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高考改革推进素质教育_高考论文

深化高考改革推进素质教育_高考论文

深化高考改革促进素质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素质教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前,高考改革正在向纵深发展,在有效地发挥其选拔功能的同时,正在对中学教学发挥着积极的导向作用。这一轮的"3+X"高考改革始于1999年,历时虽短,但影响巨大深远,在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值得及时的回顾和思考。

1 普通高考改革综述

高考是选拔人才的重要手段,在我国倍受重视。从恢复高考以来,一直采取积极稳妥的措施,推进高考的改革。1999年2月教育部颁布《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改革的意见》的教学[1999]3号文件,确定高考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在改革中始终坚持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高等学校扩大办学自主权的三项原则,开始"3+X"高考改革的试验。新一轮高考改革的主要内容是:

1.1 科目设置改革

用三年左右的时间推行"3+X"科目设置方案。"3"指语文、数学、外语为每个考生必考科目,英语逐步增加听力测试;"X"指由高等学校根据本校层次、特点的要求,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六个科目或综合科目中自行确定一门或几门考试科目;考生根据自己所报的高等学校志愿,参加高等学校(专业)所确定科目的考试。综合科目是建立在中学文化科目基础上的综合能力测试。根据目前状况,综合科目可分为文科综合、理科综合、文理综合。综合能力测试是一种考查学生理解、掌握和运用中学所学知识的能力测试。鼓励开展综合能力测试研究,支持中学实施素质教育,引导中学生全面学习、掌握中学阶段相应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并形成较强的能力。

广东省率先进行了"3+X"科目设置方案改革的试点工作。1998年6月23日教育部发布教学【1998】15号文批复《关于广东省普通高考科目改革的请示》,同意广东省从1999年起进行普通高考科目改革试验。新的高考科目设置高中阶段开设的全部文化课,其中:语文、数学、外语为必考科目,在广东省招生的高等学校根据本校(专业)的具体情况,提出相应的加试科目,加试科目必须从物理、化学、政治、历史、地理和生物六科中选择一科或几科。考生根据自己的志愿,参加所报考的高等学校(或专业)规定的科目考试,兼报不同专业必须兼考相应科目,新的高考科目设置简称为"3+X"。高考各科试题由教育部单独命制,《考试说明》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公布。高考日期与全国统一招生考试同步。

教育部考试中心提出了为广东省"3+X"试点单独命题的实施意见:

1.各科命题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的文化素质要求,依据《中学教学大纲》及“调整意见”,但不拘泥于大纲。按照“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能力”的原则,加强能力和素质的考查。

2.根据"3+X"高考科目的设置特点,适当调整学科内容比例,注重学科内部各部分内容的交叉和渗透,以及与其他学科的综合。

3.语文删除“文化常识”和“名言名句”的要求,减少文言虚词的数量。数学不分文、理科,所有考生使用同一试卷。英语增加听力,有关听力和口试,继续广东省已试行的方案,即:听力20%(占英语全卷分数),口试由广东省自行命题。政治加大“经济”和“哲学”的内容。

4.各科题型相对稳定,略做调整,适当增加应用性和能力型试题,密切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反应学科内容和社会发展、社会需求的关系。

5.各科难度参考广东省考生实际水平,略低于全国试卷。

6.编写"3+X"科目方案的《考试说明》(包括地理、生物),突出内容改革的新要求。

同时,调整了考试时间将原来安排在第二天下午的外语考试与第三天上午的物理、历史考试科目进行了对调。将语文、数学、外语三个基本科目安排在三天的上午,广东省"3+X"方案的考试时间定在7月7日至7月10日共四天,每天安排二至三门科目的考试,每门科目两小时(语文2.5小时),第四天上午物理,下午生物和地理。

