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中国教育重大政策案例研究”研究成果述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转型期论文,述评论文,研究成果论文,中国教育论文,案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研究的主要结论和观点
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思想为指导,通过对我国城乡、地区、阶层、类别四个维度教育差距的实证研究和理论分析发现:
教育总量大幅度增长,各级政府为缩小教育差距进行了不懈努力;由于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社会的急剧转型,我国教育在上述四个方面存在明显差距;这些差距还在拉大;教育差距的程度和拉大的速度在有些方面超过我国经济差距的程度和拉大的速度;政策原因是教育差距拉大的重要原因甚至是主要原因。
教育差距继续拉大,不仅政治上不公平而且经济上效益也日益下降。缩小教育差距应该放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予以重视。要以制度建设为核心、以政策调整为重点,标本兼治,采取有力措施缩小教育差距。
缩小教育差距的政策保障体系构建有三种情况,一是逐步弱化并最终消除人为扩大教育差距的有关政策;二是根据城市反哺农村、东部反哺西部的思想,制定新的政策;三是对某些政策做必要的调整,以利于教育公平合理地竞争。
在此基础上提出十大对策:
(一)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消解城乡二元结构
随着中央对农村义务教育转移支付力度的加大,中央财政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中的比例逐渐提高,特别是西部农村教师工资80%来自于中央转移支付。农村教育状况明显改善。但从总的格局来说,政府负担城市义务教育、农民支撑农村义务教育的制度未能发生根本改变。
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办法在于有计划、分步骤地逐步消解城乡二元结构,建立面向全社会的公共财政体制,统筹城乡公共资源,对社会教育、卫生、科技等公共资源实行城乡统筹安排,统一配置。
(二)建立公共教育财政制度,改变公共教育财政制度缺位状况
迄今为止,中国缺乏规范的公共教育财政制度,60%以上的县市教育支出超过财政支出的40%。在这种情况下,义务教育经费的短缺是必不可免的。从“分级办学”到“以县为主”的新教育财政制度,缓解了乡镇压力,但财权与事权不对称的状况依然存在。
建立公共教育财政制度的建议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主张是,中央政府以及省级政府应当对农村义务教育实施大规模的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建立东部、中部、西部分地区分级负担的政府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分担机制和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基本理念是,以农村义务教育是重要的公共产品作为理论依据,以国家财政为公共财政作为制度背景,在公共财政框架下,区分地区差异,明确划分各级政府的财政责任。具体思路是,国家财政全面转向公共财政,加速建立公共财政体系。缩小区域间差距责任主要由中央承担;缩小区域内差距责任主要由地方承担。
一类主张是,建立由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分类别、按比例合理负担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机制,实施“以省为主”的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新体制。
基本理念是,明确各级政府的责任和承担经费的比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公共分担采用按经费需求的性质进行分担的方式。具体思路是,教师工资部分由中央和省级政府共同承担,其中中央政府原则上负责国家标准工资所需经费的提供,各省区出台的地方补贴和津贴由省级政府承担。各地市级政府和县级政府出台的补贴和津贴部分,由制定政策的层级的政府自行承担。地市级政府和县级政府负责提供按照国家义务教育办学标准所规定的校舍建设和维修、教学设备和仪器购置等基本建设经费,以及日常运行所需要的公用经费。乡镇政府和村级自治组织负责提供学校新建和扩建、改建等所需用地,举办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培训。
(三)建立义务教育基准,满足办学基本条件
由于义务教育缺乏办学的底线标准,也就无法统计处于底线标准以下学校的数量,无法制定满足最低办学标准的目标和步骤,也就不能明确消除最低标准线以下学校的责任,不可能形成消除最低标准以下学校的政策和措施。要象制定贫困人口生活标准那样制定义务教育最低办学标准,保证所有学校都能满足最基本的办学条件。
底线标准是社会能够接受的最低限度,制定了义务教育的底线标准,才能使处于底线标准以下办学条件的学校水落石出,才能明确目标,明确责任,采取措施。制定国家义务教育基准的基本思路:
1.规定全国义务教育生均经费、生师比、办学条件等方面的最低标准;
2.规定全国义务教育经费占全国财政经费总支出的最低比例;
3.制定改造低于义务教育国家基准办学条件学校的时间表和责任主体;
4.建立根据国家经济发展形势修订国家义务教育基准的法定程序;建立国家义务教育基准监控体系;
