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关系治理的EPC项目管理绩效影响因素研究
杨 杰,程 倩
(山东建筑大学 管理工程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1,E-mail:835988245@qq.com)
摘 要: 现阶段,EPC模式在我国工程领域得到日益广泛应用。针对EPC模式下如何从业主与总承包商关系治理角度改善项目管理绩效的问题,采用结构方程模型,通过对309个EPC项目有关数据进行检验,以关系行为中“合作”作为中介变量,探讨并验证了关系治理多因素对项目管理绩效的影响程度和改善机理。研究表明,关系治理中信任、承诺、沟通和惯例4个关键要素可有效促进双方合作,从而改善EPC项目管理绩效。进一步明确了EPC模式下“关系治理—合作—项目管理绩效”的关联路径。关系治理理论及方法在EPC项目中合理使用,将对我国工程领域大力推广EPC模式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 EPC模式;关系治理;合作;管理绩效
在大力倡导工程总承包背景下,EPC模式逐渐成为工程项目组织实施上的重要选择,但在建设施工过程中相比业主,总承包商具有绝对信息优势,信息传递存在时滞性;业主通过总价合同形式将项目主要风险转移给总承包商;业主与总承包商之间利益冲突等问题现实存在。使双方成为对立关系,寻求各方短期利益最大化,忽视长期合作关系,影响该模式下项目目标和整体利益的实现。
整个上午,我们都关在屋里。中间去个茅厕,也是有个东洋兵紧跟着,站在茅厕外面。中饭时候儿,早上那个兵又来送饭。我刚要开口,他低头小声说:“你莫为难我。我帮不了你。”把东西搁桌上就着急走了。
在工程项目管理领域中,诸多学者从信任的角度研究关系治理对项目管理绩效的影响,具有代表性的如Kadefors等[1]理论分析信任的发展历程并对建设项目关系冲突的根源予以剖析,发现更高水平的信任能够提高项目绩效;杜亚灵等[2]通过文献梳理研究结果表明初始信任可以增加合同柔性以完善合同的不完备性,提高项目管理绩效。然而关系治理中多因素影响项目管理绩效,并且目前研究缺乏针对EPC模式下的分析,忽视了该模式下项目差异对研究结果的影响。
在此背景下,本文从业主与总承包商角度,采用实证研究关系治理中多因素对 EPC项目管理绩效的影响,并选取合作为中介变量,结果将揭示关系治理中的各因素通过促进关系行为(合作)进一步提高项目管理绩效。
1 EPC 项目关系治理分析
1.1 EPC项目关系治理
总承包商是有限理性的行为主体,具有“经济人”和“社会人”的双重属性。在契约治理的刚性约束之下,利益是行为人的主要驱动力量,需在合同订立中追求双方风险分担、权利配置、报酬分配的相对公平;同时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承包商是具有情感、认知的行为主体,依靠双方信任、尊重和承诺而建立起来的友好关系完成项目目标。EPC项目有其注入关系治理柔性约束的可行性与必要性:一是EPC模式业主只需与总承包商订立总价合同,有较多精力建立和维护与总承包商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关系治理占比较大;二是EPC模式合同类型为总价合同,有限的调价空间更易引发双方冲突,成为对立关系。相比传统模式下的单价合同,总价合同刚性约束强,更需注入关系治理增加合同柔性完善合同不完备性,双方需事前交流沟通商定合同的固定款项;三是总承包商根据业主提供的模糊工程概况和笼统目标规划估算工程量,EPC模式下不可预见的项目不确定性更多,势必存在工程变更,需双方沟通协商来解决实际问题;四是总承包商对合同的准确性和全面性负责并承担主要风险,业主对繁琐的文件审核和现场的施工管理介入较少,通常聘请第三方施以严格管控。此时,非正式的关系治理是限制总承包商机会主义行为和降低交易成本、交易风险的有效措施。
1.2 关系治理维度分析
基于此,可构建关系治理作用于EPC项目管理绩效的理论模型,如图2所示。
沿海景观带设计一般都是以人为主体、环境为载体来实现功能,它不仅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也是在为更多的生物提供生存、繁衍的基本空间。在琅岐东南沿海岸线规划的过程中,需依托当地的生态环境,在不打破该地区生态平衡的情况下保护生态平衡,又需立足于社会经济水平,其间不能超过其承载力,从而实现岛上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共同发展,共同规划,实现三者效益的最大化。在规划中,要明确方向,对该保护的生态环境就要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对要限制的景观建设就要制定严格的发展条件,从而达到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体系来实现景观资源可持续发展。
