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纺织工业东西部合作与产业转移_化纤论文

中国纺织工业东西部合作与产业转移_化纤论文

我国纺织工业东、西部合作与产业转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纺织工业论文,产业转移论文,西部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文章编号:1000-8462(2000)06-0025-05

中图分类号:F407.81;F127

文献标识码:A

1 我国纺织工业的总体态势

1.1 我国是世界纺织品生产和出口大国

中国纺织工业虽然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但纺织工业仍然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纺织工业历来是我国最重要的出口创汇产业之一。近年来我国纺织品出口创汇约占全国出口创汇的1/4,出口产品折纤维量约占纺织纤维加工总量的1/3。中国是世界纺织品出口大国,1994年纤维制品出口额占世界该领域出口额的比重达13%。中国的纺织纤维加工能力和纺织纤维产量居世界第一,纺织品、服装的外贸出口居世界第一,1997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达455亿美元,占国际市场贸易额的13.4%。

表1 中国纺织加工能力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1994)

Tab.1 Process capacity of China textile industry and itsposition in the world(1994)

生产规模 世界排名

棉纺锭/万锭4,151

1

毛纺锭/万锭359.8

2

各类织机/万台 107.9

1

纤维加工量/万t 8001

棉型纱产量/万t 489.5 1

棉型布产量/亿m 211.3 1

毛织物产量/亿m

4.19 2

丝绸产量/亿m 31.2 1

服装产量/亿件801

资料来源:“世界纺织工业”,世界经济年鉴1996。

1.2 原料短缺,价格高

纺织原料的短缺是随着80年代纺织能力的急剧膨胀而产生的。80年代中期,由于原料价格低和劳动力成本低,使得纺织工业的利润率很高,巨额的利润吸引了全国各地的资金纷纷投入到纺织工业中来,使得纺织加工能力迅猛增加,以棉纺工业为例,1980年棉纺锭只有1,780万锭,而到1990年,全国棉纺锭猛增到3,882万锭,是1980年的2.18倍。原料生产赶不上生产能力的扩张,致使棉花、蚕茧、羊毛等纺织原料供不应求,“棉花、羊毛、蚕茧大战”在全国各地蔓延。

原料的短缺,使得价格不断上涨。1984—1987年国内每公斤棉花混等平均进价为同期国标市场棉花牌价的64%—87%。1988年,国家对棉花的购价格进行了三次上调,加上棉花大战的影响,使1988年的棉价约为国际市场棉价的95%。到了90年代,棉价仍保持上升势头,到1995年,我国棉花价格已高出国际市场价格的30%,1995年底,我国棉花收购价比巴基斯坦棉花供应价每磅高出3美分。

 尽管我国的化纤工业发展很快,但也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为满足国内市场需求,每年从国外进口化纤和化纤原料。1994年,我国化纤产量280万t,但从国外进口了128万t,大致上1/3需要进口,1998年的化纤进口量达172万t。原料不足在化学纤维的各个品种中带有普遍性。1995年前9个月全国进口化纤原料96.2万t,接近1994年全年的进口量。原料不足,导致价格上涨。

1.3 技术水平低,产品档次不高

我国纺织工业设备整体水平低。1992年共有织机约120万台(棉织机88万台),但无梭织机仅3.3万台,占2.76%,远低于1990年世界平均21%的水平(1994年这一比例又增加到27.0%),低于巴基斯坦25%的比例,也低于发展中国家8.18%的平均水平。印染设备达到国际70年代未80年代初水平的仅占6%,超龄服务的设备高达60%左右。毛纺设备只有10%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由于设备陈旧落后,导致产品质量差且不稳定,我国的纱、布疵点多,使得我国原先占领的一部分市场已被东南亚一些国家挤占。以香港棉纱市场为例,1988年,中国棉纺占85%,巴基斯坦只占不到7%,而到1991年上半年,巴纱在香港市场已达32.6%。总的来说,我国纺织品出口还是以量取胜,以低价争市场。出口产品主要以中、低档产品为主,附加值低。如90年代初,我国1t纤维制品换汇水平为5,800美元,仅为世界水平的一半。

1.4 经济效益低,亏损严重

随着纺织原料价格的上涨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纺织工业的效益急剧下降。纺织全行业的销售利税率从1980年的24.3%,下降到1991年的4.1%。1993年中国纺织行业利润总额为68亿元,而1997年仅为37亿元。亏损企业亏损额1993年为106亿元,1997年达185亿元。