5.各地方根据本地经济发展状况建立符合本地实际情况高于义务教育国家基准的义务教育基准,和相应的目标、责任、调整程序以及监控办法。
(四)制定教育均衡发展系数,及时掌握教育差距情况
经济学上的基尼系数已经被广泛使用于在判断和衡量一个国家居民收入的差距方面,并产生了良好的决策效果。在教育方面也已经有用基尼系数测定教育差距的研究。政策建议的基本思想是,参照基尼系数的思想和方法,制定教育均衡发展系数,预先提供教育差距警报。
所谓义务教育发展的均衡系数就是通过一套比较敏感而又重要的教育指标,如生均经费、师资力量、教学设施、学生辍学率等,进行动态分析,通过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得出教育发展水平的一个基准值,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发展程度可以通过与基准值的比较,获得发展的偏离程度。这样就可以及时发现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对决策部门起到预警作用。在必要的时候,政府可以对指数下线做行政上的规定、通过法律或行政手段将均衡系数控制在一个规定的范围。
(五)构筑公平竞争平台,提高教育整体竞争力
“重点保证、优势扶持”是我国一贯的教育政策。这一政策对集中优势资源培养优秀人才起到了历史性作用。但这一政策的最大弊端在于排斥竞争,降低了学校对社会、市场需要反映的敏感性和紧迫性,从而很有可能在整体上削弱我国教育的竞争能力。
随着国际整体竞争的加剧,这种保护式扶持政策的负面作用会越来越突现。这就要求政府的功能逐渐转向搭建公共竞争平台、制定竞争规则、维护竞争环境和奖励优秀竞争者。
(六)建立多元评价制度,改变单一评价标准
办学雷同、千校一面是我国教育的严重弊端。高等教育更为突出。理论脱离实际,学术性研究成为几乎所有学校的价值追求。单一标准评价既是这种价值的体现,又强化了这一价值。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学校办有特色、分类发展,已经成为最迫切的市场要求。不同类型学校有各自的培养目标、学术责任和社会服务功能,因而有各自的办学模式。教育政策应根据学校性质有针对性地评价,而不是一把尺子量所有学校;更不是把所有学校放在一起进行优良中差排队,而是将同类学校排队。按照不同类型确定同类学校的办学绩效,并根据绩效大小予以奖励。重要的是,对不同类型学校给予同等力度的支持,给予同样机会的政策空间,鼓励不同类型学校都办出各自的一流学校来。
(七)建立激励民间资金投入机制,扩大教育经费来源
民办教育已经为提高教育质量、扩大教育经费来源作出了明显贡献。但我国民办教育的规模还明显偏小,民间举办民办教育的积极性还不够高。究其原因,一是在政策上对民办教育没有做到一视同仁,二是缺乏激励民间投资教育的有效机制。要改变这种情况,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第一,要进一步明确民办教育机构的社会地位,使民办学校享有与公办学校同等的待遇和政策。保证民办学校的受教育者享有与同级同类公办学校受教育者同等的权利。
第二,实施民办教育绩效资助政策。所谓民办教育绩效资助制度就是根据民办学校办学质量高低、社会声誉好坏情况政府给予不同程度财政资助的政策。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政府对私立学校程度不等的直接性经费资助,已经成为私立学校除学费收入外第二大经费来源。民办教育也是公共事业的一部分,只有建立起对民办教育的资助政策,才能更有效地保证和提高民办教育质量,保证对民办教育的有效管理,才能更好地吸引民间资金办教育,增加教育资源的总量。
(八)更新农村教育观念,促进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
长期以来对如何认识农村教育的特性、如何定位农村教育问题存在严重的误区,突出地表现为:认为农村教育是低层次、低水平的教育,农村教育是面向农村,面向农业,面向农民的教育。
目前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突出问题是农村劳动者整体素质偏低,不适应我国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与升级及新兴产业发展对从业劳动者的素质要求。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面临的新的背景与形势要求教育为促进劳动力转移服务首先要为全面提升农村人口的受教育水平服务。这样的教育不仅是满足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需要,也是保证转移到城市的人口能够成为未来城市文明建设者的需要。如果没有现代城市公民的意识和素质,就可能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负担。以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精神从新定位农村教育,具有深远的意义。
(九)设立国家教师岗位,解决农村教师有效需求不足问题
中国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农村教育问题,农村教育问题的关键是教师问题,是对教师的“有效需求”不足。
“有效需求”是指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有需求而无能力支付即为“有效需求不足。”我国目前一方面很大一部分农村地区合格教师缺乏,一方面有足够的高校毕业生特别是师范院校毕业生不愿到农村任教。农村教师工资缺乏保障,落后的生存环境和教育教学条件,几乎成为优秀教师外流、新任合格教师无法补充的一个难以解开的“死结”。要破解贫困地区农村教育面临的这一难题,把农村教师的工资水平提高到高于城市教师的水平,打通合格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的“瓶颈”,短期内依靠当地财政是难以做到的。为此,我们主张,由中央财政在农村贫困地区设立“国家教师岗位”,具体措施有以下几点:
