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不稳定所产生的原因与应对策略研究论文_雷海涛

(龙川长鸿新能源有限公司 广东省河源市 517300)

摘要: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属于第一道防线,主要是确保电网的正常、安全运行,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若是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不稳定,必须要及时找出原因。本文首先分析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重要性,同时阐述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不稳定的原因,最后总结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不稳定;原因;应对策略

前言

在现代生产、生活中,电力系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继电保护装置的辅助。主要是在电力系统发生故障、出现异常情况时,会在较短的时间内对电力系统实施保护,以此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一、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重要性

在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会出现各类故障,包括:如相故障、接地短路等,严重影响着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故障与不正常运行还会导致电力事故发生,因此,减弱了电力系统的送电能力,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只有及时排查故障,巡查故障原因,以此确保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强化电气元件、电力设备维护、检修工作。由此可见,只有科学、合理的在电力系统中设置继电保护,才能够实时掌握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在故障发生时及时做出警报。

二、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不稳定原因

继电保护属于电力系统的二次系统,继电保护的稳定运行,是确保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点。在实际的运行中,继电保护可能会受到和硬件、软件等因素的影响,使得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出现不稳定现象。

(一)人为因素影响

当前的继电保护系统,还未实现全面化、智能化管理,电气设备的安装、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管理均需要人力进行操作。由于技术操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专业技能等差异,使得继电保护工作质量无法得到保障,在工作中疏漏现象也时常存在,导致继电保护装置在安装过程中,未能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接线操作,进而出现错误接线的情况,影响着设备的稳定运行。

在继电保护安装之后,还需要重视电路的检修工作。但是,由于继电保护维修、保养工作较为复杂,使得设备的运行状况难以得到有效的修正,故障原件也未能得到及时更换,进而增加了电力线同的故障发生率。

(二)系统硬件故障

继电保护硬件故障指的是保护装置、辅助装置。继电保护硬件包括电源供给、中央数据处理、数据转换、断电器4部分,在运作中4部分是相互协作,实现数据输入、分析、转化、输出等环节,如下图1所示。一旦其中任何一个模块发生故障,将会中断数字化流程的操作,进而导致继电保护出现不稳定现象。若是设备操作失误、电压切换不及时也会导致继电保护系统出现不稳定现象。

图1为继电保护装置结构示意图

(三)系统软件故障

电力系统中,软件故障包括操作失误、运行故障,一旦出现故障将会导致继电保护装置出现中断、设备错误运行的情况。软件故障主要表现为输入的数据值存在误差,数据逻辑分析错误、数据转化错误、编码错误等,一旦继电保护在运行中出现数据偏差。将难以确保数字化软件技术的有效运行,进而增加了软件故障的发生率。

三、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应对策略

基于上述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不稳定原因,结合相关资料,为了确保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稳定运行,其故障应对策略主要如下:

(一)加强管理人员的培训

在继电保护运行、维护工作中,系统的调度、继保、运行均需要相关技术人员的联动参与,与各个环节的电网调度人员、继电保护人员、基层运行管理人员加强协调,相互辅助,以此确保继电保护工作的稳定开展。工作必须要加强工作人眼之间的协调配置,管理人员必须要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在实际的工作中,管理人员的技能水平、管理能力等均会影响继电保护的效果。由此可见,电力企业需要加强管理人员的技能培训,通过培训强化继电保护理论、运行机理、事故特征、处理方式等知识,促使管理人员能够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与检修能力,进而确保继电保护装置发挥其该有的作用,全面维护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继电保护工作较为繁杂,因此需要健全、完善保护装置管理规章制度,最大程度确保继电保护的稳定运行。同时还应该完善设备台账、校验、运行维护、故障处理等资料,借助计算机管理系统,强化故障跟踪、检查,借助记录的数据强化对管理人员的考核,进而确保评价机制的有效落实,继电保护工作的稳定开展。在继电保护装置运行过程中,还需要建立自动化的管理平台,实现对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的实时监控,依据历史数据,制定完善的应急处理机制。

(三)提升设备检测水平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继电保护装置频发故障的原因,是因为在检修过程中,未能依据设备的实际情况,开展具备针对性的检测工作,同时也未能对设备进行实时监控。只有借助高性能的检测系统,才能够全面掌握电力系统运行中各个线路的情况,制定准确的维护、检修方案,最大程度降低故障的发生率。与此同时,还需要强化二次设备的监测水平,借助微机开展自动诊断。例如:可以在继电保护装置中加入在线监测程序,以此实现每台故障的全面自动化监测。

(四)强化设备自动化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中,可以借助微机详细记录故障的信息。故障处理相关人员,需要借助事故信息、监控信息、跳闸时间、设备过载情况等,判断产生故障的具体原因。进行故障原因检修路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开展,即:绝缘检测—保护性能检查—外部检查—定值检查。在微机应用中还,按照这类顺序开展具备较强的应用效果,能够正确的分析故障原因,确保工作人员能够有针对性的开展继电保护故障检修,全面维护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继电保护不稳定的原因较多,但是其复杂程度不高。主要包括硬件、软件、人为三部分,因此,必须要协调人员之间的工作,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积极调动工作人员的的主动性,借助微机监测,实施数据的动态记录,以此深入分析故障愿意,及时排查故障全面维护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曾章洁.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不稳定所产生的原因及事故处理方法[J]. 企业技术开发,2016,35(25):174-716.

[2]周健.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不稳定所产生的原因及事故处理方法分析[J]. 工程技术研究,2017,10(09):194+199.

[3]李青.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不稳定成因分析和事故处理方法[J]. 通讯世界,2013,20(21):199-201.

[4]杨尧.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不稳定所产生的原因及事故处理方法分析[J]. 通讯世界,2017,16(21):130-131.

[5]刘光辉. 浅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不稳定所产生的原因及事故处理方法分析[J]. 科技创新导报,2016,13(06):165+167.

论文作者:雷海涛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8

标签:;  ;  ;  ;  ;  ;  ;  ;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不稳定所产生的原因与应对策略研究论文_雷海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