2000年实行"3+X"科目设置方案的试点省扩大到5个,它们是山西、吉林、江苏、浙江和广东省。广东省实行的"3+X"科目设置方案与1999年不同,主要是"X"科目在原来六个学科的基础上增加了“综合科目考试”,综合科目考试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已学过的基础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山西、吉林、江苏、浙江4省实行“3+文综/理综”科目方案。为适应改革的需要,考试时间再次进行了调整,语、数、外三科的考试时间不变,江苏、浙江等实行“3+文综/理综”科目方案的省份,“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安排在第一天下午,广东省的“文理综合”科目安排在第四天上午,地理和化学、生物和历史分别安排在第三天、四天下午。2001年高考实行"3+X"科目设置方案的试点省扩大到18个,包括山西、吉林、江苏、浙江、天津、内蒙古、辽宁、黑龙江、安徽、福建、湖南、湖北、海南、四川、陕西、广东、上海和河南省,其中广东、河南实行在"X"中增加“文理综合”,其他省市实行“3+文综/理综”科目方案。

从1985年至2000年,上海市在高中毕业“会考”的基础上对高考的科目设置方案也进行了改革。实行了"3+1"高考科目编制方案,"3"指语文、数学和外语三个学科,"1"指根据高校培养方向和专业的要求,考生从中学所学的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和政治六个科目中选考1个相关的科目。

"3+X"科目设置方案的最大特点是增加了高校和考生的自主选择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高校对入学新生应有统一的、基本的标准,同时又允许不同地域、类型、层次的高校根据自己的办学目标和特点有所选择;其二,对考生既有共同的考试要求,又允许考生根据自己的特长、优势和兴趣去选择增加适宜的科目参加考试,发展自己的特性。

"3+X"的另一特点是增加了“综合能力测试”。在现代社会,人才培养和选拔的模式、标准应是多样的,而不应是单一的。高考内容和形式的改革,应始终强调多样性的统一。“综合能力测试”为X中的一种,其地位、价值同各单一学科相同。高校招生在强调语、数、外的前提下,既需要在某一(或某些)学科上有优势的学生,也需要擅长学科之间内在联系的学生。前者为纵向深入型,后者为横向综合型,都是不可缺少的人才。

"3+X"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考试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矛盾,是以统考为主,在共性为主的前提下尽量照顾学校和考生个性的方案;是管理体制的变化,以考试科目的形式表现出来。

1.2 考试内容改革

这是高考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教育部决定要花大力气、长时间深入、细致地进行这项改革。总体上将更加注重对考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试题设计增加应用性和能力型题目。各个考试科目的命题都应体现这些要求。命题要把以知识立意转变为以能力立意,转变传统的封闭的学科观念,在能力考查中,注意考查跨学科的综合和应用能力。

高考内容改革主要在下面五个方面:

1.命题指导思想。转变传统的以知识立意的命题指导思想,确立“以能力立意”的命题指导思想,更加注重考查考生进入高校继续学习的潜能、基础文化素质和创新能力。在考查学科能力的同时,注意考查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和学科知识渗透的能力。要以有关学科知识为材料,考查考生能力结构中的一般能力因素,考查对知识的理解、运用、分析与综合能力。

2.增加综合性、应用性内容。注重知识的互相交叉和渗透,不过分强调学科知识内容的覆盖率。创设一些相对新颖的情境,考查考生在不同情境下利用已有知识的创新能力。

3.发挥语文、数学、外语等基础学科的作用,强调其基础性、通用性和工具性,突出综合能力和素质要求。

4.积极稳妥地进行"3+X"方案中综合科目命题的研究与实验。

5.积极开展实践能力测试的研究与试验。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科目利用计算机进行模拟实验考查的研究和试点,条件成熟时,可为一些有特殊要求的学校提供考生的实验考核成绩。

1.3 考试形式改革

现行的一次性全国统考暂时不变。积极探索一年两次考试的方案,在试点的基础上待条件成熟时再实施。高考形式的改革是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一个方面。2000年,北京市和安徽省进行了每年两次高考改革的试点,2001年进行每年两次高考的试点省(市、区)扩大到4个,包括北京、安徽、内蒙古自治区和上海市。在前一年7月参加高考没有被录取的考生,可以参加下一年春季举办的高考。报考条件、考试科目、命题以及录取规则与7月考试基本相同。试行一年两次招生考试制度后,可以缓解升学的压力,既可以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也可以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人才。

