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校科学教育的政策与改革思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路论文,我国论文,政策论文,科学论文,学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186(2003)07-0003-06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与经济结构变革时期,产业结构的非均衡性调整,劳动力结构、人口结构的变化,以及我国发展极不平衡的区域性特征,均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求培养的人才具有很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知识创新的能力,而且要求大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养,加快推进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因此,以人的素质提高、生存方式和文化模式转型为主要内涵的人自身的现代化,尤其是青少年儿童创新能力的发展、科学素养的提高,已成为21世纪教育改革的重要问题。
可是,由于我国文化传统的影响,科学教育往往被视为“登不得大雅之堂的工匠末技”,长期以来被忽视。集中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科学教育在总课时中所占比例过少;2.课程目标仅强调知识点的把握,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价值观的目标取向,同时未形成全面的、有层次的、具体明晰的科学教育目标体系;3.小学与中学的科学教育缺乏衔接,不同学段的内容出现交叉重复;4.过于强调经典的知识内容及学科体系的完整,以及单一的教科书课程资源的使用,课程内容“繁、难、偏、旧”,且脱离学生经验和生活实际;5.教学方法单一,强调知识点的考核与死记硬背,没有给学生提供自主选择、自主进行探索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其结果,导致我国青少年儿童的科学素养总体水平不高。不仅科学知识缺乏,知识面狭窄,对有关科学概念的理解差,缺乏知识与知识间的联系,而且对生活中的科学知识同样缺乏应有的了解,学生的观察和实践动手探究能力较差。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的教育工作者清楚地意识到:加强中小学生的现代科学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这已是关系到国家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的根本问题,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体现素质教育的迫切任务。加强科学教育的研究,在实践上为决策机构提供咨询和案例,为我国中小学科技课程的开发、建设提供理论依据,为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现代科学教育提供新的思路,创建新的模式,这是摆在我国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历史使命。
2001年6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这一重要指导性文件的正式颁布,标志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全面启动,也为我们指明了科学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
一、科学教育的理念与策略
《纲要》提出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构成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总思路和框架,也从根本上规范了科学教育的基本要求。科学教育课程设置及教材编写所依据的基本思路应包括以下几点。
1.面向全体学生,立足学生发展。
科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给每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科学的机会,使他们都能具备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科学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具备适应未来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科学素养,为少年儿童终身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1)重新界定“科学”“科学素养”的概念,在此基础上从观念层面把握科学素质观的根本转换,这就是:从近代科学发展要求培养数、理、化、生活领域的少数专门人才,到现代科学发展要求每一个公民整体科学素养的普遍提高;科学从单一的学术意境变为科学为大众(Science for All);在科学涵盖的学科门类归属上,从“知识类”转变为“发展性学科”;从急功近利、忽视科学社会功能的价值取向到倡导科学与人文的结合,促进科学教育的人文化和社会化。
(2)重新界定现代科学观、科学教育观的内涵,确立以下观念。
一是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统一的科学观。即要清楚地看到现代工业文明导致的严重的生态危机,认识到人是大自然家族中的一员,要以平等的态度尊重地球上的一切生命,给每一个物种以生存的权利。
二是提高全体公民科学素质的教育观。即强调每一个公民都应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不仅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而且具备科学意识、环境意识、科学态度和科学能力,并以此改善日常生活,改善工作环境。
三是科学与人文相整合的科学教育课程观。一方面,要挖掘自然科学本身蕴涵的人文因素,发挥其应有的社会功能,促进科学教育的人文化和社会化。另一方面,要加强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强调了解并参与社会实践,强调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强调学科的综合化改革。
(3)重新思考科学教育的课程定位。
科学教育课程是一种指导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提高科学素质的教育活动。
按照《纲要》规定,应在小学阶段三年级开设科学课程。科学课不等同于原有的自然课,也不是自然课加科技活动课,而是依据可持续发展教育思想和主体教育思想建构的一门新的课程。应重新确定科学教育的目标。科学教育必须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很好的发展,认识到学生是发展的主体,追求发展是他们的权力,应满足他们求发展的需要。
2.体现科学知识的现代性。
应从知识经济、信息社会的视角,对已有知识重新审视并整合。重新审视什么是中小学面向未来的科学基础,重新构建科学基础知识的结构,不仅侧重于学生终身学习和作为现代社会公民应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使他们有扎实的知识功底、广博的知识视野、合理的知识结构,而且要反映当代的科学成果和科学思路,反映科学技术的新进展和新思想。
3.加强与现实生活和学生经验的联系。
科学教育课程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开发实践应用的环节,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受科学的重要性,了解科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科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要重视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充分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科学教育资源,形成教育资源共享的开放式课程,通过拓宽学习空间,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4.以探究性学习为核心。
