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专栏——新时代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研究(Ⅶ)
编者按: 在新形势下,伴随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大型仪器设备的大幅度增长,如何有效利用这些仪器设备已经成为人们所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大型仪器设备是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重要基础保障和技术支撑,仪器设备的管理水平和利用效率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提高。本期“特约栏目”向广大读者推荐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关于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实行集约化管理,以及北京技术交易促进中心关于利用首都科技条件平台推动实验室科研设施与仪器开放共享的文章,供大家借鉴、参考。
按照铅锌矿的充填集料应用工艺落实效果分析,将其整体的充填集料应用进行了优化设计,整个优化设计中,将-3cm尾矿砂,冶炼水淬渣作为整个集料充填中的材料应用,并且按照对应的充填集料控制需求,将整体充填工艺应用中的材料控制做出了优化,借助这种充填材料的优化控制,能够将整体矿产充填开采工艺实施好,对于保障该矿产的开采能力提升具有重要性保障意义。结合具体的矿产充填工艺开采现状,将对应的充填集料中的材料应用膏体性能进行了分析,对应的材料性能分析如表1所示:
大型科研仪器设备集约化管理研究
徐振国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北京 100862)
摘要: 随着国家优惠政策的出台,各高校和科研院所购买的大型科研仪器设备无论种类和数量都有大幅度的提升。该文分析并介绍了我国高校和科研院所拥有的大型科研仪器设备集约化管理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大型科研仪器设备集约化管理的意义,并提出加强大型科研仪器设备集约化管理的政策措施,以期更好地为教学和科研服务。
关键词: 集约化管理;大型科研仪器设备;政策措施
近年来,随着国家优惠政策的出台,各高校和科研院所购买的大型科研仪器设备无论种类和数量都有大幅度的提升。大型科研仪器设备是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教学和科研的重要物质基础保障和技术支撑。大型科研仪器设备管理水平和利用率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提高,同时也是大型科研仪器设备管理的核心,在大型科研仪器设备越来越多的背景下,对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实行集约化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集约化管理是大型科研仪器设备有效管理的重要手段。
在冷凝式锅炉中,为解决一般锅炉排放大量汽化潜热的问题,将烟气温度设定为露点温度以下,以此提高锅炉的热效率[6-7],充分回收利用烟气的显热和水蒸气的冷凝热,使燃气锅炉效率提升至100%~110%[3]。
采访快要结束时,杨斌特意向我们展示了由阳光印网设计研发的三款绿色环保包装产品,具有无胶封箱、可循环利用、环保无污染等特性,它们拥有一个好听的名字——阳光宝盒。我想,如果把阳光印网搭建的互联网平台看作其软实力的展现,那么一个走在行业前沿、融于时代潮流的设计团队便是其硬实力的体现。
集约化管理是现代管理提高效率与效益的基本取向。集约化的“集”是指集中,集合人力、物力、财力、管理等生产要素,进行统一配置;集约化的“约”是指在集中、统一配置生产要素的过程中,以节俭、约束、高效为价值取向,从而达到降低成本、高效管理,进而使单位集中核心力量,获得可持续发展的优势[1]。
在高架桥公路开始运行之后,路面除了会受车辆负荷作用之下的影响,更是会被自身重量荷载以及雨水等自然因素所影响,这些问题均会对路面的使用寿命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若想要避免高架运行过程中出现桥头路基沉降的问题,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对桥头路基的质量进行有效检测。另外,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要加大路面的养护力度,首先就要建立和完善的养护管理制度,同时健全养护工作方法。同时,提前预测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与不安全因素,采取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避免高架运行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的发生。最后,施工单位还需要加大养护资金的投入力度,提升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从而确保高架桥头路基运行的稳定性。
(2)加强对管理单位科研设施与仪器在线服务平台建设的指导。如前所述,管理单位建立科研设施与仪器在线服务平台是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实行集约化的一种重要的管理模式,目前还有一部分管理单位未建立在线服务平台,或已建立但是未实现与国家网络管理平台对接。基于此,要加强对管理单位在线服务平台的建设指导,深入解读科研设施与仪器管理单位在线服务平台建设运行管理规范[10]和数据报送规范[11],同时制定接口规范,实现在线服务平台与国家网络管理平台的有效链接。
1 大型科研仪器设备集约化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3)集约化管理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大型科研仪器设备的集约化管理,为教学和科研人员提供了便利条件和良好的工作环境,同时为研究生的成长提供了有利条件,借助于大型科研仪器设备,研究生可以参与高水平的科研活动,激发研究生的科研意识,提高科研能力。
(2)集约化管理有利于高水平科研成果的产出。大型科研仪器设备的集约化管理改变了仪器设备及实验场地分散,不能合理使用的局面。科研人员可以全方位、随时掌握科学实验的进度,做到心中有数,使课题组能够全身心投入到科研中,同时,做实验可以一气呵成,再也不用东奔西跑去做实验,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的产出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表1 各部门大型科研仪器设备集约化情况
