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苏南形成信息产业带(论文文献综述)
吴福象,张雯[1](2021)在《长三角区域产城人融合发展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重塑经济地理的区域实践中,产城人融合通过"产""城""人"等多个系统的协调和联动,实现产业健康、城镇优美和人居幸福。研究发现,长三角产城人融合发展主要有两种路径:一是通过跨区域产业协作,从"以产促城"到"以城留人";二是基于以人为本理念,实现"以城聚人"和"以人兴产"。长三角产城人融合在乡镇企业改制、产业园区打造、特色小镇建设等方面积累的丰富经验,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长三角在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和形成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方面,为其他地区和城市产城人融合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汪艳[2](2019)在《水网格局影响下的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地区历史城镇发展与变迁》文中研究说明从古至今全世界流域的发展都存在着共性。城市的发展与大的水系、海洋密不可分,而水系发达的地方总是能形成贸易和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经历过农耕时代、工业化时代、后工业化时代,在这个过程中,水系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与城市产生互动性效应。近些年,中国迎来快速城市化,对历史环境产生极大的影响。由于持续的气候变化、水环境问题与城市发展,城市对于水系的适应能力正在逐渐减弱,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将面临同样的挑战。在生态化的国际背景下,在新型城镇化和中国梦的中国可持续城乡战略中,“水与城市”这一主题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越来越多的学者指出,为了应对气候变化与水环境问题,恢复城市群对于水系的适应能力,城市历史文化与环境的“韧性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拟以水网格局影响下的城镇发展及历史变迁研究为主题,以河流三角洲大都市区域为研究对象,基于历史的连续性与叠加性特征,深入理解城镇起源和发展的规律及生成与发展机制,总结历史经验,发掘城市历史与未来发展的结合点,探寻三角洲城市可持续发展路径。论文选择中国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区域为研究对象,并与欧洲低地国家滨水城镇开展比较研究。研究重点将集中在建立沿主要水网的城镇变迁格局上,同时运用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相关理论和西方规划学界成熟的城市形态学理论框架,从“城市形态(物质环境)-城市管理(动力机制)”角度,从“历史的演变-现在的发展-未来的挑战”时间维度,从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层面,以中国苏州、南京、扬州、上海等为具体城市案例,总结区域城镇发展脉络与特征,分析城市空间发展与演变的内部动因与管理机制,探寻在历史的演进中所形成的符合地方环境的城市发展模式与类型,揭示具有江南特征的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城市发展规律。比较中国大运河与长江交汇一带及苏中地区滨水城镇与欧洲低地国家滨水城市历史时期的管理、当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的发展,研究水网城市格局与社会经济变迁的关联性,以及社会、文化、经济等要素在滨水城市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意义与价值,归纳两大三角洲发展的异同性,提出三角洲城市发展规律,总结可学习与借鉴的历史经验。基于文化与环境特征,从历史的延续性、文化的可适应性、生态的可持续性、政治的一体性和经济的协同性提出可持续的滨水城市发展框架。全文主要由四部分内容组成。第一部分为理论分析,从研究背景中提出研究问题,阐述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的理论支撑,由理论路线构建出研究框架与方法。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研究综述与方法论,共同构成论文的第一部分。论文第二部分以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区域为研究对象,运用第一部分建构的理论体系进行具体案例分析,包括第三章和第四章。第三章从区域层面对水网格局影响下的中国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区域的历史形态演变进行分析,建构历史演进中的城镇体系。对自然地理决定的城镇化模式进行分析,探寻在历史的演进中形成的符合地方环境的城市集群模式与类型,总结高密度水环境条件下岛状结构的聚落、城址模式以及“江、河、湖、海”影响下的城市类型。在高密度水网影响下的城市集群模式是“轴”与“网”结构的叠加,是流域发展起来的带状城市群和四通八达的水网发展起来的网状城市群,并形成了“城-镇-村”一体化的城市层级模式。对水网格局与城镇发展特征进行总结,分析其生成与发展机制,提出具有江南地区特征的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城市发展规律。论文第三部分为比较章节,第五章选取相似地形地貌的,相同经济地位的欧洲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开展比较研究。仍然从“城市形态与城市管理”角度,从城址与水系关系、历史叠加性与城镇群核心演变、不同水环境决定的经济模式的不同、不同水文化影响下所带来的城市发展模式的变化、城市形式与城市要素、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城市发展主体、制度规则八个方面对大运河-长江三角洲与欧洲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发展的异同性进行详细比较分析与总结,揭示三角洲城市发展规律。论文第四部分为三角洲城市可持续性发展的建议与思考,第六章主要探讨三角洲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基于文化与环境特征提出可持续的滨水城市发展框架。面对未来的挑战,论文提出区域层面应从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区域的城镇发展中汲取历史经验,坚持整体性发展战略与一体化,坚持集群式发展;历史城市层面,学习将历史转化成促进城市发展的资源与动力,注重城市文脉的传承;滨水区层面,学习将文化与环境相融合的滨水区改造经验。论文提出将历史的可延续性,文化的可适应性,生态的可持续性、政治的一体性、经济的协同性等相结合发展,探寻历史与未来的结合点,基于文化与环境特征提出可持续的三角洲城市发展框架。