现有文献已经证明静态角度下关系治理对项目管理绩效之间确实存在相关性,然而关系治理同时间接作用于项目管理绩效,如Suprapto等[4]研究发现关系态度通过提高团队工作质量,提高项目绩效。因而构想关系治理可通过具体传导过程——行为机制(合作)提升项目管理绩效。基于此,将关系治理确定为信任、沟通、承诺与惯例4个维度,将合作视为中介变量。
1.3 项目管理绩效维度分析
经汇总整理,最终测量量表及相应指标数据如表3所示。
在开展结构设计工作之前,相关的设计人员应该要提前深入到施工现场进行勘察,充分地了解有关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并且将勘察的记录和数据详细地记录下来,之后再将这些勘察的数据资料与建筑结构结合起来进行设计,确保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另外,设计人员要需要积极地与施工人员进行良好的沟通。因为在实际情况中,施工人员是长期驻扎在施工现场的,能够了解到最近的施工情况。加强与施工人员的沟通和交流,能够为设计人员提供最近的数据情况,从而帮助设计人员及时明确设计的方向和不足之处,并且有效地根据实际的情况来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确保设计方案的合理性,确保工程的安全性。
结合草场承包工作,加大草场围栏范围和规模,可将夏季牧场划分为4块,于每年5—9月期间实行划地轮牧,每月一块,间隔3月轮牧一次。同时,尽量避免在低洼、潮湿的地方放牧,可有效降低牛羊感染肝片形吸虫病的概率。
目前,继电保护装置整机生产测试主要停留在手动测试或借助商用测试仪(如博电、昂立)和自主开发的测试仪进行的半自动测试阶段。无论哪种测试方案,整个测试过程都过于依赖测试工程师的参与:测试工程师要不断根据保护装置的类型选择测试线,并选择相关功能进行测试。缺点是测试过程复杂,劳动强度较大,测试时间稍长。为此,本文深入研究智能电网保护装置生产过程的各个子环节,通过对生产测试子过程的不断集成及优化,生产过程大数据的综合利用,整机测试仪的技术改进,气动系统的灵活控制等,设计了继电保护装置整机智能测试系统,实现了继电保护装置的智能化大生产测试。
图1 项目绩效与项目管理绩效区别
2 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
2.1 关系治理与EPC项目管理绩效
EPC也称交钥匙工程,是基于信任的集成范式,EPC的基础是合作,合作的前提是信任,信任是双方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对项目不确定性所表现出来的彼此依赖。尹贻林[6]指出中国境遇内推行的EPC模式缺乏信任基础,依靠严格监督管控得以实施,失去集成模式精髓之处。梁永宽[7]指出建设工程项目的关系治理表现为目标一致性、信息共享程度和联合行动三方面,项目绩效取决于其治理的完善程度。为提升中国情景下的 EPC项目管理绩效,更需注入关系治理的柔性约束,弥补合同不完备性,从而提高项目管理绩效。
2.2 关系治理与合作
2.2.1 信任与合作
一方面为双方的能力信任:项目设计、采购、施工由总承包商全面负责,对总承包商的技术、管理和协调等能力水平要求极高;另一方面表现为双方具有认知信任优势:EPC承包商具有较高的市场认知属性,相较于公开招标加剧了双方的竞争对手关系,EPC模式下通常采用邀请招标或议标,选择以往合作的业务能力强且声誉良好的承包商。杜亚灵等[8]从社会交换的视角,研究表明业主与承包商间的初始信任促使承包商感知公平,从而促进双方合作;Lau等[9]研究表明信任可灵活应对项目不确定性,从而促使工程建设项目顺利完成,提升项目管理绩效。高度的信任和承诺自然会促进合同伙伴合作、公开和共同解决问题的态度,从而取得伙伴关系的成功。综上,提出假设:
H1业主与总承包商间的信任对双方合作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2.2.4 惯例与合作
