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著名公共图书馆理念_图书馆论文

世界著名公共图书馆理念_图书馆论文

世界著名公共图书馆理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世界著名论文,理念论文,公共图书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黑格尔说过:“凡生活中真实的伟大的神圣的事物,其所以真实、伟大、神圣,均由于理念。”[1] 同样,图书馆不是图书的堆积,也不是一群建筑物和图书工作人员的叠加。图书馆是一个城市或一个国家的文化和历史的象征,是图书馆理念的体现。正如亚历山大图书馆新馆的首任馆长伊斯梅尔-塞瑞杰尔丁(Ismail Serageldin)所说,“图书馆就如同一座耸立的灯塔,有力地表达出自己的梦想,从而提醒我们那永垂不朽的格言。”[2]

世界著名图书馆理念中有的是基本理念。正如2005-2007年国际图联管理委员会主席卢克斯(Claudia Lux)认为:“图书馆提供了可以自由获取信息、缩小数字鸿沟的机会,从而为社会的繁荣发展作出贡献”,图书馆“在躁动的城市气氛中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环境,创造一个终身学习、娱乐和可以为读者的创造性思维和宁静心境发展的环境。”[3] 在卢克斯看来,图书馆基本理念首先是自由平等的理念。这自由首先体现在自由地获取信息。人的自由表现在主观意志选择的自由。而选择的自由建立在对信息的充分掌握之上。当代社会的不自由、不平等是建立在获取信息的不自由、不平等之上的。当前社会的阶级鸿沟是以信息的不平等即数字的鸿沟为基础的。而图书馆为人们提供了自由获取信息、缩小数字鸿沟的机会,所以图书馆从实质上为实现人的自由和社会平等创造条件,从而为社会的繁荣和稳定作出了贡献。同时,在卢克斯看来,目前社会普遍浮躁,而图书馆为社会创造了一个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为读者创造了一个创造性思维和宁静心境发展的环境。其次,图书馆的另一个基本理念是:守护传统,传承传统。国际图联大都市图书馆委员会主任施伊特伦(Liv Saeteren)指出:“图书馆有职责保存与传递传统”,城市图书馆的中心职责是“传统的维护者”。[4]

然而,世界著名图书馆又有着自己独特的图书馆理念。真正区分出不同图书馆的不仅仅是图书馆独特的建筑、图书馆各具特色的收藏,而是图书馆的理念。是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形成的不同的图书馆理念造就了不同图书馆。正是独特的图书馆理念造就了世界著名图书馆。

在市场经济和网络技术的冲击下,我国图书馆事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发展机遇。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深入探讨国外著名图书馆的理念,有助于我国图书馆树立正确的理念,迎接挑战、谋求发展,为中国社会的和谐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并屹立于世界著名图书馆之林。下面分别详细考察国外几个世界著名图书馆的理念。

1 亚历山大图书馆(Bibliotheca Alexandrina)的理念

亚历山大图书馆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图书馆之一,创建于公元前288年古埃及的托勒密一世时期。许多著名的科学家、哲学家、思想家和艺术家,如阿基米德、亚历斯塔克斯、欧几里得、戴奥尼夏、希罗菲卢斯、罗狄厄斯、希奥克里特斯、亚历斯多斯西尼斯等,都曾在此进行研究、讲学、著书立说和从事其他学术交流活动。后来到托勒密二世发展成为一个世界著名的科学、文化、艺术的中心,兼图书馆、科学院、博物馆、翻译中心、印刷出版社等多功能,古希腊的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就是在亚历山大图书馆首次印刷出版的。令人遗憾的是,公元前48年,罗马恺撒大帝攻打埃及,亚历山大图书馆被战火烧毁过半。3世纪末,残存部分又毁于叶奥利安统治埃及时期的内战。[5]

20世纪70年代,埃及政府开始了亚历山大图书馆的重建计划。1995年5月,亚历山大图书馆新馆建设在联合国和世界许多国家的帮助下正式开始,并于2002年全部完成并举行了落成典礼。在联合国和埃及政府的努力下,亚历山大图书馆再现昔日辉煌,成为世界著名的十大图书馆之一。埃及政府对于亚历山大图书馆非常重视,2001年的总统第1号令就是关于亚历山大图书馆建设的。从亚历山大图书馆的创建到亚历山大图书馆的重建,体现了许多很有价值的理念。