表2 1998年国有纺织工业行业经济效益

Tab.2 Economic efficiency of state-owned textile industry(1998)

亏损率/%亏损金额/万元

利润金额/万元

纺织工业 52.94283,221-111,159

棉纺 46.40105,747-69,529

印染 56.5212,3330-7,013

麻纺 44.125,187 -1,220

针织 53.1915,559 19,912

化学纤维 51.8552,519 -2,118

丝绸 61.6066,892 -47,868

注:亏损率=某地区纺织企业亏损户/该地区纺织企业总数

资料来源:中国工业发展报告(1999),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2 纺织初加工业向西转移的动因

2.1 来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双重压力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和纺织界,经济界人士都认为发展国家的纺织工业已是“夕阳工业”,其理由是发达国家在世界纺织品主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少,而发展中国家纺织品出口和纺织工业的发展十分迅速。但就此得出发达国家纺织工业已走上穷途未路的结论尚为时过早。发达国家的纺织工业在传统的生活必需品领域确定已走向衰落,但在纺织工业的新兴领域,发达国家已远远走在世界的前列。发达国家一方面利用技术对纺织工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使得纺织工业向自动化、连续化、电脑化方向发展。传统劳动密集型的纺织工业正向技术密集型现代纺织工业转变;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在纺织品加工深度、生产高附加值产品,以及开发产业用纺织品方面发挥自身的优势,在更广泛的领域里和更高层次里与发展中国家展开竞争,以高科技低消发展中国家低工资成本。

在面临发达国家技术和资本密集的纺织品挑战的同时,中国纺织业还面临来自南亚、东盟等发展中国家更严峻的挑战。因为这些国家出口纺织品与我国出口产品结构类似,都是中、低档纺织品,而且销售市场也与我国基本相似,由于这些国家从80年代后期大量从国外引进先进设备,使先进设备所占比例已超过我国,而且有些国家还可以找到比我国更低廉的劳动力。这样中国纺织工业就面临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两面夹击。为了保持中国纺织品在国际市场的主导地位,中国一方面要降低生产成本,把传统纺织工业向原料价格和劳动力价格相对便宜的中、西部地区转移,同时,东部沿海地区,利用部分新加工能力向西部转移,集中财力和技术向深加工、高附加值纺织品市场进军,以适宜国际纺织品逐向深加工方向发展趋势。

2.2 国内产业分工和区域协作的需要

我国的纺织品生产能力,集中分布于东部沿海地区(表3)。由于东部地区原料价格和劳动力成本持续升高,使得我国长期以来在国际纺织品市场上由于原料和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在东部沿海地区已基本不复存在。沿海上、中游纺织品在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力已不断下降,迫切需要向低生产成本地区转移。但即使纺织工作战略西移顺利实施,但保持的优势仍将局限于初级产品方面。面对国际纺织品市场产品档次不断提高,加工深度不断增加和技术含量越来越高的趋势,必须要加速我国纺织工业的技术改造,促进纺织工业的产业升级。这就需要从全国一盘棋的角度对纺织工业的发展做出统筹规划,对不同区域的纺织工业发展进行合理分工。西部地工从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经济实力方面来看,适合多承担一些上、中游纺织品的生产任务,使东部沿海地区,利用原有基础较好的优势,完成产业的升级和产品的更新换代,以提高我国纺织工业在高级服装面料、中高档服装以及装蚀用、工程用纺织品生产方面的国际竞争力,以保持我国纺织工业在国际市场的优势地位。而西部地区也可以利用原料丰富,劳动力相对便宜的优势,继续保持在初级产品市场上的地位。

表3 1996年东、中、西三大地带主要纺织品 产量占全国的比重/%

Tab.3 Distribution of output of main textile productions in eastern,central and western China

区域东部

中部西部

化学纤维81.7

14.14.0

纱 58.8

29.911.3

布 61.5

26.611.9

毛线92.2

4.6 3.2

呢绒83.4

9.4 7.2

丝 68.8

10.121.1

资料来源:据中国统计年鉴1997年整理。

2.3 西部地区具有发展纺织工业的资源优势

东部地区长期是我国的纺织基地和纺织原料的主要产地。随着经济的发展,东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在逐步消失。东部地区棉花产量占全国的比重从1980年的47.75%,下降到1995年的27.86%,而西部地区的比例则在同期由8.84%上升到20.57%(表4)。尤其是新疆,近几年的棉花产量增长很猛,1995年总产量占全国20%,价格比沿海地区低30%以上。

