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教育危机”以来美国基础教育的实质性变化_美国教育论文

80年代“教育危机”以来美国基础教育的实质性变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美国论文,基础教育论文,实质性论文,危机论文,年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缺乏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酿成美国“教育危机”的主要原因

1983年,美国国家教育优化委员会公布的调查报告《国家在危机中

,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悲观地指出:“我们国家正处于危险之中。我国在商业、工业、科学和技术发明上一度无与匹敌的领先地位,现正在被全世界竞争者超越。…我们的社会教育基础目前正在被越来越严重的学生成绩平庸状况所侵蚀,它威胁着我们国家的前途,威胁着我们民族的未来。…我们正在培养的新一代美国人,既是科盲又是技术盲。” (注:National Commission on Excellence in Education:"A Nation at Risk:the Imperative for Educational Reform"(Department of Education,Washington,D.C.,1983))报告列举美国学生在国际中学生学习成绩测试中屡遭失败,学生纪律松驰,校内暴力和违法犯罪等恶性事件连续发生等,说明美国基础教育质量正在下降,美国教育出现了严重危机。这引起了美国朝野各界的震惊和忧虑。他们认为:二战以来长期被美国垄断的尖端科学技术正被日本和西欧等国赶上,20年来美国经济增长率一直降低(见表1),美国外贸上出现大量入超,财政出现巨额赤字等,都与教育质量下降分不开。高质量的学生能把国家推向前进,而低质量的学生则无论如何不可能将一个超级大国永远保持在顶峰上。

注:统计资料来源于美国《经济学家》杂志,1987年1月31日和OECD(1986年)。GDP即国内生产总值,GDP/PPE即每个雇佣劳动力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美国的基础教育质量怎么会出现危机呢?美国人在和日本、法国、德国等其它国家比较后,发现美国的中小学教师素质太差。当时,美国另一份很有影响的调查报告《明天的教师》指出:“没有教师质量的大幅度提高,学生的成绩就不会有多大的提高。”(注:罗正华:《美国教师教育的发展趋势》,《外国教育研究》,1994年第5期)。新加坡教育部长陈庆炎先生说:“先进的教学设备并不能直接造就出高素质的学生。高水平的学生,是由高水平的教师带出来的。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才是最困难的。”(注:邓文:《新加坡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新措施》,《外国教育动态》,1991年第6期)。美国学校虽有一流的设备,但是缺乏一流的教师,很难造就出一流的学生。由于美国高中毕业生考入大学的总分每年都在滑坡,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质量。美国的许多大学不得不惜重金从国外招收研究生。据统计,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的科学家总人数中,外国人的比例在1975年为16%,1986年上升为21%;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的所有外国人中,继续留美工作的人数比例,从1972年的29%增至1986年的52%。在6万名对美国有杰出贡献的人才中,外国移民占了半数以上。不难看出美国的高科技在很大程度上是靠高薪吸引外来移民中的优秀知识分子来支撑的;这场教育危机正是长期以来缺乏高水平教师队伍酿成的恶果。

美国作为世界强国,为什么教师队伍质量会不高呢?主要原因有以下三条。

(一)美国人的传统观念对教师职业有偏见。美国人长期坚持实用主义的思想方法。普遍存在所谓“能者做事,庸者教书”这样一种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即把教师职业看成是一种“庸人职业”,师范教育是可有可无的教育。因此,纵观美国的教育史,无论教师的社会地位,还是经济地位,在美国历史上一直比较低。直到20世纪初,美国普及中等教育时,由于教师严重短缺,师范教育生源不足,严重威胁着各州义务教育的开展,美国朝野各界这才开始认识到师范教育并非可有可无,而恰恰是培养合格的教师所必不可少的一门专业,这才把它与文、理、工、农、医等专业一样看待;师范教育也才成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1957年前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使美国惊恐地感到美国在军事和科学技术方面已经受到苏联的严重威胁。为此美国国会1958年通过《国防教育法》,指出“国家安全要求最充分地发展全国男女青年的智力资源和技术技能”,授权联邦政府拨款2.8亿美元分摊给州立学校,以加强自然科学、数学、现代外语和其它紧要的教学计划的实施。虽然这使美国政府开始认识到国际竞争是高质量的人才竞争,是高质量的教育竞争,需要提高师范教育质量了,但是师范教育的重要战略地位在当时并没有被美国朝野各界所共认。