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是他们主动参与的能动过程,而科学不仅是众多事实和理论,也是一个不断探究的过程。《纲要》倡导通过探究性学习,构建一种积极的、主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里,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改变课程教材只是为教师讲授提供蓝本、学生被动接受的状况,将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作为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为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让学生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使学生在获得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体验探究的乐趣,形成和发展探究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课程的多样性与选择性。
我国幅员辽阔,东部、中部、西部呈现区域性发展的不平衡。从这一国情出发,充分考虑到学生在性别、天资、兴趣、生活环境、文化背景及民族等方面的差异,关注学生在学习水平和学习速度等方面的个性差异,在学习内容、活动组织、作业与练习、评价等方面为教师和学生增加可选择的内容,提供选择的机会,使课程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不同地区、不同经验背景的学生的学习需要,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二、科学教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一)课程目标
科学教育课程目标总的要求是: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导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为后继的科学学习、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基础,形成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科学的自然观,并丰富他们的童年生活,发展个性,开发创造潜能。
遵循这一要求,科学教育课程的具体目标由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三方面组成。
科学探究目标,突出过程与方法,遵循探究活动的过程,这就是: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设计问题的假想答案——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计划——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会查阅整理资料——对研究做出解释或结论——表述探究结果。要求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培养探究意识和初步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理解科学,正确对待自然,关爱生命。关心社会和环境,热爱家乡,同时要培养理性质疑、尊重事实、勇于开拓创新、乐于合作与交流的科学精神。
科学知识目标:如小学《科学》,构建了由“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三个模块组成的知识组块,使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基础学力、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
(二)课程结构
课程结构指在学校课程设计与开发过程中将所有课程类型或具体科目组织在一起所形成的课程体系的结构形态。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如何重建新的科学教育课程结构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如何处理分科与综合、统一性与选择性、持续性与均衡性的关系。
《纲要》规定:“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科学教育的课程结构如何加强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上海和北京率先进行了改革实验。上海设置了基础类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在科学、社会、艺术三类学科群中,提出了“分科—综合”的一体化新颖编排体系,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创设可供多向选择并具有弹性的课程,强化和凸现了课程体系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北京设置了基础性工具性课程、选择性基础课程、现代工具性课程、实践性课程、学校自主课程。
加强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涉及学习领域及课程内容选择是否合理的问题。新一轮的科学教育课程改革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1.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强了课程与社会、科技及学生发展的联系。2.构建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的课程结构,在综合科学技术进步和对自然、社会整体认识的基础上,对教育内容进行更新,构建自然科学的综合课程,减少课程门类,扩大自学、实践的时间和空间。改革和重建分科课程,加强教育内容的综合性,加强与现实生活和学生经验的联系,增进各学科之间在知识、技能和方法上的联系。3.九年一贯整体设置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根据现有教师的适应能力和其他条件,可选择以分科为主的课程,也可选择以综合为主的课程,或选择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鼓励各地努力创造条件选择以综合为主的课程。4.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学校在保证开设必修课的前提下,根据学生个性差异和当地社会发展的需要,设置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5.农村中学课程内容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基本达到国家课程要求的同时设置从业人员技术教育课程,根据具体需要,可试行通过“绿色证书”教育或其他技术的培训。
(三)课程内容
《纲要》指出:“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由此,在科学教育课程内容上,要强调科学知识、科学态度、科学价值观等综合内容的学习,科学方法与科学探索过程的整合;强调关键概念的反复重申性以及概念的开放性和多次形成性;强调用系统方法统合的知识网络,而不是分散的、无联系的知识;关注探索性实验技能的学习,加强现代科技的比重,科学与技术的结合,科学与数学的结合;强调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给学生的探索活动留有更多的时间、空间;等等。
基于中国发展极不平衡的区域性特点,在《纲要》的指导下,提倡用多种逻辑框架构建科学教育课程。如小学《科学》课程,可以以STS(科学、技术、社会)作为课程的逻辑主线,也可以以科学方法作为课程的逻辑主线,还可以以儿童身边的自然现象作为课程的逻辑主线,等等。
(四)课程实施
《纲要》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应该看到,科学教育课程的实施过程是学生知识的主动建构过程,是学生通过个体与群体的操作活动和主动参与观察、思考、探索,在教师指导下凭借原有的认识结构对来自客体的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处理的过程。科学教育课程实施的核心问题是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因此,科学教育课程实施过程应体现出对以下几个问题的关注。