(1)由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为贫困地区的农村中小学设立必要数量的国家教师岗位。(2)国家教师岗位占用当地教师编制,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实行聘任制,合同管理,聘期五年。鼓励工作优秀者长期在农村任教。(3)按照相应的学历、任职年限和职称,除享受国家规定的基本工资待遇外,给予特殊津贴。(4)确定国家教师岗位聘任条件,公开招聘。在贫困地区设立国家教师岗位,既有利于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建功立业,扩大大学生就业渠道,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又能为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提供人才储备。
(十)转变政府职能,调整越位,弥补缺位
198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以来,政府的教育职能不断调整,教育的责任和义务主体日益明晰,教育生产力日益解放。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如何提高驾御市场经济的能力,促进教育生产力的更大解放,管好该管的,放开可管可不管的,强化各级政府制度建设和公共服务职能,是缩小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办法。
二、研究方法的主要特色与创新
先进的指导理念和明确的价值取向——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关注西部、关注农村、关注弱势群体;
构建分析教育差距的理论框架——从城乡、地区、阶层、类别四个维度予以分析;
实证研究与理论分析的结合——在建立理论框架的同时,采用文献研究和实地调查的方法,获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和数据;
宏观分析与个案研究的结合——既有全国性分析又有一个省、某一地的深入剖析;
以人为本的呈现方式——从便于读者掌握内容的角度进行阐释和编排。
(一)教育的城乡差距
城乡差距是教育差距的核心,缩小教育差距的关键在于缩小教育的城乡差距。教育城乡差距表现在经费、师资、设备、校舍等多方面。出于最直观、最易量化的考虑,这里仅就教育经费的差距进行比较。从1996年到2002年,全国小学城乡生均经费差距比从1.80∶1扩大到1.83∶1、1.86∶1、1.82∶1。同期初中城乡生均经费差距从1.59∶1,扩大到1.75∶1、1.97∶1、1.94∶1。其他经费指标虽然没有明显扩大,但城乡教育经费的差距始终保持在1.5—3倍之间。详见表1、表2。
(二)教育的地区差距
为了更科学地反映教育经费的地区差距,这里不采取绝对差距分析方法,而是采取相对差距分析方法。因为生均经费指标随年份的变化,通常都有所增加,因此,即使相对差距保持相对稳定,其绝对差距也会增加。本研究通过计算差距系数的方法来衡量相对差距变动。其计算方法是:生均教育经费/人均GDP×100。通过对1995年、1998年、2000年、2002年4个年份生均经费的差距比较看到,我国小学、初中生均经费的四项指标:生均经费、生均公用经费、生均预算内经费、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的差距系数,不仅在绝对差距上有所增加,省份之间相对差距也在扩大。教育差距既表现为城乡之间、地区之间、阶层之间的差距,又表现为不同教育类别之间的差距,如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研究型大学与非研究型大学、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的差距。
三、研究的突破性进展
(一)从城乡、地区、阶层和类别差距四个方面全方位地揭示了教育差距的严峻现实
1.教育的城乡差距
教育的城乡差距是教育差距的核心,缩小教育差距的关键在于缩小教育的城乡差距。教育的城乡差距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经费
从生均教育经费、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和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三项指标来看,城乡教育经费差距十分明显。以生均教育经费为例,2001年,我国城镇小学生均教育经费平均为1484元,农村为798元,城镇是农村的1.86倍。初中生均教育经费城镇平均为1955元,农村为1014元,城镇是农村的1.93倍。城乡在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上差距更大,2001年,我国小学的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城镇平均是95元,农村为28元,城镇是农村的3.39倍。初中的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城镇平均是146元,农村为45元,城镇是农村的3.24倍。
(2)教师水平
我国东西部城乡中小学教师学历总体均相差三十个百分点左右。但我国教师学历总体要求偏低,如果将教师学历要求提高一个层次,农村教师将有70%-80%成为学历不合格教师。
