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人力资源与社会需求的冲突_大学论文

大学生人力资源与社会需求的碰撞,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需求论文,人力资源论文,大学生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大学生求职与社会需求的错位

在我国7亿多庞大的从业人员中,高层次人才稀缺。有关调查表明“2000年我国25-64岁劳动人口中,具有高等教育学历的比例仅占5.2%,1999年OECD国家这一指标的平均值为24%,超过我国4倍,我国具有本科和研究生学历的高层次人才比重仅占1.38%,总人数不足1000万人。”[1]从全球的角度看“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2003年达到15%,而世界平均水平为17.8%,发达国家为61.1%”(注:周济:在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来看,我国高等级的专门人才还是比较匮乏的。然而,由于我国就业人口过于庞大,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不高,就业压力在现阶段突显,其中也包括大学毕业生就业在内。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社会热点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但是,在我们正确认识这一社会问题,积极寻求解决办法的同时,有一个问题也不容忽视,这就是一部分企业和行业找不到自己需要甚至是渴求的专业人才,形成社会供需矛盾的另一面,这种总体上的供大于求和某些领域的求大于供,是一种错位。研究社会专业人才供求错位,不仅是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举措之一,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重大内容。

表1 湖南省湘潭市2004年第一季度人才需求(按用人单位性质分)状况

资料来源:湘潭市人才交流中心

表2 湖南省湘潭市部分高校2004届毕业生就业意向抽样调查结果

从表1可看出专业人才供求错位情况。

从表1和表2可看出毕业生的就业意向与社会需求有较大的差距。党政机关的需求仅占需求的1.75%,而19.8%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意向第一选择选择了党政机关;私营企业的需求占总需求的43.8%,只有5.6%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意向第一选择选择了私营企业。

从表3、表4可以看出,毕业生最终行业流向的比例情况与需求信息的比例情况并不完全一致。例如:需求信息中私营企业占了17%的比例,但只有7%的学生最终在私营企业就业。

表3 湖南科技大学2004后本科毕业生就业需求信息行业来源

单位类别比例

单位类别

比例

党政机关1.2%

国有企业

9.8%

高等学校2.2%

三资企业

15.4%

其他教学单位

27%

私营企业

17%

部队

2.1%

其他16.8%

其他事业单位

8.5%

表4 湖南科技大学2004后本科毕业生就业行业流向

单位类别 比例

  单位类别

 比例

党政机关 0.75%

国有企业

  9.7%

高等学校 1.3%

 三资企业

  17%

其他教学单位

22.8%

私营企业

  7%

部队

2.5%

 自主创业

  0.5%

其他事业单位

7.2%

 待就业 13.2%

录取研究生

  8.8%

 其他  9.25%

表3、表4数据截止时间为2004年6月21日

再从我国煤炭行业的专业人才供需情况来看,作为就业地域相对偏僻,风险相对较大,经济收入相对低一点的煤炭行业,专业人才需求明显大于供给。

根据《中国煤炭报》2001年11月的问卷调查,96%的煤炭企业缺少机电专业人才,88%的企业缺少采矿专业人才,此外,通风、安全、选煤、煤化工等专业人才也在紧缺范围之内。许多企业的采矿、掘进、机电、测量、地质、通风工程技术人员已经断档,不得不让技术工人代行工程技术人员的职责。又如,我校今年采矿专业有21名毕业生,自2003年11月至2004年5月到我校要求引进采矿专业毕业生的需求人数为181,供需比为1:9。造成煤炭行业人才紧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近几年煤炭专业招生人数锐减、煤炭专业毕业生不愿到煤炭企业工作是造成这一状况的重要原因。据11所原煤炭工程类高校的统计,体制改革前地矿类专业(含采矿、选矿、地质、测量、通风安全等)共有54个专业点,招生人数最多时曾占招生总数的50%以上,目前仅剩下29个专业点,招生人数大幅度减少,有的已停止招生或隔年招生。地矿类专业学生改行就业的比例相当大。1997年以前,煤炭高校毕业生的70%,其中地矿类专业毕业生的90%分配到煤炭行业就业,但1999年以后,招生就业全面并轨,毕业生自主择业以来,这种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这样的情况,致使一些大型国有重点煤炭企业近5年没有招聘到本科学历的毕业生,大部分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人员严重匮乏,不仅影响了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的企业连维持简单再生产都感到困难。

与煤炭行业相类似的是,我国高级职业技术人员也是严重短缺。如广州市“十五”规划需要技师10万人,而现在不足8000人,其中高级技师不足300人[2]。2003年,全国高职毕业生就业率却为55%,作为实用性技术型人才的高职毕业生,其就业已成为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点和难点。

二、供需错位的原因

一边是部分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一边是部分企业、部分行业找不到自己所需要的人才,如此强烈的反差,究其原因主要是:

1.高校培养的人才的学科专业结构、层次与社会需求的脱节。从社会大环境看,由于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之中,一方面,市场经济体制特别是劳动力市场的发育还不成熟;从政府方面来说,由于在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观念不可能在很短时间内实现彻底转换,我们体制中还残留着不少旧的东西,政府职能的转变也没有最终完成,政府还难以对教育发展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教育对社会发展变化的自动调节机制还没有形成,这就使得高校毕业生供求结构性失衡的现象普遍存在。从学校的情况看,由于目前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有限,在专业设置上无法根据市场的需求迅速作出调整,同时,由于办学经费主要来自于政府拔款,学校缺乏与社会的广泛联系和适应社会需求的主动性,因而导致学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人力资源的市场需求状况不能及时地反馈到人力资源的培养内容中,造成供需“两张皮”。另外,我国的高等教育过分注重了高层次人才培养,甚至以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来应对社会变化多样的人才需求。致使高校毕业生在层次结构上与社会的需求严重脱节。

