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图书馆的信息化管理能充分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使图书业务呈现多样化,在图书馆管理工作中施行信息化管理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图书馆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进行了深入分析,进一步探讨了加强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方法和重点。
关键词:数字时代;图书管理;信息化
图书馆是一个能够充分体现教学、研究,收集、传递和使用知识的部门,同时也担负着文献检索的重要任务,随着现代化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图书馆中进行信息化建设成为了图书馆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也使图书馆的日常工作发生了重大的变革。
在图书馆管理工作中施行信息化管理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加强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在图书馆管理工作中施行信息化管理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信息化和网络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图书馆的信息化管理工作注定会为科研、教学等工作提供有力工具,发挥重要作用。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高速宽带、广域性的数字化信息网络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中,图书馆作为知识和信息的交流中心,应该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以便于为图书馆的使用者和管理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一)图书馆的信息化管理能充分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
现代化网络技术的发展转变了人们对信息资源的获取方法,对于图书馆的管理工作来说,信息化技术将图书馆传统的、封闭的管理工作转变为开放的、网络化的管理工作,这不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管理的工作效率,而且有利于知识、文献等信息的有效调取和存储,使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大大降低,也避免了传统图书馆长期存在的盲目购书和繁琐的找资料的缺点,对图书馆日常管理工作水平和服务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二)图书馆的信息化管理使图书业务呈现多样化
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使得图书馆中的书籍和报纸刊物等呈现多样化,在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中,有较多的文献资料,这些资料是文献资源中的活跃要素,但是,很多外文期刊资料的购买价格相当昂贵,成本很高,这逐年消减了图书馆的购买数量,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对这类文献的需要,但是,图书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技术解决了这一问题: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通过计算机互联网进行文献的选择、检索和查阅工作,大大提高了人们获取文献的效率,也提升了图书馆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二、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图书管理信息认识不全面
对于图书馆的信息管理人员而言,信息化技术操作与图书管理之间并不存在具体的联系,只需要做好图书管理的基本工作即可,引入信息化系统是家中图书管理工作负担的表现。这就导致在图书管理工作开展时,更多图书管理工作者倾向于使用传统的图书管理方式,即对书籍进行合理的整合分类,将书籍及时上架,此外就是日常的借还书操作,整个图书管理操作并没有现代化手段的辅助应用。至于将纸质书资源通过网络进行系统的入库整合,推进数字化图书馆的建立,及时推广图书馆的电子资源等操作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积极的行动。
(二)图书管理员知识水平低
由于图书管理队伍中的学历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知识层面等也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就导致图书管理员队伍不能及时保证图书馆工作的效率。此外,在推行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相对专业的计算机管理人才是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因素。但在图书馆实际工作队伍中可以发现,计算机人才所占得比例非常小。这也导致了图书管理信息化操作的不稳定,速度慢等后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图书管理的信息安全性威胁
随着图书管理工作网络化、信息化的发展,在促进读者及时获取相关知识信息的同时,也出现了图书管理系统被恶意攻击等现象的出现。在外来的敌对攻击产生效果后图书管理容易出现系统瘫痪等问题,且在短时间内不能及时恢复,对正常借还书操作,图书馆数字以及其他信息资源的安全工作等都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图书管理人员必须加强自身在该方面的重视,积极接受相关培训,严格防范图书馆被恶意攻击等问题的出现。
三、加强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工作
面对以计算机技术、存储技术、通讯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信息提供与获取方式将彻底改变,分散于不同地理位置的信息资源以数字化的方式存贮。通过网络相互连接,人们可以借助网络环境获取所需的任何信息,且不受时间和信息存放地点的限制,这不仅带来了信息技术上的革新,也为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同时,也给现代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创新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理念
理念具有重要的先导性作用,加强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必须在管理理念创新上下功夫。这就需要各级各类图书馆在开展图书管理过程中,要牢固增强“互联网+”思维,适应科技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将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作为未来的重要发展战略,将大资源、大信息、大发展、大服务作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目标,除实现图书资源的数字化外,还要积极探索服务模式的智能化,加大对大数据、云存储、电子商务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图书管理全程信息化。图书馆要加大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大与企业以及社会组织的合作力度,多方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
(二)改进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方法
全球科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为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这就需要各级各类图书馆在图书管理过程中,进一步改进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方法,增强开放思维,扩大图书管理的开放性。在管理体制方面,要根据用户的需求对信息资源进行综合性的开发和利用,采用各种先进的多媒体技术优化馆内的信息资源,加强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控制,在操作方面要建立健全和完善科学的管理制度。要把市场化和集团化引入图书管理当中,建立自上面下的图书管理系统,形成完整的图书管理信息一体化模式。尤其在资源共享方面要取得重大突破,实现数字图书资源的共建、共享、共用、共赢。
(三)确保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安全
信息安全是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最大挑战,也是制约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瓶颈。要探索确保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安全的有效途径,这就需要图书馆要高度重视信息安全管理。既要加大信息安全方面的硬件、软件投入力度,又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和完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特别是要在体制机制建设方面下大功夫,使图书收藏、借阅、流程、共享、上传、下载等都有健全和完善的安全制度作保障,切实将图书管理信息安全关进制度的“笼子”。同时,还要制定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安全标准,从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数据变化、用户动态、运行情况等方面入手,制定出一套具有较高技术水准的安全标准。
(四)打造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人才
要把人才建设作为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当务之急,从自身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情况出发,研究制定人才发展战略,将人才的引进、培养和利用纳入到图书馆整体发展战略当中,着力提升图书管理人员的政治素质、专业素质、职业素质及创新能力。这就需要图书馆必须牢固树立人才强图和人才兴图的理念。大力引进一批具有信息化以及图书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充实图书管理人才队伍,使引进的人才能够成为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加大对现有管理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尤其要加大对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技术方面的培训,使他们能够掌握更多的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专业知识,为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目前,“互联网+”成为各行各业关注的焦点,已经成为推动行业转型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这就要求图书馆必须牢固树立“互联网+”思维,积极探索加快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路径,努力在创新管理、改进方法、确保安全、打造人才等方面狠下功夫,使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不断取得更大的成效。
论文作者:王幸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0
标签:图书论文; 信息化建设论文; 图书馆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技术论文; 这就论文; 信息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