杨兴典[3](2018)在《江苏省工业用地效益分析与行业差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工业用地是支撑我国经济发展最基础的资源要素。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由农业大国到工业大国的历史性转变,总体上进入了工业化的中后期。工业化极大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但长期以来支撑我国工业化快速发展的却是低廉的人力成本和粗放的用地方式。然而,我国快速城镇化和工业化还将持续较长时期,工业发展空间拓展需求依然较大,土地外延扩张式粗放利用的态势难以持续,土地资源稀缺已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江苏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该区域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工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作用显着,规模实力位居全国领先地位,但整体来看,江苏工业经济存在着层次不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不强、要素利用水平低、高消耗、高污染等问题。同时,江苏又是资源小省,建设用地空间严重不足,土地利用效益低下,日益尖锐的经济发展与资源保护的矛盾已成为江苏面临的巨大挑战。目前,我省进入了经济发展的新常态阶段,同时供给侧改革和生态文明建设对土地利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优化产业用地结构和布局,以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已成为土地利用的主要目标,而对不同行业的土地利用效益进行正确判断是实现科学配置区域土地资源、优化用地布局的前提。鉴于上述情况,本研究以“方法选择-差异分析-对策建议”为分析主线,以江苏省为例,客观分析了江苏省工业用地现状水平,分别从工业用地效益评价和工业用地绿色效益核算两个视角对江苏省工业用地效益的行业差异进行系统的研究,同时分析了评价指标对工业用地效益的影响程度,最后深入探讨了促进江苏省工业用地效益提升的政策建议,以期为合理配置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益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与土地利用方式转变。本论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工业用地效益内涵界定。以土地复合系统理论、外部性理论和土地报酬递减理论为指导,科学界定工业用地效益内涵及其构成的综合性、时间维度的变化性、作用群体的扩散性、子效益的协同性、度量的困难性等特点,分析了三个子效益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内涵及具体构成。工业用地效益可视为由工业用地的使用而带来的经济、社会、生态等各种成果与同一空间范围内工业用地利用占用和消耗的比较。(2)工业用地效益评价体系构建。按照全面性原则、易操作性原则、可比性原则、独立性原则,根据对工业用地效益特点、结构和各子效益相互关系的分析,结合指标体系的类型和建立原则,建立了包含“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三个层次的工业用地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阐述了各级指标的具体定义,并根据各个指标的量化特点,提出了各个指标的具体取值方法。通过对目前国内外流行的多种效益评价方法进行应用适应性比较分析,确定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来建立工业用地效益评价模型,并具体描述了指标筛选、指标的标准化、指标权重确定等效益评价流程,为客观评价工业用地效益提出了方法指导。(3)工业用地绿色效益核算探索。工业用地净效益是单位面积土地投入在社会、经济、生态等方面所实现的有效综合产出,反映了经济发展、社会满足、生态污染等正、负效益影响土地利用效益数值,是一种货币化的效益数值。工业用地效益核算的技术难点核心在于环境污染治理成本的货币化。研究参考绿色GDP核算的理念以形成工业用地效益核算思路,总体思路是在地均利税总额的基础上,增加地均工资,扣减地均环境污染治理成本,以得到经过社会、生态因素调整的真正效益。同时,具体描述了环境污染治理成本测算方法、数据来源确定与计算方法等,完善了现有的土地利用评价体系。(4)江苏省工业用地效益行业差异实证研究。以江苏省开发区典型企业调查数据为基础,首先,进行了分行业的工业用地效益评价,判断影响各行业综合效益大小的限制因素和短板因素,分析用地效益的行业差异特点和原因。其次,进行了分行业的工业用地绿色效益核算,并将两种方法所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江苏省工业用地效益的短板要素主要有地均R&D经费支出、地均R&D项目数量、地均吸纳劳动力人数、地均员工工资投入等,限制因素主要有产业集聚程度、地均固定资产投入等。除仪器仪表制造业外,其余行业均存在个数不一的短板要素和限制要素。从评价结果来看,江苏省各行业的效益数值均为正数,有一定的差异幅度,总体呈现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效益高于劳动密集型行业、资源密集型行业的特点。效益较高的行业有仪器仪表制造业(40)、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39)、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37)等,而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32)、非金属矿物制品业(30)、造纸和纸制品业(22)等行业的效益分值的排名靠后。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37)、仪器仪表制造业(40)属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均较高的行业。造纸和纸制品业(22)、其他制造业(41)、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31)等行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均较低。医药制造业(27)、专用设备制造业(35)等行业表现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均一般。江苏省各行业的工业用地绿色效益均为正值,介于2720.01万元/hm2和645万元/hm2之间,24个行业中数值低于平均值的行业有13个。地均利税总额和地均员工工资收入对绿色效益的影响较大;地均环境污染治理总费用对绿色效益有一定影响。各行业的工业用地效益核算结果和效益评价结果基本一致,两种分析方法均有一定的优缺点,其中工业用地效益评价结果受权重影响比较大,需要调查的数据较多,计算相对复杂;工业用地效益核算结果作为单因素指标受污染治理成本的影响比较大,数据获取难度更大。通过两种方法分析结果的相互对照,可以最大程度上保证分析结果的可靠性。(5)江苏省工业用地效益提升建议。根据实证分析结果,进行相关的统计分析,基于效益改善的角度,从“政府部门科学管理”、“企业可持续发展”两个方面提出了提升江苏省工业用地效益的建议,供决策支持。政府部门可以通过优化供地结构、严格供地准入门槛、加大对企业科技创新的支撑力度、加快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手段从宏观层面为工业提供良好发展环境;企业自身也要通过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企业用地强度、加强污染预治理、提高职工福利等方法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实现效益提升。
