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圆环病素养病暨暨断奶子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的防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圆环论文,综合征论文,素养论文,系统论文,病暨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流行特点
猪圆环病毒病有两个血清型,PCV-1型没有致病性,PCV-2型具有致病性,其潜伏期为2周。据一些国家的血清学调查,多数猪场血清阳性率为30%~80%,子猪出生后血清中含有较高的抗PCV母源抗体,在8~9周龄时这种抗体消失,在13~15周龄时血清中这种抗体又重新出现。这正是8周龄前后子猪易感染的原因所在。另外,结合多年来的临床经验,笔者认为:造成子猪死亡率高的重要原因与蓝耳病病毒、猪瘟病毒以及细菌混合感染有关。尤其是PCV-2型病毒与蓝耳病病毒或某些免疫抑制因素的共同作用,造成猪体免疫抑制,继发多种病原混合感染,死亡率高。此病在夏季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季节,高温高湿和蚊蝇叮咬都是诱因。断奶、转群、换料等应激因素也是引发该病的重要因素。
临床症状
猪圆环病毒病主要发生于5~12周龄的子猪。子猪断奶前生长发育还好,断奶后发生腹泻,逐渐消瘦,毛焦肷吊,有的发生肚胀,被毛粗乱无光,发育迟缓,体重明显减轻,出现结膜苍白、贫血症状,个别的出现黄疽现象,皮肤颜色暗淡发乌,腹股沟淋巴结显著肿大,是正常的5倍以上。若出现并发感染,多耳朵发绀,腹部皮下可出现小米粒大小的红色或紫色出血点,后期呈黑褐色。一般体温正常或偏低,并发感染则可能引起体温升高,出现呼吸道症状。本病以严重消瘦、死亡和全身淋巴结肿大、坏死为特征,使用抗生素治疗无效或效果不好。
治疗措施
大群拌料、饮水治疗 采取亚广蓝圆热毒清200克,亚广福利来(主要成分为氟苯尼考和保密成分)50克,葡萄糖1公斤,混合后拌料100公斤,连续让猪自由采食3~5天;在饮水中添加圆蓝五肽,用量为预防量的2倍,让猪自由饮用1周后,进入常规保健。
个别对症打针治疗对 腹下有出血点的可用亚广头孢克林(主要成分为林可霉素和保密成分)、圆蓝五肽,均按猪每公斤体重0.2毫升肌注,每天注射2次,连续注射1~3天;对有喘气或拉稀症状的可采用亚广金氟奇安(主要成分为氟苯尼考和保密成分)和圆蓝五肽,均按猪每公斤体重0.2毫升肌注,每天分别注射1次,连续注射2~3天。
注:子猪体温高时可加大圆蓝五肽的用量,每天肌注2次;若病猪体温低于常温,要先使用恢复体质和脏器功能的药,可先用圆蓝五肽饮水给药,待体温恢复后再用上述药物注射治疗。
病理变化
剖检死亡猪尸体,可见腹股沟、肺门、颌下及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坏死,切面呈黑白相间的大理石状,肺呈肉样变,肝初期肿大后期萎缩,胃底部常形成大片溃疡,并发猪瘟或链球菌病时腹部皮下有黑褐色点状出血,并发猪繁殖与呼吸系统综合征时胸腔积有胶冻样液体,并有心肌炎变化;并发猪瘟时肾脏有针尖状出血点。
预防措施
做好常规疫(菌)的科学免疫 虽然当前还没有能够很好控制猪圆环病毒病的疫苗,但是,切实做好猪瘟、链球菌病、子猪副伤寒、丹毒、肺疫等病的免疫,以防并发感染是十分必要的。
做好净化工作 母猪产前28天可用亚广伊维菌素进行一次体表和肠道驱虫,进入产房前要进行淋浴消毒;尽量限制交叉哺乳,如需代养,应在分娩后24小时内调整到位;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空栏时要按照消毒程序采用亚广消毒卫士(主要成分为聚维酮碘)和熏毒净(主要成分为三氯异氰尿酸)彻底消毒后1周再行使用;对种公、母猪每间隔2周采用0.2%的亚广蓝圆热毒清(主要成分为中药抗病毒、提高免疫力的提取成分)拌料2天,同时用0.2%~0.4%的圆蓝五肽(主要成分为解除免疫抑制、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中药多肽提取剂)加糖盐水溶液饮水2天,定期药物净化保健;对感染猪要及时淘汰和消毒净化。
减少应激因素 断奶前1周对母猪逐渐减料,对子猪逐渐增料;断奶后子猪在原产床要继续喂养1~2周再转群;转群要尽量将一个产床的子猪转到一个保育栏内,避免咬斗应激;断奶后1周温度维持不变,以后每间隔2~3天降低1℃直至常温;延期饲喂子猪教槽料,更换饲料要逐渐过渡,避免突然换料;保持圈舍卫生、空气新鲜和适宜的饲养密度;夏季气温超过30℃可在500公斤饮水中添加亚广应激速安(主要成分为黄芪多糖、维生素C、薄荷脑等)100克,让猪自由饮用,以避免热应激。
消灭蚊蝇 在蚊蝇猖獗季节,在猪饲料中添加亚广枪手(主要成分为环丙胺嗪和保密成分),每吨饲料中添加500克,搅拌均匀,饲喂1天后彻底清粪1次,并将清出的猪粪运到远处或用枪手干粉喷洒粪堆控制蚊蝇产卵。
药物保健 在子猪保育阶段,每周采用亚广蓝圆热毒清拌料圆蓝五肽饮水2天;育肥猪每间隔2周用药2天,不仅可预防圆环病毒病,而且可预防猪高热症。
联系电话:0371-69333565
标签:体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