(3)升学率和辍学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三级教育的升学率分别从90%、60%、20%,迅速提高到99%、90%和53%。但是,在城市,已经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升入初中的比例已经达到98%以上,而农村还有10%左右的学生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不能或不愿升入初中。初中的升学率,2001年全国平均为53%,但城市里的初中升学率达70%、80%、90%不等,有些城市的初中升学率达100%,而农村的初中升学率是30%、40%不等,有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初中升学率甚至不足30%。
在农村,还存在着严重的辍学现象。本课题组在以乡镇为样本的抽样调查时发现,被调查的17所农村初中学校,辍学率参差不齐,差异性较大,最高的为74.37%,平均辍学率约为43%,大大超过了“普九”关于把农村初中辍学率控制在3%以内的要求。在不少地方存在着初一三个班、初二两个班、初三一个班的情况。
2.教育的地区差距
东部基础教育的各项教育经费指标平均是中西部的一到两倍,在各项指标中,教育公用经费差距最大。由于近年来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教育的发展有所加快,而中部的差距又凸显出来,有多项指标呈现“中部凹陷”现象。
(1)教育经费
从人均教育经费来看,2001年,我国人均教育经费东部地区的平均值为619元,中部地区为264元,西部地区为282元。如果以东部地区为1,中部地区则为0.43,西部地区为0.46。人均教育经费前3位分别是上海(1160元)、北京(1105元)和天津(722元),后3位分别是贵州(176元)、安徽(197元)和河南(203元)。前三位的平均数是后三位平均数的5.2倍。另外,东、中、西三类地区在中小学生均教育经费、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上的差距同样显著。
(2)省内教育差距大于省际教育差距
全国有东、中、西,各省内也有“东、中、西”。以山东省为例,山东省人均教育投入总量自东向西呈递减态势。东部发达的E县人均教育投入总量为440.74元,西部A县人均教育投入为94.19元,相差4.68倍。从义务教育的完成率来看,西部最低的A县为76%,东部最高的E县为99%,二者相差23个百分点。从初中学生进入高中阶段接受教育的比例来看,西部地区的A县仅为52%,而东部地区的E县已达到88%,二者相差36个百分点。
由于山东省东西部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山东省东西部地区之间教师工资的保障水平也存在非常大的差距。农村小学教师工资,西部最低的B县教师月平均工资只有482元,而东部最高的E县农村小学教师平均工资为1771元,高低相差1289元,达到3.67倍;农村初中教师工资,西部最低的B县教师月平均工资只有482元,而东部最高的E县农村初中教师平均工资为1653元,高低相差1171元,达到3.43倍。
(3)高等教育的地区差距
伴随改革开放,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发展时期。到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总规模已超过美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990年的3.4%提高到2004年的19%,这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
但是,高等教育大众化不仅意味着高等教育人口绝对数的增加,而且还意味着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在地区间、城乡间、阶层间的均衡发展。而现实情况是:高等教育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谢作栩教授对1978—2000年间各省、市、自治区高等教育发展的绝对差异的统计表明,各省、市、自治区每万人口大学生数的标准差从1978年的3上升为2000年的38.5。北京、上海、天津三个直辖市每万人口在校大学生数在飙升,而西藏、甘肃、青海、宁夏、贵州等省、自治区每万人口在校大学生的标准化得分不仅低于全国的平均值,而且与平均值的差距有扩大至1953年的程度,有的甚至超过了1931年的差距。
高等教育地区差距的另一个特征反映在教育经费的投入上。2001年中央部门高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为23500.23元,中央部门普通高校中,生均教育经费支出达到或超过20000元的有9个省份:北京、天津、吉林、上海、安徽、福建、山东、湖北、广东;生均教育经费支出低于20000.00元的有13个省份,这些省份大都在中西部地区。地方高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为12743.42元,在地方普通高校中,生均教育经费支出达到或超过10000元的有24个省份;生均教育经费支出低于10000.00元的有7个省份(山西、内蒙古、安徽、江西、贵州、青海、新疆),这些省份都在中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
3.教育的阶层差距