承诺是维系行为双方持续合作的驱动要素和前提保证。承诺既包括遵守合约条款、履行合约中规定的义务和不滥用合约中授予的权利,又包括无法具体用合同条款所限定的行为。前者属于具有法律强制性的合同保证,后者属于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态度保证。承诺可减少双方承担风险的心理预期,从而促使业主与总承包商间的合作。Cheung等[10]根据香港大型铁路项目,认为信任和承诺是建筑项目合作成功的决定性因素。综上,提出假设:
H2业主与总承包商间的承诺对双方合作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1)大学生对网络借贷平台的认知。在被调查对象中,有64.58%的大学生使用过网络借贷平台。在对网络借贷平台的态度方面,18.75%的大学生认为从网贷平台借贷是一种值得提倡的消费方式,27.08%的大学生则表示反对,54.17%的大学生持中立态度。这表明,大学生对网络借贷平台的认可度适中。在没有使用过网络借贷平台的大学生中,不使用网络借贷平台的主要原因是能够保持收支平衡。这说明,大学生对网络借贷平台的使用与日常收支情况联系紧密。
2.2.3 沟通与合作
高校在“爱国”教育上应做到:组织大学生创新创业,参与“挑战杯”和“互联网+”等活动,鼓励学生关注国家的发展,勇于创新创业,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组织革命歌曲大联唱、诗词大会、成语大会、“成人礼”等教育活动,鼓励学生学习国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握主观意识形态,分辨认识误区,坚持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组织国防安全、大学生入伍等学习教育活动,鼓励学生学习军队的过硬作风,了解军事,积极投身于国防建设,坚决捍卫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沟通作为信息传递、情感表达的方式,被视为一种重要的关系范式,将其应用到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可有效促使双方合作。从信息不对称角度,双方交流通常具有选择性,总承包商会向业主隐瞒不利于己方的施工进度、质量等问题,过分夸大因非己方原因所造成的利益损失;业主为降低发包费用隐瞒实际工程现状使对方无法预知风险,双方均旨在寻求私人利益。从总价合同角度,合同价格的相对固定和总承包商合同责任相对较大,订立合同固定条款前应积极沟通确保双方资源配置、风险分担、利益分配合理公平。基于信任的沟通是影响项目伙伴合作关系的最主要因素[11]。综上,提出假设:
H3业主与总承包商间的沟通对双方合作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通货膨胀对钱多的人有害,还是对钱少的人有害?我的答案是对钱少的人有害。因为钱多的人,一般都把钱变成了资产,资产保值,抵御了通胀。而钱少的人,一般是存款或持有现金。
2.2.2 承诺与合作
EPC模式下单纯的合同治理无法适应其系统复杂性,合作双方需增强关系能力;诺思[12]指出观念、有组织的意识形态,甚至是宗教狂热,都在型塑社会与经济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行为人的主观感知来源于文化,合作双方的行为是对地区差异下传统风俗、制度文化和行政因素的体现,行为人相同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和处事风格是双方合作的有利因素。EPC模式在推行过程中体现着人文差异性所带来的阻碍,在促进双方持续合作下“惯例”因素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综上,提出假设:
H4业主与总承包商间的惯例对双方合作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范坚强命人在屋子里摆上了酒席,他看了看伤痕累累的一杭,揶揄地问:“要不要来一口?”一杭没理他。他便一个人独自喝起酒来,边喝边称赞味道好。
2.3 合作与EPC项目管理绩效
通过实地调研和调查问卷方式收集数据。调查对象为参与过 EPC项目的业主单位和总承包商单位管理人员,考虑到EPC模式通常适用于大型复杂型投资项目,涉及石油、电力和水利工程等,而此类项目的业主通常为各级政府部门,因而本文侧重于政府与总承包商之间的关系治理,但同样将业主方为企业的情形考虑在内。背景资料如表1所示。