表4 不同区域棉花产量占全国的比重/%

Tab.4 The pircentage distribution of cotton output in different regions

年份1980198519901995

东部47.75

47.74

41.26

27.86

中部43.41

45.12

45.90

51.57

西部8.847.1412.84

20.57

资料来源:据“改革开放十七年中国地区经济”,中国统计出版社,1996年整理计算。

此外西部地区的羊毛、羊绒、丝以及兔、牦牛等天然纤维在全国的地位也很重要。1996年全国绵羊毛、山羊毛和羊绒的产量分别为29.8万t、2.49万t和9,585t,而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等西北5省的产量的和分别为10.0万t、6,545t和2,334t,5省区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33.56%、26.26%和24.35%。

2.4 西部地区有较廉价的劳动力

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纺织工业的摇篮,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基础加上东部地区劳动力丰富,技术熟练,工资也比较低,原料也很丰富,由于经济相对发达,纺织品市场较大,且与国际市场联系也很紧密,使得沿海地区在80年代后期以前,纺织工业一直在国内和国际市场具有很强的竞争力。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沿海地区的上述相对优势已逐渐丧失,特别是劳动力价格的上涨,使得劳动密集型的纺织工业发展的条件大大恶化。在原料价格上涨的同时,工资上涨幅度也相当可观。1994年沿海大中城市纺织业职工年平均工资达6,024元,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662元。1994年中西部棉纺业职工年平均工资相当于沿海大中城市的70%。由于中西部地区劳动力价格相对于沿海地区来说较低,纺织初加工能力西移,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纺织工业的整体效益,增强纺织工业扭亏增盈的能力和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2.5 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

针对我国纺织生产能力,特别是棉纺生产能力过剩问题,国家计委已在1992年起安排在6年内压缩1,000万锭的能力。1995年3月全国人大会议期间,国务院领导同志也指示将一部分沿海地区棉纺初加工能力向新疆转移。近年来国家把“东锭西移”作为纺织工业重组和调整升级的重要措施。沿海地区的一些纺织设备向新疆等西部地区转移。使得我国东、西部在区域分工中各有所侧重。同时把纺织初加工能力向西转移,还是增强西部地区工业实力,发展西部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西部地区工业和经济实力的壮大,逐步缩小东、西之间的差距。此外,逐步将纺织初加工能力向内部省区转移,还可以避免不同地区对纺织原料的争夺,协调不同区域之间的关系。

3 纺织工业主要行业西移的潜力与前景

2.1 棉纺织

棉纺工业是我国纺织工业的主体,在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和出口创汇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1994年棉纱线、棉机织物(不包括棉针织品)出口达32亿美元,占纺织品出口(不包括服装)创汇总额27%。由于“七五”至“八五”初期棉纺能力发展过快,导致总量过剩,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早在1991年我国棉纺锭生产能力就达3,882万锭,已经过剩。因此,国家制定了压缩改造1,000万棉纺锭的目标。然而经过“八五”时期的压缩改造,到1995年,棉纺锭由技术改前的3,882万锭增加到4,190万锭,棉纺锭总量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300万锭。因此,近期来看,压缩、改造和重组棉纺工业是纺织工业整改的重点,而压缩过剩和技术落后的1,000万棉纺锭又是当务之急。从棉纺工业今后的发展看,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棉纺初加工能力,既是国家纺织工业布局调整的重点,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但目前来看,棉纺工业的重心仍然在东部地区(表5)。尽管从1990年开始东部地区的棉纺锭、棉纱和棉布产量在全国的比重都有所下降,中部有所上升,而西部在棉纺锭数和棉纱产量上都有所上升。从未来趋势看,棉纺初加工业向西转移是必然的。

首先,从布局指向上看,棉纺工业是弱原料指向,其原料指数为1.08左右,虽然棉花的初加工是原料指向,但对棉纺企业来说,原料指向性对布局的影响不十分大,一般来说,棉纺企业应在原料产地,但在非原料地布局也是合理,这里主要取决于其它配套条件。棉纺工业向西转移的另一个原因是协调日益紧张的产棉区与非产棉区之间的矛盾。由于棉花原料短缺,各地区从自身的利益出发,使得棉花计划调拔任务很难落实。随着棉花产量向西部地区转移(表4),棉纺初加工能力向西转移,既是国家布局调整的需要,也是协调产棉区与非产棉区关系的需要。

表5 不同区域棉纺能力和产量的变化/%

Tab.5 Production capacity and output of cotton textile industry in different regions

