工的含义以及当前绿色施工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性得给出了几点建议,以供建筑人员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管理
一、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的概念
(一)绿色建筑的定义
绿色建筑中的“绿色”指的是建筑物的环保性,绿色建筑具体是指利用环保材料、低污染的施工机械器具以及低污染的施工工艺,通过科学化的管理体系建造的建筑物,这类建筑物一方面可以满足一般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另一方面对周边环境的污染也较小。
(二)绿色施工的定义
为了减少建筑施工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国家提出了绿色施工的概念。一般的施工可以理解为建筑的形成过程,而绿色施工的概念与绿色建筑的概念也是一个相对应的关系,绿色施工指的是在工程的质量、造价、进度以及安全有所保障的基础上,利用环保材料、低污染的施工机械器具以及低污染的施工工艺,通过科学化的管理体系进行建设的施工过程。这类施工的最大特点同样体现在环境保护方面,与一般施工相比,绿色施工更注重环境方面的措施制定和实施,因此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将大大降低。
(三)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的关系
自从出现绿色建筑和绿色施工这两个概念以来,两者之间的关系一直被人们所误解。通常人们认为绿色建筑必须要通过绿色施工来实现,事实上并非如此。任意一个建筑物在其使用过程中,只要对周边环境的污染指数被认定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这样的建筑就可以被定义为绿色建筑,因此并不是通过绿色施工建造的建筑物才能叫做绿色建筑。同样的,人们容易认为绿色施工建造而成的建筑物就是绿色建筑,事实上这样的观点也是不精确的。绿色建筑有自己的一套评估体系,并不能说某个建筑是通过绿色施工建造的就认为此建筑就是绿色建筑,有些建筑的建设即使采用的是绿色施工,但是最终没有通过绿色建筑的评估,那么这些建筑也仍然无法被规为绿色建筑的范畴。
尽管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之间的关系存在独立性,但不能认为两者完全没有关联性。由于绿色施工具有严格的环保措施,因此绿色施工的实施可以更容易地建设绿色建筑。另一方面,绿色建筑的理念也可以很好推动绿色施工的发展。因此,绿色建筑和绿色施工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既不能将其弄混淆,也不应该盲目地将其理解为两个孤立的概念。
二、绿色施工管理中存在问题
(一)建筑材料和施工机械尚未绿色化
建筑材料和施工机械设备的环保性是保证绿色施工管理实行的前提,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建设绿色建筑的基础。基于建筑的复杂性,从基础工程、主体工程、屋面工程、装修工程等一系列分部工程来看,其中涉及到的建筑材料和施工设备种类繁多,而大部分仅仅考虑其功能性,而没有考虑其环保性,这也成了绿色施工管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大问题。
(二)施工工艺未达到绿色施工管理标准
施工工艺的环保性问题是绿色施工管理中的重要一环。目前的施工工艺仍然是为“三控”服务的,因此具有很大的经济目的性,不注重环保问题。而绿色施工管理提倡的是低耗能低污染的施工工艺,同时又不忽略对质量、造价、进度及安全方面的考虑。因此,要想完善绿色施工管理,施工工艺的绿色化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三)评估体系不完善
目前,尽管绿色施工管理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实施,但是绿色施工管理的评估体系尚未完善。一方面是由于政府主管部门的不重视,政府主管部门认为已经有安全文明施工为工地现场的环保做保障,所以不再需要实行其它的环保体系,事实上,安全文明施工的要求远不能达到环境保护的要求,另一方面是参建各方对绿色施工管理了解不够深入,认为绿色施工管理不重要,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才是头等大事。通过分析可知,以上两方面是导致绿色施工管理评估体系未能完善的最主要因素,也是今后绿色施工管理完善的切入点。
(四)网络化施工水平不高
网络化施工可以更好地提高绿色施工管理的效率,然而由于各种因素,工地现场很难实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绿色施工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但是对精确度并不是很高,因此参与建设的人员学历不高,工地上的工人更是以农民工为主,另外建筑行业需要有经验的人员,所以现场有些人员年龄已经很大,因此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员都不会使用计算机,更别说对施工现场进行网络化管理,这些因素都阻碍了绿色施工管理的发展。