(二)“非定向型”师范教育体制削弱师范教育质量。60年代之前,美国的师范院校向穷人的孩子提供助学金,尽管教师职业在社会上不吃香,但还能吸引不少出身贫困家庭的优秀中学生为谋生来读师范专业,毕业之后去中小学任教,这基本上可以保证美国基础教育质量。然而进入60年代,美国大学新生人数猛增,高等教育规模急剧膨胀。为此联邦政府从实用主义出发,资助各州把原有的数百所师范学院几乎全部扩展成具有多重宗旨的文理学院或综合大学,下设教育系或教育学院,实行“非定向型”师范教育体系。这样,使得原来师范院校的许多学术水平较高的教师纷纷转入其它新成立的大学去任教。大部分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并不愿意去教书,只想得到一个“教师合格证”,迫不得已怕失业时才去教书。结果,不但没有从数量和质量上保证教师的需求,却使教育专业的师范性和学术性受到严重削弱,所培养教师的专业思想、敬业精神和整体素质都很差。美国学者凯尔纳在1963年就指出:“美国教师、学校行政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员的教育,与其说是成功的,倒不如说更多的是失败。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无论这些培训计划中的通艺部分还是专业部分都远未接近自己的理论目标。”(注:Koerner,J.D.,On theMis-Education of American Teachers (1963).In Cohen,S.(Ed.)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A Documentary History,Vol.,5.1974.)

(三)长期以来美国政府对师范教育的投入不足,使教师职业缺乏吸引力。在60年代中期,随着美国大学商业化程度加剧,联邦政府和各大公司为了发展高科技,占领市场,大力投资理工科专业来培养科技人才,对师范教育的投资相对减少。师范教育专业对大中学生越来越失去吸引力,绝大部分高中毕业的优秀生都选择了医学、法律、计算机等热门专业,结果造成师范生的素质越来越低,新教师的质量趋于下降。凯尔纳曾尖锐指出:美国“教育已被金钱和权力败坏了。…这样,美国师范教育基本上是一种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制定并驾驭培训计划的专业教育,作为一门学术性学科看,信誉是极差的。…差的学生能力也差。学教育的学生与学农业和工商管理的学生,都处于学术阶梯的低层次。从1928—1932年宾夕法尼亚州的典型研究开始到最近的几项研究为止,关于这一题目的每个主要研究都得出了相同的结论:学教育的学生无论在成绩还是天资方面,与其它领域的学生相比,都显得差些。这是半个世纪以来整个高等教育中非正式的人所共知的事实。教学因夹杂学术、社会和经济等原因而吸收的学生差,但是由于教育的教师班子无动于衷地接受这种状况,它不能去掉力不胜任者并提高招生和成绩的标准,这就造成了循环性的问题:差的教师班子保持着吸引差的学生的低标准,同时低标准又阻塞了更好的教师班子进入教育领域和提高吸引较好学生修业更好计划的标准。”(注:Koerner,J.D.,On the Mis-Educationof American Teachers(1963).In Cohen,S.(Ed.),Education in theUnited States:A Documentary History,Vol.,5,1974.) 70年代,伴随着整个美国的社会危机、经济危机和公众的信任危机,美国的教育环境更趋恶化。迫于种种压力美国开始削减教育经费,使教育更严重受挫,使教师职业更加缺乏吸引力。卡内基基金会1986年在题为《国家为21世纪准备教师》的报告中曾指出:美国要摆脱所陷入的困境,教育要取得成功,必须有一个足够的高质量的师资储备,必须保留和造就一批优秀的教师。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使教师职业成为和医生、建筑师、律师等职业一样名符其实的“专门职业”。

二、80年代以来美国教育改革的主要措施

“教育危机”促使美国政府加速了教育改革的步伐。为提高美国的基础教育质量,十年来美国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教育改革方案,如:1991年4月,布什总统发布了美国政府的新教育方略一《美国2000计划》

;1993年初,克林顿政府参照布什政府制定的《美国2000计划》,很快制定了名称为《美国2000年教育目标法》。美国教育改革的主要措施大致概括如下。

(一)大幅增加基础教育经费。为使美国的劳动力具有可与世界上最好的劳动大军竞争并获胜的素质,美国大幅度投资基础教育。扣除物价上涨因素之后,近十年来美国教育经费增长50%。这些增加的教育经费主要用于提高教师工资和改善学校办学条件。1983—1994年,美国教育经费由占其国民生产总值的6.7%上升到7.9%,达到历史最高纪录。美国在历年来的国家总体(联邦、州、市地政府三家平均)支出比例上,教育居第二位,仅次于国防开支。

