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不良:一个有待拓展和深化的研究领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研究领域论文,不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学习不良(learning disabilities)是多学科的研究对象,作为心理学术语是1958年由Thelander,Phelps和E.Kirk三人明确提出,用以指代轻微脑功能障碍和学习困难儿童。在日本,这方面的研究已成为21世纪教育科研的六大攻关项目之一;在美国,布什政府把改善学校处境不良学生作为教育改革的突破口。美国还成立了专门的国家学习不良委员会,确定了学习不良的教育法案,创办了专门的学术刊物,如Learning Disabilities Quarterly和Journal of Learning Disabilities等。
学习不良具体是什么?惯常的做法是用来区分一个群体,考察其有关特点或机制,贴上标签后,进行教育和干预。这种做法不仅缩小了学习不良的研究领域,更严重的可能会因为标签效应而对个体发展造成消极影响。我们认为,学习不良本质上是一种或多种心理过程障碍,主要表现在听、说、读、写、思考、数学计算与推理方面的落后和困难。具体而言,一般信息加工或基本心理过程障碍是造成学业失败的重要原因,社会信息加工过程是造成其心理与行为问题的重要原因。唯其如此,学习不良与其说是一个有特殊需要的异质群体,倒不如说是一种心理现象,是伴随着个体一生发展的。诚如Paul J Gerber在2003年的一篇论文里所说的:“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学习不良不仅仅是学龄儿童的现象,而可以持续到成人期,本质上而言,贯穿于人的一生。”
学习不良作为一种心理现象,可以从质和量两方面进行区分。一是质上的区分,与多元智力理论相对应,学习不良可以是阅读不良,可以是听力和写作问题,也可以是数学学习不良,也可能是与人沟通或交往不良,体现在学习不良的研究领域里表现为各种学习不良亚类型。一是量上的区分,在某一个亚类型中,学习不良现象有轻重之分,即量上有所不同,具体什么样的情况才属于学习不良,需要依据统计学的标准。事实上,我们目前对学习不良的鉴别也主要参照质和量两种标准的结合。
近二十年来,学习不良儿童心理发展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从流行率调查到学习不良儿童的鉴别,从学习不良儿童认知特点的研究到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的研究,再到学习不良儿童认知机制与社会能力不足的发展机制研究。在研究范式上,主要采用与一般儿童或学优儿童的比较范式,考察学习不良儿童心理发展所达到的水平。在研究思路上,一条是探讨学习不良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认知信息加工机制,以及找寻认知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障碍,并进而采取有效的认知干预,目前认知机制的探讨仍然是一个热点。随着研究手段和工具的进步,对学习不良儿童的脑与神经生理机制研究也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另一条思路是探讨学习不良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水平,包括其心理与行为问题,情绪发展,社会能力,社会信息加工水平等。随着情绪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对学习不良儿童表现较多的情绪问题与社会行为问题的现象,逐渐形成了新的热点问题。值得注意的是,McNamara和Wong在2003年发现,学习不良个体在记忆,尤其是在对日常生活事件的记忆上的缺失,这显示了研究者已经开始关注存在于学习不良个体日常生活中的构成要素,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学习不良现象的生态化研究取向。
目前,成人学习不良现象也开始成为研究者关注的一个热点。近年来进行的一些追踪调查显示:成人学习不良者在教育、就业、社会适应等方面都面临着严重的问题。这个领域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由于在后高中教育阶段因学习不良而导致的学业发展和社会性问题变得日益突出,为了尽快了解和掌握学习不良在成人群体中的发生率、分布状况以及产生的影响,研究者逐步发展和建立起了一套成人学习不良筛查与诊断模式。第二,对成人学习不良认知特点的考察,是解决学习不良者所面临问题的一个关键点。第三,对成人学习不良社会适应性的研究不断增多,其基本思路在于考察和分析哪些因素影响成年学习不良者在社会适应过程中获得成功。第四,对成人学习不良的几种亚类型的神经机制研究,同时也吸引了认知神经科学和行为遗传学的关注,尤其对于阅读障碍和数学学习不良者的研究,较多使用的是神经心理(包括核磁共振(MRI)、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和事件相关电位(ERP)等等)或行为遗传学的方法,这也是很有发展前景的研究方向。
实际上,学习不良现象,不仅仅是一个关系个体成长与发展的问题,同样更是一个关系国泰民安的社会问题。例如,提高生活质量,提升人口素质,降低失业率和犯罪率等。我国有13亿人口,按国际上5%学习不良者检出率,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鉴于学习不良现象研究的重要性与现实意义,以及该领域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失业率和犯罪率等。我国有13亿人口,按国际上5%学习不良者检出率,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鉴于学习不良现象研究的重要性与现实意义,学者在该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已经取得了研究成果,如从认知角度进行学习不良儿童的策略研究,从教育干预角度进行互联网对学习不良儿童的作用的研究,对西方成人学习不良的筛查与诊断进行研究,对成人学习不良的社会适应性进行研究,从成人学习不良的认知特点与教育干预进行研究,从成人学习不良的神经心理与行为遗传进行研究等等。
摘自《心理科学进展》(京),2005.5.545~546
标签:认知发展理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