1.1 宽恕、差异、对他人开放

古代亚历山大图书馆为后代留下了“宽恕、差异、对他人开放”的理念。宽恕就是容忍差异,容忍不同的意见、不同的文化甚至不同信仰的差异,只有这样才能兼收并蓄,收纳世界各种文化加以保存和传承。这一理念不仅仅有助于图书馆的建设,也有助于当今世界和谐社会的构建,即承认文化的多元性,尊重文化的差异性,存异求同,不同种族不同文化共存共荣。此外“对他人开放”的理念有助于真正实现平等和公平。在图书馆的利用方面,不人为地设置障碍,把人分为三六九等,把部分人排除在图书馆服务的范围之外。因此王世伟先生在他的《世界著名城市图书馆述略》中这样写道:“在这里,没有思想的隔阂,而是共同来分享人文精神的共同财富。”[6] 上述理念为后来的图书馆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它们连同理性、争论和学术方法,被后人作为科学信条而运用到其他领域。亚历山大图书馆虽然几经战乱,但是仍然为当代亚历山大图书馆的重建留下了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丰富的文献收藏。

1.2 保存人类文化遗产,承载人类全部和不同的经验

亚历山大图书馆创建时,当时创立者的雄心壮志是要汇集人类所有的智慧和知识。在其创立初期,亚历山大图书馆就制订了系统性地采集文献的政策。如规定所有停泊在亚历山大港口的海船都要接受检查,要把船上的所有文献复制后保存在亚历山大图书馆。亚历山大图书馆当时的馆藏高达70万卷,最大范围地收集了当时世界上各时代已知的科学文化作品,成了当时的世界智慧之都。

在亚历山大图书馆重建时,埃及政府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帮助下,努力恢复亚历山大图书馆昔日的辉煌,计划和古代一样把亚历山大图书馆建成世界的文化中心。

在2002年9月的总统第268号令中专门提出了要创建亚历山大图书馆手稿中心,这一手稿中心的目标在于完成下列任务:(1)采访、编目和保护学术的原始的手稿;(2)在世界范围内征集相类似手稿文献的缩微品和数字化复制品;(3)在不同的人类遗产领域提供科学研究的资源;(4)与遍及全球相类似的机构建立学术合作;(5)编辑出版科学遗产,涉猎各个领域的著作,包括历史科学、阿拉伯伊斯兰文明对人类智力经验的贡献等;(6)在人类遗产领域组织特殊的培训,如手稿的鉴定、编目和出版;(7)在相类似的科学文化机构之间举办手稿和遗产相关专题的研究班或学术研讨会。[7] 从上述引文中我们不难看到,亚历山大图书馆设立手稿中心的理念就是要保护和传承人类的文化遗产,这实际上也是亚历山大图书馆的理念。

1.3 展示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多样性,促进民族理解

亚历山大图书馆新馆将自己定位为多元化和多样性的对话和学习中心,让亚历山大图书馆成为通过各类活动来展示多元化、多样性和对话的窗口,通过这一窗口来了解彼此;通过各类活动来审视自我,从而展示自我、了解自我。[8]“在不同的文化与民族之间架起理解的桥梁。让所有信奉人类最美好精神的人们,融入知识与学习的海洋之中,融入理性的讨论和彬彬有礼的交谈,从而使亚历山大图书馆成为他们自己的图书馆。”[9]

2 纽约公共图书馆(The New York Public Library Systems)的理念

纽约公共图书馆是世界著名图书馆之一。它成立于1848年,是北美地区极负盛名的一个公共图书馆群,它除有1个中心馆、4个研究图书馆(即:人文社会科学图书馆、表演艺术图书馆、斯冈博格黑人文化研究中心、科工贸图书馆)之外,还有80多个分馆遍布全纽约市。4个研究图书馆主要由私人投资,其拥有的4000万件藏品面向18岁以上的学者、研究人员和专业人员开放。[10]

纽约公共图书馆有着世界一流的图书馆理念。

2.1 超越世俗和强势文化传统[11]

纽约公共图书馆在收藏方面力求全面,对于文献的收藏不为世俗眼光所局限,对一些世俗并不看重,后来证明是有价值的文献能及时收藏。如其收藏有1899年沙皇加冕典礼宴会的菜单、1835年旅客的船票账单、爵士乐乐谱等等。

2.2 激扬读者和研究者的智慧

在纽约公共图书馆的创始人看来,“图书馆是积淀人类文化的宝库,代表过去的历史。图书馆每一件珍贵的文献都可能给读者和研究者以启发”[12]。图书馆只是文献的保管者而不是拥有者。图书馆的馆藏应该让读者充分利用。图书馆保存文献是为了传承人类的文明历史。馆藏的文献展现的是人类思想发展的历史。