(二)提高师范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1.吸引优秀的学生入学就读教育专业。为此,各州纷纷向优秀学生提供贷款和奖学金。如果学生毕业后去公立学校任教,货款将予以免除。2.加强师范教育的学术性,提高师范的教育层次。为此,取消本科教育主修专业,建立教育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师范生获得文或理科学士学位后,在研究生阶段再学习教育专业课程;获得教育学硕士或博士学位后才能担任教师工作。3.鼓励教师在职进修。在美国教育史上的教师教育主要是指教师的职前教育,忽视教师职后的培训。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优秀教师,美国教育界不仅重视职前培训,提高教育质量,而且还重视教师的在职培训,使他们更新知识,掌握新技能。4.建立教学评估和奖励优秀教师制度。长期以来,美国公立学校缺乏对优秀教师表彰和激励的机制。为激励教师更好地献身教育事业,美国不但各州都已建立教学评估和教师奖励制度,而且国家还设立总统优化教育奖金,国会拨款奖励全国每年评选出来的优秀教师。

(三)加强基础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为迎接21世纪的国际性挑战,美国教育的一个目的就是要培养个体具备世界公民的身份。要求学生“应接受正确反映全世界政治、文化和经济的全方位的国际化教育”和“应受到国际新技术的教育,使他们具备适应多变的国际环境的能力,以及具备在复杂的条件下能作出准确判断和进行有效工作的品质”。

(注:金惠堂:《美国重视师范教育改革》,《外国教育研究》,1992年第2期。)为此,美国中小学主要采取如下改革措施:1.调整课程结构,增加必修课,减少选修课。要求中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必修课有:4年英语,3年数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半年计算机;准备上大学的学生还必须学习两年外国语。2.增加每学年学习天数和每天在校学习时数。这主要是借鉴日本的经验,将每学年在校学习时间由原来的180天增加到200—220天,每天在校学习时间增加到七小时。3.增加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课程。为此,专门设置了思维技艺、创造技艺、创造活动等课程。4.加强美国学生的道德教育。为此把道德教育作为学校课程结构的组成部分,并把道德教育纳入师范教育计划。5.创办面向21世纪的“新一代美国学校”作为美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示范学校,全国一共创建了535所。

三、美国“教育危机”以来基础教育的实质性变化

1996年年底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公布的《1994年教育情况》显示,美国中小学教师职业和中学生学习状况,自1983年《国家在危险中》公布以来主要发生了以下一些实质性的变化。

(一)教师职业状况的实质性变化。

1.教师工资待遇得到改善,安心从事教师职业的人数比例上升。(1)

1980—1994年,教师工资连年增长,公立学校教师平均工资(以1994年美元的价格为准)从30528美元增加到36495美元。1980—1993年,公立学校初次任教的教师平均工资增加了大约17%,从21028美元增加到24661美元。工资增加的部分原因是由于教师的受教育程度和工作经验水平提高而造成的。(2)1981—1991年,公立学校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适中教龄从12年增加到15年。教师们对他们的职业选择比10年前更感到愉快。在1981年,由于受70年代以来教育滑坡的影响,只有46%的公立教师说他们愿意继续当教师;到了1991年,这个比例上升到59%。

2.教师受教育程度大大改善,几乎所有教师都获得学位和教师合格证书。(1)现在公立学校教师拥有学位的程度大大超过了十多年前。1991年还有近1%的教师没有获得学士学位。现在大多数教师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3)1983年新聘用的数学、自然科学和英语教师中,有一半不能胜任教学工作;美国中学开设的物理学由合格教师任教的不到1/3。而在1990—1991学年度,几乎所有全日制公立中学教师都被授予了他们所主要从事的专业教学领域(即所讲授的主要课程)的教师合格证。还有2/3的教师在另外其它专业教学领域被授予教师合格证。

