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十堰市人民医院肿瘤中心二病区 442000
摘要:食管癌术后食管气管瘘,应用气管导管代替气管切开套管行保守治疗期间的护理,即机械通气期间的护理,确保气管导管在位,维持患者氧合,同时加强在长期使用机械通气时的心理护理、基础护理,重视营养护理。经过精心护理,患者顺利撤除机械通气,度过危重期,转肿瘤科外科行进一步治疗。
关键词:食管气管瘘;机械通气;基础护理
食管气管瘘是由于导管的压迫、摩擦使气管壁发生坏死,并向后壁穿透气管壁,行成气管壁与食管前壁间的异常通道[1]。气管食管瘘根据病因不同分为先天性和后天获得性,后天获得性常见原因是创伤、甲状腺和食管的恶性肿瘤,其次是医源性损伤。气管食管瘘的发生大多与食管癌及其手术有关,包括食管狭窄、肿瘤复发浸润破坏、放射治疗后组织坏死、食管支架张力过大压迫、胃酸过多反流造成吻合口溃疡等原因造成穿孔。而在气管切开行机械通气过程中发生气管食管瘘,临床较为少见,病死率高,为尽快恢复气道密闭性,笔者所在科室采用气管内导管替代气管套管的方法,保证机械通气顺利进行,为治疗原发病争取时间和机会,提高患者生存率。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71 岁。诊断食管中段癌。于2015 年11 月29 日行食管中段癌根治术,2018 年12 月2 日因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给予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通气。2018 年12 月8 日,行气管切开术,继续机械通气治疗。2018 年12 月18 日,出现心率加快,口中溢气,血氧饱和度不能维持,纤维支气管镜下见:气管套管尖端以下1~2 cm 处发现瘘口,给予气管插管代替原气管切开套管,行机械通气治疗,并转入ICU 进一步治疗,2019 年3 月22 日撤除机械通气治疗,3天后转肿瘤科。
2 护理
2.1 机械通气护理
2.1.1 保持气管导管在位通畅 本例患者采取气管内套管代替气管套管的治疗方法,利用气管内导管的长度,使插管深度气囊的位置位于瘘口的远端,密闭气道,导管在出皮处进行缝合,因导管外留较长,应用充气后的乳胶手套,利用手套手指处对导管进行支撑,防止由于管道的重力作用致使管道脱出。将呼吸机管道正确置于支架上,避免过度移位和牵拉损伤气管内膜,在给患者更换床单和翻身、气管导管处换药时应注意扶住呼吸机管道,避免头颈部过度活动及套管过度牵拉,以免损伤内膜或脱出。每班交接导管留置长度,并予记录,防止管道脱出。每4 h 监测气囊压,在不发生口中溢气的情况下,使用气道最小封闭技术,气囊压保持在30~35 cm H2O,预防气道黏膜缺血坏死,发生新的TEF。
2.1.2 控制肺部感染,及时清除气道分泌物 加强气道湿化、胸部物理治疗,促进痰液排出,在使用机械通气时给予气道适当的温化和湿化,避免呼吸道干燥、痰液黏稠而造成气道损伤、阻塞。尽量保持室温在18 ℃ ~20 ℃,湿度60%~70%[2]。每6 h一次振动排痰,操作前停止肠内营养1 h,操作后吸净气道分泌物。吸痰前予纯氧吸入2 min,吸痰动作轻柔,迅速,吸痰压力小于200 mm Hg,一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 s。吸痰时则由下向上边旋转边上提边吸引。吸痰管进入气道有阻力时,后退1~2 cm,使管口游离再吸引[3]。在充分镇静下配合纤支镜下吸痰,吸痰时提高呼吸机氧浓度80%~100%,以免吸痰时间长影响患者氧合。
2.1.3 呼吸功能监测 本例患者采用SIMV+PEEP 模式,由于肺部感染严重,自主呼吸急促,气道峰压高,氧合不能维持,予镇静肌松治疗。镇静期间,每班进行镇静效果评估,并行每日唤醒。观察患者呼出潮气量、气道峰压、呼吸频率、SpO2,正确采集动脉血标本,监测动脉血气变化,及时反馈给医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4 制定脱机计划 在肺部感染已控制,氧合指标稳定的情况下,配合医生逐步降低呼吸机条件,PEEP 由6 cm H2O 降至3 cm H2O,呼吸频率由12 次/min 降至8 次/min,由每天上下午各脱机半小时到日间完全脱机,夜间予机械通气治疗,患者逐步过渡,经历8天 后,患者成功脱机。
2.2 胃肠减压护理