张雪[4](2014)在《高铁效应下镇江城市空间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第一条快速客运专线——秦沈客运专线的开通到京广高速铁路的营运,高铁在我国的发展已有十余年,虽然起步比发达国家晚,但里程数和技术水平都已是世界领先。随着国内高速铁路网雏形的明确,高铁效应的影响逐步显现出来。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高铁作为一项相对超前的国家投资,使镇江借力发展成为可能。在大量文献阅读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研究结合镇江城市空间发展现状与镇江高铁现状,围绕京沪高铁所产生的客运新通道、城市新区位、发展新节点的效应展开研究,分析了高铁对镇江城市空间发展产生效应的主要影响要素:自然条件、交通组织、城市功能和城市规模。从区域、城市、站点三个层面分析镇江如何响应高铁效应带来的一系列变化:区域层面从区域一体、合作共享和特色发展的角度与之呼应,城市层面立足交通新枢纽、产业新高地、城市新门户与之应对,站点层面从城市新功能、产业新发展、空间新形态三方面与之策应。在区域一体化、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未来发展背景下,提出与高铁效应契合的区域、城市、站点空间发展思路,从产业结构、综合交通、空间结构三方面勾画新区域、新城市、新站点的空间发展优化方案。
戴俊[5](2014)在《张家港市产业集群演进与空间形态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产业集群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组织方式是区域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张家港市地处苏南核心腹地,产业集群的发展已初具规模和成效,其完整的产业集群发展轨迹影响着张家港市空间形态的剧烈演化。而,现如今产业集群规模的快速扩张加剧了张家港市产业与空间之间的矛盾,产业集群的发展亟需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因此,如何促进产业集群的优化升级,并寻找适宜的产业生长空间,实现张家港市产业集群和空间形态的同步优化,是迫在眉睫的现实课题。论文在查阅了国内外相关理论和研究动态的基础上,立足于张家港市实际进行研究。第一,对张家港市不同发展阶段的产业集群和空间形态发展进行了演化研究,系统总结了具有张家港特色的产业集群发展与空间形态发展的阶段与特点,并分析了产业集群发展对空间发展的影响:工业发展起步期①产业的低水平、分散发展带来城镇的高密度、低强度、分散化布局形态②产业的沿路扩张促进城镇的邻路而建;产业集群形成期①产业集聚发展促进城镇规模的快速扩张②产业集群引导城镇空间功能的完善;产业集群成长期①产业集群的快速成长促进城镇空间功能的综合化配置②产业集群的集约发展促进市域重点城镇的快速壮大。第二,归纳了张家港市产业集群演进的影响因素和动力机制对空间形态演化的作用。第三,在把握未来的发展背景下,对新时期张家港市产业集群的发展定位、发展策略和组织特征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对张家港市空间形态进行展望。
于震,崔健,邵平,郭振伦[6](2013)在《当好经济国际化示范区建设的生力军——苏南国际服务外包产业情况调研》文中研究指明服务外包,作为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在苏南经济国际化示范区建设中充当着重要角色、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认为:苏南服务外包产业已经取得了长足发展,建设苏南服务外包示范产业带不仅十分必要也很有可能,对于保持江苏省服务外包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并创造江苏省服务外包的新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欧向军,沈正平[7](2011)在《江苏省产业带建设效应与演化动力》文中研究指明在综述国内外产业带相关概念及其形成机制研究的基础上,对江苏省产业带建设过程及其区域效应进行了分析,并从产业带的基本内涵出发,分析产业带形成与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构建出产业带形成与发展动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产业带形成与发展的演化动力进行了定量比较。结果表明:江苏省通过产业带建设布局与发展,使南北区域差异扩大的趋势得到了有效抑制,推进产业带在全省经济地位提升的同时,产业带内县市间的经济相互作用强度得到增强。与此同时,产业带形成与发展的动力不断发生变化,逐步由单元推进转向多元并进,即由资源开发为主向基础设施引导为主转化,进而转向外向开拓、中心城市牵引和技术推动的多元并进局面。
张敏[8](2011)在《基于产业集群的苏北区域经济发展》文中认为区域经济失衡已严重制约了江苏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江苏“两个率先”战略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在苏北。苏北与苏南经济的差距,归根结底是产业发展水平的差距,实施产业集群战略有利于增强苏北地区产业的竞争力,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本文试图在分析产业集群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关性的基础上,总结苏北区域发展战略中的经验教训,借鉴国内外发达、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中的成败得失,结合苏北工业化的基础及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论证基于产业集群推动苏北区域经济发展的必要性、可能性,探讨具有苏北特色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及相应对策,以期为苏北以及其他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理论借鉴。本文借鉴了马克思的分工与协作理论、区位理论、梯度转移理论、新产业区理论、新竞争经济理论、比较优势理论等相关理论,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对比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循序渐进地完成了分析过程。通过分析第三意大利、拉丁美洲、印度、浙江、广东等国内外发达、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从中得到的启示是:依托传统产业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积极推动中小企业发展;充分发挥政府作用;培育促进产业集群的区域文化环境;推动行业协会、代理机构的建设。从苏北地区的实际情况来看,在大开放战略条件下,实施工业主导型经济增长战略是苏北地区实施赶超战略的关键。苏北地区的工业化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进一步提高工业化水平面临诸多的障碍。具体表现在:政府职能越位与缺位现象比较严重;科技、教育投入不足;人力资本质量不高;城市化水平低,对工业化推动作用有限;本地中小企业的发展缺乏足够的资本支持;本土创业投资不足。多年来,苏北发展战略更迭频繁,战略布局存在诸多局限性,故而对苏北工业化水平的提升作用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发展产业集群则与苏北发展战略相辅相成,有利于推动苏北优势产业的形成;有利于促进苏北城市化进程;有利于增强苏北地区的区域创新能力,提升苏北区域经济竞争力。江苏的产业集群尽管大多数集中于苏南地区,但近年来苏北也有一些产业集群形成了较大的规模和较强的竞争力。一批以资源、传统产业、特色产业为基础的产业集群正成为苏北产业发展中的亮点。