(3)高校的大型科研仪器设备的集约化水平低于科研院所。中央级高校拥有的大型科研仪器设备总数量为22586台,原值为3246972万元,其中实行集约化管理的大型科研仪器设备5319台,原值858300万元。集约化管理的大型科研仪器设备的数量占比为23.55%,原值占比26.43%。中央级科研院所拥有的大型科研仪器设备总数量为17816台,原值为2996555万元,其中实行集约化管理的大型科研仪器设备6309台,原值1276378万元。集约化管理的大型科研仪器设备的数量占比为35.4%,原值占比42.59% (见表2)。
表2 集约化管理的大型科研仪器设备的数量占比情况
(3)加强实验技术队伍的建设。虽然近些年高校和科研院所越来越重视实验技术队伍的建设,但实验技术人员在数量上仍然不足,尤其高水平的实验技术人员。高校和科研院所应该将大型科研仪器设备集约化管理与骨干实验技术队伍建设有机结合,根据集约化管理的大型科研仪器设备的数量和任务,配备素质较高的专(兼)职实验技术与管理人员。同时,大型科研仪器设备集约化管理后,将原实验室中的学术带头人引进作技术指导,提升集约化管理的大型科研仪器设备的技术水平和对外服务能力。
(5)一些高校和科研院所虽然建立了在线服务平台,但未能与科研设施与仪器国家网络管理平台实现有效对接。管理单位建立在线服务平台,将科研仪器设备纳入该平台,并实现与国家网络管理平台的有效对接是实现科研仪器设备集约化管理的重要方式。目前,在拥有大型科研器设备的474家中央级高校和科研院所中,有160余家未实现与国家网络管理平台的对接,占比超过30%,占比较高。
2 大型科研仪器设备集约化管理的意义
(1)集约化管理有助于提高大型科研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从各高校和科研院所大型科研仪器设备使用的效果来看,集中管理比分散管理有利,“专管共用、相对集中、开放共享”的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利用率和共享率都比较好。例如国家大型科研仪器中心是典型的集约化管理模式,它的共享率为95.8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86.00%)近10个百分点(见图1)。
图1 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开放率
(2)中科院、交通运输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集约化管理水平居前几位。中科院、交通运输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集约化管理的仪器设备数量占本部门纳入国家网络管理平台的仪器设备数量的占比分别为 61.78%、44.09%、26.12%、23.46%。中科院、交通运输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集约化管理的仪器设备原值占本部门纳入国家网络管理平台的仪器设备原值占比分别为 63.83%、47.4%、29.8%、26.16%(见表 1)。国家文物局虽然集约化的占比为100%,但是仪器设备只有11台,实行集约化更为容易,因此不具有代表性。
(1)大型科研仪器设备集约化管理比例不高。根据科研设施与仪器国家网络管理平台(2018年)上报的数据显示,我国拥有大型科研器设备的中央级高校和科研院所共474家,拥有50万元及以上大型科研仪器设备40402台,其中实行集中集约化管理的仪器设备数量11628台,占比28.8%。中央级高校和科研院所拥有的50万元及以上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原值6243528万元,其中实行集约化管理的仪器原值2134678万元,占比34.2%,集约化管理的占比均不高。
机车牵引供电系统中的电机、变压器和较长供电线路在运行中需要消耗无功功率,产生大量的感性无功损耗。由于地铁系统的特殊性,大量使用的高低压电缆则会向电网提供容性无功功率。
3 加强大型科研仪器设备集约化管理的措施
(1)加强制度上的保障。管理单位是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实现集约化管理的主体,管理单位的政策支持是集约化管理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没有政策支持,集约化管理将成为空谈,只能是流于形式。因此管理单位必须出台相应的政策,在资金投入、人员编制、职称晋升等为大型科研仪器设备的集约化管理提供保障。
连玉秀、熊梦辉等对教学实验室集约化建设开展了研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2-3],李璟芳等对高校公共科研服务平台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益提高的措施进行了研究[4]。此外,很多其他学者也对大型科研仪器设备的管理和使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5-9]。本文就我国中央级高校和科研院所大型科研仪器设备的集约管理进行研究,提出加强集约化管理的措施,以期更好地为教学和科研服务。
(4)集约化管理有利于避免大型科研仪器设备重复购置,节约购置资金。将大型科研仪器设备集中管理、共管共用,避免了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各学院、实验室、分析测试中心重复购置相同的仪器设备,有效地节约了仪器设备的购置资金,同时能够提高大型科研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
(4)虽然有的管理单位实现了集约化管理,但是占本单位大型科研仪器设备的比例却很低。有的管理单位上报到科研设施与仪器国家网络管理中的仪器设备共计125台,但是只有2台仪器实行了集约化管理,占比仅为1.6%,占比非常低,很不利于大型科研仪器设备的使用和对外开放共享。
(4)通过各类科技计划(专项、基金)项目申购的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必须进行集约化管理。目前,高校和科研院所很多通用的仪器设备掌握在大牌学术带头人手中,他们认为用自己的科研经费购买的就应该属于自己,抵触将其仪器设备进行集约化管理,这是导致集约化管理程度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必须要求各管理单位通过各类科技计划(专项、基金)项目申购的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实行集约化管理。
(5)在科研设施与仪器开放共享评价考核中加强对集约化管理的引导。国发[2014]70号文要求对管理单位科研设施与仪器的开放共享情况进行评价考核。在评价考核中,负责考核的组织机构将大型科研仪器设备的集约化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核内容,建议在今后的评价考核指标体系中,进一步加强对集约化管理的引导,提升各管理单位对集约化管理的重视程度。