2.3 一视同仁地为读者服务,一切从读者出发,充分尊重读者的隐私

在社会中人们分成不同的阶层和等级。从读者分类来看,读者也可分为普通公众和专业学者。纽约公共图书馆的创立者和管理者始终抱有这样的理念,那就是一视同仁,让每一位读者都能够自由平等地利用图书馆的馆藏。而且,纽约公共图书馆还在纽约许多社区设立了分馆,为儿童、青少年、中年和老年读者服务,开展各种培训。如暑期为不同年龄的中小学生及学龄前儿童举办读书会,计算机培训班等。[13]

在分类编目方面,纽约公共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坚持一切从读者出发,一切为了读者的理念。他们常常思考,如何分类才能为读者提供最方便快捷的服务,因此他们在常规的分类检索外,还为读者增加了主题索引。

读者总是各种各样的,他们利用文献的目的也各不相同。为了真正做到人性化的管理,纽约公共图书馆严格尊重读者的隐私,热情地提供各种帮助和服务,但从不询问读者利用文献的目的。

2.4 保持语言文化的多样性,坚持免费服务

纽约是一个移民城市,社区中有着来自多种不同种族的移民。纽约公共图书馆有意收藏了多种语言和文化的文献,并为移民读者提供语言上的帮助。

纽约公共图书馆在服务理念上坚持免费服务,其经费主要从私人捐助来解决。即使在服务中发生了费用,他们也坚持其免费原则。例如,为了给读者提供最佳的分类、编目、检索工作,其工作成本通常是原书购买价格的4倍,但是纽约公共图书馆并没有向读者收取任何检索费用,也没有通过任何形式把此项费用转嫁到读者身上。而且当读者需要某种文献,而纽约公共图书馆的管理人员确认其馆中没有这种文献,便会检索美国研究图书馆信息网的数据库,努力为读者从其他成员馆获取文献。尽管纽约公共图书馆每年要给美国研究图书馆信息网支付很高的使用费,但它坚持免费为读者服务,不向利用了这种服务的读者收取任何费用。

3 新加坡国家图书馆(National Library of Singapore)的理念

新加坡国家图书馆起源于新加坡的创立时代(19世纪20年代)。但是真正现代的图书馆建设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的理念包括:

3.1 免费图书馆

新加坡图书馆在1845年初建时是收费图书馆,每位读者每个月要付费2.5新元。1953年在新加坡橡胶大王李光前(Lee Kong Chian)的捐款赞助下,建立起新的公共图书馆。1958年新加坡国家图书馆宣布不再向读者收费。现在的新加坡国家图书馆承担着国家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的二重角色。它既从国家角度收藏有关新加坡文化资源,又向广大公众提供优质的免费服务。图书馆的目标就是要让所收藏的信息得到充分的利用。免费有利于消除馆藏利用的人为障碍,使更多的人能利用图书馆信息。此外,图书馆是社会分工中担任信息保存、传播和利用等职能的专门机构,正如政府机构是在社会分工中专门承担社会和国家的行政管理职能的部门,它的经费只能从纳税人的纳税中支出。除此之外,图书馆不能以任何方式追求经济利益。图书馆也不能产业化。只有实现完全免费,才能对所有公民实现公平和平等的对待。

3.2 向公众延伸,贴近平民

新加坡图书馆为了使馆藏得到充分地利用,实行了“向公众延伸,贴近平民”的理念。新加坡图书馆对其馆藏资源开展了大量的推介活动以鼓励人们爱书读书,从而增加文献资料的利用率。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新加坡国家图书馆在馆内馆外举行了多种多样的活动,通过各种媒体来吸引读者。国家图书馆安排了各种访谈、研讨会、故事会,在媒体上发表书评,组织学生参观图书馆,举行书友会等活动。2004年此类活动就达5000多次,参与人数超过38万人。此外,为了方便读者,贴近平民大众,新加坡国家图书馆还提出了增加分馆的策略。在1970年到1994年间,新加坡国家图书馆新开了9个分馆。为了扩大青少年读者群,新加坡图书馆还专门开展了面向青年人的服务。1992年新加坡专门成立了图书馆2000评估委员会,经过研究,提出了题为《2000年的图书馆》的研究报告,在报告中提出了发展区域、社区和街道等三层结构的图书馆系统,提出了把图书馆向公众延伸、深入到社区、街道的设想。1995年新加坡成立了国家图书馆管理局,专门管理国家图书馆发展。新加坡把图书馆的建设看成国家发展的重要举措,并于1995年通过了国家图书馆管理局法案。正如当时的新加坡总理吴作栋所说:“未来属于那些人民可以最有效地利用信息、知识和技术的国家。”[14] 1995年始,新加坡还专门在社区里建立了儿童图书馆,开放时间为工作日的下午4点到9点,周末下午的1点到6点,为儿童们提供外借、讲故事以及其他服务。现在新加坡已经建立起40个图书馆,其中包括3个区域图书馆、19个社区图书馆和18个社区儿童图书馆。所有图书馆还配备了利用无线电射频识别技术的自助借书系统和24小时还书系统(社区儿童图书馆除外),所借图书可以在任何一个分馆归还。此外为了让市民充分利用时间,新加坡还在大型购物中心建立了9个图书馆。

