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民族学发展的几个问题_民族学论文

应用民族学发展的几个问题_民族学论文

关于发展应用民族学的几个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民族学论文,几个问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03)03-0062-003

民族学是研究民族和民族问题以及民族生活与文化的学科。它是党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的一门学科,也是国际上比较活跃的社会科学之一。周恩来同志早在1955年就提山:“我们要建立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为我国务民族团结进步、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服务的民族学。”(注:转引自杨堃:《周总理关怀民族学研究》,《民族团结》1982年第2期。)1986年10月29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会议上,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组长、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胡绳同志在报告中指山:“对我国正在进行的革命实践,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当从哲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教育学、民族学以及其他学科的多种角度,做出分门别类的各种层次的综合性的科学解释、观察和预测,为实践提供各种建议和方案,充分发挥理论的超前作用和反馈作用。”(注:见《光明日报》,1986年10月30日。)国家教育委员会哲学社会科学“七五”科研规划指出:“‘七五’期间,高等学校民族学科研规划的要求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加强民族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研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学学科体系,密切结合民族地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大力发展应用民族学研究,为民族地区社会改革和两个文明建设献计献策,重视提高指导下的普及,发挥民族学科研成果的社会效益。”(注:转引自周光大:《发展应用民族学 振兴民族经济》,载《民族教育》1988年第6期。)这就为中国民族学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民族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国际上,应用民族学兴起于本世纪二三十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学应用研究得到了普遍的发展。应用研究主要是运用基础研究成果,探索开辟新的途径。应用研究是为发展民族政治、民族经济、民族文化教育,正确处理民族传统文化和现代化建设的关系,实现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发展和繁荣服务的。随着民族学研究朝着应用方面发展,民族学研究产生了许多分支学科:经济民族学、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理论民族学、政治民族学、教育民族学、科技民族学、心理民族学、旅游民族学、饮食民族学、电子计算机民族学、生态民族学、民俗学、民族博物馆学等等。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后,国家在一段很长的时间里,给予西部地区在资金、技术、人才和和管理等方面的支持,加上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在战略上的产业转移,这无疑给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民族学工作者应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发挥学科优势,大力推进发展应用民族学,为西部大开发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回顾广西民族学发展的历史,也是具有这一好传统的。如20世纪30年代广西著名民族学家、历史学家刘介在苗族地区进行民族学田野调查,撰写《苗荒小纪》一书,列为《史地小丛书》之一,在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他在书中除记述了苗族“姓氏、居住、饮食、服饰、家庭、婚丧、语言、祭祀、物产、工商业、交通、刑罚、体质、契券、集会、瘴蛊、音乐、娱乐、苗瑶性质及其对于汉人与官吏”等具体情况外,还在“结论”部分分析了苗民的优缺点,并附有“整顿苗荒意见书”,他认为应“设立苗瑶侗壮各族经理局专责‘调查’、‘计划’及‘办理’苗疆一切应兴应革事务;调查苗山森林动植物各种出产,及其供给需要之情形,配设相当的职工学校;……设立师范讲习所,择苗民及汉民优秀分子教之,以培教才;……整理苗山交通;协助苗疆整理经费;……设法改良苗瑶侗壮的衣食住,增进其生活能力,并授以医学知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民族学工作者,对民族学的应用性研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它主要是以为社会政治、经济、义化教育发展、民族团结进步服务的形式表现出来。主要有几个方面:(1)认真调查研究,深入进行民族识别,为推行民族平等、团结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提供依据。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平等团结的政策,长期被压迫的许多少数民族纷纷公开承认自己是少数民族,提出自己的族名。到1953年,汇总登记下来的民族名称有400多个。这四百多个自报了民族名称的单位是否都是单一的民族呢?在这个民族名单上有许多是同一民族不同的自称和他称,还有许多是不同汉语族名,要解答我国和广西有哪些民族和有多少民族的问题,还得对这个民族名单进行一番识别。这项历史性的任务,就落在我国民族学工作者身上。这项工作主要在解放初进行,但遗留的问题一直延续到八十年代初,1982年7-9月份,广西民族学院有几十名师生投入了广西民族事务委员会组织的民族识别工作,解决了历史上遗留的问题,为在广西五十年代和和八十年代建立13个自治县和63个民族乡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和文化教育的发展。(2)广泛深入进行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形态和社会历史调查,有利于从实际情况出发进行社会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解放前我国务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形态、经济结构、经济和文化教育发展的水平是很不相同的,解放初期一直至今,我国广大民族学工作者认真地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例如在民族地区土地改革中,广西大部分瑶族、苗族、侗族地区在改革的方式和时间上均有别于汉族和壮族地区。京族主要从事渔业生产,在民主改革中主要是进行渔业民主改革而不是进行土地改革。改革开放以来,广大民族学工作者对民族地区如何抓住机遇,进行改革开放,加快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的发展,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特别是对于在现代化建设中,如何处理好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进行了更深入的调查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3)结合我国实际,研究各个时期的民族问题,宣传马列主义民族问题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对巩固祖国统一起了重要的作用。

