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我国经济管理人才的素质及培养对策初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管理人才论文,我国经济论文,对策论文,素质论文,世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世纪之交的我国高等教育正面临着一个热门话题:21世纪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如何全面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高等学校如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这是一个大题目。本文拟对21世纪(初叶,下同)我国经济管理人才的素质培养对策作一初步探讨。
一、21世纪我国经济管理人才面临的时代特点
第一、高科技的发展
21世纪是高科技的世纪,世界各国将在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材料科学、能源科学和海洋工程等领域取得新的突破和进展。自进入本世纪九十年代以后,日本全国科技政策研究所曾邀请3000 多名专家撰写《2020年的科技预测》,指出:从1993年至2003年的10年内, 人类知识将翻一番;从2004年到2010年的7年内, 人类知识将有“爆炸性”的突破;从2011年到2020年的10年内,人类知识将比现在增加3至4倍。同时,该研究所对1149项科技突破进行了预测,指出在今后的几十年内,各国将在高科技的16个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和实用化,特别是在电子产业、新材料新品种、生物技术及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等领域将取得重大进展,并对世界经济和社会生活产生巨大影响。
第二、经济国际化
21世纪是全球经济国际化的世纪。信息革命的巨大成功将使人类形成全球性竞争的共同市场,经济发展成为国际社会和各国国民关心的首要问题。经济国际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将成为新的历史潮流。以区域经济合作为基础的跨区域经济集团化将成为新的历史潮流。以区域经济合作为基础的跨区域经济合作将明显得到加强;多国公司、跨国公司将作为世界普遍承认的经济实体而发挥重要作用,并在整个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出现相互竞争和相互依存的关系。另一方面,民族国家依然是国际关系的合法行为主体,因而每个国家的经济战略和经济行为必须考虑国际社会的反应,少数国家在经济国际化过程想为所欲为,将愈来愈不得人心。
第三、世界多极化
冷战结束以后,虽然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的数量呈上升趋势,但国际形势总体来说是向缓和方向发展,和平与发展仍将是21世纪的时代主要特征。随着两极体制的消逝,世界多极化的格局将一步得到发展,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呈多样化;对话和合作,互相尊重和平等互利将成为处理国际关系的方式和原则;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将受到众多国家的反对,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将成为21世纪的时代要求。而世界多极化必将带来意识形态上的多元化,东西方文化的交汇与碰撞,将使人们在世界观、价值观等方面发生或显或潜的变化,这对我国21世纪的高等教育必将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二、21世纪我国经济管理人才应具有素质
从人才素质的概念来说,主要是指人们在适应并改造自然与社会过程中自身所具备的各种内在基础条件的总和,包括品德、业务、胆略、学识、文采、生理和心理等多个方面。面对21世纪的时代呼唤,择其要之,我国经济管理人才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素质。
(一)思想道德素质
要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有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的献身精神;在对外经济交往中既要本着国际合作的精神去处理问题,为国际社会的和平与经济繁荣做出贡献,又要坚决维护我们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要奉公守法,不谋私利,自觉遵循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
(二)专业素质
具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坚实基础,熟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我国现代化建设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掌握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法和现代经济管理的知识与技能,了解他国文化和经济状态,能立足国内,面向国外,参与国际激烈的经济竞争;具有科学的思维方法,在经济管理类学科领域具有较宽的专业面,具有不断汲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转移专业岗位的能力以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开拓创新能力。
(三)文化素质
具有文学、史学、哲学、美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与素养,具有健康的审美情操;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知识;能熟练地掌握一门(或一门以上)外国语,在当今改革开放和东西方文明的撞击过程中,能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并不断充实、丰富自己;能较成功地处理好经济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际关系。
(四)身体和心理素质
身体素质是指有健康的体魄,在经受某些自然环境的变化和工作任务的重压时仍能保持充沛的体力与精力;能胜任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任务。心理素质是指能受得住经济大潮的起落、企业的盈亏,个人的荣衰等变迁,能经得起胜利和挫折、成功和失败的考验;处变不惊,心态平衡,为国家和民族利益能始终保持拼搏进取的精神状态。
人才素质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上述四个方面的素质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统一的有机整体;只有整体素质提高了,才能说人才的质量提高了。还应该指出的是,人才的素质与人才的知识、能力密切相连,人才的素质包含着人才的知识、能力;而人才的知识、能力之中也体现出人才的素质。所以决定人才素质的,除了先天遗传影响之外,关键取决于后天的教育与培养。
三、21世纪我国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
为了培养高素质的经济管理人才,我国财经类(经济管理类,下同)高等教育目前存在那些问题,应采取那些对策?
