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田水利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治论文_万顺洪

浅谈农田水利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治论文_万顺洪

江西中帆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江西南昌 330013

摘要:农田水利工程是黑龙江省铁力市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命脉,与农业发展各方面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是黑龙江省铁力市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本文简述农田水利施工对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生态环境;影响;防治

引言:

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的发展理念,传统农田水利施工建设的模式亟待改善。农田水利工程要从原来服务农业发展的单一功能,向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方向转变。

1 农田水利施工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1.1对农田、林地、草地产生的影响

农田水利施工过程中,会占用部分土地或水域面积,从占地到清理这一过程中,会对当地的农田、林地或草地产生一定的破坏作用,其结果是对当地动植物的平衡造成影响,还有可能破坏当地的食物链。

1.2对水域产生的影响

农田水利施工过程中,会形成大量的工业污染,如建筑垃圾、噪音污染、工业废水等。建筑垃圾直接倒入河道中会造成河道阻塞。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进沟渠,会使当地水质形成严重污染,不仅使水中生物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水源污染也会对当地的土壤和植被产生破坏,对当地的生态环境有不利影响。

1.3对陆生动物的影响

修建农田水利工程会不同程度影响水域环境,同时也会破坏林地、农田以及草地,从而会破坏陆生动物的生存环境,以至于改变本地生态按结构,破坏食物链,从而极大程度上影响本地生态环境。

1.4造成大气污染。

施工场地的挖掘、物料堆放、搬运产生的扬尘及运输材料的汽车排放的尾气都会对大气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废弃建筑材料垃圾和施工人员所产生的生活垃圾以及土石粉粒、粉煤灰、水泥等粉状建筑材料在搬运中也会产生的悬浮物,施工过程中洒水工作不到位也会导致地面干燥,由风力吹起扬尘,施工期间所产生的各类扬尘属于瞬时源,产生的高度都比较低,粉尘颗粒也比较大,污染扩散的距离不远,主要在施工场地附近100m左右的范围内,若对此处理不当,由于扬尘和雨水冲淋等原因会对大气环境和水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给黑龙江省铁力市周围居民和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1.5 对水环境的影响

现阶段都是在农村原有河流上建设水利工程管理,但是实际建设过程中会适当改变水温、流量、流速等,以至于从流动状态水流变为静止状态,极大程度上改变河流规律,从而会严重降低水中溶解氧含量,同时也破坏河流自我恢复功能,降低自身清洁能力,促使河流中出现严重超标的物质,破坏生态水平衡。

2 农田水利施工对环境的防治措施

2.1合理规划、布局

在农田水利施工开始前,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对施工现场科学勘探后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对施工建设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提出解决预案。施工开始后若遇到施工建设与生态环境相矛盾的实际问题,要对解决预案的可行性进行论证,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3方面考虑,及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避免只注重眼前利益而给生态环境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这就需要农田水利施工工作者对生态环境有强烈的责任感,既履行好自己的本职义务,又要对生态环境负责,为子孙后代造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结合生态环境

在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施工过程中,应该遵循水利工程和生态环境相结合的原则,根据国家水资源保护有关标准,应控制进入水体污染物排放总量和污废水浓度,按工程设计和合同要求采取工程或生物防护措施,防止直接排放污染水体,保证生活饮用水卫生,进行土石方填挖和临时道路施工时,合理设置边坡的坡度,防止边坡失稳、滑坡、坍塌或水土流失。树立人与自然可以和谐共处的原则,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施与农田,施工机械检修冲洗废水经隔油沉淀处理后用于喷洒道路及施工场地,合理确定借土弃土位置,合理开采砂石料场,注意料场弃土弃渣分离处理,在工程施工期间不乱砍、滥伐林木,尽量避免在工地内造成不必要的生态环境破坏,要结合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效益的共同发展,遵循生态环境和工程建设结合的原则,保持工程与周边生态环境的协调,才能在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2.3 减少有害气体排放。根据有关

排放标准,应采取措施消烟除尘,控制污染源,减少排放量,按照批准的弃渣规划有序地堆放和利用弃渣,防止任意倒放弃渣阻碍河、沟等水道,降低水道的行洪能力,组织好材料和土方运输,防止扬尘和材料散落造成环境污染加强施工机械、车辆的管理和维修保养,防止汽油、柴油、机油的泄露,减少有毒、有害气体的排放量,施工机械车辆应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各种燃油机械必须装置消烟除尘设备,对施工场地、材料运输及进出料场的道路应经常洒水防尘,工程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应实行袋装化,并及时清运至施工区周围较近的城镇垃圾填埋场进行填埋处理。

2.4 地质环境保护

对于部分具有较高的地震灾害发生率的地区,在开展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之前应该重点关注其断裂带和地震带的性质和历史变化趋势,并加强对其较近一段时间动态变化的监测。然后根据监测得到的数据制定或修改工程方案,并在该处周围适当的限制人类活动,禁止某些对环境产生较大震动的人类行为。若是在建设过程中突发滑坡或是坍塌等灾害时,应该立即停止施工,让专业人员来勘察和测算,以确定是否适合继续施工,尽可能的将工程施工的危险系数降到最小,也尽可能的提高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5 动植物保护

水库对陆生动植物的影响主要是由于水库建成后,水库以及周边的陆地环境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如被淹没和表土层遭到破坏等,会严重影响到许多陆生动植物的生活环境,致使某些物种不宜生存下去。因此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开始之前,应该首先考虑好当地物种的保护问题,例如对于某些较为珍贵或是特殊的物种进行迁移保护,对于植物也可以采取贮藏其种子或是立体培养的方式进行基因文库保存工作。

2.6 满足区域特点因地制宜

为了充分展现农田水利工程的实际作用和意义,需要依据颍泉区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修建农田水利工程。科学评估以及研究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的农田水利工程,并且依据颍泉区农业生产状态、特点、发展需求等来具体设计以及规划农田水利工程施工、选址、设计等相关工作,保障能够充分协调生态环境和农田水利工程,确保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2.7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目前,为了防止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平衡造成一定的影响,就要建立和实施有效的补偿机制,促进水利工程和周围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水利工程的建设,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影响比较大,特别是对区域的生态环境会造成比较大的破坏,因此,要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建立专项的资金,促进生态环境的平衡。

2.8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

当前社会的发展更注重节约和环保,这就需要人们对爱护和保护自然环境,合理利用资源,加快循环经济的发展,建立生态保护机制,合理利用水资源,充分的发挥出农田水利工程的重要作用,确保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结束语:

结语:综上所述,农田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在进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时,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农田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才能更好地推动水利事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鲍立荣.农田水利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治措施[J].绿色环保建材.2018(04)

[2]农时铸.关于土地整治中的农田水利设计的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03)

[3]朱战胜.山区农田水利建设存在问题与发展思路实践思考[J].智能城市.2018(04)

论文作者:万顺洪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0

标签:;  ;  ;  ;  ;  ;  ;  ;  

浅谈农田水利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治论文_万顺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