不过总体来看,苏北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还是比较落后。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产业集群的规模过小、数量过少;集群所依托的支柱、主导产业竞争力弱,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较弱;产业规划、布局不合理,各地之间存在重复建设现象;工业园区、开发区建设落后,不少地区仅仅形成了企业的集聚而非产业的集聚;专业市场建设滞后,中介服务社会化程度不高,集群发展所需的外部支持机制难以形成或发挥作用。根据阿尔弗雷德·韦伯等人的观点,地理因素是产业集群萌芽的推动力,特殊的自然资源、地理位置、资本优势、劳动成本等区位因素在集群形成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认为,苏北产业集群的大发展,已经具备了非常有利的条件。从内因来看,优越的区位、资源条件,较为丰富的人力资本,逐渐壮大的主导/支柱产业使产业集群发展具备了必须的基础条件。首先,苏北地区各种资源丰富,地理区位优越,可以利用区位优势推动资源密集型产业集群、农副产品特色产业集群的发展。其次,人力资本存量和流量水平是产业集群生成的决定性因素,也是推动产业集群升级的核心要素。苏北较为丰富的人力资源为产业集群获得高校及其研发力量的支持创造了条件。再次,苏北五市已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支柱或主导产业,并且产生了一批具有较大规模、较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为各地产业集群的发展奠定了产业基础和企业核心。从外因来看,政府支持、国内发达地区产业转移、FDI给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果没有政府的有效帮助,集群的产生就会很艰难,甚至有可能夭折。特别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集群的形成更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地方政府的作用体现在:积极营造区域发展的创新环境;促进集群网络的形成与创新;有效规范地方市场行为;挖掘集群内潜在的创新资源。江苏省委、省政府近年来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扶持苏北产业与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扶持是推动苏北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保证和政治优势。在政府推动和市场引导下,苏北地区近年来吸引了来自国内发达地区的大量资本。通过承接产业转移,苏北地区可以移植发达地区产业链,借鉴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大型企业集团的进入,能够吸引配套企业或产业跟进,“复制”外资原栖居地的产业集群模式。同时,FDI能促进产业集群与外部的交流合作,加速产业集群内部的技术转移和外溢,其学习效应可以扩散到本地企业。来自苏南、广东等地区的经验表明,FDI的支持是推动外源型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动力。苏北地区在吸引FDI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可以利用后发优势有针对性地吸引国外大企业、大项目的进入。一方面依托龙头企业发展外源型产业集群,另一方面结合FDI的引入,积极推动本地民营企业与外资企业之间的协作,使产业集群的“根植性”增强。本文认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从整体上优化苏北产业结构,推动资源驱动型产业集群、大企业种子型产业集群、产业转移型产业集群的发展。波特认为,政府是创造生产要素的发动机制。短期内来看,政府引导还是苏北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外部驱动因素之一,但从长期来看,苏北地方政府必须致力于市场机制的完善和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的培育。政府的传统重要角色是创造和提升生产要素,所以,应根据产业发展的基础及未来产业布局的要求,科学规划产业集群发展,提升各地区主导产业的竞争力,依托主导产业推进产业集群发展。此外,要加强教育、培训、研发,构建产业集群发展所需的公共服务平台,营造产业集群发展所需的氛围,积极推动本地区中小企业的发展。当然,各地方政府部门也应认识到政府干预经济的局限性,要准确定位,避免“缺位”和“越位”。
成长春[9](2009)在《江苏沿海开发战略与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文中研究说明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推动江苏区域发展拓展了新的空间。本文基于非均衡、均衡发展理论,以"三极一带多节点"非均衡空间开发为切入点,努力实现区域发展一体化模式,在非均衡发展中构建江苏沿海地区均衡发展模式。
杨敏[10](2009)在《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模式的反思与展望》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在吸收国内外对经济发展模式研究的基础上,从改革开放30年来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对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模式所呈现的结构、特征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并与苏南模式、温州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模式没能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及时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在当前国际化背景下造成“民工荒”、“外迁潮”和“倒闭潮”的原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联性等进行了分析,总结珠江三角洲这种以外需带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实现的低成本数量扩张道路的局限性,提出实现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根据国际经验和珠江三角洲的实际情况展望该模式的发展前景,进而提出推进其转型的具体建议。
二、苏南形成信息产业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苏南形成信息产业带(论文提纲范文)
(1)长三角区域产城人融合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产城人融合理念溯源与实现机制 |
(一)产城人融合的基本逻辑 |
(二)产城人融合的实现机制 |
三、长三角产城人融合发展历程探索 |
(一)乡镇企业兴起:中国城镇化初步探索 |
(二)开发区的建设:产城融合的有效形式 |
(三)特色小镇创办:产城人融合实践雏形 |
(四)区域一体化发展:产城人融合再升级 |
四、长三角产城人融合中的产业合作 |
(一)长三角两翼产业带的融合发展 |
1.长三角两翼产业带的特征解析 |
2.两翼功能互补促进产城人融合 |
(二)长三角跨区域合作园区的构建 |
1.长三角飞地经济的经验与模式 |
2.打造飞地园区促进产城人融合 |
五、长三角产城人融合中的人本导向 |
(一)长三角落户政策的包容性改革 |
1.长三角区域人口融入度的表现 |
