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对市政给排水工程进行大力改造和建设的过程当中,采用了很多先进技术,非开挖技术作为新型的施工工艺,逐渐在实际施工中被采用,用以取代传统的开槽埋管技术,以此来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和推进速度。与传统的施工技术相比,非开挖技术对环境污染有所减小,具有不影响交通及周边建筑、行人安全等优势,使其能够被社会所欢迎,并很快的应用到实际施工之中。文章以非开挖技术中的牵引法施工工艺为例,从不同角度来探讨其在市政给排水工程的应用。
关键词:非开挖技术;市政给排水工程;城市化;牵引法
在当今城市建设过程之中,非开挖施工技术已经成为市政给排水工程中常见的施工方法,在不对地表进行破坏、不影响周边建筑安全、交通设施和民众的正常生活的前提下,对地下管线进行铺设、修复或更换,既提高了施工质量,缩短了施工时间,同时也减少了施工成本。与传统的施工技术相比,非开挖施工技术具有使用范围广、适用性强、安全性较高及社会经济效益显著等诸多优点,从整体上改变了市政给排水工程的施工模式,是一项重大的技术改革。文章将着重从非开挖施工技术的优势、工艺流程、关键环节及技术难点等方面进行简要介绍,探讨其在市政给排水工程的应用。
1 非开挖技术的优势
与传统的开槽埋管施工技术相比较,非开挖施工技术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
1.1 使用范围广、适用性强
使用非开挖技术进行施工作业,可以精准的控制地下管道的埋设深度,能够轻易穿越或避开公路、铁路、建筑、地下现状管线及河流等障碍物,可以不影响交通出行,不干扰居民的正常生活,保证社会的工作秩序,可用于传统开槽埋管技术无法施工或不允许进行开挖施工的场地;另外在粘土、粉土、砂质土等不良土层中或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非开挖技术也能适用。
1.2 有效减小管道沉降、安全性高
由于传统开槽埋管技术扰动了沟槽底的原状土层,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来保障管道基础的稳固,如在槽底铺设一层碎石垫层来加强地基的承载能力。而采用非开挖技术进行施工,则只需由管和土的同体积置换,以及土拱效应,可以有效的减小管道的沉降问题,同时减少施工对地面建筑物及交通等带来的负面作用,安全性较高。
1.3 减少工作量、缩短工期
传统的开挖技术施工工序繁琐,如沟槽开挖、边坡支护、管道敷设、回填等,当地下水位过高时,还要采取井点降水等技术措施降低地下水位,这也增加了施工成本和风险,同时为保证行人、车辆的安全,须按规定进行封闭施工,以上因素均会导致施工工期的加长。而非开挖技术是在不破坏或轻微破坏地表、不影响交通的基础上进行施工,工序简便,能大大减少施工人员的工作量,缩短施工工期。
1.4 经济效益高、社会效益显著
传统开挖技术在施工作业时会给城市带来粉尘、噪音等污染,挖出的土方堆放也有安全隐患,另外如果对路面进行多次反复的开挖还会使道路的使用寿命大大降低,与城市管道施工的基本要求相背离。利用非开挖技术进行施工作业,施工工艺比较简便,不需要对地面进行挖掘,在节省施工时间、提高施工效率的同时,也降低了经济成本及对城市环境的污染,定向钻机等机械设备也可循环使用,因此具有显著的工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 非开挖技术的工艺流程及相关注意事项
目前我国常用的非开挖技术主要有顶管法、牵引法、盾构法、夯管法等,下文以牵引法为例,对其工艺流程、关键环节及排水管道施工的相关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简单分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 牵引法的工艺流程
总的来说,利用牵引法技术进行施工时,其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前期勘查→施工准备→导向孔设计、施工→扩孔、成孔→牵引管道→验收→清场等几个方面,各项流程环环相扣,因此只有对每一步骤加以把控,才能确保最终的工程质量达标。
2.2 牵引法施工的关键环节
(1)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做好施工前准备。为保证施工既满足非开挖技术的相关要求,同时也最大限度的降低施工过程对周边建筑物、公用设施等的影响,在采用牵引法进行施工之前,务必要安排技术人员对施工场地周围环境进行全面的前期调研,明确地表构筑物、地下现状管线及地下水等的分布情况,对管线通过区域的地质构造进行仔细勘查分析,在综合考虑工程需要和当地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选择施工方案,保证管线穿越路径安全、合理。(2)完善各项施工环节,严格执行相关标准。