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运用论究论文_谢力

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运用论究论文_谢力

摘要:在房屋建设的工作当中,进行后浇带施工是很关键性的一步操作,在实际的施工过程当中需要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操作,不能够因为人为的疏忽和懈怠造成施工质量的问题,从而使得企业的经济效益受损。因此,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要对技术进行一个严格的把关和控制,才能够保证后浇带施工的工程质量。

关键词:房屋建筑;后浇带;施工技术

1.后浇带的概况

后浇带是在建筑施工中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自身收缩不均或沉降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的临时施工缝。后浇带将结构暂时划分为若干部分,经过构件内部收缩,在若干时间后再浇捣该施工缝混凝土,将结构连成整体的地带。后浇带的浇筑时间宜选择气温较低时,可用浇筑水泥或水泥中掺微量铝粉的混凝土,其强度等级应比构件强度高一级,防止新老混凝土之间出现裂缝,造成薄弱部位。设置后浇带的部位还应该考虑模板等措施不同的消耗因素。后浇带是既可解决沉降差又可减少收缩应力的有效措施,故在工程中应用较多。设置后浇带的位置、距离通过设计计算确定,其宽度考虑施工简便、避免应力集中,常为800~1200mm;在有防水要求的部位设置后浇带,应考虑止水带构造。

2.房屋建筑中后浇带的主要功能

在房屋建筑工程中使用后浇带的设计能够有效的解决建筑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沉降问题以及混凝土的变形等问题,所以,后浇带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们针对其功能进行分析,进而对这一技术进行深刻的认识。

2.1减小温度收缩影响

一般情况下,混凝土的收缩与温度变化会引起其结构的变化。通常在施工完成后的1~2个月内混凝土出现硬结收缩情况,这个时候建筑物的内部就会受到影响,就会出现温度的应力,在严重的情况下还会使建筑物的构造出现裂缝,如果设置了后浇带后,在进行施工时混凝土就能够进行合理的收缩,进而避免了收缩的应力,从而更大程度的提高建筑物结构的抗裂能力。

2.2解决沉降差

房屋建筑的结构与基础设计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在进行施工的时候,后浇带暂时的把其分成了两部分,等到建筑物的主体结构完成以后,多完成的大部分沉降量在50%以上,再进行浇灌相接的地方的混凝土把高低层又相连接形成一个整体。在进行设计要顾及两个阶段的不同的受力情况来进行审核。这种施工的技术必须要保证地基相对较好,房屋建筑的沉降能够在施工时间内完成。

3.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后浇带施工技术

伴随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生活居住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要求施工企业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应重视房建工程建设质量,加大管理力度,规范工程施工工艺,这也是施工企业、管理部门必须予以重视的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作为房建工程施工重要组成部分,后浇带技术在房建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具体施工流程如下:

3.1后浇带留设、间距及封闭时间的确定

3.1.1后浇带位置

在结构受力较小位置设置后浇带,也就是在梁、板变形反弯点周围,该位置具有较小弯矩及剪力。同时,根据施工具体情况,也可在梁、板中间位置设置后浇带,该位置具有较大弯矩,但具有较小剪力。40到70米为间距范围,后浇带宽度需对施工操作等因素进行充分考虑。根据结构形式规定,可选取800到1000毫米宽度。

3.1.2后浇带断面形式

混凝土浇筑后连接是否稳固对后浇带断面形式选择至关重要。按照结构构件厚度等进行断面形式选择,直缝设置时结构构件为300毫米以下的厚度,阶梯形、上下对称坡口形为300毫米以上厚度结构构件的选择形式,凹形、多边凹形为厚度在600毫米以上的构件形式。

3.1.3后浇带内钢筋处理

后浇带类型直接决定二次浇注混凝土前后浇带内钢筋是否断开、贯通。钢筋贯通存在于沉降后浇带,钢筋断开存在于伸缩缝后浇带。当无法断开钢筋时,将约束钢筋周围的混凝土收缩情况,进而有开裂现象出现,并影响到抗温变能力。

3.1.4后浇带封闭时间

一般情况下,封闭时间应控制在浇筑2侧混凝土30天后,如工程产生特殊情况时,需验算封闭时间的准确性,并遵循后浇带施工方案,进行后期监测。

3.2后浇带模板施工

为将后浇带内杂物清理干净,需把后浇带垫层面标高进行200毫米下移,并在后浇带底部放置杂物,随后选取成分相同水泥砂浆进行涂抹与整平,并进行混凝土浇筑。选取钢管架、门架作为后浇带梁、板底模支撑,在施工未完成前不得拆掉支撑架。后浇带留设时,应确保后浇带2侧模板支撑的稳固性,一般需选取一次性单层钢板网,避免后浇带内有混凝土或浆液流入。通过防水水泥砂浆在梁板底筋以下支模位置进行阻拦坝的设置,宽度为5厘米左右,防止混凝土由底筋向后浇带涌入。如梁板较深、较厚及清理难度大,可选取双层网进行一次性模板施工。钢板网、细网眼铁丝网为双层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预先绑扎、固定2层网片,选取定型钢筋进行双层网支撑,随后焊接固定定型钢筋、底筋与面筋。二次混凝土浇筑强度与设计值相符后,进行拆掉模板,顺序为由上到下。

3.3后浇带二次浇筑混凝土

选取无收缩混凝土作为后浇带二次浇筑混凝土材料,根据后浇带类型不同,其选取的浇筑时间也不尽相同。二次浇筑混凝土前,必须凿除松动混凝土块、浮浆及后浇带杂物,选取高压水枪将混凝土表面冲洗干净并做好湿润工作。如后浇带位置出现锈蚀钢筋,必须提前做好处理工作,避免对二次浇筑混凝土施工造成严重影响。混凝土振捣施工中,必须保证新老混凝土相接位置的紧密性。完成作业后,需对表面加以养护,如湿麻袋覆盖、洒水等。

3.4后浇带防水

卷材防水层、涂膜防水层需设置于垫层位置,以此提升抗渗能力,并避免底板渗入地下水。在后浇带防水施工中,需进行挡水墙(60毫米x300毫米)的设置,位置为后浇带2边500毫米处。为确保土方回填的及时性,外墙挡土墙需设置于后浇带外侧,形式为实心砖墙井(370毫米厚),以此对后浇带结构加以保护。

为对后浇带防水能力进行有效提升,需对施工缝形状加以充分考虑,如凹缝、阶梯缝等,并进行止水带的设置。一般应凿毛处理施工缝表面,并一层界面处理剂涂抹到施工缝表面,在浇筑新浇混凝土前,应进行相同强度等级砂浆的铺筑,并做好振捣工作。

结束语:在房屋建筑的施工中,后浇带的广泛使用为建筑施工提供了便利,同时也有效的解决了房屋结构因变形而存在的安全隐患,所以,科学合理的后浇带的施工技术对于提高建筑物的完整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对于后浇带的施工要高度的重视并严格的控制,有效、合理的使用此施工技术,采取有效的施工措施,保证后浇带的施工质量,使后浇带的施工技术发展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罗延凤.房建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探讨[J]低碳世界.2014.

[2]姚泉.浅谈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J].科学与财富.2014.

[3]周生朋.浅谈房屋建筑工程中后浇带的施工技术[J].工程建设标准化.2014.

论文作者:谢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5

标签:;  ;  ;  ;  ;  ;  ;  ;  

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运用论究论文_谢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