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究乡镇卫生院门诊病人静脉输液问题与措施。 方法:选取本单位门诊于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80例静脉输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收治时间将以上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析乡镇卫生院门诊输液存在的安全隐患,对照组不给予预防措施,观察组给予患者预防措施,对比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 结果:环境因素、护理人员因素等均为乡镇卫生院门诊输液存在的安全隐患,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 结论:乡镇卫生院门诊病人静脉输液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及时为患者实施预防措施,以此确保患者的人身安全。
【关键词】:乡镇卫生院;门诊;静脉输液
解决乡镇居民的基本卫生问题即为乡镇卫生院的目的,伴随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维权及法律意识不断增强,若未及时对医疗保健中所出现的问题给予解决,极易引发医患纠纷[1]。静脉输液为乡镇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缓解患者病情的主要方式之一,因此加强乡镇卫生院门诊病人静脉输液的管理是首要问题。本次研究通过对部分静脉输液患者进行研究,对其在输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究解决方案,具体报道见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取本乡镇卫生院门诊收治的80例静脉输液患者作为对象,其中2015年2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5年8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4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
对照组:19例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年龄为(5-71)岁,平均年龄为(41.83±3.14)岁。
观察组:23例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年龄为(6-75)岁,平均年龄为(42.23±3.86)岁。
以上两组静脉输液患者的基线资料对比统计学不具有意义。
1.2 方法
对2015年2月至2015年7月期间(对照组)门诊静脉输液存在的问题与安全隐患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中的不足进行总结,于2015年8月(观察组)针对以上不足其弊端实施预防措施[2]。
门诊静脉输液的安全隐患:(1)由于门诊输液患者流量过大,同时输液时间未固定,多数情况下为短时间内出现患者集中输液的现象,导致护理工作忙闲不均;患者病情差异较大,护理人员注重护理操作,极易忽视观察及了解病情的重要性,使得依从性下降;患者年龄、文化程度差异较大,输液时间短,增加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难度;药品复杂多样,医护人员无法及时对药物的名称、使用方法及不良反应有所掌握;成人与儿童的输液区域未分隔,无法营造良好的输液环境,致使患者易产生疲劳感。
(2)护理人员不足或缺乏护理经验,缺乏对不良事件的预见性,护理人员需承担急诊、输液室、注射室及换药室等工作,每日的工作量较大,此外,护理人员还需进行护理以外的工作,长期超负荷劳动使其工作质量受影响,同时也存在安全隐患;部分护理人员的法制观念较为薄弱,不具有较强的风险意识,然而患者的期望与维权意识较高,因此极易出现医疗纠纷;由于护理队伍逐渐年轻化,护理团队结构出现不合理的现象,部分护理人员缺乏临床护理经验,一定程度上影响静脉穿刺的成功概率,同时输液过程中缺乏对患者的观察,未及时发现输液过程中的不良事件,增加患者身体所承受的伤痛,极易影响患者的情绪。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静脉输液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本文研究数据均经过SPSS18.0版进行处理,两组静脉输液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计数资料(%表示,X?检验)。以P值小于0.05,表示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对比两组静脉输液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n,%)
3 讨论
门诊输液安全直接影响患者、医生与护理人员的安全,是评价门诊工作质量与水平的重要指标。乡镇卫生院门诊是风险较高且安全隐患较多的部门,若不给予科学的预防及管理措施,极易引发患者出现风险。
本次研究通过对2015年2月至2015年7月期间引发患者出现不良事件的因素进行分析,并于2015年8月逐步开展预防措施,具体内容见下。
首先,以门诊主任、护士长、骨干护理人员及护理质控员所组建的护理质量管理小组,通过调查门诊输液流程与患者的意见,对门诊输液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悉数找出,将改进措施整合并加以实施,对于出现频率过高且后果较严重的问题予以预警,以此消除危险因素[3]。
其次,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提升其法律与安全意识,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参与护理安全培训与教育,教育护理人员依法为患者实施护理,对相关规章制度、操作规范、流程等进行重点宣教,强化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对其护理行为加以规范;对输液流程与插队制度加以改进,取药、抄单、核对及加药等措施均由多名护理人员共同完成,进行该流程期间应交叉核对,避免发生差错[4];对输液过程中较常见的不良事件进行规范化、程序化的护理补救措施,定期为护理人员开展演练及考核,丰富护理人员处理不良事件的经验;护理人员在为患者输液前,应佩戴口罩与手套等,避免因自身因素导致不良事件发生;密切观察输液过程中的输液管,及时发现并预防不良事件。
第三,加强对门诊输液室环境的管理,由专员对门诊输液室的秩序进行管理与维护,同时在室内安装设施,以此满足患者及家属在输液过程中的需求[5];对门诊输液室内的药物进行科学的管制,合理规范药物的摆放区域,根据药物名称、用药方式、剂量与不良反应等对其进行归类同时加强门诊室的卫生管理,及时对门诊室进行消毒,确保静脉输液相关物品及药物均处于无菌环境中,避免药物感染为患者产生的风险。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由此可见,护理人员缺乏责任心及专业技术不熟练、环境因素(患者流量大、各类患者集中、药品管理不规范)、患者不良情绪等均为乡镇卫生院门诊输液存在的安全隐患,通过预防措施,有效减低患者出现不良事件的概率,提升门诊输液护理质量,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邹瑞芳.乡镇卫生院感染性疾病门诊的管理问题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5):1262-1262.
[2]叶世美.乡镇卫生院门诊静脉输液的护理对策探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13(17):386-386.
[3]李海东.门诊静脉输液患者的心理特点分析及护理[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5,32(6):738-738.
[4]万芹.乡镇卫生院门诊静脉输液的护理[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24(9):4484-4485.
[5]李月亮.人性化护理在门诊静脉治疗管理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5,15(40):240-241.
论文作者:顾立锋 穆志芳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7月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3
标签:患者论文; 门诊论文; 静脉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不良论文; 事件论文; 乡镇卫生院论文; 《医师在线》2016年7月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