妥善固定胃肠减压装置,每班交接测量胃管外留长度,因胃肠内仍会有少量气体溢出,应加强巡视,保持负压,并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
2.3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正确连接引流装置,固定于床边,妥善固定引流管道,床边备两把血管钳及凡士林纱布,防止胸管滑脱后应急使用。定时挤捏胸管,保持引流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水柱波动及有无溢气现象。
2.4 加强营养
本例患者在术中已放置十二指肠营养管,术后予以肠内营养。肠内营养符合代谢生理,有利于蛋白质的合成和代谢调节,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有利于防止菌群的移位,且较肠外营养安全[4]。抬高患者床头30°~45°,应用肠内营养泵滴注肠内营养制剂,温度39 ℃ ~41 ℃,均匀输入。输注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患者有无腹痛、腹胀、腹泻等症状出现,如出现上述情况时应立即停止输注,及时调整营养液的品种、量及输注速度。
2.5 心理护理
食管气管瘘患者病程长,无家属陪伴,机械通气时无正常语言功能,导致沟通障碍,易产生焦虑、悲观情绪,因此护士应关心体贴、安慰患者,运用交流卡、写字板等积极与患者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稳定患者情绪,鼓励患者树立治疗信心,听音乐、广播,在与患者交谈时注意运用肢体语言,如握住患者的手、轻拍患者的肩部等方式,主动亲近患者,让患者听听音乐、广播,缩短患者与护士之间的距离,使患者产生信任感、安全感,主动配合各种诊疗工作的进行。
2.6 加强基础护理
2.6.1 口腔护理 患者未从口腔进食,并长期使用抗生素,予2次/d 常规口腔护理外、每8 h 再予漱口1 次,采用笔者所在医院自制漱口液(复方甲硝唑溶液),监测口腔pH 值,未有霉菌感染发生。
2.6.2 会阴部护理 采用氯已定甲硝唑溶液每日会阴护理2 次,每次大便后再予会阴护理1 次,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尿管定时夹放,锻炼膀胱功能。每周检查尿常规,正确留取尿液标本,患者未有尿路感染发生。
2.6.3 皮肤护理 卧气垫床,每2 h 翻身拍背1 次,每日温水擦浴1 次,每日温水泡手及双足,促进血液循环,增进患者舒适度。
2.6.4 功能锻炼 患者长期卧床,防止发生废用综合征发生。翻身时肢体置于功能位,每班进行肢体被动运动一次,每日下午协助患者坐起。运用500 ml 软袋盐水,让患者握住抬起,锻炼时循序渐进,先让患者反复握紧松开,再从抬离床面到抬起到与身体平面呈90°,并能停留10~20 s,让患者主动参与锻炼,提高肢体活动耐力。
3 小结
食管癌术后并发气管食管瘘临床较少见,患者所在科室采用气管内导管替代气管套管的方法,恢复气道密闭性,保证机械通气顺利进行,由于瘘口与食管相通,胃内容物进入肺内,造成严重的肺部感染,氧合不能维持,导致机械通气时间长,给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例患者在确保气管导管在位的情况下,控制肺部感染,加强气道护理,使患者平稳度过机械通气时期,为下一步治疗提供机会。
参考文献:
[1] 钱元诚.呼吸治疗的基础与临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 王莉.气管切开后气管食管瘘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9,
[3] 赵雪颜,罗华,徐小彭,等.呼吸机相关肺炎控制方法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7):
[4] 李宁,黎介寿.肠道营养重要性的再认识[J].肠内与肠外营养,1998,
论文作者:潘婷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8
标签:患者论文; 气管论文; 食管论文; 导管论文; 气道论文; 机械论文; 套管论文; 《健康世界》2019年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