(五)工程人员绿色施工意识薄弱
建筑行业虽然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但是工地现场的工作人员素质普遍不高,主要体现为两方面,其一是指技术水平和理解力,其二是指思想道德素质。工程人员要想培养绿色施工意识,首先要有一定的技术水平和理解力,而工地现场的工人大多是农民工,很多都没有上过学,所以理解能力都相对较差,把绿色施工的知识灌输给他们将耗费很长的时间,另外,工地现场人员由于受到金钱的诱惑,导致他们很难在头脑中维持绿色施工的意识。这两方面的原因,都会严重影响到工程人员绿色施工意识的培养。
(六)绿色施工法律法规不完善
由于绿色施工的概念在我国提出时间不长,因此并没有制定系统完善的法律法规。施工企业内部也没有建立系统化的绿色施工规章制度,或者即使建立了制度也没有很好地去落实。在多数工地现场,负责绿色施工工作的人员不是专职人员,有些人员根本不懂绿色施工,对绿色施工缺乏专业的认识,有的工地甚至让一般的施工人员来承担绿色施工的工作,这些疏忽都会导致绿色施工工作不到位的情况。
三、绿色施工管理的改进措施
(一)强化绿色施工管理意识
意识是指导行为的内在决定因素,同样的,要落实绿色施工管理就必须先在内心持有绿色施工管理的意识。由于绿色施工管理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导致参与绿色施工管理的人员缺少绿色施工管理意识,因此这些人员在进行绿色施工管理工作时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有些人员在编制绿色施工管理的施工方案时直接去网上抄袭范本,然后几乎不改变其中的内容,直接把参建工程的参数套用进去就完成了一份新的施工方案。可想而知,这样的绿色施工管理方案必定毫无针对性,很多项目都很笼统,含糊其辞,甚至有些项目根本就与绿色施工管理无关,这些问题也为之后施工中的质量纠纷打下了伏笔。因此,为了更好地实行绿色施工管理,对现场人员进行绿色施工管理的教育培训,加强其绿色施工是十分重要的。
(二)应用绿色施工新技术
为了提升绿色施工水平,施工人员应该多应用先进的绿色施工新技术。绿色施工人员可以不定时地实地或者网上与其他负责绿色施工的专业人员进行沟通交流,以总结各地区、各单位在不同的施工环境及条件下,绿色施工面对的特殊问题以及利用新技术所取得的成功经验,面对面进行经验交流。与此同时,各施工企业可以积极开展绿色施工新技术的宣传工作,即加强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新设备的推广工作,督促全体绿色施工人员多实行新技术,对施工中遇到的最新问题时常进行交流、研究、总结,为我国绿色施工事业奉献一己之力。
(三)加强材料、设备的绿色化
材料、设备是绿色施工的细胞,如果材料、设备的质量都不能得到很好的保证,那么最终绿色施工的整体质量必定无法满足建设单位和技术标准的要求。而要想有效地控制现场的材料、设备质量,只需要严格控制材料、设备的进场程序。当材料、设备进场时,必须要安排相关验收人员进行现场验收,检查其是否符合绿色材料的标准,如果有复验要求的必须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标准化的复检工作,材料、设备验收合格后才可以投入使用,如果有必要,还可以派遣专业人员去厂家进行设备监造。验收人员如果发现一些材料设备不符合国家绿色材料标准,应命令其退场,并对生厂商进行调查,并要求分包单位对此进行整改。
(四)建立奖罚措施
为了调动绿色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有必要在工作中建立奖罚措施。上级领导要定期对下级人员进行考查,不符合绿色施工岗位要求的要责令其改正,不能胜任绿色施工工作的要调离或降职或开除。同时,要把职工的业绩也纳入到工资考查的项目内,如果有条件,还可以实行绿色施工的系统考核,加强企业内的良性竞争,提高职员的工作积极性。此外,还可以制定奖罚机制,如增加绩效考核制度,增加月末奖、全勤奖、年中奖等奖项,以激发职工工作活力,对于表现差的职工也应该相应地减少绩效工资。总之,施工企业要做到实事求是,该奖励的奖励,该惩罚的惩罚,让工作环境充满正能量,以保证绿色施工工作有效率地运转。
参考文献:
[1]丁荣花,高明华.浅谈建筑施工管理创新及绿色施工管理[J].河南科技,2013(16).
[2]郝薇薇.建筑工程项目的绿色施工管理探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4).
[3]林涛.建筑施工中的环境污染问题与防治措施[J].福建建设科技,2014.
[4]朱燕,牛志平.建设项目可持续性概念与后评价研究.建筑经济,2016(1).
[5]章崇任.实施绿色施工的途径[J].建筑,2015(7).
论文作者:王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7
标签:施工管理论文; 建筑论文; 人员论文; 工地论文; 设备论文; 现场论文; 材料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