2.放宽落户限制促进产城人融合 |
(二)长三角高品质公共服务的共享 |
1.长三角社会公共服务供给特征 |
2.共享公共服务促进产城人融合 |
六、结语 |
(2)水网格局影响下的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地区历史城镇发展与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国的城市化 |
1.1.2 气候变化、水环境问题 |
1.1.3 三角洲大都市区域面临的共同挑战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内容 |
1.4 名词定义 |
第二章 研究综述与方法论 |
2.1 中国与西方相关理论 |
2.1.1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相关理论 |
2.1.2 西方城市形态学相关理论 |
2.2 研究综述 |
2.3 理论框架构建 |
2.4 研究框架构建 |
2.5 研究方法 |
2.5.1 总体研究方法 |
2.5.2 具体研究方法 |
2.6 研究思路 |
2.7 研究路线 |
第三章 水网格局影响下的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城镇发展 |
3.1 生成——早期聚落与城市的点状分布 |
3.1.1 早期自然地理与聚落发展(-公元前21世纪) |
3.1.2 城市的形成(-200BC) |
3.2 转折——运河两岸城市与产业的线性集聚 |
3.2.1 运河-城镇体系初步形成(250BC–600AD)——以运河为轴线的城市体系初步形成 |
3.2.2 以太湖、长江、大运河为圈层和轴线的城市体系(550AD-950AD) |
3.3 定型——水系导向城乡聚落的网络格局 |
3.3.1 “水城市-水城镇-水乡村”初步形成(900AD-1400AD) |
3.3.2 城镇发展的多样化(1350AD-1850AD) |
3.3.3 民族工业与铁路的兴起(1850AD-1950AD)—交通方式的转变带来城市格局的变化 |
3.4 小结 |
第四章 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城市生成与发展机制 |
4.1 自然地理决定的城镇化模式 |
4.1.1 高密度水环境条件下的聚落、城址与水:岛状结构 |
4.1.2 城市与水:不同水环境促生的城市类型 |
4.1.3 城市群与水:历史演进中形成的符合地方环境的城市集群模式—“轴”与“网”的叠加 |
4.1.4 高密度水网影响下的城市层级模式:城-镇-村一体化发展 |
4.2 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发展特征总结 |
4.2.1 城镇发展与水系关联性特征 |
4.2.2 整体呈现均质化、高密度、多中心、多层级的发展特征 |
4.2.3 城镇发展与经济关联性特征 |
4.2.4 流域促成的产业带与国家粮仓 |
4.2.5 历史文化名城集群 |
4.2.6 历史发展的连续性与叠加性 |
4.2.7 区域中心从内陆向沿海发展 |
4.2.8 水网中衍生的江南文化 |
4.3 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发展的动力机制(城市管理)分析 |
4.3.1 影响因素 |
4.3.2 城市行为的主导者(城市主体) |
4.3.3 制度——城市职能与城市管理 |
4.3.4 城市管理总结 |
4.4 江南地区特征的城市发展规律 |
4.4.1 历史演进中的城市形态与城市管理总结 |
4.4.2 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城市发展规律 |
第五章 大运河-长江三角洲与欧洲三角洲比较研究 |
5.1 欧洲三角洲自然环境 |
5.2 大运河-长江三角洲与欧洲三角洲比较分析 |
5.2.1 比较一:城址与水系关系 |
5.2.2 比较二:历史叠加性与城镇群核心演变 |
5.2.3 比较三:不同水环境决定的经济模式的不同 |
5.2.4 比较四:不同水文化影响下所带来的城市发展模式的变化 |
5.2.5 比较五:城市形式与城市要素 |
5.2.6 比较六: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 |
5.2.7 比较七:城市主体(城市行为的主导者) |
5.2.8 比较八:制度规则 |
5.3 大运河-长江三角洲与欧洲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发展异同性总结 |
5.3.1 历史演进中的欧洲三角洲城市形态与城市管理总结 |
5.3.2 大运河-长江三角洲与欧洲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发展异同性总结 |
5.4 三角洲城市发展规律 |
第六章 三角洲城市可持续性发展建议与思考 |
6.1 发展经验总结 |
6.1.1 区域层面的发展经验 |
6.1.2 历史城市的复兴:历史作为资源促进城市生长 |
6.1.3 滨水区经验:注重文化与环境相融合 |
6.2 三角洲城市可持续性发展模式 |
6.2.1 历史演进所形成的规律与经验中提出未来发展建议:基于文化与环境特征 |
6.2.2 基于文化与环境特征提出可持续的滨水城市发展框架 |
6.3 论文创新点与未来展望 |
6.3.1 论文的创新点 |
6.3.2 思考与未来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名目录 |
图表目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3)江苏省工业用地效益分析与行业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分析框架与研究内容 |
1.2.1 分析框架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数据说明 |
1.4.1 数据来源 |
1.4.2 数据处理 |
1.5 创新与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工业用地效益评价研究进展 |
2.1.1 工业用地效益评价的缘起 |
2.1.2 工业用地效益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
2.2 工业用地效益核算研究进展 |
2.2.1 工业用地经济效益核算 |
2.2.2 工业企业社会责任费用核算 |
2.2.3 工业环境成本核算 |
2.3 简要评述 |
第3章 概念辨析与基础理论 |
3.1 相关概念辨析 |
3.1.1 工业用地 |
3.1.2 效益 |
3.1.3 工业用地效益 |
3.1.4 工业用地效益评价 |
3.1.5 工业用地绿色效益 |
3.2 基础理论 |
3.2.1 土地区位理论 |
3.2.2 土地复合系统理论 |
3.2.3 地租地价理论 |
3.2.4 土地报酬递减理论 |
3.2.5 外部性理论 |
3.2.6 工业生态学理论 |
3.3 工业用地效益的特点与构成 |
3.3.1 工业用地效益特点 |
3.3.2 工业用地效益系统构成 |
第4章 工业用地效益评价体系构建 |
4.1 工业用地效益评价原则与一般过程 |
4.1.1 评价原则 |
4.1.2 工业用地效益评价一般过程 |
4.2 工业用地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1 指标体系概述 |
4.2.2 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4.2.3 评价体系确定 |
4.2.4 评价指标初选 |
4.2.5 评价指标说明与计算 |
4.2.6 指标筛选 |
4.3 工业用地效益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3.1 指标权重定义及分类 |
4.3.2 指标权重确定方法选择 |
4.3.3 指标权重确定 |
4.4 工业用地效益评价方法评析与确定 |
4.4.1 评价方法评析 |
4.4.2 评价方法确定 |