H5业主与总承包商间的合作对EPC项目管理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关系治理是多维度概念,国内外学者通常将信任、沟通、承诺与合作4个方面包含其维度之中[3]。中国情景下的市场化改革时间长度及发展跨度相对有限,通常利用EPC模式的水利工程、公共基础性建设项目受政府政策保护较多,地区管制力度和市场环境的差异体现在合作双方的行为及观念。在充分认识建筑业转型升级的形势下,市场文化观念是双方关系行为的非正式治理因素,根据文献梳理及综合考虑传统风俗、制度文化等情景因素,选取惯例作为关系治理维度之一。
图2 关系治理与EPC项目管理绩效的关联模型
3 方法与研究设计
3.1 数据获取
EPC项目是集成化模式的体现,推崇以目标为导向的团队工作,使项目成员凝聚成为满足实现项目成功需求而整合各跨学科技术的行为团体,并提供了拥有不同经验的个人可在任务中直接交流的组织形式,实现深层次协调发展,伙伴关系合作是项目实现价值的关键因素[13]。针对工程总承包模式涉及大型复杂项目,不确定性更多、专业技术能力要求极高,只有促进业主与总承包商长期合作关系,实现资源共享,缓解利益冲突,致力于共同目标,从而改善项目管理绩效。因此,本文强调合作的行为机制,将合作作为关系治理与项目管理绩效之间的中介变量,具体表现为业主与总承包商具有共同目标、资源共享和联合行动。综上,提出假设:
表1 样本背景资料
3.2 测量量表及其信度和效度检验
测量量表中,关系治理参考Morgan等[14]并结合本文研究对象和背景共设置了 17个题项;合作参考Zaheer A等[15]设置了4个题项;项目管理绩效不仅关注工期、质量和成本,并且重视项目安全和各利益相关者满意,为此共设置了5个题项。
经过信效度检验后的数据导入到AMOS中,将相关性较高的外生变量信任、承诺、沟通和惯例进行相互关联,根据模型修正系数对模型进一步修正,得到图3最终路径分析模型,图中箭线上方为标准化路径系数。最终软件数据显示 CMIN/df、RMSEA、IFI、CFI、NFI均符合标准,如表4所示,整体路径分析模型具有较好的适配度。
for(i in1∶2 000){x=runif(n,0,1); y=(sum(x)-n×0.5)/sqrt(n/12); A[i]=y}
表2 变量相关系数矩阵
中国情景下的EPC模式,总承包商的设计工作起步于施工图设计,业主负责前期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和技术设计阶段,其项目管理绩效所包含的各阶段如图1所示,并与项目绩效作出区分。目前研究项目管理绩效已不局限于传统的质量、成本和工期铁三角,如Naoum[5]除从项目产品质量和低成本角度外,并从满意度、准时交付的角度探索项目成功的组成因素。在此引用尹贻林[6]对项目管理绩效评价指标的分析与统计数据,并结合EPC模式下除一般建设项目性质外,所具有的实施范围广、不确定性多、工期长、众多利益相关者的特点,将项目管理绩效划分为质量、成本、工期、安全与各利益相关者满意5个维度。
表3 测量量表及信效度检验
3.3 模型适配度检验
通过SPSS软件分析,R31和R32相关性较高,即题项的相似度较高,将题项“R32:当出现矛盾或问题时,合作双方之间能够及时沟通。”予以删除,形成最终测量量表。整体可靠性分析显示 24个测量题项Cronbach’s α值为0.956>0.7;各潜在变量可靠性分析显示Cronbach’s α值均大于0.8,说明测量题项能充分反应模型所需信息,具有较高信度且内部一致性较好。进行KMO与Bartlett球体检验,KMO值均大于其判断阀值0.7,显著性概率P值均小于0.05,适合做因子分析;将关系治理提取4个潜在变量—信任、承诺、沟通和惯例,并得到旋转因子矩阵,各测量题项因素荷载均大于 0.7,具有较高的结构效度。各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均达到P值小于0.001,且各变量AVE算术平方根均显著大于该变量与其他变量的相关系数,符合 Hair等(1998)指标建议值,区分效度良好。如表2所示。
图3 关系治理与项目管理绩效的整体路径分析模型
表4 拟合指标汇总
4 结论与启示
4.1 结论
EPC模式下关系治理对促进双方合作有积极影响。表5检验结果显示:关系治理因素对合作影响的假设检验结果均达到显著水平,P值均小于0.001,假设H1、H2、H3、H4均成立。结果表明:EPC模式下,合理调节、改善业主与总承包间双方关系可有效促使双方合作行为。标准化路径系数是潜变量之间作用关系的反应,其大小表示作用关系的强弱程度。整体路径分析模型图3中显示,信任、承诺、沟通和惯例4个关键因素对合作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46、0.31、0.18和0.23。表明信任仍处于关系治理的核心地位,也与目前的研究结论相符;同时验证了“惯例”对促进合作有积极影响,对关系治理理论及方法在 EPC项目中的合理使用具有理论价值。