3.学校开始注重教师的再培训,教师们继续学习的积极性增强。(1)现在学校采用各种办法解决教师短缺问题。1990—1991学年度,所有的学校中(包括公立和私立学校)有15%短缺教师。对于特殊科目短缺的教师,10%的公立校区和16%的私立学校为准备教这些课程的人员免费提供再培训。(2)教师正在更新他们的知识技能。大约15%的公立和私立学校教师在1991—1992学年度正在继续读新的学位,或者在过去一年里已经完成了一个新学位计划。有些教师通过参加学校或校区开办的实习班培训提高他们的教学技能。有61%的公立学校教师和49%的私立学校教师参加教师实习班,或者在教学期间参加至少30个小时在职听课培训。

4.教师队伍基本稳定,教师成分多样化,人数增加,出走率下降。

(1)在1981—1982学年度新聘任的中小学自然科学和数学教师中,能胜任教学工作的不到半数。当时在美国20万名自然科学和数学教师队伍中,仅在这一年就有9%的教师离开了学校而另觅其它职业,而流失的绝大部分是优秀教师,少数民族语言专家也严重缺乏。1991年和1981年相比,公立学校教师队伍基本保持稳定。现在少数民族语言专家短缺问题已解决,教师成分更加民族多样化。自从1981年以来,公立学校教师队伍人数增长比例已经超过中小学入学人数的增长。从1982—1991年,公立学校由原来的每100名学生平均5.3名教师增加到5.8名教师,初次任教的新教师比例大幅度增加。(2)一般来说,公立学校的教师出走率较低。在1987—1988和1988—1989两个学年度,仅有5%的全日制公立学校教师离开教学岗位。数学和自然科学教师的出走率不再多于其它学科教师的出走率了。

5.教师对学校政策的影响力比以前扩大。在1990—1991学年度,虽然教师对与纪律、教职工培训计划、学生规范、教学课程有关的学校政策还没有巨大的影响力,但在对学校倾向性和敏感性问题施加影响方面参与作出重要决定的趋势正在扩大。教师对课堂实践比对学校政策有更大的影响力。大约1/3的中学教师完全控制了选择教科书、课程内容和对学生进行纪律约束的权力。这样便激发了他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二)美国中学生学习状况的实质性变化。

1.学术性课程门类增加,选修课难度加深。(1)中学生正在学习更多的课程,特别是在学术领域。1983—1990年,有42个州已经提高了中学课程要求,有47个州已经颁布了学生测试标准。在1982—1992年期间,完成被推荐的英语、自然科学、社会学和计算机课程的中学毕业生的人数比例急剧增加。(2)学生正在选修难度更大、门类更多的课程。自从1982年以来,有更多的学生坚持选修代数、几何学、三角学和微积分课程,有越来越多的学生正在选修现代自然科学课程,其中包括化学和物理。1992年,准备升入高等学校的高中毕业生(至少要求读一个4年制的学士学位)比1982年的高中毕业生选修了更多课时的外国语课程。

2.数学和自然科学测试成绩明显上升。(1)根据美国教育进步全国评价委员会(NAEP)的统计表明,中学生学习数学和自然科学的课时增加。NAEP在1982—1992年期间对9岁、13岁和17岁学生所进行的数学水平测验成绩上升了。准确地说在1992年,13岁和17岁年龄段的学生数学平均成绩相差34个百分点;换句话说,不同年龄段数学成绩每年的差距大约是9个百分点;同期,这些学生的自然科学测试成绩也上升了。(2)学术课程的增加并没有对跳班学生产生负面影响。根据三种方式对美国中学生的测试结果,即APE(中学优等生入大学跳班考试)成绩、NAEP(教育进步全国评价委员会)测试成绩和SAT(学习能力测验)成绩表明,

1992年的跳班生的学习情况至少相当于或者好于10年前的跳班生。自1984年以来,参加跳班测验的学生比例至少翻了一番。1992年,在由11年级和12年级学生参加的所有APE测试中,大约有2/3的成绩比通常有资格进入大学所要求的最低分数线高出3分或更多。如NAEP测试成绩表明最高年龄段17岁学生的自然科学成绩提高了,90%的学生在1982—1992年期间成绩提高了8个百分点。参加SAT测试的中学毕业生的百分比由1983年的33%上升到1993年的41%,而获得高分者的百分比却没有下降;在数学测试部分,高于600分的百分比从16%上升到19%。