3.3 传承新加坡传统文化,迎接新的挑战

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最南端,其人口主要是来自中国、斯里兰卡、马来半岛等地移民。新加坡的官方语言是马来语、中文、泰米尔语和英语。新加坡人信奉的宗教有伊斯兰教、佛教、道教、基督教、印度教、锡克教、犹太教、祆教和耆那教。新加坡在自己的发展道路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新加坡国家图书馆始终把收藏、保存和传播新加坡传统文化作其主要目标,在收藏出版呈缴本之外,尽最大努力收藏和新加坡有关的文献资料。在语种上,也根据新加坡的语言文化特点,大量收藏英语、马来语、汉语和泰米尔语的文献资料。

此外,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图书馆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新加坡国家图书馆面对挑战,发展出了新的收藏:收藏有价值的网页。据专家研究,网页在虚拟空间的平均寿命只有44天。同印刷信息相比,网络消息来得即时,也消失得快。网主更新网页时,有时把旧的内容移到其他页面,有时甚至完全把它撤下网,以免占去宝贵的网络空间。因此网民找旧资料时经常扑空。为了保留有研究和历史价值的网站,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管理局决定把这类网站收集并存档起来,以方便公众日后查阅。新加坡国家图书馆总裁华拉保绍博士说:“若不保留含政治及社会文化意义的信息,国家记录将出现空白。”[15]

4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图书馆(State Library of New South Wales)的理念

新南威尔士州位于澳大利亚大陆的东南部,是澳大利亚历史最悠久、人口最多、经济最发达的一个州,州的首府为悉尼。新南威尔士州的图书馆也是在澳大利亚各州中数量最多、图书馆理念和服务质量最先进的。新南威尔士的图书馆位于悉尼,其历史可以上溯到1826年的澳大利亚捐赠图书馆、1869年的悉尼免费公共图书馆和1895年的新南威尔士公共图书馆。1975年开始称为新南威尔士州图书馆。新南威尔士公共图书馆有着丰富的图书馆理念:

4.1 图书馆就在您的身边——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新南威尔士州图书馆本着方便读者、为读者服务的宗旨,使图书馆做到能够随时随地为读者服务。在新南威尔士州,新南威尔士公共图书馆建立了99个地区中心图书馆,下面还有283个分馆。新南威尔士公共图书馆分为两大部分:城区公共图书馆和郊区公共图书馆,大多数城区公共图书馆还根据服务区域人口的多少设立分馆。这样新南威尔士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几乎能覆盖到新南威尔士州的每一寸土地。

4.2 尊重知识,崇尚学习,提供完备有效服务

新南威尔士公共图书馆有着丰富的馆藏,除了图书、期刊和报纸外,还收藏了大量的手稿、图片、海报、乐谱、地图、光盘、缩微胶片、视听材料、电脑软件、照片、建筑设计图纸、硬币和邮票等等涉及和反映澳大利亚的文化和历史的物品,种类繁多,数量超过470万件。其中有著名航海家的原始的航海记录、著名小说家的文学手稿、澳大利亚最早的报纸、广告和澳大利亚人早期生活的照片,等等。新南威尔士公共图书馆大大地扩展了知识的外延,任何能反映澳大利亚历史的收藏品都具有丰富的知识内涵。新南威尔士公共图书馆的丰富多样的收藏为读者学习和研究澳大利亚历史文化提供了非常便利和有价值的帮助。为此新南威尔士州图书馆提出其使命就是:通过州图书馆及其与当地公共图书馆、其他类型图书馆、信息机构的合作,为新南威尔士州图书馆读者提供高质量的图书信息服务。而且新南威尔士州图书馆提出自己的服务承诺:无论读者在新南威尔士州还是在世界的某个地方,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均及时准确,匹配需求。员工礼貌、友好,服务有效。对信息需求响应及时,参考咨询服务信守时限。文献存取简便迅捷。确保图书馆在资源与服务方面达到“三满足”:满足土著读者和托雷斯岛屿读者的需求;满足不说英语读者的需求;满足残障读者的需求。保证图书馆各类设施、装备运行正常,具有适用性和可靠性。开设培训课程,提高读者使用图书馆的技能。确保收费服务项目价格合理,物有所值。[16]