应该说,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财经类高等教育取得了迅速的发展。到1994年底,财经类院校从1978年的21所增加到83所;包括其他普通高校所设的财经类专业点在内,在校生数由18190 人增加到396534人,占普通高校在校生总数的比例由2.1%提高到14.2%。 十几年来,数十万经济管理类人才走上工作岗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但是,从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来看,目前财经类专业的人才素质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还有不少薄弱环节。例如:
一些学生高考时奔“热门”进入财经类院校,但入学后不求上进,胸无大志,得过且过,只图毕业后找个收入不菲的工作单位就满足;平时违反校规现象时有发生,及至触犯刑律;少数人走上工作岗位后,甚至掉进经济犯罪的泥坑,等等。
由于目前财经类院校中专业面窄,教学内容陈旧老化及教学方法落后等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学生的知识面不广,基础不够扎实,理论功底薄弱,因而动手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面对大市场、大流通和激烈的国际竞争就往往显得力不从心。另外,体质不强和心理承受能力差的问题也明显存在。
由于学生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缺乏,不少学生的总体文化素养偏低,审美情趣不高,最基础的文明行为举止尚未完全养成;文化素养不高也影响到整体素质的提高。因而除了小部分出类拔萃的佼佼者以外,就大部分而言,他们今后往往只能成为大公司、大企业集团的高级职员或部门经理,而很难成为董事长或总经理;他们的眼界不高,视野不广,闯劲不大,适应性强而创造力差。
从以上存在的问题与面向21世纪的要求出发,我国财经类高等教育应采取以下几项对策。
(一)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坚持党的教育方针
从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和21世纪世界的总格局的高度来看问题,我们必须更加清醒的认识到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的必要性与迫切性。作为高素质人才,有了正确的政治方向,才可能掌握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才可能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素养,也才可能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美国著名教育家、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前院长西奥多·塞泽认为,美国的教育目标用两句话即可概括,即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品德;他认为,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使学生成为有教养的人,教养应当成为教育一项重要内容。这是很值得我们借鉴的。
我们今天所说的素质教育,其核心是基于两个方面,其一是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新时期的扩展。其二是强调发展人的个性、培养人的创造能力。但如果一个人综合素质不高,就很难具有突出的创造能力;即使有了一定的创造能力也不可能发挥其应有作用、作出应有贡献。所以从素质教育的整体性要求来看,仍然必须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符合21世纪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加大体制改革的力度,调整我国财经类院校的布局结构
1994年的统计资料表明,全国83年财经类院校中,3000人以上的院校有19所,占财经类院校总数的23%;2000~3000人的有13所,占总数的17%;而1000~2000人的有42所,占51%。可见我国财经类院校的规模偏小,很难发挥学科优势和提高质量与效益。不少院校都在努力发展,但由于投入不足等原因,师资水平不易提高,教学设施及教学辅助设施、生活设施和校园的整体环境得不到明显改善,缺乏一个浓厚的文化、学术氛围,当然也就难以培养了出综合素质较高的经济管理人才。其他一些综合性大学和理工科院校近几年也上了不少财经类专业,有些高校是具有学科综合交叉的优势,但也有一些是缺乏办学条件的专业点,因而其教育质量得不到保证。为此,一方面要加强政府对高校专业设置的宏观调控,另一方面要加大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力度,坚决走联合、共建、合并之路,使财经类院校具有一定的学科优势、规模优势与良好的育人环境,避免有限的教育资源的浪费。通过调整,各类院校可以科学定位找准自己的角色位置,以培养不同层次的高素质人才。这项工作目前进展不大,但拖延下去对加快跨世纪财经类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是不利的。与此同时,加强校(院)、院(系)两级领导班子的建设也是刻不容缓的。
(三)正确处理研究生、本科与专科层次的关系
作为财经类本科院校,要在努力办好本科的前提下,发展研究生教育,以培养高层次的经济管理人才,同时要控制专科教育的规模。本科教育是承上启下的基础层次、中坚层次、办好本科教育的必要性、迫切性不言而喻。而适度发展研究生教育,不仅可以促进本科院校科研的发展和师资水平的提高,而且可以稳定、带动本科教育的发展、提高本科教育的质量。所以,一所本科院校,只要本科教育已有了坚实基础,师资力量和科研水平已具备基本条件,就应该允许其逐步招收研究生,只是在招生数与专业点的设置方面要严加控制而已。
作为财经类学科的研究生层次,目前我国还比较薄弱,社会上研究生供不应求的矛盾比较突出,因此在保证质量前提下适度加快发展是必要的。研究生要真正具有品质好、基础厚、专业宽、能力强的特点,能与国际接轨,则还要努力下功夫。同时要积极审慎地发展MBA (工商管理硕士)教育,以培养应用型、务实型的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使他们具有解决企业近期与远期实际问题的综合工作能力。但是MBA 教育毕竟是研究生层次教育,要从已具有几年工作实践经验有发展前途的本科毕业生中招收学员;要防止一哄而上,要避免某些企业界人士“化钱买学位”的现象。