3.学生学习能力增强,需要补课或辍学的人数减少。(1)就大多数学生而言,自从1983年以来,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并没有因为课程的改革受到损害。如今接受数学补习的中学毕业生越来越少(与1982年的33%相比,1992年只有17%)。学习成绩最差的学生参加NAE数学和自然科学测试的成绩已经上升了:在1992年,有10%的17岁学生的数学成绩比1982年提高了11个百分点,自然科学提高了12个百分点。(2)比起十年前来,10—12年级学生辍学的减少了。1980—1990年期间,10—12年级的辍学率下降了5个百分点。1980年春季有11%的高中2年级学生没有取得高中文凭或同等学历文凭就离开了学校;相比之下,1990年高中2年级学生的这种情况只有6%。学生最普通的辍学原因是不喜欢学习。在8—10年级,有1/3辍学的女孩把怀孕作为一个退学原因。

4.学生的求知欲增强,上大学的人数比率上升。(1)学生对教育的渴望正在增强。高中2年级学生渴望取得高中以上文凭的百分比,由1980年的73%增加到1990年的90%。还有越来越多的家长、就业指导员和教师正在劝说中学生去上大学。即使成绩较差的学生也正在被劝告去上大学。高中毕业生直接转入大学的百分比继续上升。(2)虽然1982—1992年期间大学费用急剧增加,但是大学录取人数仍持续上升。如公立高等学校的学费、住宿费和伙食费从1982年占中等家庭收入的11%增加到1992年的14%。有25%的家庭支付子女上公立大学的费用,占家庭收入的比例从1982年的20%增加到1992年的25%;有75%的家庭同期这笔费用从8%增加到9%。

由于社会制度和教育体制等种种原因,美国中小学教育目前仍然存在许多严重弊病难以解决,特别是道德方面如青少年学生怀孕、毒品泛滥、青少年犯罪等。但是,从以上统计的有关美国教师和中学生的情况可以看出,自从80年代初出现“教育危机”以来,美国对基础教育所进行的改革还是收到了一定成效,其中最突出的变化表现在美国政府对基础教育的投资大幅度增加了,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明显提高了,教师职业比以前有吸引力,教师队伍初步得到稳定,因而使得教学质量明显提高。1993年美国能源部长资助的桑迪国家实验室研究人员对美国公立中小学过去十多年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后,在提出的报告中确认:“几乎从任何一个角度看,我们都发现了学校教学成绩稳定或稍有进步的趋势”。他们在调查了美国教育进步全国评价委员会(即NAEP)过去15年的测验成绩时也发现“几乎所有学科的测验成绩都是稳定的或有所改善,最大的进步是在基本技能方面”。美国教育部也宣布,1990—1992年期间,37个州中有18个,其8年级的NAEP数学成绩提高了。美国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使得美国劳动力素质相应得到提高,这成为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迅速增长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克林顿总统在首届任期内,在教育改革方面成绩显著,国内生产总值连年位于西方七国前列(见表2),因而使他赢得更多美国人的拥护,为他成功连任总统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他一心想当“名垂青史”的美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教育总统”,实现布什没有实现的梦想;而通过大力投资教育、提高师范教育水平来促进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进一步提高美国劳动力在国际上的竞争素质,已成有为重振美国经济的一张王牌。1997年2月4日克林顿在美国国会发表了第二任期的第一个国情咨文,突出强调把发展教育列为今后四年最优先政策目标;保证美国人能享有世界上最好的教育。他强调,美国政府把发展教育作为事关国家未来安全的重大问题予以特别重视。1998年将拨出510亿美元作为教育经费。他提出了发展教育的十项具体计划,如确定全美教育标准,保证学校拥有高质量的教师队伍,采取措施对优秀教师进行奖励等。这对促进美国跨世纪教育事业的发展,使经济在世界上保持强大优势将产生深远影响。

90年代以来西方七国国内生产总值

资料来源:Survey of Current Business.Jannuary 1995:Banquede France,1994.Annual Report

四、对我国师范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

江泽民同志1992年10月向全党全国人民明确指出:“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大批人才。我们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注:江泽民:《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1992年10月第一版)。)。美国发展师范教育的历史经验教训很值得我国研究和借鉴。它再次证明教育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而要使这个产业省时、省钱、又高效,长期保持良性循环,绝不能低估师范教育所起的关键性作用。一国师范教育水平的高低预示着该国整个教育体系是否会良性循环,预示着是否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国民,也决定着未来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潜力大小,这已成为一条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从某种意义上说,师范教育水平的高低是现代文明社会国民素质高低的“晴雨表”。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造就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希望在于重视和加强师范教育。

