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铜梁区人民医院麻醉科 重庆 402560)
【摘要】 目的:研究右美托嘧啶对黄疸患者全身麻醉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胆道探查手术的黄疸患者60例,简单随机分为2组,30例为一组。两组患者均进行静吸复合麻醉,其中,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对照组),泵注负荷量右美托嘧啶0.5μg/kg,泵注时间为麻醉诱导前15分钟(观察组)。结果:两组黄疸患者的苏醒指标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黄疸患者除T1外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和术后不良反应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黄疸患者中使用右美托嘧啶能稳定血流动力学,对苏醒质量影响小,且不良反应少。
【关键词】 黄疸;右美托嘧啶;全身麻醉;苏醒质量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1-0053-02
Right beautiful Joe pyrimidine general anesthesia in patients with jaundice to quality of observation Xu Zhiquan.
Anesthesia TongLiang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of Chongqing, Chongqing, 40256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right supporting pyrimidine quality of general anesthesia in patients with jaundice will wake up. Methods This study selected the object of study for the November 2014 to November 2015 in our hospital during the period of 60 patients with biliary tract exploration surgery jaundice, simple random divided into 2 groups, 30 cases as a group.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static absorption compound anesthesia, among them, the amount of normal saline injection (control group), pumping load right beauty pyrimidine 0.5 mu g/kg, pump injection time for 15 minutes before anesthesia induction (observation group). Results The resurgence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jaundice index does not exi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with jaundice except T1 heart rate, mean arterial pressure, and patients with postoperative adverse reaction conditions were better than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In patients with jaundice use right beauty pyrimidine can stable hemodynamics, affect the quality of awakening is small, and less adverse reaction.
【Key words】Jaundice; Right beautiful Joe pyrimidine; General anesthesia; To the quality
为研究右美托嘧啶对黄疸患者全身麻醉苏醒质量的影响,我院将黄疸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下是报告:
1.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麻醉方法
1.1 基线资料
将我院收治的黄疸患者60例(属于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期间),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一组患者30例。观察组:男13例,女17例,年龄19~68(41.65±7.82)岁,体重指数18~24(21.05±2.43)kg/m2。对照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20~69(41.71±7.83)岁,体重指数18~25(21.08±2.45)kg/m2。对照组和观察组黄疸患者在基线资料方面比较差异不明显,P值大于0.05。
1.2 麻醉方法
两组患者在术前均禁饮4小时和禁食8小时。在进入手术室后,建立静脉通路,并在术前使用地塞米松0.1mg/kg和阿托品0.005mg/kg。
黄疸患者泵注等量的生理盐水(对照组)。生理盐水根据患者的体重在前一天配置。
黄疸患者泵注负荷量右美托嘧啶0.5μg/kg(观察组),维持15分钟后进行手术,并保持1小时0.5μg/kg的速率进行静脉泵注,直至手术缝皮前10分钟。
两组黄疸患者的麻醉诱导药物为:顺式阿曲库铵1.5mg/kg、舒芬太尼0.2μg/kg、异丙酚1 mg/kg和咪达唑仑0.04mg/kg,于麻醉诱导后进行插管并连接麻醉机,机械通气的流量、Vt、RR和呼末二氧化碳(PETCO2)分别维持在2L/min、6~8ml/kg、8~12次/分钟和35~45mmHg。在将瑞芬太尼和异丙酚静脉泵注后吸入七氟醚,以维持麻醉。于患者恢复呼吸后拔管。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黄疸患者的苏醒指标和术后不良反应情况,并观察T1(未给予右美托嘧啶或生理盐水时)、T2(插管后)、T3(切皮后10min)和T4(拔管后10min)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
1.4 统计学处理
将两组黄疸患者的苏醒指标和不同时间段的心率、平均动脉压数据录入到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用%表示术后不良反应情况,以(n)%形式表现,使用卡方进行数据检验,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苏醒指标和心率、平均动脉压,用t进行检验。当P小于0.05时,表示两组黄疸患者的各项资料数据对比有明显的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
2.结果
2.1 苏醒指标
通过两组黄疸患者的苏醒指标,两组患者的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肌松药所用总量对比差异不大,P值大于0.05。
见表1所示:
2.3 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在观察两组黄疸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后得知,观察组中出现1例寒战,1例烦躁,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对照组中出现5例寒战,4例烦躁,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00%。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
3.讨论
黄疸患者会出现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1]以及脏器功能受损[2],不利于治疗及改善预后。在临床上为黄疸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血流动力学容易不稳定[3],从而造成患者心律失常和苏醒延迟[4]等情况的出现,所以,在黄疸患者围手术期实施有效的措施非常重要。
为黄疸患者泵注等量的生理盐水并不能有效稳定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且容易出现寒战等不良反应,效果并不理想。
由于黄疸患者在进行手术时易出现应激反应,导致患者出现血压升高及心动过速[5]等情况,因此在手术时应使用有效麻醉镇静药物。右美托嘧啶可使去甲肾上腺素[6]的释放和交感心血管中枢得到抑制,从而降低血压,并通过对交感活性产生拮抗[7]作用,使血流动力学稳定,避免患者出现苏醒躁动[8]的情况,且对苏醒时间的影响小,具有较好的镇静镇痛作用。
本次研究,两组黄疸患者的苏醒指标对比差异不大(P>0.05),观察组黄疸患者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除T1差异不明显外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
总而言之,右美托嘧啶对黄疸患者全身麻醉苏醒质量影响较小,且能有效稳定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适合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佳.右美托嘧啶影响黄疸患者全身麻醉苏醒质量的研究[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4,11(2):40-42.
[2]王媛,贾英萍,梁郑.右美托咪定对电子耳蜗植入术患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刊,2014,41(19):77-78.
[3]王瑞国.右美托嘧啶联合地佐辛用于全麻手术恢复期的临床效果[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5,13(1):59-60.
[4]甘国胜,周翔,秦明哲等.右美托嘧啶对颅脑手术患者术后气管拔管反应及苏醒质量的影响[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3,18(12):717-719.
[5]邱永升.右美托嘧啶在预防小儿Nuss手术苏醒期躁动的应用研究[J].当代医学,2013,19(13):139-140.
[6]王朝辉,王绍林,刘小彬.右美托嘧啶作为麻醉辅助用药的研究进展[J].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14,42(2):209-211.
[7]杨志攀.右美托嘧啶预防七氟烷小儿全身麻醉术后躁动的临床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27):105-106.
[8]吕帅国,李廷坤,李长生等.右美托嘧啶预防七氟烷全身麻醉术后躁动的效果[J].中国实用医刊,2013,40(17):47-48.
论文作者:徐志全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月第0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6
标签:黄疸论文; 患者论文; 嘧啶论文; 两组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脉压论文; 术后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1月第0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