如今,已进入21世纪。民族、民族问题、社会问题、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问题的研究在国际国内都显得十分重要。民族是文化的载体,就连“美国的黑人群体已经不再是许多政客、民权倡导者和人口统计学家所说的单一群体。……这个群体中,文化和民族特性比肤色更为重要。”(注:达里尔·费里斯:《美国黑人文化特征的巨变》,载《参考消息》2002年3月11日第14版。)在国内,仍“要严密防范和依法坚决打击恐怖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的犯罪活动”。(注:《朱镕基总理的报告(摘要)》,载《广西日报》2002年3月7日A2版。)在我国这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内,民族问题仍然主要表现为农民问题。这就表明,民族学工作者在新世纪所肩负的任务仍很艰巨。

在新世纪,我国民族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促进少数民族从传统民族走向现代民族,加速民族地区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使落后民族逐步跻于先进民族的行列。

第一,21世纪是信息时代,应加强民族地区信息化进程的研究。以广西为例,建国以来,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教育发生了飞速的变化,个别少数民族在广西已跃居先行民族的行列,如京族。但也有些少数民族经济文化教育发展仍较滞后,要使落后的民族跻于先进民族的行列,实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新跨越,加速信息产业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广东省南海市于1995年提出以信息化推动现代化的发展思路,经过用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建设信息产业基地和用信息化管理社会服务公众三个阶段,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作为一个县级市,2000年,南海市的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达330多亿元,财政收入近7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4%和36.6%。上述经济指标均居全国同类城市首位,高于国内一些特大城市。南海人的成就,给了世人一个启示,那就是发展中国家或落后地区,完全可以利用信息化实现跨越式发展。

第二,工业化是现代民族必备的条件,在新世纪应加强民族地区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研究。广西大部分少数民族在历史上主要居住在偏僻的山区,经济发展较落后,工业不发达,居住在城市人口少。改革开放以来,情况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不仅发展了工业,还发展了现代高科技产业,如平果铝厂在平果县的兴建与发展。但大部分少数民族分布的县工业化水平不高,城市人口少。在民族地区如何加速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是民族学应用研究的迫切课题。

第三,少数民族的大部分居住在农村,调整民族地区产业结构,是实现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环节,应加强研究。目前,广西民族地区第一、二、三产业结构的情况,是制约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和体制性障碍,需要进行不断调整。美国社会学家英克尔斯根据发达国家社会发展,认为农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比值下降,不超过12%到15%;服务部门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需上升,达45%以上,才算基本上实现了现代化。(注:转引自周光大主编:《壮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出版,第7页。)广西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结构调整要达到这个标准,其任务是相当艰巨的,应运用民族学等多学科的方法,加强对一问题的应用研究。

第四,民族地区要实现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各少数民族要从传统民族转化为现代民族,教育和科学技术是基础。新中国成立后,广西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的教育和科学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但距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和成为现代民族的要求,差距仍然很大。如何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科学技术的发展,是21世纪民族学研究的又一迫切课题。目前,中国15岁以上人群还有8500多万人基本上不识字。其中民族地区占了很多,广西也占了不少。再也不能让教育拖了发展的后腿。民族地区高中阶段教育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就广西而言,每10万人中,具备高中文化程度的人数不足一万,比全国平均数少1600人;全自治区501所普通中学,属省级重点的只有16所,优质教育资源严重不足。高中教育的滞后,已经成为民族地区培养高素质、高规格人才的主要障碍。广西高层次人才缺乏的状况与广西经济快速发展的现实也极不相称。科教兴桂,教育是基础。科技进步和创新,是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决定性因素,是实现富民兴桂新跨越的强大动力。

第五,各少数民族要成为现代民族,必须实现生活方式的现代化。各个民族在历史上生活方式丰富多彩,随着时代的发展,哪些生活方式需要继续保持发展,哪些生活方式需要淡化和抛弃;哪些生活方式需要向国内外其他民族学习,加以充实,是21世纪民族学工作者应加强进行研究的。传统的生活性文化主要内容是:节日、婚姻、丧葬、衣、食、住、医药卫生、体育、文娱爱好等等。这些生活习俗的研究是传统民族学研究的重点,应与时俱进,不能停留在一般的描述上,需进行动态观察和比较研究,特别应对传统生活性文化与现代化进行研究。

第六,我国各民族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博大精深,20世纪的民族学研究在这一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并在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开发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新世纪应加强民族文化资源开发性研究,使之转化为生产力和商品,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现代旅游业实际上是大众性的文化交流。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传统的旅游方式已由过去单纯追求自然景观旅游而转为民族文化旅游。旅游业本身也发展成为一个没有国界的统一的世界性行业,以当前世界旅游业的发展趋势来看,据国家旅游部门的调查表明,国外旅游者对我国民族文化、民族风情的兴趣要高于自然风光和名胜占迹,他们乐意到异国他乡去,从不同的文化中领略新鲜的体验,观察异国的生活环境,体验异国的生活习俗,学习异国的文化。这充分说明世界旅游活动的倾向是对异族文化风情的追求和向往。因此,发展文化旅游不仅可以为世界旅游业提供广阔的市场,而且也为世界各国铺设友好交往的桥梁,特别是现代旅游实质上是一种地区间的交流,随着民族地区国际旅游业的兴起,可以有效的改变民族地区长期所处的文化封闭状态,使之经常与现代文明和外来文化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形成民族进步和人类文明建设的推动力。

标签:;  ;  ;  ;  ;  ;  

应用民族学发展的几个问题_民族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