(一)要重视大力投资基础教育,努力开发人力资源。1985年5月,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曾高瞻远瞩地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现在小学一年级的娃娃,经过十几年的学校教育,将成为开创21世纪大业的生力军。中央提出要以极大的努力抓教育,并且从中小学抓起,这是有战略眼光的一着。如果现在不向全党提出这样的任务,就会误大事,就要负历史的责任。”(注:邓小平:《把教育工作认真抓起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20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第一版。)1988年9月,邓小平同志又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注: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75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第一版。)十几年来,在我国凡是认真按照邓小平同志指示重视投资发展基础教育,努力开发人才资源的地区,经济都搞上去了;相反那些急于求成,短期行为,只顾偏面投资上大经济项目或建豪华的高档庭堂楼馆,不愿投资发展教育的地区,经济发展效益很慢。我们既要提倡按经济规律办事,也要重视按教育规律办事。从长远看,注重少年儿童的早期智力开发,是开发人力资源的最经济最有效途径。

(二)更新观念,优先办好师范教育。党中央在1996年召开的全国师范工作会议上提出要优先办好师范教育,培养和培训高水平的教师队伍。这确实是一项有利于我国参与未来国际竞争的先导性战略措施。党中央的英明决策为我国师范教育的振兴提供了最有力的保证。但是,“家有三斗粮,不当小孩王”的旧传统观念,如同美国人当年把教师职业看成了“庸人职业”的偏见一样,至今在我国许多人脑子里根深蒂固。这对我国师范教育改革造成重重人为的障碍。建议在各级政府大力投资加强师范教育的同时,新闻媒介应广泛宣传师范教育的重要性,彻底转变人们对师范教育的陈旧观念,真正使举国上下对发展师范教育的战略意义形成共识。为确保各级政府对师范教育的投入和支持,建议国家制定师范教育法,以保证师范教育经费的正常投入;同时也规范师范院校的办学行为,提高办学效益。

(三)教师职业待遇应按公务员标准同等对待。十月革命胜利不久列宁曾指出:“应当把我国人民教师提高到从来未有过的,在资产阶级社会里没有也不可能有的崇高的地位。这是用不着证明的真理。为此,就必须进行有步骤的、坚持不懈的工作,来提高他们的思想意识,使他们具有真正符合他们的崇高称号的各方面的素养,而最最重要的是提高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列宁在谈到教师时曾经说过:不提高教师的地位,“就谈不上任何文化,既谈不上无产阶级文化,甚至也谈不上资产阶级文化”。(注:《列宁选集》,第4卷第678、677页)列宁这段话至今对我国师范教育改革仍然有指导意义。美国在师范教育改革方面特别强调提高教师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因为这关系到教师在广大群众心目中的形象问题。教师职业的性质事实上和公务员一样,具有终身职业性质。建议教师职业待遇应按公务员标准同等对待。师范院校的改革应从公务员制度考虑,有别于其它普通院校,如提高教师招聘标准,严格实行考核;强调师范院校的师范性和学术性的统一;提高师范生生源质量,特别提倡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奉献精神,使培养出来的未来教师无论从人格上还是从专业水平、教学技能上都力求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真正不辜负“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光荣称号。

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超级大国,早在30年代就普及了中等教育,40年代中小学教师就已全部达到大学文化水平了,为参与国际竞争,仍在大力加强基础教育和师范教育。我国现在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有近两亿文盲,无论国民教育水平还是中小学教师的质量和美国相比,都至少要落后几十年。在当今人类正在进入全球信息时代的世纪之交,我国要保持经济和社会各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最紧要的是大力促进教育事业发展,尽快提高国民素质,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提高劳动生产力,增强我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实力。我国目前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百业待兴,在这千载难逢的大好形势下我们要居安思危,认清形势,对发展教育有紧迫感、危机感。要认真贯彻落实以江泽民同志为首的党中央制定的“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在各行各业大力发扬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优良传统,挤出更多的财力、物力和人力投入兴办教育事业中去。要千方百计地加快教育改革步伐,高质量完成全民九年义务教育,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使我国劳动者在21世纪具有参与任何国际竞争的优良素质,使中华民族具有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优势。

标签:;  ;  ;  ;  ;  

20世纪80年代“教育危机”以来美国基础教育的实质性变化_美国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