5 多伦多公共图书馆(Toronto Public Library)的理念

多伦多公共图书馆是北美地区最大的公共图书馆体系,它正式成立于1884年。它的前身是1834年建立的多伦多机械师研究所内的图书馆。多伦多公共图书馆现有各种图书馆98处,其中资料馆两个,属领导部门,它的图书资料只供馆内阅读,不外借;另有17个地区性图书馆(相当于上海的区县图书馆)、79个社区图书馆(相当于上海的街道图书馆),里面的图书、报刊可供阅读和外借。这些图书馆总共拥有各类图书1200多万册,其中约450万册是开架陈列的。[17] 此外它还有31个流动图书馆。多伦多公共图书馆的理念主要包括收藏理念和服务理念。

5.1 记载加拿大文化,传承加拿大历史

在多伦多公共图书馆的收藏原则中提到要收藏“能够印证或说明过去的原件和有创见的复本”,收藏“两大官方语言即英语和法语的资料,同时兼顾能够反映多伦多社区多语言、多文化遗产的资料”。

5.2 兼收并蓄,不偏不倚

多伦多公共图书馆在收藏文献中,力求全面地反映加拿大的文化和历史。除了在语言方面注意多语种文献的收藏外,在理论观点方面也力求反映各种不同的观点,防止种族、性别歧视。所以在其收藏原则中提出:要收藏值得作为历史记录的“代表不同观点、具有现代意义以及可能具有长远意义的当代文献,包括那些反映当代现状、趋势以及争议的资料”。

5.3 注重社会道德,促进社会和谐

多伦多公共图书馆在收藏文献资料时,也注重文献资料对读者的影响。一方面,多伦多公共图书馆尽可能多地收藏反映社会方方面面的文献,但是其在收藏中还是有一定取舍原则的。那就是收藏能够促进社会伦理道德的文献,收藏能够给读者以美的享受的材料,收藏那些能提高读者创造力的资料。正如其收藏原则中提出:要收藏“能够唤起并提高个体作为一名社会成员所应具有的作用的资料;能够提供美学体验、促发灵感并提高个体潜在创造力的资料;能够让个体对所处的世界增强理解的资料。”并且申明不收藏“淫秽资料”、“敌意宣传”或者“煽动性资料”。[18]

5.4 无微不至地为读者服务

方便读者是多伦多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宗旨。在对外开放的时间里,任何人不需要任何证件便可以到里面去享用一切服务措施。书架全是开放陈列的,任何人都可以到书架上去随意找他所要的图书,而书架边上则设有桌椅,你可以就近拣一个座位坐下来翻阅,用不着填单子让管理员去找,既方便,又节省时间。看完一本,又换一本,完全不限制。此外,多伦多公共图书馆还注意为儿童读者服务。在其社区图书馆,专门辟有一块供儿童阅览的园地,不识字的幼儿也可以从架上选择自己想看的书让陪同的家长讲给他们听,座位边上还有智力游戏玩具和蜡笔,不想读书了,可以玩游戏或画画;如果看中了哪几本,还可以用自己的借书证去借。读者如果有多伦多的居住证,都可以免费办一张借书卡,哪怕还不识字的幼儿园小朋友,也可以拥有一张自己的借书证,同成人一样,每次可借书3本,借期3星期,到期前可以续借一次。续借时可以亲自去办理,也可以通过电话或电脑上网解决。至于还书,更是方便,在规定的借期内,读者只要将图书放在指定的地方即可,不要办理任何手续,管理员会自动帮你做好销号工作。读者的借书证可以在任何一家图书馆借书,也可以在任何一家图书馆还书。读者还可以通过电脑联网查询所要的图书,并通知图书管理部门将该书送到读者指定的图书馆供借阅。如果读者身体不好,可以要求将书送到家,图书馆会用流动服务车把书送到。读者在图书馆内阅读图书时,如发现某一部分需要复制,便可到复印机上去自行复印(只要读者自己投币即可复印)。如果你想抄录某些资料,馆里还备有反面空白的草稿纸,可供免费索用。[19]

综上所述,世界著名图书馆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图书馆理念,由于篇幅和资料的限制,本文只能考察上述几所图书馆。一滴水能反映太阳的光辉。从所选取的几所图书馆的案例中我们已能体会到世界著名图书馆理念的博大精深,足以为我们对图书馆理念的研究提供许多借鉴。

标签:;  ;  ;  ;  ;  

世界著名公共图书馆理念_图书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