区域 年份

棉纺锭

棉纱

棉布产量

针棉织品折纱

东部 1975

53.6 58.960.0 66.3

1980

53.6 57.657.4 63.4

1985

58.7 58.658.6 65.4

1990

59.8 61.662.0 69.5

1994

56.9 57.760.7 78.1

中部 1975

31.8 28.227.3 24.6

1980

30.8 29.929.6 27.9

1985

28.8 29.628.2 28.8

1990

28.8 27.626.3 21.8

1994

30.9 29.928.0 17.5

西部 1975

14.6 12.912.6 9.2

1980

12.8 12.513.0 8.7

1985

12.5 11.813.1 8.8

1990

11.4 10.811.8 8.7

1994

12.2 12.511.3 4.3

资料来源:据各年中国纺织工业年鉴整理。

其次,如前面所述,由于劳动力价格和棉花价格相对便宜,使得西部地区棉纺工业的竞争力相对较强。因此,棉纺初加工能力向西转移的趋势非常明显。

因此,棉纺织工业初加工能力向西转移,是大势所趋。事实上,上海和广东的一些棉纺企业的初加工能力已经向西部地区转移,如广东番禺市在1995年将3万锭棉纺锭转移到新疆库尔勒棉纺厂;1996年,上海第一棉纺厂与石河子第二毛纺厂合资成立新申纺织有限公司,上海一棉以3万锭棉纺锭及配套设备作为资本投入,石河子第二毛纺织厂以厂房和基础设施作为资本投入,由上海第一棉纺织厂控股(占总出资额的51%)。北京的京棉一、二、三厂约1/4的棉纺生产能力也陆续转移到河南开封。这几次纺织初加工能力的西移,在初期还算成功,库尔勒棉纺厂1995年引进的3万锭棉纺设备,仅三个月就建成投产,当年实现利润700万元,但进入1995年以后,由于市场上棉花价格的上涨,生产成本急剧增长,企业生产经营出现困境,使“东锭西移”一时难以继续进行下去。这种困难不是“东锭西移”造成的,而是整个纺织企业在发展中出现暂困难和经济转型时期出现的阵痛。从长远来看,棉纺初加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是大势所趋。

从棉纺织工业西移的区域来看,重点是新疆。新疆是我国重点的优质棉生产基地,棉花产量占全国的20%以上,但棉纺生产能力仅有114万锭,占全国纺锭的2.7%,只能加工当地皮棉产量的30%。新疆气候条件非常适合棉花种植,1996年全区种棉900万亩。新疆有7,300万亩的宜农荒地,发展棉花种植的前景十分广阔,应把新疆作为今后棉纺织工业发展和东西部纺织工业合作的重点地区。

从棉纺织工业转移的形式看,要从开始时的将东部地区的生产设备搬迁到西部地区的这种方式,逐步向东部地区提供技术和资金,西部地区提供厂房以及较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这种合作方式转变。

3.2 毛纺织

毛纺织也是我国纺织行业的一个大户,截止1994年底,拥有毛纺锭359.9万枚,毛纺工业的重心仍然在东部地区,毛纺锭东部占70%以上,呢绒和毛线产量东部都占80%以上。

表6 各地区毛纺织生产能力和产量构成/%

Tab.6 Prouction capacity and output structure of wooltextile industry in different regions

  东部 

中部

西部

1975

1985

1994

1975

1985

1994

1975

1985

1994

毛纺锭 67.4

65.4

72.6

14.1

20.7

16.4

18.5

13.9

11.0

呢绒77.6

69.9

81.9

10.2

18.6

10.2

12.2

11.67.9

毛线68.0

68.1

89.1

14.5

20.15.7

17.5

11.85.2

资料来源:据各年中国纺织工业年鉴整理。

从我国毛纺行业来看,存在的问题也较为突出。一是国产原料不能满足毛纺工业的需要,缺口很大,1994年进口羊毛量高达31.9万t,占全部用毛量的78.4%;二是低水平生产能力过剩,现存的360万锭,属国际先进水平的仅占15%,有50万锭需要淘汰;三是产品结构不能适应市场需求,许多国有企业处境困难。