第5章 工业用地绿色效益核算方法探索 |
5.1 工业用地绿色效益核算的意义 |
5.1.1 反映工业用地真实效益 |
5.1.2 完善土地利用评价体系 |
5.1.3 参与和环境有关的决策和政策制定过程 |
5.1.4 对比验证评价结果 |
5.2 工业用地绿色效益核算的思路与方法 |
5.2.1 工业用地绿色效益核算技术难点 |
5.2.2 工业用地绿色效益核算基本思路 |
5.2.3 工业用地绿色效益核算方法 |
第6章 江苏省分行业工业用地效益评价与绿色效益核算 |
6.1 江苏省工业用地的现状分析 |
6.1.1 江苏省工业发展总体特点 |
6.1.2 江苏省开发区与工业企业用地情况 |
6.1.3 工业行业空间集聚情况 |
6.1.4 江苏省工业用地存在的主要问题 |
6.2 江苏省分行业用地效益评价 |
6.2.1 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确定 |
6.2.2 单个评价指标分行业差异分析 |
6.2.3 评价结果分析 |
6.3 江苏省分行业用地绿色效益核算 |
6.3.1 绿色效益核算基础数据处理 |
6.3.2 工业用地绿色效益核算结果 |
6.4 两种分析方法计算结果的比较 |
6.4.1 分析结果对比情况 |
6.4.2 分析方法异同比较 |
第7章 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对策和建议 |
7.2.1 政府部门科学管理角度的对策建议 |
7.2.2 企业可持续发展角度的对策建议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与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4)高铁效应下镇江城市空间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概念界定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概念界定 |
1.4 研究对象与概况 |
1.4.1 研究对象 |
1.4.2 镇江概况 |
1.4.3 京沪高铁概况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实践综述 |
2.1 交通与城市空间发展相关理论 |
2.1.1 区位理论 |
2.1.2 城市空间发展理论 |
2.1.3 交通建设与城市空间发展关系理论 |
2.2 相关研究动态 |
2.2.1 国外研究动态 |
2.2.2 国内研究动态 |
2.2.3 研究概述总结 |
2.3 相关实践概况 |
2.3.1 国外实践概况 |
2.3.2 国内实践概况 |
2.3.3 实践经验总结 |
第三章 高铁效应对镇江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 |
3.1 镇江空间发展现状 |
3.1.1 城市空间布局 |
3.1.2 空间发展困惑 |
3.2 镇江高铁客运状况 |
3.2.1 客流量 |
3.2.2 设施配套 |
3.3 高铁的效应与影响 |
3.3.1 高铁效应 |
3.3.2 对镇江城市空间发展要素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四章 镇江城市空间发展对高铁效应的响应 |
4.1 区域呼应 |
4.1.1 区域一体 |
4.1.2 合作共享 |
4.1.3 特色发展 |
4.2 城市应对 |
4.2.1 交通新枢纽 |
4.2.2 产业新高地 |
4.2.3 城市新门户 |
4.3 站点策应 |
4.3.1 城市新功能 |
4.3.2 产业新发展 |
4.3.3 空间新形态 |
4.4 小结 |
第五章 高铁视野下的镇江城市空间发展优化 |
5.1 未来发展背景 |
5.1.1 区域一体化 |
5.1.2 新型城镇化 |
5.1.3 生态文明 |
5.2 空间发展思路 |
5.2.1 新区域 |
5.2.2 新城市 |
5.2.3 新站点 |
5.3 空间优化方案 |
5.3.1 区域 |
5.3.2 城市 |
5.3.3 站点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绪论与创新点 |
6.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6.2 论文的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张家港市产业集群演进与空间形态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产业集群化发展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必然趋势 |
1.1.2 产业集群化发展是城镇化的“推动器” |
1.1.3 产业集群空间的网络化发展是信息化时代的新趋势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概念界定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概念界定 |
1.4 研究区域与概况 |
1.4.1 研究区域 |
1.4.2 张家港市概况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 产业集群与空间形态发展相关理论 |
2.1.1 产业集群相关理论 |
2.1.2 城市——区域产业与空间形态发展理论 |
2.2 相关研究动态 |
2.2.1 国外相关研究动态 |
2.2.2 国内相关研究动态 |
第三章 张家港市产业集群发展与空间形态演化 |
3.1 工业发展起步期(1992年以前) |
3.1.1 发展背景 |
3.1.2 产业特征 |
3.1.3 产业发展对空间发展的影响 |
3.2 产业集群形成期(1992—2000) |
3.2.1 发展背景 |
3.2.2 产业集群特征 |
3.2.3 产业集群发展对空间发展的影响 |
3.3 产业集群成长期(2000—至今) |
3.3.1 发展背景 |
3.3.2 产业集群特征 |
3.3.3 产业集群发展对空间发展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四章 张家港市产业集群发展的影响因素和动力机制对空间形态演化的作用 |
4.1 影响因素 |
4.1.1 政府作用 |
4.1.2 产业基础 |
4.1.3 港口资源 |
4.1.4 技术创新 |
4.1.5 外部市场 |
4.1.6 其他因素 |
4.2 动力机制 |
4.2.1 政府单位力 |
4.2.2 企业集团力 |
4.2.3 地域区域力 |
4.3 小结 |
第五章 张家港市产业集群与空间形态发展展望 |
5.1 产业集群与空间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困惑 |
5.1.1 区域竞争加剧 |
5.1.2 产业亟需转型升级 |
5.1.3 资源环境问题突出 |
5.2 发展背景 |
5.2.1 经济全球化的深化 |
5.2.2 区域一体化 |
5.2.3 新型城镇化 |
5.3 相关规划概述 |
5.3.1 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2009-2020) |
5.3.2 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 |
5.3.3 张家港市总体规划(2011—2030) |
5.4 产业集群演进影响因素和动力机制的发展 |
5.4.1 影响因素的发展 |
5.4.2 动力机制的发展 |
5.5 产业集群发展展望 |
5.5.1 产业发展定位 |
5.5.2 产业集群发展策略 |
5.5.3 产业集群发展组织 |
5.6 空间形态发展应对 |
5.6.1 空间发展需求 |
5.6.2 空间组织策略 |
5.6.3 空间形态应对 |
5.7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主要研究成果 |
6.2 研究特色与创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当好经济国际化示范区建设的生力军——苏南国际服务外包产业情况调研(论文提纲范文)
