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护理流程在提高急诊手术患者手术效率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论文_胡姝,肖涛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急诊科 湖南 长沙 410013

【摘要】目的:探讨优化护理流程在提高急诊手术患者手术效率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择取我院收治的150例急诊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择取年限在2014年4月至2015年6月期间,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有患者75例,将实施常规护理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并将实施优化护理流程的患者设为观察组,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效率。结果:观察组的急诊等待手术时间、术前用物准备时间、术中拿取药物时间、手术时间、物品准备完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护理差错发生率及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之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给予急诊手术患者优化护理流程,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手术效率,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值得推广及采纳。

【关键词】优化护理流程;急诊手术患者;手术效率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6-063-02

急诊手术的成功率代表了医院的技术水平。流程优化是以规范化的业务流程为中心,并以持续提高组织业务绩效为目的护理方法,其能够有效提高手术室的护理质量,为患者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1-2]。为此,本院在2014年4月至2015年6月期间选取急诊手术患者进行优化护理流程,并与常规护理流程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现将具体研究程序作如下详细报告。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择取我院收治的150例急诊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择取年限在2014年4月至2015年6月期间,主要手术包括腹部手术(42例,占28.00%)、四肢手术(28例,占18.67%)、颅脑手术(36例,占24.00%)、盆腔手术(44例,占29.33%),并将合并恶性肿瘤、肝肾等重大脏器功能衰竭患者排除。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有患者75例。

对照组: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分别有42例33例,最大年龄和最小年龄患者分别为75岁和20岁,平均年龄(42.32±0.43)岁。

观察组: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分别有43例32例,最大年龄和最小年龄患者分别为76岁和21岁,平均年龄(42.27±0.60)岁。

对照组和观察组急诊手术患者的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数据间能够进行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医院值班人员在接收到患者求救信号后,做好术前准备,在进入手术室后,核对患者的身份、手术部位等,配合医生完成手术。

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实施优化护理流程,具体内容如下;

(1)优化急诊手术流程:患者在进入手术室后,由一名护士对患者的一般资料及病情进行全面了解,对神智较清醒的患者进行简短的术前访视;在通知手术医生进行会诊的同时,检查患者的血压及血氧,并将患者的血液标本送至检验室,检验单加盖绿色通道专用章;对于合并外伤的患者进行包扎,必要时给予患者机械通气;医生会诊结束后,护理人员应立即准备手术物品,协助医生进行麻醉。

(2)手术配合人员的排班优化:在手术室设置专门的急诊班,增加急诊护理人员,实行夜间三线排班及白天双线排班制度,提高急诊手术的应急能力;选择不同年资的麻醉医生负责急诊手术,并从中选择年资最高的麻醉医生担任组长。

(3)急诊手术物品准备标准化:建立急诊手术室常用器械包目录图谱手册,用数码相机对所有手术器械、设备及相关药物进行拍照、录像,并在各类物品上标注名称、型号、用途及存放位置等;通过建立静脉通道、麻醉配合及体位摆放的信息提示卡,并完善各科急诊物品准备标准,供急诊科室人员进行翻阅、学习;在手术室内建立环境要求标准及设备的摆放等。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急诊手术患者的手术效率及物品准备完善、护理差错、死亡发生率。

1.4统计学处理

急诊手术患者的手术效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急诊手术患者的物品准备完善、护理差错及死亡发生率用“%”表示,采用卡方检验,所有数据均录入至SPSS18.0软件中进行统计处理,当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时,用P<0.05表示。

2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急诊手术患者的急诊等待手术时间、术前用物准备时间、术中拿取药物时间及手术时间对比,观察组以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数据之间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注:*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

对照组和观察组物品准备完善、护理差错及死亡发生率对比,观察组以上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之间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2。

注:*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

3讨论

急诊手术配合流程的建立,能够有效保证急诊手术配合更默契及主动,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从而有效提高手术效率[3]。

护理流程应实现临床风险及目标管理相结合,有效利用资源,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手术效率。急诊护理流程优化是对急诊护理措施的有效改善,通过制定科学的工作程序,严格按照程序开展护理工作,对急诊手术室实施全面的管理控制,使护理工作更标准化及规范化,确保每个环节的工作效率,从而有效提高急诊护理质量,降低患者的死亡率[4]。优化护理流程减少了缴费、手续办理等活动所导致的时间的浪费,缩短了患者急诊等待手术的时间,进一步提高了手术效率,为患者的抢救赢得了宝贵时间;同时护理人员不再被动的执行医嘱,而是按照优化护理程序的内容进行护理操作,如建立静脉通路、血压检查及血液标本检查等,不仅提高了护理人员的责任感、积极性,同时还使患者家属更好的感受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提高患者及患者家属的信任感,缓和医患关系[5]。

在本次研究中,将150例急诊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及优化护理流程后,观察组急诊等待手术时间、术前用物准备时间、术中拿取药物时间及手术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间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物品准备完善、护理差错、死亡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进一步表明,优化护理流程在急诊手术患者中的重要作用。

总而言之,给予急诊手术患者优化护理流程,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手术效率,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值得推广及采纳。

参考文献

[1]张密香,石义红.改良急救护理流程对脑出血手术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25):3105-3107.

[2]韩芸.急诊颅脑外科手术中临床护理流程的分析[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14,26(1):48-50.

[3]邵红玉,汤磊雯,叶志弘等.急诊手术安全管理的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3):235-237.

[4]张平,刘敏.优质护理应用于门诊手术患者的效果评价[J].四川医学,2013,34(2):317-318.

[5]许仁艳.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对重症颅脑外伤急诊手术患者的救治影响[J].当代医学,2015,21(29):120-121.

论文作者:胡姝,肖涛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2

标签:;  ;  ;  ;  ;  ;  ;  ;  

优化护理流程在提高急诊手术患者手术效率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论文_胡姝,肖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