2.政府缺乏引导高校毕业生流向艰苦地区、艰苦行业、非公有制企业就业的有效机制。我国是一个地区、城乡差异十分明显的国家,不同行业、不同所有制单位劳动者,工资福利状况的差别十分显著,加之劳动人事、户籍、住房、医疗、保险等方面的制度还不完善,劳动力的流动还比较困难,这些因素严重影响了毕业生就业选择范围。另外,在推行毕业生“双向选择”制度的同时,一段时间内国家没有出台引导高校毕业生到艰苦地区、艰苦行业、非公有制企业就业的优惠政策,严重影响了高校毕业生到这部分地区和行业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大学生的就业观念还不适应社会新形势的要求。虽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起来,高校毕业生就业由政府统包统分的制度已经改变,但是不少学生(包括他们的家长)的观念还没有改变,也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期望值过高。看不上中小企业、非公有制单位,更不愿意到农村、艰苦行业。大部分毕业生普遍缺少创业意识和风险意识。例如,从表1至表4中可以看出,19.8%的学生的就业意向首先指向了只占需求量1.75%的党政机关,只有7%的学生最终选择了占需求总数17%私营企业,尽管这只是个别地区、个别学校的统计情况,但由此可见一斑。

三、应对方略

上述几个方面的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势必使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严重。有鉴于此,我们认为,目前应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工作。

1.适应社会需求,及时调整教学上的学科、专业和层次结构。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高校作为独立办学实体,人才就是自己的产品,只有“产销对路”,学校才能生存和发展。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经济结构将面临重大调整,这必然导致不同行业对人才需求此消彼涨的新变化。因此,作为学校,要根据整个经济环境大背景,积极开展社会调查,研究人才市场的现状与前景,科学地预测未来人才的需求状况,适时并合理地调整学科专业结构,确定招生专业和规模,按市场需求制定教育规划、培养模式、人才规格,按照岗位能力要求设置课程体系。其次,学校应与社会建立广泛而直接的联系,掌握社会特别是地方经济改革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学科和专业结构的调整,解决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再次,学校应不断深化教学、教材改革,更新知识内容,尽最大努力将最新技术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学生能及时掌握前沿学科的发展动态。作为政府,应加强高等教育的布局调整,明确不同层次学校不同的培养目标,要形成一个有效、合理的教育发展梯度,对各个层次的教育的规模和定位进行合理安排,例如,重点高校应加快发展研究生教育;普通高校应扩大适应社会需求专业的本科生规模;高职院校应加快发展培养高级技师的职业技术教育。努力实现人才培养更加多样化,以促进社会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2.制订优惠政策,引导毕业生流向农村、西部地区、艰苦行业、民营企业和生产第一线。作为学校,首先应加强毕业生的思想教育,教育学生把自身价值的实现与党和人民的利益结合起来,把所学的知识奉献给社会,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其次,学校应针对人才需求多元化需要,改革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既重专业教育,又重通识教育,构建学生终身学习体系。作为政府,首先,要制定优惠政策,采取取消见习期、工资补贴等方式,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到农村、到艰苦行业、到西部地区工作。其次,政府人事部门,要对大学生的人事档案和户籍实行统一的信息化管理。在户口、人事管理、社会保障、身份积累等方面,制定一些鼓励大学生到私营企业、个体企业、三资企业、农村就业和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特别是保护他们在不同地区、不同所有制单位就业时的身份积累的继承性和连贯性,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同时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来调控大学生在不同地区、不同企业就业的工资水平及社会保障。

3.转变学生就业观念、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和非正规就业。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这不仅仅是一种教育形式的替换,更重要的是一种思想观念的变化,大众化的教育阶段,需要大众化的就业观念,其中,最重要的是自主创业和到非正规部门就业的观念。

首先,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是一种未来的发展趋势。大学毕业生从就业走向创业,一要学生个体在思想观念上作出调整,改变保守和依赖思想,树立创新和创业精神;二要国家在政策上作出调整,营造一个有利于创业的社会环境,为毕业生提供必需的创业经验和机会;三要学校在培养方式上作出调整,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和课本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重在师生中开展与创业有关的活动,创造有利于创业的舆论导向与氛围,在师生中经常分析创业者成功的个案,运用多种形式进行创业设计和创业计划比赛,激发师生的创业热情和创业理念。另外,学校应教育学生改变成才观念,树立成才之路多样化的新理念。

其次,大学生的非正规就业可以引导大学生形成合理的择业和自主创业的精神,有利于调节人才的供求关系,使可能生产力转变为现实生产力,并增加劳动者的竞争力和转换力。从目前的情况看,在单一、正规的就业模式难以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情况下,大学生的非正规就业将成为大学生就业的新的生长点。然而,现实中的许多因素阻碍着大学生非正规就业,首先,学生自身和家长的就业观念中普遍存在着就业取向的“福利化”和就业期望的“非风险化”观念、“一次终结性就业”等思想,尤其是家长对大学生的非正规就业的冷漠和排斥心理,成为阻碍非正规就业的主要障碍;其次,政府对大学生的非正规就业没有提供保障机制,因此,作为学校应通过多种形式教育、指导、帮助学生及家长转变观念,破除学生非正规就业的观念和心理障碍,作为政府要把大学生非正规就业纳入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划中,从法律的角度确保大学生非正规就业的地位,建立有利于非正规就业发展的市场环境,并为大学生非正规就业提供信息服务、资金援助和政策、法律支持。

标签:;  ;  ;  ;  ;  ;  

大学生人力资源与社会需求的冲突_大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