1.4 录取方式的改革

重点实施计算机网上录取。利用中国教育科研网建立全国大学生招生远程录取、学籍学历管理、毕业生远程就业服务一体化的信息系统。网上录取系统要做到信息编码统一,并且与其他环节顺畅衔接。网上录取是高校招生手段的革命性变革,既有利于维护公平、公正,又可以节省人力、财力,并将带动高校招生考试其他方面的改革。

1.5 保送生综合能力测试

1998年至2000年我国举办了3次保送生综合能力测试。考试科目涉及学生在高中阶段所学的数学、语文、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8个学科。保送生入学制度是我国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的另一种形式,是全国统一考试的重要补充。在这三年的保送生综合能力测试的命题中,试验了综合能力测试命题的考查目标、命题方法,为在普通高考中大规模进行综合能力的考查摸索了经验,奠定了基础,提供了试验和成功的保证。

1.6 高中试验课程的命题

天津市、江西省和山西省是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试点省,从1997年开始,这三个省的高中使用教育部组织制定的试验本教学大纲和教材。试验本教学大纲和教材与原有的大纲和教材有较大的区别。到2000年7月,开始有使用试验本教材的高中毕业生参加高考,高考根据试验本的教学大纲制定《考试说明》(新课程版),并以其为依据单独命题,以支持普通高中的课程改革。

1.7 向社会征集试题及题库建设

向全社会广泛征集高考试题,充分利用计算机等现代技术,进行计算机辅助命题的试验,提高命题工作质量和效益。向全社会征集高考试题,一方面可使试题的命制在内容上更加全面,素材更为丰富多采,备选题目数量增加,有助于提高试题质量;另一方面可以扩大社会的参与程度,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同时可以宣传高考命题和高考改革,克服考试的神秘性,为高考改革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 高考命题改革趋势

普通高考命题总体上更加注重能力和素质的考查,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贯彻全教会和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的精神,落实教育部教学[1999]3号文《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意见》,在高考中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和法制教育的导向。在材料选择方面,更能反映时代特点,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文科试题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关注当前的国际国内政治形势,关注改革的热点问题。理科试题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体现科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推动科学知识的普及,引导学生破除迷信崇尚科学。

2.1 减少题量,降低难度

近三年来,高校连续扩大招生规模,1999年的招生数量从1998年的100万左右上升到150多万,2000年为200万,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的招生数量又在2000年基础上继续扩大,扩招至250万左右,其中本科生130万,专科生120万,考生约453.5万。由于考生人数增加,考生的整体平均水平有所降低,客观上要求高考试题的总体难度和考生的水平相适应,高考试题的难度必须相应降低。录取的比例和理念发生变化,由过去的选拔变为筛选。

适当减少题量,降低难度,给学生充分思考时间,是客观的要求,同时也是能力考查的需要。目前高考的入学率已近60%,这与1998年以前入学率只有30%的形势有所不同。在不影响高校整体录取的前提下,为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试题难度也应进行调整。降低试卷难度,以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在试题长度上适当缩短,给考生更多的思考时间,使多数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完多数题目,既可提高考试效度,又可引导教学和复习中减少重复、机械的、大题量的练习,把时间和精力放在打好基础,掌握方法,提高能力上。

“降低难度”是降低试题的平均难度或统计难度。高校扩招以后,半数以上的高中生都能上大学了,因此可以认为升大学的竞争相对缓解了,但正是因为多数人都能上大学,因此就有了上专科和上本科之争,上重点和上一般之争。可以说,扩招以后提高了竞争的层次,在重点和名牌大学层次的竞争没有缓解,甚至更为激烈。而且随着教育科研的深入,教学水平和质量的不断提高,高层次考生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有鉴于此,高考试题在区分合格大学新生方面的要求依然存在,而对其在区分高水平考生的要求更为迫切和强烈了。高层次的试题不能降低难度,并且应当更有效地发挥甄别功能。因此“降低难度”以后的试卷应是降低起点试题的难度,保持终点试题原有的难度水平,加大试题难度的跨度,加细区分的层次。