从毛纺行业今后的趋势看,近期内向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不明显,而从上表来看,东部地区从毛纺锭,呢绒和毛线三者占全国的比重都呈上升趋势,而西部地区上述三项比重都呈下降趋势。从近二、三年来看,纺织工业压锭和区域转移的重点是棉纺工业,毛纺工业可能是东部和西部地区大致维持各自的比例。虽然我国羊毛生产主要在中、西部地区,但我国羊毛绝大部分依赖进口,羊毛原料对毛纺工业的影响不是特别大,况且,从全国的经济效益看,也是东部地区明显好于中、西部地区。1994年,北京、天津、上海、青岛、浙江、江苏、山东、福建、广东、等东部地区实现了全行业盈利,中、西部地区只有河南、湖北、新疆等少数几家。尽管从羊毛供给和经济效益等方面来看,东部地区仍有其优势,但从长远来看,东部地区在产业调整过程中,毛纺织初加工能力会逐渐委缩将是大势所趋。东部的初加工能力逐渐向西部地区转移,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西部毛纺工业的发展和与东部进行合作的重点区域,主要是毛纺原料较丰富的新疆、青海和甘肃等省区。新疆有7.2亿亩天然草场,在加强管理和合理利用的前提下,载畜量可比现在有较大的提高,羊毛和羊绒也有较大的增产潜力。青海毛纺行业利用地处高原的有利条件,研制加工有地方特色的牛绒产品,不仅使青海第一毛纺厂扭亏为盈,而且还创出了名牌。青海一毛与湖南衡阳毛纺厂合资组建了衡阳白唇鹿针织有限公司,吸引当地的资金,年产牛绒衫2—5万件,逐步把“白唇鹿”的声誉和市场扩大到中部省区和沿海地区。如果东部有条件的企业,利用自身的技术和资金条件与青海合作,发展有青海特色的毛纺工业,也是很有前途的。

3.3 化纤工业

化纤工业虽然不是纺织工业的一个部门(在工业分类上属于化学工业),但化学纤维已是我国纺织工业中重要的纤维来源之一。1995年化学纤维产量288.53万t,居世界第2位,在中国纺织原料构成中的比例已达45%。我国化纤工业已形成有相当规模、品种比较全的工业体系。但我国化纤工业发展仍然不能满足纺织工业发展的需要,从1990—1995年化纤进口量平均年递增18.2%,1995年全年进口化纤135.1万t,占全年总用量(产量加上进口量)的1/3。化学纤维原料短缺更为严重,1995年我国共进口化纤原料149.2万t,约35%的化纤原料依靠国际市场供应,占同期世界化纤原料贸易总量的13%以上。化纤和化纤原料的大量进口,造成国际市场化纤和化纤原料价格大幅度上涨,影响了我化纤工业的正常生产和发展。

从国内化纤的区域格局看,主要化纤生产能力和产量还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表7)。

表7 化纤生产能力和产量在不同区域的分布/%

Tab.7 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production capacity andoutput of chemical fibre industry

 

东部 

中部

西部

1975

1985

1994

1975

1985

1994

1975

1985

1994

化纤生产能力 61.2

73.6

77.8

32.6

19.1

16.86.27.25.3

化纤产量 72.8

71.8

78.9

21.1

23.4

16.46.14.84.7

化纤布产量87.0

79.9

85.39.5

13.8

11.23.66.33.5

资料来源:据各年中国纺织工业年鉴整理。

纺织工业的发展离不开纺织原料的供应,近年来,纺织原料短缺严重,供需矛盾十分突出,由于国内天然纤维中,毛、麻、丝所占比例不大,主要是棉花,而天然纤维受自然和经济等因素影响很大,加上受耕地面积的限制,棉花生产只能是走稳定面积、提高单产的发展路子,总产量的增加有限,因此,只有靠大力发展化纤工业才是唯一出路。为此,纺织总会把大力发展化纤和化纤原料作为今后15年纺织工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从今后东、西部化纤工业发展的趋势看,东部化纤工业的地位仍将继续保持。化纤工业向西转移目前还不具备条件。今后化纤工业的发展,重点是发展有基础的企业,不是遍地开花,而是重点扶持基地的建设,把企业的规模搞大,主要是通过企业的改扩建来实现,原则上不再布新点。由于目前化纤工业的重点在东部,化纤生产能力和化纤产量东部分别占77.8%和78.9%,因此,今后的发展重点将是东部地区。

2010年前后,随着我国石油重点向西部地区的转移,化纤原料和化纤工业,有可能逐步向西部地区转移。转移的区域,主要是油气资源潜力较大的新疆、甘肃、四川和青海。

标签:;  ;  ;  ;  ;  ;  

中国纺织工业东西部合作与产业转移_化纤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