强势群体占有优质教育资源是世界的普遍现象,这一现象在中国有加剧的趋势。据估计,在重点中学,干部、知识分子和高收入家庭子女占学生总数的70%以上,在高等教育阶段亦有明显表现。父亲的职业是影响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重要因素。一项受到世界银行和中国教育部资助,涉及不同层次的高校37所、1994和1997级学生近7万人的调查表明,农民子女的比例随着院校层次的升高而降低;干部、企业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子女则逐步升高。调查分析还表明,与1994年级学生相比,在1997级学生中,这种下降和上升的趋势更加明显。根据推算在高校中,农民子女与工人、干部、企业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子女进入高等学校的可能性之比为1∶2.5∶17.8∶12.8∶9.4。
4.教育的类别差距
教育的城乡、地区、阶层差距容易被人们注意,教育的类别差距容易被人们忽视。其实不同类别教育之间的均衡发展,同样是教育政策值得关注的问题。
(1)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的差距
有重点地办好一些学校是我国教育的一贯政策。这对于集中有限资源确保优秀人才的培养起到了历史性作用,但重点学校政策是一把双刃剑。
无论是大中小学校都存在明确的和不明确的重点与非重点学校。首先是生均经费的差距,重点大学与地方高校的生均拨款相差可以从2000多元到7000多元不等,基础教育重点与非重点学校生均经费相差虽然没有这么大,但重点学校得到的专项经费常常是生均经费总和的一到数倍;有时候,一所重点学校得到的实际经费是全地区其他所有学校经费的总和。这又提高了重点学校收费和吸引优秀教师的能力,强化了自身的“造血”功能。经年累月,差距越来越大。
(2)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差距
世界银行1988年的一项研究认为,发展中国家职业和技术学校生均成本通常比普通中学生均成本要高153%。有些研究甚至认为好的职业教育投入是普通中学的7倍。而我国最好的职业学校经费投入与重点中学的投入也只能勉强相当。我国在高中阶段教育全面发展的总体情况下,1998年以后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占全国高中阶段的比例在逐年下降,2003年所占的比例(38.75%)要比1990年的比例(45.70%)还要低。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职业技术教育的投入不足,质量没有保证,职业技术教育的吸引力下降。
(3)研究型高校与非研究型高校的差距
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结构是,1名科学家9名工程师;而我国高等教育长期以来的人材培养的结构却是9名科学家1名工程师。这一问题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被提出来,但却长期得不到有力扭转。近年来教育部反复强调高等教育办学不应千篇一律,鼓励学校找准定位、办出特色,学校领导也希望根据学校的能力和条件确定自己的定位。但升格风、追求高学历风、办研究型大学风非但没有丝毫缓解,而且越刮越烈。
(4)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的差距
2003年我国颁布了《民办教育促进法》,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民办教育的性质、地位、作用。但是,民办教育大发展的势头并没有出现。随着我国基础教育不断取得跨越式发展,我国民办教育也得到了长足发展,但发展的速度和力度与公办教育以及社会的要求相比明显滞后。从1996年到2003年我国公办普通初高中在校生增加了两千五百万,而同期民办普通初高中在校生只增加了两百五十万多。1996年全国民办普通高校21所,公办普通高校1011所,二者的数量差距为990所。到2004年4月,全国共有普通高校1607所,其中民办高等学校197所,公办普通高校1410所,二者差距扩大到1213所。1996年普通民办高校在校学生1.4万人,2004年增长到81万人,同期公办普通高校在校生从302.11万人增长到1900万人。公办普通高校在校生增加学生是普通民办高校在校学生增加学生的20倍。
(二)首次揭示出教育差距大于经济差距的事实
近20年来,我国GDP连续以平均8%的速度增长,2003年突破了人均GDP1000美元,城乡居民收入都明显增长,与此同时,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异也明显拉大。居民人均消费水平是最现实、最直接的经济指标,它最能够反映人们的实际生活水平。我们通过对东部三个地区北京、天津、上海和西部五个地区广西、贵州、云南、甘肃、青海1995年到2002年农村、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水平的比较,可以看到,近十年中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得到了明显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但同时无论是地区间还是城乡间的消费水平差距都在不断拉大。可是通过与相关教育经费数据的比较分析,我们惊异地发现,教育经费数据的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比经济数据的差距拉得更大。
我们主要是通过两组最能体现教育差距与经济差距数据的比较,来考察1995年以来教育差距与经济差距变化的情况。一组数据是居民消费支出与教育支出的比较,居民消费支出是人们实际生活状况最真实的反映,教育支出是受教育状况最真实的反映;一组是人均财政支出与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的比较,财政支出是公共支出的主体,预算内教育经费是教育经费来源的主体。这两组数据从个体与总量、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比较完整地反映了经济与教育的实际情况。
