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口市龙矿集团梁家煤矿 山东龙口 265700
摘要:我国具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在未来30年煤炭资源仍将占我国能源结构的主导地位,但由于地下开采的缘故,本身具有很高的危险性。矿井安全问题一直是国家关注的重点问题,随着煤矿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矿井事故总量虽然已经减少很多,但特大矿井事故仍时有发生。本文综合考虑影响煤矿安全风险的各种因素,建立我国煤矿安全风险综合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分析煤矿安全风险的各影响因素所占权重。研究结果可以为煤矿企业提供科学合理的理论依据,对煤矿处理安全风险问题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煤矿安全风险;安全评价;层次分析法\
引言:为保障矿井的安全生产,采用层次分析法,分析煤矿安全风险的各影响因素所占权重,结果表明:煤层赋存条件、职工技术素质、管理制度落实情况和安全管理投入情况四个因素为主要影响因素。并根据分析结果,对保障矿井安全性提出减少煤矿固有风险、提高职工技术素质、严格落实管理制度和加大安全管理投入等四点措施。
1.确定影响因素
文章研究煤矿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中,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结合我国煤矿实际发生的事故情况,首先确认影响煤矿安全的主要因素,初步判断有4个一级影响因素,分别为煤矿固有风险、劳动人员风险、设备安全风险和管理安全风险。每个一级因素可分为若干二级因素,共有10个二级因素。煤矿固有风险二级影响因素为煤层赋存条件:包括煤层地质条件、煤层特性等,该因素对矿井开采方式、巷道布置方式等都会有重大影响,严重时会产生重大灾害。劳动人员风险二级影响因素为职工技术素质和职工身体状况:职工技术素质是影响矿井生产效率等的重要指标,如果职工技术素质不达标,极易发生井下施工操作不当的现象,进而产生安全问题;职工身体健康是维持生产进行的根本,若身体出现问题,会产生严重后果。设备安全风险二级影响因素为设备机械化水平、设备检修周期和设备更新换代周期:设备机械化水平较低,会导致生产效率落后,浪费大量人力,进而产生井下事故的几率就越高;设备需要定期检修,不同矿井地质条件不同,设备损耗情况也不同,若设备长期未进行检修,发生故障,严重时会造成较大事故灾害;随着机械化水平的提高,设备更新换代较快,越高的机械化水平,代表着越安全高效的生产水平。管理安全风险二级影响因素可分为管理制度落实情况、安全检查落实情况、安全管理投入情况和应急管理机制:合格的企业,需要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且可以将管理制度完好的落实,若职工不遵守管理制度,会产生较大的安全后果;为保证矿井安全生产,安全检查不可或缺,按照规定进行安全检查,可以将矿井灾害降到最低;矿井安全管理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若缺乏安全管理的投入,会遗漏很多可以避免的问题,导致更大的事故;制定合理的应急管理机制,能够在矿井发生事故时,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反应抢险救灾,将矿井灾害损失降到最低。其具体层次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
图1.评价层次结构模:
通过计算可以看出,计算结果CR<0.1,满足一致性检验,确定一级影响因素计算正常。根据表3所示结果,可以得知各因素所占权重,其中,煤矿固有风险所占权重最大,占47%,其次为管理安全风险,占29%,劳动人员风险和设备安全风险所占比重较小,分别为17%和7%。
3.确定二级影响因素权重
经过上文对一级权重的计算,可知在10个二级影响因素中,占主要地位的因素为煤层赋存条件(47.0%)、职工技术素质(13.6%)、管理制度落实情况(13.4%)和安全管理投入情况(7.8%)四个因素,四个因素所占比重可达81.8%,对矿井安全风险影响较大,其余因素所占比重之和仅为18.2%,为次要因素,对矿井安全风险影响较小[2]。
4.改进措施
根据以上研究结果,提出改进矿井安全措施:1)减少煤矿固有风险。合理规划矿井巷道布置,选用科学合理的开采方式和巷道支护方式,从根本上杜绝煤矿固有的风险事故。2)提高职工技术素质。严格考核矿井职工技术素质,定期进行职工技能水平培训。3)严格落实管理制度。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要求职工严格遵守管理制度方针。4)加大安全管理投入。煤矿企业要严把矿井安全问题,将矿井安全放在第一位,加大安全管理的资金投入,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
结论
简而言之,根据相关文献结合我国矿井实际情况,将影响矿井安全的因素分为4个一级因素,10个二级因素。同时,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各因素所占权重进行计算,结果表明,主要的影响因素为煤层赋存条件(47.0%)、职工技术素质(13.6%)、管理制度落实情况(13.4%)和安全管理投入情况(7.8%)四个因素。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四点措施建议,对保障矿井安全性、降低矿井安全风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3]。
参考文献
[1]张士昌,孙健全.基于神经网络理论的矿井安全管理评价[J].煤矿安全,2018(10):53-55.
[2]徐义勇,戴广龙.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矿井安全评价[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7(4):10-11,30.
[3]杨永清,许先云.改进的层次分析法用于矿井安全管理的综合评价[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7(6):122-126
论文作者:李鑫芝,解士安,王国本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
标签:矿井论文; 因素论文; 风险论文; 职工论文; 煤矿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管理制度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