表5 假设检验结果
双方合作对改善 EPC项目管理绩效有积极影响。EPC模式下,合作对项目管理绩效影响达到显著水平,假设H5成立。合作对项目管理绩效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96,具有较强作用效果。结果表明:从业主与总承包商角度,合作对改善EPC项目管理绩效有显著积极影响。
关系治理中各因素具有相关性。信任与承诺和惯例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为 0.72、0.69,相关性均相对较强。各因素相关的协方差结果如表6所示,各相关因素的协方差均大于0,且P值均小于0.001,达到显著水平,各因素之间具有相关性。表明关系治理理论方法的合理使用不能只局限于单一方面。
表6 协方差结果
4.2 研究意义与实践启示
4.2.1 研究意义
围绕业主与总承包商关系治理中的信任、承诺、沟通和惯例4个关键要素对EPC项目管理绩效的影响程度和改善机理做出分析。实证检验表明:EPC模式下,业主与总承包商间的信任、承诺、惯例和沟通依次由强到弱间接影响项目管理绩效,4个关键因素通过推进双方合作作用于项目管理绩效。其研究意义在于:
(1)提出EPC项目管理绩效的改善路径,即存在“关系治理—合作—项目管理绩效”的关联路径。关系治理通常是隐藏在双方行为下的柔性约束,缺乏合同约束的法律刚性与直接实际性,被行为者忽视其存在价值,因而关系治理需落脚于双方实际行为—合作,体现其隐性价值。
(2)选取“惯例”作为关系治理维度之一,对项目管理绩效具有间接的积极作用。在影响项目管理绩效复杂的系统中,存在导致非正式约束得以贮存的文化传统,通常意识形态信念影响决定选择的主观构念。在中国建筑业转型升级之时,市场经济下的调节机制增加了合作双方的主动性,行为人相同导向的市场文化情景以及价值观念同样积极影响项目管理绩效。
(3)本文旨在EPC模式下,从业主与总承包商角度分析关系治理对项目管理绩效的改善意义,更具项目针对性。EPC模式有其独特性,如信任而言,业主对承包商存在较高的声誉、能力认知属性,双方信任更加突出表现在因长期合作所产生的认知型信任层面。
4.2.2 工程实践启示
(1)EPC模式所推行的伙伴合作关系行为在中国境遇内并未切实实行,传统的角色设定和工作环境在很大程度上仍占据上风。EPC模式被普遍定义为“业主出钱,总包干活”,业主疏于管理,通常聘请第三方予以严格监控的现实情况,增加了交易成本,并将总承包商推向对立关系。EPC模式在节省精力简化关系的同时,业主并非处于简单出钱角色,更应将精力置于关系治理层面,无论是在合同订立还是履约行为过程中加强协商沟通,追求长期合作关系,提升项目价值。
(2)在建设项目治理过程中,不能局限地讨论关系治理的重要意义。契约治理仍处于项目治理框架中的核心地位,关系治理是对契约治理的有效补充。合同严格规定双方责任、权利和义务,是解决纠纷、分配报酬和分担风险的法律依据和有效途径。在合同订立过程中需注入关系治理,建立初步信任,增加双方沟通谈判,实现合同条款中双方责权利相对公平。
2.实验过程:16只造模成功动物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HBO组和非HBO组,每组8只(16侧鼻腔)。HBO组术后第5天开始HBO治疗,方案升压20 min,稳压40 min,减压30 min,治疗压力0.2 MPa(2.0 ATA),1次/d,共计20次。非HBO组、正常对照组处于常压环境。术后第6周处死动物,取双侧下鼻甲手术区黏膜组织,观察大体形态及病理学改变。
5 结语
未来,伴随建筑业转型升级发展,集成化EPC模式成为顺应新时代的必然趋势,其项目管理绩效应成为工程管理学界关注的现实问题。从切实改善项目管理绩效出发,EPC项目应将相互制约的外部平行关系转变为互相协调的内部关系,因而关系治理不只局限于业主与总承包商之间,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治理同样值得关注,也将是未来研究的方向之一。信任、承诺、沟通和惯例等关系治理因素有效介入到项目管理过程中,在改善管理绩效的同时,对推动EPC模式的长期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Kadefors A.Trust in project relationships-inside the black box[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2004,22(3):175-182.