一、苏南五市服务外包产业带发展迅速 |
1. 产业成长提速, 发展更重质量 |
2. 载体框架形成, 产业集聚加速 |
3. 产业规划科学, 布局趋于合理 |
二、苏南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出现了一些制约因素 |
1. 政策惠及面不够宽 |
2. 外包业务层次不够高 |
三、加快建设苏南国际服务外包示范产业带势所必然 |
1. 苏南地区的产业基础雄厚, 建设外包产业带有重要支撑 |
2. 江苏外包领先全国, 打造苏南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带有现实条件 |
3. 示范城市的先发效应, 必将对江苏省的服务外包产业长期健康稳定发展带来重要推力 |
四、整合各种优势打响“江苏服务”国际品牌 |
1. 及时上报苏南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建设情况, 争取国家批准设立苏南国际服务外包示范产业带 |
2. 进一步推进特色园区建设, 引导各地差异化发展 |
3. 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支持企业做大做强 |
4. 进一步加大投资促进力度, 拓展外包业务渠道 |
(8)基于产业集群的苏北区域经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言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4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
1.4 论文研究框架和可能的创新点 |
1.4.1 论文研究框架 |
1.4.2 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产业集群基础理论及相关的研究综述 |
2.1 产业集群基础理论 |
2.1.1 对产业集群概念的界定 |
2.1.2 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机制 |
2.2 国外产业集群相关理论演进 |
2.2.1 马克思的分工与协作理论 |
2.2.2 马歇尔的外部经济理论 |
2.2.3 古典区位理论 |
2.2.4 新经济地理学 |
2.2.5 新产业区理论 |
2.2.6 新竞争经济理论 |
2.3 国内产业集群研究 |
2.3.1 国内关于产业集群研究的概况 |
2.3.2 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研究 |
2.3.3 关于苏北产业发展的研究 |
2.3.4 对产业集群理论的简单述评及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3章 国内外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借鉴 |
3.1 "第三意大利"模式 |
3.1.1 "第三意大利"产业集群发展的特点 |
3.1.2 "第三意大利"产业集群发展的启示 |
3.2 拉丁美洲产业集群发展 |
3.2.1 拉丁美洲产业集群的类型 |
3.2.2 拉丁美洲产业集群典型案例 |
3.2.3 拉丁美洲产业集群存在的不足 |
3.2.4 拉丁美洲产业集群的启示 |
3.3 印度纺织产业集群 |
3.3.1 提若普尔(Tiruppur)纺织业集群 |
3.3.2 卢迪亚纳(Ludhiana)纺织集群 |
3.4 浙江产业集群发展 |
3.4.1. 浙江典型产业集群 |
3.4.2 浙江产业集群的特征 |
3.4.3 浙江产业集群存在的问题 |
3.5 广东产业集群发展 |
3.5.1 广东典型产业集群 |
3.5.2 广东产业集群的特点 |
3.5.3 广东产业集群存在的问题 |
第4章 苏北发展战略演变及发展产业集群的必要性 |
4.1 苏北工业化现状及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
4.1.1 对苏北工业化水平的测度 |
4.1.2 苏北加快工业化进程、提高工业化水平的障碍 |
4.2 苏北区域发展经济战略演变及存在的问题 |
4.2.1 苏北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历史回顾 |
4.2.2 苏北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
4.3 基于产业集群推动苏北发展的必要性 |
第5章 苏北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及影响其发展的内因 |
5.1 苏北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及问题 |
5.1.1 苏北地区产业集群发展概况 |
5.1.2 苏北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5.2 推动苏北产业集群发展的内因 |
5.2.1 苏北产业集群发展的区位、资源条件 |
5.2.2 苏北产业集群发展的人力资本条件 |
5.2.3 产业集群发展的产业基础 |
第6章 推动苏北产业集群发展的外部因素 |
6.1 苏北产业集群发展中的政府支持 |
6.1.1 政府在产业集群形成、发展中的作用 |
6.1.2 江苏省政府对苏北产业集群发展的支持 |
6.2 苏北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对产业集群发展的影响 |
6.2.1 发达地区(以苏南为例)产业向苏北转移的必要性 |
6.2.2 苏北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现状 |
6.2.3 发达地区向苏北的产业转移对苏北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影响 |
6.2.4 苏北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
6.3 FDI对苏北产业集群发展的影响 |
6.3.1 苏北吸引FDI的现状 |
6.3.2 FDI对苏北产业集群发展的影响 |
第7章 苏北产业集群发展的模式及对策建议 |
7.1 苏北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
7.1.1 苏北产业整体布局及产业集群发展的模式 |
7.1.2 苏北地区重点产业集群的建设 |
7.2 推动苏北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建议 |
7.2.1 以科学发展观统筹产业集群发展 |
7.2.2 制定科学的产业集群发展规划 |
7.2.3 积极发展主导产业 |
7.2.4 实施制度创新 |
7.2.5 加强教育、培训、研发,提升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 |
7.2.6 构建产业集群发展所需的公共服务平台 |
7.2.7 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9)江苏沿海开发战略与区域经济均衡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江苏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非均衡与均衡 |
1. 江苏区域发展的非均衡发展与均衡发展战略 |
2. 江苏沿海开发的非均衡发展和均衡发展战略 |
二、江苏沿海非均衡发展的空间布局:三极一带多节点 |
1.“三极一带多节点”空间布局的现实意义 |
2.“三极一带多节点”空间布局的区位基础 |
3.“三极一带多节点”空间布局的内涵 |
三、江苏沿海均衡发展的模式创新:区域一体化 |
1. 产业一体化 |
2. 海陆一体化 |
3. 城乡一体化 |
4. 市场一体化 |
5. 基础设施一体化 |
6. 制度一体化 |
