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对管桩工程的质量要求也逐渐提高。在管桩工程中通过运用混凝土预应力技术,可以显著提高工程质量,同时增加工程的稳定性、减少施工周期。通过将混凝土预应力技术运用到管桩施工建设中,可以增管桩强度,显著提高管桩支撑的力度。本文对预应力混凝土在管桩工程建设中具体的应用进行了相关的探讨,以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工程;应用
前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显现段对管桩工程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管桩工程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想要增强工程的质量,应当注重提升在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质量。通过在管桩建设过程中运用预应力混凝土技术,能够很好的提升管桩的承载力。运用预应力技术的管桩种类很多,其中最常用的有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等。其中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在建筑行业很早就被运用,早期的这种管桩主要应用在道路桥梁的建设过程中。高强度混凝土管桩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一项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现阶段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技术已经逐渐的走向成熟,并且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但是在实际的运用中仍有一些需要改进和改善的地方。
1、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1.1码头基础建设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在地质比较软弱的地址中能够的发挥其作用,所以在码头建设的过程中广泛的应用到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技术。在进行码头建设之前,应当考虑的建设位置周边的生态环境,应当注重在建设过程中对植被以及水土流失的影响[1]。对于建设规模较大的码头应当设定一定的生态保护工程,这样能最大程度上减少建设过程中对海洋生物的影响。
工程案例;东海岛宝钢码头建设的面积达到15000平方米,建设范围较大,经过调查显示,码头建设的地区经考察显示,土质较为松软并且淤泥偏多,所以在建设过程中应当采用高强度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技术,其中所用的管桩是600-130AB,所用混凝土的强度应当在C80之上。在这个工程中,管桩高度在36米-47米之间,单个管桩的承载力要求达到2100千牛以上,在工程建设之前预估需要的管桩数量为1200根,是施工地的体质比较松软,同时为了减少施工过程中周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应当采用静压式的桩基建设方法。
1.2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公路建设也取得了很不错的发展成绩。随着我国的交通运输行业的不断壮大,在公路建设过程中对路基的质量标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公路开裂,断面以及塌陷现象非常见。高强度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技术就能很好地解决出现的这种质量问题,并且还能够大幅度的增加公路的质量,也因此在公里建设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另外,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技术能够针对不同的地势制定不同的建设方案,所建设的公里抗压能力强,质量高。
1.3在建筑中的应用
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加,土地资源匮乏问题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越来越严重,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高层建筑油然而生并且发展得到快速的发展,高层建筑不但能增加城市对人口的容纳量,还能节约一定的建筑施工成本,进而提高了建行业的经济效益。在高层建筑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施工方式以及建筑产品的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众所周知,在建筑行业中地基的质量对整个建筑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也就促进了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技术的实行和发展,虽然这种技术能够很大程度上改善地基的质量和强度,但是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例如断桩、浮桩等现象的出现[2]。所以在实际的运用中需要对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在运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处理。
1.4在桥梁中的应用
交通运输的不断发展,对于桥梁建设的需求逐渐上升,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对于桥梁建设的技术和质量都提出可更高的要求。因此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技术逐渐被运用到桥梁建设工程之中,管桩作为桥梁建设的基础,相比于传统的钻孔式的浇筑桩,具有更加环保、强度高、质量好、施工周期短、成本较低等优点。但是在岩溶地质条件的建设过程中会受到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在这种地质上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谨慎,在对桥梁的支撑柱进行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管桩拥有较好的持力层,否则不建议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技术进行建设。
2、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中对质量控制
2.1质量验收和位置堆放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进行实际的应用过程中,需要对其质量和强度进行检查外,还应当对生产批号、生产日期、管桩的规格等进行检查验收。合格的管桩表面应当平滑、没有蜂洞,管桩顶部没有孔隙等。对管桩的质量检查合格后,应当对其进行摆放,在进行摆放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要轻吊轻放,注意吊机的位置,避免由于碰撞出现的损害现象。对于单节管桩应当运用专门的吊钩进行吊放。对于所选的堆放位置一定要保持场地平整,管桩摆放的位置应当和垫木由于一定的距离,这样能够保证管桩堆放的稳定性,并且将管桩按照不同的规格进行划分堆放,对于外径在500-600毫米的管桩堆放的高度不要超过四层,外径为300-400毫米的管桩堆放的盖度不要超过五层[3]。在对管桩进行层叠式堆放时,应当在垂直于管桩长度的方向放置垫木,并且最底层的管桩与管桩之间应当用赛木塞紧,这样能对其起到很到的固定作用。在对垫木进行选择的时候应当选择耐久度以及抗压能力强的长木枋或者是枕木,禁止使用带有棱角的木头或者金属物件。
2.2控制管桩的长度
运用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制造管桩时,应当在管桩的外表面对长度和转为进行标记,一般标记采用红色油漆标记的方法。长度应当一米一标记,这样能更好的明确在实际管桩工程中,能更好的对管桩的深度和倾斜度进行观察和掌握。另外在管桩工程进行生产的过程中一定得要严格遵守生产规格的要求,并且要对生产完成的管桩进行长度和质量的检查,确保其合格率。
2.3成桩后检查质量
打桩结束后,应当及时的对桩头进行覆盖,覆盖之后要独对管桩的位置进标明。并对每根管桩的打入深度进行检查,以防止在打桩过程中出现的位置偏差。
结语:
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在管桩工程中,能够大幅度提升管桩的质量和强度,而且施工造价不高,单桩的承载力较大、环保、施工周期较短等优势,因此得到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黄学文.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设计在广中江高速公路的应用探讨[J]. 低碳世界,2018,16(4):212-215.
[2]洪亮,赵骏,钱鑫. 简析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在台后软土路基处理中的应用[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No.262(16):74.
[3]杨志坚;韩嘉明;雷岳强;赵海龙;胡嘉飞;.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与承台连接节点抗震性能研究[C]// 第27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 2018,15(6):162-163
论文作者:欧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1
标签:管桩论文; 预应力论文; 混凝土论文; 过程中论文; 技术论文; 工程论文; 质量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