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超 江西省鹰潭市余江一小 335000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体育学科重回人们的视野,受到了越来越高的重视,素质教育更加提倡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小学体育教学的目的并不一定要求学生掌握多少种运动技能,更重要的是在此过程中让孩子们树立终身运动的意识,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与生活之中。
【关键词】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8)08-113-01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小学生年龄小,心智尚未成熟,最喜欢的事情莫过于做游戏了,如果能够将游戏与体育教学有效地结合在一起,那将再完美不过。一方面,能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完成教学任务;另一方面,学生也能够充分享受这一过程,从真正意义上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那么,小学体育的游戏化教学,具体有哪些策略呢?
一、精心备课,优化游戏设计
如果将游戏化教学看作是带孩子玩这么简单那就大错特错了,游戏化教学是构建高效体育课堂,促进学生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当然,无论采取哪一种教学方法,都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因此,教师层面,务必端正态度,认识到游戏化教学的重要性,绝不为了游戏而游戏,这就要求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精心备课,反复雕琢。一堂好课必定是经过千锤百炼的,教师要及时地更新教学观念,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善于钻研,不断完善;其次,精选游戏种类,选择一些顺应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能够从一定程度上让学生的运动协调能力、反应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等,得到锻炼与提升的游戏,让游戏化教学落到实处,让学生真正有所收获;最后,为了保证游戏效果,教师要在游戏开始之前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因素,比如游戏场地是否安全、游戏设施是否完善,包括亲自实验尝试游戏,避免可能出现的问题扰乱教学计划,做到心中有数。
例如,“老鹰捉小鸡”是十分经典的游戏,曾伴随着很多人成长,如今再拿到体育课上来做未免有些落入俗套,但它又着实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欢乐。于是,我凝聚了学生、同事和自己的想法,积极吸纳了如今综艺节目中的很多灵感,在传统游戏规则的基础之上进行了改编,将“改编版老鹰捉小鸡”呈现出来,因为凝聚着自己智慧的结晶,孩子们在玩耍的时候也格外开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师生互动,教师参与游戏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诚然,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是体育运动的主体,也是游戏的主体,争取让每个学生都参与游戏中来,才能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教学质量,谈得上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在游戏化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占主导地位。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游戏的顺利进行,不会因为规则不清等出现纠纷而中止游戏,或没有得到及时的指导而乱作一团。固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但小学生毕竟年龄太小,组织能力有限,等到将学生的能力培养出来再逐渐放手也为时不晚;除此之外,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还意味着教师也要参与到游戏之中,在无形之中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老师也是他们中的一员,增进师生间的交流和感情,同时也可以发挥个人的人格魅力,用自己阳光的笑容、乐观的心态感染到学生,在学生的心里埋下成为像体育老师一样的人的种子。
例如,在做“解手环”这一游戏时,我站到学生的队伍之中,与他们手拉手、肩并肩,共同完成任务,看得出来孩子们很开心,而和他们在一起,我也变得很快乐,这种幸福感是任何一种职业都无法体会到的。
三、及时有效的反馈评价
为了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及时而有效的教学评价是必不可少的,游戏化教学也不例外。只有做到及时的跟踪评估,学生才会觉得自己的付出没有白费,是得到了老师的认可的,是大家都有目共睹的,从而形成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让大家知道这样做是对的,进而激励更多的人也这样做。为此,教师一定要将教学评价落到实处。首先,教学评价要及时。在游戏结束后,教师就要给予学生一个评价,或繁或简不重要,但一定要有。久而久之,不必教师再强调其重要性,学生心里的重视程度自然而然地就会得到提升;其次,教学评价要有针对性。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都具有其主体性,因此在评价他们时也不应该是“一刀切”的模式。在评价时切实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给予他们只属于自己的专有评价,学生会感到在老师的心里自己占有一定的位置,就会成就感爆棚,争取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最后,创新评价形式,不仅包括教师评价,也可以进行学生之间的互评。当学生都能够有一套衡量标准的时候,还担心他们做不到吗?我们都很在意外界对自己的评价,学生更是如此。哪怕是不经意间的一句“加油”、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拍拍肩膀的动作......都能够起到春风化雨般的作用。
总而言之,游戏化教学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加强体育锻炼,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真正实现“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是两全之策,相信除了以上几种教学策略,还有更多更有效的方法等待着我们去挖掘和探索,也只有这样,才能将学生培养为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何长生. 小学体育游戏化的教学探索[J]. 都市家教(下半月),2017,(5):241.
[2]户书娟. 小学体育游戏教学探索[J]. 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10):237-237.
论文作者:于超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8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1
标签:游戏论文; 学生论文; 评价论文; 教师论文; 自己的论文; 小学论文; 孩子们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8年8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