2.2 试题切入容易,深入困难

试题切入容易,深入困难。在设计上清晰易读,不给考生理解题意设置不必要的障碍,让多数人能够入手,多数考生都能解答部分试题和较难试题的前半部分,但完全正确解答全部试题有一定的难度,得满分不容易。试题具有适宜的难度和区分度,有利于选拔。

试题切入容易,深入难有两层含义,一是整卷的难度由易到难排列,降低起点题的难度,使多数考生都能在基础题得到基本的分数。其次是对单题而言,采取分步设问的方式,降低题目人口的难度,前一、二问多数考生都能理解,并动手做题。

高考毕竟是为高校选拔人才的考试,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仍属于精英教育阶段,仅10%左右的同龄人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为了保证教育质量,提高教育效益,有效地运用好有限的教育资源,必须甄选出最有可能成功的学生。在不能人人都上大学的情况下,竞争在所难免,而且大学还分为重点、一般本科、专科等,每个学校又有众多的系科和专业,又可分为热门专业和冷门专业等。这就要求高考试题必须有一定的难度、区分度,通过高考成绩把学生区分开来,以便各高校根据自己的招生特点,选择自己需要的学生。因而要求高考试题必须要满足高校的要求,有一定的区分度。高考是选拔性考试,是以全体考生经过努力所达到的最高水平为命题依据的,因此降低难度与高校选拔的矛盾依然存在,从某种意义上讲,考试就是一种妥协,如何在降低难度和保持适当区分度这一对矛盾中找到一个平衡点,是高考命题技术的重要课题。

2.3 增加开放性试题,鼓励创造性解答

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来看,学生一般表现出两种思维形式,即收敛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收敛性思维是将已知和现存的事实归结于逻辑的、规则的顺序中,思考要从现存的知识和规则出发,思考过程有固定方向,有确定范围,学生不但了解问题的存在,也知道要达到的目的,只是根据已知条件去寻找具体方法以达到目的。发散性思维虽然也要遵循已有的规则和事实,但它的思考过程无固定方向和范围,它追求探索途径及结果的新颖性和独创性。收敛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在思维层次、方式上,既有相互交叉的一面,也有相互区别的一面。一般来说,关于收敛性思维,教学和考试比较侧重于“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顺序;而关于发散性思维,教学和考试则比较侧重于“存在的问题是什么、产生问题的原因是什么、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哪里”的顺序。

在近几年的高考内容改革中,将共性与个性相结合,适当增加开放性试题,增加问题的灵活性和选择性,避免死记硬背内容和繁琐计算,考查考生的发散性思维,考查考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试题注重在以下几方面考查:要求考生根据所提供的信息寻找问题的规律、图形的位置关系或数量关系。给出条件,探究的结论,包括结论不确定的开放题,探索一个或几个符合条件的结论。给出结论,探索结论成立的一个或几个条件。探索结论是否成立或符合条件要求的对象是否存在。通过类比或推广的手段,将熟悉的性质、规律等拓展到新的领域。找出已知和未知的联系,重新组织已有的规则,形成新的更高级的规则。在新的情景中,发挥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发现新的结论。当然因为高考的成绩是为高校录取新生提供依据,不同于教学和一般校内考试的开放,所以应在保证阅卷的准确、客观、公正、公平的前提下,试题的开放性是有条件的开放。试题应有利于引导中学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3 高考改革与素质教育的相互促进

这一轮高考改革对中学教育影响深刻,反映强烈。引发了各种教育思想的碰撞,中学教学秩序与教学方法的调整,深化教学改革。素质教育的思想更加深入人心。

3.1 转变教育思想,一切为了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这次高考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是,深化能力立意,突出考查能力与素质的导向,促进和支持了中学实施素质教育。考试的重点是考查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因此命题中尽量避免刻板、繁难和偏怪的知识考查,避免死记硬背的内容和繁琐计算。力图通过数学科的高考,不但能考查出考生知识的积累是否达到进入高校学习的基本水平,而且要以知识为载体,测量出考生将知识迁移到不同情境的能力,从而检测出考生已有的和潜在的学习能力。这对中学教育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传统的学校教育,把传授知识放在首位,受升学竞争的影响,智育第一的思想仍有很大市场。这种现象的成因有着深刻的文化背景、历史背景和社会原因,其根本的改变需要强大的内、外力的共同作用,高考作为一种外力,在这次改革中冲击力巨大,使中学教育思想出现了积极的变化,明显加速。