1.激发和保持学习兴趣。
在科学教育课程的学习中,教师要努力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从真实的情境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中获得成功的愉悦。教学中,出乎学生意料的演示实验、生动形象的类比、深入浅出的解释、学生生活中以及科技和社会的有趣事例、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探究性的学习活动以及不断出现的挑战性问题等,都是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当然,创设的情境要力求真实、生动、直观而富有启发性。
2.参与性学习。
通过精心设计,认真组织各种形式的科学活动,鼓励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学”科学,如搜集信息、现场考察、自然状态下的观察、测量、实验、专题研究、情境模拟、科学小制作、讨论辩论、种植饲养、科学游戏、参观访问、竞赛、科学欣赏、信息发布会和报告会、社区科学活动、家庭科学活动等。注意学生参与的目的性、实效性,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探索时间和体验的机会。对社会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注意在教学中寻找新的视角和切入点,使学生形成新的认识,启迪科学思维,揭示科学现象的本质,使学生感受科学的真实性,感受科学与社会、日常生活的关系。
3.自主性学习。
科学教育课程的学习,是一种自主选择性学习,应引导学生自主进行知识构建,体悟科学方法,而不是去复制知识。要使学生个体有明确的目标意识,能自觉地确定学习目标,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我调控学习进程,自主评价、反思学习结果,从而保证学习目标的实现。在自主性学习过程中,重在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批判精神,敢于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以及反思的意识和习惯。
4.合作学习。
科学教育课程的学习是一种社会性学习,是师生共同构建学习主体的过程。在充分尊重人格的基础上,通过多样、丰富的交往活动,不仅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和谐的教育环境,而且使教学活动成为一种社会文化活动。通过学习,在促进学生认识发展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包括:强化学生社会交往意识和社会角色规范,培养学生的任务意识、合作意识、责任感及团结合作精神,并获得一定的社会经验。
科学教育课程,提倡通过合作学习小组进行探究性学习。首先,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应有一定难度,问题应有一定的挑战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与小组学习活动的激情以及发挥学习共同体的创造性。第二,处理好集体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分配。第三,每个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质量是保证合作学习实效性的基础。第四,注意适时引进竞争机制及激励性评价,使小组间通过竞争共同得到提高的同时,个人及小组群体分享成功的快乐。第五,小组研讨的民主性、超越性是保证合作学习实效性的关键。这里,小组研讨的民主性,表现在充分尊重与众不同的思路和独到见解,吸纳与众不同的观点。小组研讨的超越性,则体现在作为学习的共同体所表现出的独创性、创造性。
(五)课程评价
《纲要》指出:“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与以往的课程评价相比较,科学教育课程评价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1.确立现代教育评价目的观。课程评价不是刺激个体间不合理的竞争,损伤学生的自尊心,而是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方式,不仅评价科学教育课程教学活动的质与量,而且从每个学生发展的内在需要和实际情况出发,评价学生个体与学生群体的各自的发展过程。
2.以教师、学生自评为主,重视学生自我评价对学习活动的促进作用。评价方式多样,不仅有测验与考试,还有实验操作、活动产品分析、学习档案(或学生成长记录袋)、教师观察、作业评析、杰出表现记录等。特别是给学生以自主选择的机会,鼓励学生学会反思和自我评价,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特长和爱好分别在实验、制作、理论学习、社会调查等方面有突出的发展。
3.评价内容从过去仅重认知、重考试分数,转变为对学生多方面发展的综合评价。既考核学生掌握科学知识、技能的程度,又注重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更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通过学生参与探索性学习活动,对学生的参与意识、实验操作技能、探究能力、分析问题的思路、知识的理解和认知水平、合作精神以及表达交流技能等进行全面评价。纸笔测验中,通过具有实际背景、综合性、开放性的问题,注重考核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宜评定“综合”分数或等级,不以同一模式要求所有学生。
4.表述方式上采用不同的行为化动词,使课程目标具有层次性和可操作性。
科学教育课程所确定的具体目标,主语是学生,谓语是可测的行为化动词,按学生发展水平注重从低到高排列。
如小学阶段的科学课程目标分为三个层次,不同层次的目标用不同类型的动词来叙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用“体验”“意识”;“探究能力”的要求用“会”“能够”;“知识”的要求用“知道”“认识”“理解”。
三、我国科学教育课程改革政策的基本特点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我国学校科学教育课程政策呈现出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课程目标价值取向上,正实现从“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到“学会发展”的根本性超越。
2.增加中小学科学教育课时比重,表明对提高国民科学素养的关注,(在九年义务教育学科课时中,科学课程的比重为7%~9%,普通高中的实验教学计划中科学教育课程课时的比重达11.95%~22.03%)。
3.学校课程开发的多元主体。科学教育课程开发,不仅有科学教育理论研究工作者、教研员、特级教师参与,也包括社会人士、家长及学生的参与。如在全国八所师范大学成立了“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将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结合进行中小学课程改革的研究。
4.实行国家基本要求指导下的教材多样化政策,鼓励有关结构、出版部门等依据国家课程标准组织编写中小学科学教育教材。目前已组织编写了各有特色的多套教材供各地实验区使用。
5.构建包括国家、地方与学校三级的课程管理框架。教育部总体规划、制定有关管理政策,确定国家课程门类和课时,制定国家课程标准;地方省级教育部门则依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本地方实施国家课程的计划,规划地方课程;学校则结合本地、本校的实际、传统和优势及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
我国学校科学教育十多年来有了长足的发展,探索仅仅是刚刚起步,很多问题还有待寻求科学的答案。例如,关于科学教育课程目标的适切性问题,承担科学教育的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问题,丰富的改革实验经验的概括提升问题,等等。如何创建符合我国文化底蕴,同时又具有国际视野的科学教育课程,任重而道远。
标签:科学教育论文; 科学论文; 课程评价论文; 生活教育论文; 数学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问题意识论文; 纲要论文; 课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