财经类高等教育中的专科层次,主要应由普通专科学校去办,这一层次的人才应具有较高技能,具有针对性、务实性和应用性,专科教育也是财经类高等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层次。近两年专科毕业生就业有些困难,主要原因是前些年不少高校上了许多财经类专科专业点,由于比例失调而造成的暂时性人才积压;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用人单位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所造成。作为财经类本科院校的专科层次教育应尽可能通过成人教育的渠道去办。目前成人教育的发展势头很好,其正面的积极作用应予充分肯定,但作为“创收”手段而还来的诸如冲击本科教育的作用应予充分肯定,但作为“创收”手段而来的诸如冲击本科教育的负面效应必须重视,而且要努力把这种负面效应减少到最低限度。
(四)关于财经类专业教学改革的几个问题
1.关于专业目录。为了改变专业设置过窄的问题,国家教委组织的专家组正在进行研究调整,原有的财经类本科专业目录31个将压缩为一半左右。笔者认为,借鉴国外的经验,从培养从事宏观经济管理和从事微观经济管理人才的规格要求出发,我国财经类本科专业可考虑分为经济学与商学类,每类下各设5个左右的本科专业,这样专业总数10 个左右,所谓专业面要宽,是指设置的专业对各类相关专业要有复盖性,外延与内涵要基本一致,使学生毕业后转换专业岗位具有适应性。当然,专业面太宽,社会上用人单位也许不了解而无所选择,所以拓宽还要有个过程。
2.关于课程结构。从层次来分,可分为政治理论课、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一般指财经类本科专业开设的核心课)、专业课。专业课可以专业方向为模块设置必修课与选修课。专业方向课程要与各个就业渠道联系起来,为毕业生进入劳务市场和就业后接受继续教育作准备。一、二年级的基础类课程可以统开;二、三年级的专业基础课大部分也可以统开;三、四年级的专业课可以分开,多模块专业方向课可以由学生选修。除了主修专业的系列课程以外,可设置辅修或副修专业课程,学生加修完这类课程并取得学分则可给相应的结业证书。要把某些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和现代科技基础课程作为必修课或限定性选修课,并要规定取得一定的学分,否则仅靠“第二课堂”来弥补学生知识的不足是不够的。
3.关于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这是财经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问题之一。目前有些财经课程的内容重复、陈旧的问题已比较突出,有些内容学生自己看看就懂,但教学时数仍安排较多,这也是部分学生厌学的原因之一。教学内容要少而精,要力求从学科前沿的角度,把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传授给学生。目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美国总统克林顿的经济顾问团主席斯蒂格利茨的《经济学》并将作为大学西方经济学教学的重要参考书,就是很好的一个例子。当然教学内容的改革要处理好前沿与基础的关系,现代化与传统的关系,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方法的改革要贯彻启发式与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要引导学通过自学汲取新知识,组织学生到企业单位去顶岗实习或参加社会实践以提高他们对实际知识与技能的理解与掌握。要加强以全面提高学生外语的听说读写的实际水平为目标的语言训练;要开辟由学生自行上机操作的计算机房;在二、三年级之交可以试行经济学基础、外语、数学、计算机应用与中国文化等课程的“中期考试”制度,为巩固学生的基础并为今后的发展作准备。计算机网络系统进入校园,对学生计算机应用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新的条件,应引起各高校的重视。还可以让高年级的学生加入科研行列。
(五)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要培养高素质的经济管理人才,必须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的师资队伍。世纪之交也将是新老教师队伍交接的时期,为此必须把师资队伍建设摆在高校各项建设首位。要从各财经类院校的实际出发,积极引进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中青年教师,也可有选择地聘请著名企业家国外专家来校兼职兼课。对于在校的中青年教师队伍,一要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发挥他们在教书育人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二是要通过外出进修提高、在职攻读学位以及到大中型企业去挂职锻炼等方式,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国内的财经类院校要与国外的有关院校建立校际关系,使教师队伍通过互相访问、考察与进修,提高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国内国际经济竞争的形势。有条件的财经类院校还可与国内的著名企业集团联合,到国外去创办跨国公司。师资的考核晋升也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必须建立制度切实抓紧抓好。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既要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又要有所侧重。即首先要抓好跨世纪的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担任核心课、重点课教学任务以及承担重大科研项目的骨干教师的培养和提高,并为他们的教学科研提供必要的条件,各项管理工作与服务工作都要围绕中心去展开;在收入分配、住房条件改善等方面要对教师制订倾斜政策,以保证师资队伍的稳定,使他们把主要精力放在校内,放在搞好本科教学和科研工作上。
培养高素质的经济管理人才,除了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发挥广大教师的育人功能外,还要加强对广大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后勤工作的服务质量。高校的主体改革和保障体系的改革要同步进行,才能保证财经类院校总体改革的顺利进行与事业的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