四、江苏沿海均衡发展的保障措施:提升核心竞争力 |
1. 强化比较优势 |
2. 发展竞争优势 |
3. 构建战略联盟 |
五、结束语 |
(10)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模式的反思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径 |
1.4 相关理论研究与文献综述 第二章 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模式的形成与描述 |
2.1 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模式的界定 |
2.1.1 珠江三角洲 |
2.1.2 经济发展模式 |
2.1.3 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模式的内涵 |
2.2 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模式的形成阶段 |
2.2.1 计划体制及其初步改革阶段(1949-1983) |
2.2.2 早期经济增长阶段(1984-1992) |
2.2.3 工业化快速增长阶段(1992-2007) |
2.2.4 经济发展模式加快转型阶段(2007年至今) |
2.3 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模式的形成因素 |
2.3.1 改革开放先行一步的政策 |
2.3.2 毗邻港澳台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低廉的劳动力、土地价格 |
2.3.3 市场机制作用和体制创新优势的充分发挥 |
2.3.4 以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的产业集群发展 |
2.3.5 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资源整合 |
2.3.6 基础设施的规模效应 |
2.4 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模式的特征描述 |
2.4.1 "三来一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起点 |
2.4.2 外向型经济为基本特征 |
2.4.3 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
2.4.4 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格局 |
2.4.5 投资驱动为主的粗放式增长 第三章 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模式与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的比较分析 |
3.1 苏南模式的形成及其特点 |
3.1.1 苏南模式的形成 |
3.1.2 苏南模式的特点 |
3.2 温州模式的形成及其特点 |
3.2.1 温州模式的形成 |
3.2.2 温州模式的特点 |
3.3 珠江三角洲模式与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的异同 |
3.3.1 三种模式的产生背景、条件不同 |
3.3.2 三种模式的投资和产权结构不同 |
3.3.3 三种模式的外向度不同 |
3.3.4 三种模式的共同点 第四章 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模式近年来出现的"民工荒"、"外迁潮"和"倒闭潮"现象的经济学分析 |
4.1 珠江三角洲"民工荒"现象的经济学分析 |
4.1.1 "民工荒"的界定 |
4.1.2 "民工荒"现象产生的原因 |
4.2 珠江三角洲"外迁潮"和"倒闭潮"现象的经济学分析 |
4.2.1 "外迁潮"和"倒闭潮"的界定 |
4.2.2 珠江三角洲"外迁潮"和"倒闭潮"现象的经济学分析 |
4.3 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模式与"民工荒"、"外迁潮"和"倒闭潮"之间的关系 第五章 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模式的反思与展望 |
5.1 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模式的反思 |
5.1.1 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模式已取得的成就 |
5.1.2 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
5.2 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
5.2.1 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必要性 |
5.2.2 珠江三角洲产业转型升级的可能性 |
5.3 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模式的展望 第六章 推进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具体建议 |
6.1 充分发挥政府对推进和引导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调节作用 |
6.2 以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为契机促进经济一体化进程 |
6.3 加快构建优势互补的珠江三角洲现代产业群与现代产业体系 |
6.4 强化粤港澳台经贸合作、泛珠江经济合作和中国—东盟合作关系 |
6.5 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并做大做强珠江三角洲内源型经济 |
6.6 继续深化体制改革为经济社会整体转型提供制度保证 |
6.7 高度重视教育并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各类人才 注释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
四、苏南形成信息产业带(论文参考文献)
- [1]长三角区域产城人融合发展路径研究[J]. 吴福象,张雯.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02)
- [2]水网格局影响下的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地区历史城镇发展与变迁[D]. 汪艳. 东南大学, 2019(01)
- [3]江苏省工业用地效益分析与行业差异研究[D]. 杨兴典.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
- [4]高铁效应下镇江城市空间优化研究[D]. 张雪. 苏州科技学院, 2014(09)
- [5]张家港市产业集群演进与空间形态发展研究[D]. 戴俊. 苏州科技学院, 2014(09)
- [6]当好经济国际化示范区建设的生力军——苏南国际服务外包产业情况调研[J]. 于震,崔健,邵平,郭振伦. 江苏商论, 2013(02)
- [7]江苏省产业带建设效应与演化动力[J]. 欧向军,沈正平. 地理研究, 2011(03)
- [8]基于产业集群的苏北区域经济发展[D]. 张敏. 南京师范大学, 2011(12)
- [9]江苏沿海开发战略与区域经济均衡发展[J]. 成长春. 江苏社会科学, 2009(06)
- [10]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模式的反思与展望[D]. 杨敏. 暨南大学, 2009(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