对中学生的教育培养,人们所关心的不仅限于传统的授业、解惑,而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要求,应当如何培养,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应当如何通力协作。这些问题的讨论空前活跃,在教学中普遍接受了这样的观点,知识并不是拿来便用,一用就灵,而是需要针对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学生的学习不仅是对新知识的理解,而且是对新知识的分析、检验和批判。知识在各种情况下应用并不是简单套用,具体情境总有自己的特异性,所以,学习知识不能满足于教条式的掌握,而是需要不断深化,把握它在具体情境中的复杂变化,使学习走向思维中的具体。实际上,考试特别是高考,正是试图创设新颖的情境,考查考生在具体情境应用知识的能力。我们有理由相信,素质教育的思想正日益深入人心,高考的改革有力地促进了教育改革的深入和健康发展。

3.2 改进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近几年来,中学教学出现的另一喜人的现象是各个学科的教学方法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能力型、综合型和应用型的高考试题,使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学习并非是机械地接受和知识的简单堆积,而是要通过学习前人积累下来的知识学习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锻炼能力,应当是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学习,而不是机械的、被动的学习。对学生的评价也越来越明确这样的理念,即测试和评价的目的不只是为了证明教学效果,而更重要的是为了改进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因此对学生的学业评价不仅要关注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习的过程,关注学生的参与程度,合作交流意识与情感的发展,关注学生数学思维的策略和水平。对学习过程的测试,即要了解学生的行为表现,也要考查学生的认知过程,重视考查学生的思维过程。对学生交流意识的评价,关注学生是否具有与他人合作的意识与技能,是否能清晰地用科学和规范的语言表达思考过程和个人的意见。对学生情感态度的评价,更关注结合具体的教学过程和问题情景。

3.3 促进研究性学习

我国即将推出的《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实验稿)》把“研究性学习”课程作为重要内容列入其中(该课程计划及相应的课程标准和教材将于2001年9月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实验)。国家教育部于2000年1月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亦把“研究性学习”课程规定为重要内容。“研究性学习”课程作为一个独具特色的课程领域,首次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有机构成,被公认为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

高考改革中强调适当增加开放性试题,增加问题的灵活性和选择性,避免死记硬背内容和繁琐计算,考查考生的发散性思维,考查考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等将促进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同时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或其他成人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研究性学习的学习内容有以下的特点:1、课题的确立一般都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感兴趣的问题,强调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2、强调对研究方法、研究能力的考查,而不是知识的记忆和掌握。包括确立问题,建立假设,使用工具,搜集信息数据,查阅文献、资料,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等。3、强调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而不仅仅是使用常规方法取得结果。4、强调学生之间的交往与合作,共同探讨的过程。这些都为高考中开放题和探索题的命制提供了积极的借鉴经验。

3.4 有利于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了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发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3+X"的高考改革给了考生以自主选择考试科目的权利和机会,高中教学安排普遍进行了调整,其核心是在保证高中教育基本要求的前提下,让学生有时间有精力发展个人的爱好和特长,实现个性和共性的和谐统一。为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和创新精神的发挥培育了适宜的土壤和空间。同时为了促进创新能力的培养,试题按照明确规定的考试内容重点范围进行命题,减少记忆性的试题,增加有利于培养创新思维的试题,主观性试题如简答题、论述题等把考生引向独立思考而不是死记硬背,让考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回答问题,这些都将有助于学生创造性的培育和发挥。

"3+X"的科目改革方案正在全国实施,内容改革正在向纵深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将会对我国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产生积极和深远的影响。

标签:;  ;  ;  ;  ;  ;  ;  ;  

深化高考改革推进素质教育_高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