[2] 杜亚灵,闫 鹏,尹贻林,柯 洪.初始信任对工程项目管理绩效的影响研究:合同柔性、合同刚性的中介作用[J].预测,2014,33(5):23-29.
[3] Pick P.Building customer-supplier relationships in electronics[J].Long Range Planning,1999,32(2):263-272.
[4] Suprapto M,Bakker H L M,Mooi H G,et al.How do contract types and incentives matter to project performance?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2016,34(6):1071-1087.
[5] Naoum S.An overview into the concept of partnering[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2003,21(7):1-6.
[6] 尹贻林.【行业资讯】全过程工程咨询——策划、总控、增值、集成的PM.2018.
[7] 梁永宽.合同与关系:中国背景下的项目治理机制——基于委托代理与交易成本理论的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2,32(22):251-254.
[8] 杜亚灵,李会玲,柯 洪.工程项目中业主初始信任对合作的影响研究:承包商公平感知的中介作用[J].管理学报,2014,11(10):1542-1551.
[9] Lau E,Rowlinson S.Trust Relations i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ing Projects in Business,2010,3(4):693-704.
[10] Cheung S-O,Ng T S,Wong S-P,et al.Behavioral aspects in construction partnering[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2003,21(3):33-43.
[11] Hemanta D.Relational partnerships:the importance of communication,trust and confidence and joint risk management in achieving project success[J].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2009,27(11):1099-1109.
[12] 道格拉斯.C.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52.
[13] Lawler E E,Mohrman S A.Quality circles:After the honeymoon[J].Organ.Dynam,1987,15(2):42-55.
[14] Morgan R M,Hunt S D.The Commitment-Trust Theory of Relationship Marketing[J].Journal of Marketing,1994,58(3):20-38.
[15] Zaheer A,Venkatraman N.Relational governance as an interorganizational strategy:An empirical test of the role of trust in economic exchange[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5,16(5):373-392.
Factors Affecting the Management Performance of EPC Projects: A Study Based on Relational Governance
YANG Jie,CHENG Qian
(School of Management Engineering,Shandong Jianzhu University,Jinan 250101,China,E-mail:835988245@qq.com)
Abstract: At present,the EPC mode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engineering field of our country.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how to improve the project management performa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lational governance between owner and general contractor in the EPC mode,the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method is used to test the data collected from 309 EPC projects,and the"cooperation" in the relationship behavior is used as the intermediary variable. The influence degree and improvement mechanism of relational governance on project management performance are discussed and verif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our key elements of relational governance,including trust,commitment,communication and practice,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two sides,thus improve the EPC project management performance. Furthermore,the correlation path of “relational governance-cooperation-project management performance” in the EPC mode is clarified. The effective use of relational governance theory and method in the EPC projects will be practically significant for popularizing the EPC mode in the engineering field of our country.
Keywords: EPC mode;relational governance;cooperation;management performance
中图分类号: F2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859(2019)05-109-06
DOI: 10.13991/j.cnki.jem.2019.05.020
收稿日期: 2019-05-05.
基金项目: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6CGLJ22).
作者简介:
杨 杰(1971-),男,教授,研究方向:全过程建设管理,工程项目管理,HSE;
程 倩(1996-),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工程项目治理,工程总承包。
标签:epc模式论文; 关系治理论文; 合作论文; 管理绩效论文; E-mail:835988245@qq.com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