①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导向孔设计、施工是牵引法的一项重要环节,其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非开挖拉管施工的质量和效果。进行导向孔设计,须结合施工区域的地形特点、土质条件,综合考虑障碍物、现状管线、地下水等分布情况及重力管对坡度、深度的要求等多方面因素,分布情况及重力管对坡度、深度的要求等多方面因素,明确管线的出入口位置以及走向,以保证后期工作能够顺利实施;②在进行导向孔施工时,应严格按照测量的定位轴线,采用方向控制仪等导航设备对地面下钻头的方向、深度进行合理有效的控制,保证孔道的中心线位置与管道铺设的中心线位置相一致。钻进参数的设定要根据地层的变化和钻进的深度进行合理有效的调整,如有异常情况发生要做到及时的停工,对现象的原因展开分析和排查,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进行处理,待问题得到根本解决之后才可以继续施工。导向孔钻进施工完成后,要根据设计图纸及实际取点,全方位核查工作坑入土口和接收坑出土口的作业面标高和方位,保证设计轴线与导向孔一致;③在进行扩孔作业的过程中,应当分成三到五个阶段来进行,并选取合适的挤扩式钻头来进行最后一个阶段的扩孔施工作业。扩孔完成之后,再次依据图纸校核扩孔孔洞,保证扩孔孔洞的宽度、方向精度均符合管道施工的基本要求;④回拖管材要遵循管热熔施工规定,HDPE 管的热熔质量要经过仔细的检查,并且在回拖管道施工之前进行。拖管作业需要在热熔自然冷却,并且确保热熔质量符合相关标准之后方可进行。
3 非开挖技术存在的技术难点
综上,与传统的施工技术相比较而言,非开挖施工技术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在具体的施工当中还存在着一些难点和风险。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采用非开挖技术存在的难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对于地下的具体情况不能做到完全充分的了解和掌握。随着城市的发展及景观美化的要求,很多现代化管线、设施都实行了地下埋设,如高压电缆、通信、热力、燃气、给排水等管道以及军用光纤、地铁轨道等。如果不能够对地下情况进行详细全面的调查,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施工,势必会对地下设施造成破坏,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同时也会影响施工进度,给周围人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不便。(2)目前对于使用非开挖技术进行施工还不具备一个完善有效的理论基础作为支撑。在实际施工作业的过程当中会遇到情况不同的土层,以目前所采用的技术不能对土层的情况有一个全面详细的分析,无法做出完全正确的施工方案,从而使得施工作业不能够得到有效的安全保障。
4 结束语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市政给排水工程作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人们正常的工作生活和社会的稳定。在市政给排水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非开挖技术能够在减小对地表的破坏的情况下,完成对地下管道进行铺设、修复和改造等工作,不会对社会的正常秩序造成阻碍和影响,得到了社会大众的广泛好评,同时提高了施工质量,在施工成本上以及对工程进度的推进等方面起到了十分有利的作用,是一项具有着重要意义的技术革命,也是相关领域发展和改革的必经之路,必将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实际工程之中,因此对其在市政给排水工程的应用探讨也具有着很高的必要性。
参考文献
[1]夏光林.市政给排水工程的非开挖拉管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5(19):73.
[2]卢焱,邵本科,李玉川.城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中非开挖施工技术的应用[J].城市住宅,2009(7):104-105.
[3]沈姣姣.市政给排水管线施工工艺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8):105-106.
[4]李培国.市政给排水工程非开挖拉管施工技术要点探究[J].城市地理,2016,(6):136
论文作者:路明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
标签:技术论文; 非开挖论文; 给排水论文; 作业论文; 市政论文; 工程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