1.教育支出差距大于居民整体消费支出差距
以北京、天津、上海三个直辖市的平均数作为东部水平的代表,以广西、贵州、云南、甘肃、青海五省的平均数作为西部的代表,通过对居民消费支出与教育支出数据的对比分析我们看到:
从地区差距看,东部三市与西部五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水平的差距从1995年的2.8倍扩大到2002年的3.73倍;东部三市与西部五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水平的差距从1995年的1.4倍扩大到2002年的2.29倍。而同期东部三市与西部五省农村居民人均教育支出的差距从1995年的3.71倍扩大到2002年的3.88倍;东西部城镇居民人均教育支出的差距从1995年的1.44倍扩大到2002年的1.97倍。
从城乡差距看,东部三市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水平的差距从1995年的1.9倍扩大到2002年2.34倍;西部五省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水平的差距从1995年的3.7倍扩大到2002年3.82倍。同期,东部三市城乡居民人均教育支出的差距从1995年的1.87扩大到2002年2.97倍;西部五省城乡居民人均教育支出的差距从1995年的4.73倍扩大到2002年5.80倍(详见表3)。
数据来源:根据历年中国经济年鉴整理,表4同。
2.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差距大于人均财政支出差距
在教育经费中,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是教育经费的最主要来源,更是体现政府教育投入程度的指标。通过对相同时期、相同地区人均财政支出与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的比较,我们看到:一方面,地区间、城乡间人均财政支出的差距不断拉大,另一方面,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的差距同样拉得更大。
东部三市与西部五省人均财政支出的差距从1995的3.25倍扩大到2002年3.38倍,同期东西部小学生均教育预算内教育经费则从3.23倍扩大到3.85倍,普通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从2.65倍扩大到3.39倍。只有普通高中的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东西部的差距基本保持在原来水平上,没有明显扩大(详见表4)。
四、学术价值的自我评价
(一)具有创新性的发现
课题组成员立足于问题,立足于现实,立足于理论联系实际,形成了一些重要的创新成果,比如,发现并证明了教育发展的差距大于经济发展差距的重要事实,强化了加大教育投入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相信这一重要发现也有助于全社会关注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社会事业发展差距大于经济发展差距的普遍问题。比如课题中提出的逐步消解在城乡二元结构背景下形成的城乡区别对待的教育政策,比如推进中央财政教育转移支付政策的制度化,建立完善的公共教育财政制度等等。
(二)跳出教育看教育,从宏观的角度深入分析了造成教育差距的政策原因
教育差距的形成有长期的历史原因和社会原因。很多教育差距的缩小需要在社会文明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中逐步解决。但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很多教育差距是由政策本身造成的。这些政策有些制定的时候就存在偏差;有些制定这些政策时的社会条件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仍然使用这些政策已经不能反映社会进步的要求;有些政策经过努力创造条件可以得到明显的改进。这些,理应成为政府工作的重点。在这些政策中影响最广泛、最深刻的是在城乡二元结构背景下,形成的城乡区别对待的教育政策,或者可以称为城市偏向的教育政策。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没有农村教育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教育的现代化。从根本上改变城市偏向的教育政策,逐步消解城乡二元结构,是我国教育政策的长期目标。再比如教育财政政策、重点学校政策、学校评估政策等等,都有亟待调整的必要。又如,民办教育政策的不健全、不到位,显然是民办教育未能得到充分发展的突出原因。
(三)拓展了教育政策学研究的领域与方法
教育政策研究是个崭新的领域,是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的一个学科,如何去研究教育政策是始终困扰学者们的一个难题。课题组经过长期的摸索,认为研究教育政策最关键的不是创建一个完善的理论框架,而是真正关注到现实中的真正的政策问题,再把它提升到理论的高度。大家在研究中也不断强化着这样的认识,所有的理论、背景、文献只有在问题的统帅下才有意义。
标签:教育论文; 教育经费论文; 农村教师论文; 生均经费论文; 政府支出论文; 预算控制论文; 城乡差异论文; 民办教育论文; 中国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农村论文; 基础教育论文; 城乡差距论文; 义务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