4 结语
大型科研仪器设备的集约化管理有助于提高大型科研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有利于加强科研管理力度、有利于人才的培养,有效节省大型科研仪器设备的购置资金,因此必须加强大型科研仪器设备的集约化管理水平,为我国的科技和经济服务。
在这个碎片化学习的时代发展潮流中,不论是个性化教学,还是培养学生终身的学习习惯,微课都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教学利器。在农村语文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资源的匮乏和教学环境的限制,很多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只能凭借着教师引导进行想象,不能通过事物或者视频来进行更好的学习。微课作为互联网教学的一种产物,如何在农村语文教学过程中发挥出最大的优势,从而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质能力,将要依靠教师的有效设计和合理引导才能实现。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傅莉. 实验室仪器设备集约化管理的实践与探索[J]. 科技信息,2006(6): 52-53.
[2]连玉秀,李方和. 科研实验室相对集约化管理及其探讨[J].中国医院管理,1999(2): 43-44.
[3]熊梦辉,李曦,耿红梅,等. 教学实验室集约化建设的探索[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5): 18-19.
[4]李璟,徐芳. 提高高校公共科研服务平台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益的措施[J]. 科技创新,2017(7): 33-34.
[5]刘立琴,陈永清. 大型仪器共享管理的研究与实践[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 28(2): 208-210.
[6]朱惠蓉,丁一上,成虹,等. 设备最大使用效益的探索与实践[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 26(12): 140-143.
[7]朱军,周建军. 提高高校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益的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 28(7): 205-209.
[8]孙玉芳,苏枋,刘泽昊,等. 西部高校提高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益的实践与思考[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 33(2):245-248.
[9]梁雄,胡泽友,杨毅. 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的探索与实践[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 30(4): 194-196.
[10]科学技术部. 科研设施与仪器管理单位在线服务平台建设运行管理规范—附件1:国科办基[2015]63号[Z]. 2019.
[11]科学技术部. 科研设施与仪器管理单位在线服务平台数据报送规范—附件2:国科办基[2015]63号[Z]. 2019.
Research on composite management of large-scale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ruments and equipment
XU Zhenguo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Center, Beijing 100862,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promulgation of national preferential policies, the types and quantities of large-scale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ruments and equipment purchased by universities and research institutes have been greatly encreased.This paper analyses and introduces the composite management of large-scale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ruments and equipment owned by universities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s in China, as well as the existing problems,expounds upon the significance of composite management of large-scale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ruments and equipment, and puts forward policy measures to strengthen such management in order to better serve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Key words: composite management; large-scale scientific and research instruments and equipment; policy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 G4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4956(2019)08-0001-03
DOI: 10.16791/j.cnki.sjg.2019.08.001
收稿日期: 2019-04-05
作者简介:
徐振国(1976—),男,辽宁瓦房店,理学博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科技资源管理。
E-mail: zhenguoxu@126.com
标签:集约化管理论文; 大型科研仪器设备论文; 政策措施论文;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