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分析动态膜技术并研究其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包括动态膜技术在生活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动态膜技术在城市污水处理中的应用以及动态膜技术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3方面内容,以期为动态膜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广泛应用奠定基础,并为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动态膜技术;环境工程;废水处理
随着时代的发展,环境工程中应用的技术类型逐渐增多,动态膜技术是主要应用技术。环境工程的实施能够保证废物的回收处理质量,对保证人们的正常生活及生态平衡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需要选择应用价值较强的技术。动态膜技术的应用能提升环境工程的实施质量,进而达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目的。
1动态膜技术
动态膜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第1种,微滤,该技术主要指利用筛孔技术制作成过滤膜,大颗杂质在经过该层膜的过程中,多数杂质会被留下,只有少数微粒可以通过,该方式具有较强的过滤效果。通常情况下,操作的压差需要在0.7~7kPa之间。第2种,超滤,主要是指利用压力将溶液、溶剂以及分子较低的物质穿越过膜,其中颗粒较大的物质会被留下,较小的物质通过,进而完成溶液的分离。这种方式应用的主要原理为机械筛分,压差需要在0.1~0.6MPa之间,该方式主要应用在食品加工中。第3种,电渗析,在此过程中主要通过电流的作用,将定位差作为其中的推动力,在离子交换膜选择透过性的基础上,对溶液展开分离,最终实现溶液的淡化、浓缩以及过滤。该种方式主要应用在电镀工业、金属回收以及废水处理中,并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2动态膜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2.1动态膜技术在生活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生活废水处理是环境工程中的重要内容,同时动态膜技术在该领域的应用也较为广泛。例如,在生活废水处理的过程中,采用生物反应器技术,能够有效提升动态膜技术的应用效果。在此过程中主要利用PAC-自动动态膜处理技术,该技术除了正常的应用环境之外,还能够在低温的环境中应用,对生活废水展开有效净化。其中使用的工业滤布膜组件孔径为56m,PAC是其中的预涂剂,以上物质共同组成预涂动态膜,该种过滤设备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较好。另外,该种动态膜技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能够避免污染物质在膜材料表面发生分解,进而降低膜污染程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此可见,动态膜技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不需要实施较为复杂的清洗流程,降低应用成本的同时,保证生活废水的处理质量。[1]
2.2动态膜技术在城市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城市污水中杂质的含量较为复杂多样,其中主要包括COD、氮元素、磷元素等,因此动态膜技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对以上几种污染元素展开处理。动态膜技术在城市污水处理的过程中,主要采用自生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实施废水处理,并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COD的处理率在50%以上,氨元素以及氮元素的处理率在89%左右,磷元素的处理率在75%左右,由此可见,自生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在城市污水处理中具有重要作用。另外,该生物反应器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由于自身特殊性质的影响,恢复速度非常快,其中主要的影响因素包括出水率、污泥粘稠度以及膜通量等,由此可见,自生动态膜在实际应用中综合应用价值较高。通常情况下,成膜时间在2d之内,滤饼的生成时间在10min之内,再生时间在1h以下,膜通量在28l/m2时,整个系统的安全运行时间为40d。如果出水速率在9mm左右,则氮的去除效果在50%以上,有机物的去除率在20%以上。由此可见,将动态膜技术应用在城市污水处理中,能够保证最终污水处理的质量,进而提升环境工程的实施质量。
2.3动态膜技术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动态膜技术在工业飞速处理中的应用范围主要包括食品加工废水处理、羊毛洗涤废水处理、印纺废水处理以及油类废水处理等。要想提升印刷染织行业废水的处理质量,在应用动态膜技术的同时,还需要应用辅助技术来处理工业中的二级废水。另外,还需要提高氢氧化贴膜通量与胶粒之前的的关系,这种方式能够大大提升动态膜技术的应用效率,同时还能够对废水展开高质量的脱色处理,提升环境工程的实施质量。[2]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人们对环境工程的关注程度逐渐提升,如何保证环境工程的开展质量,成为有关人员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通过研究动态膜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发现,对其进行研究能够有效提升动态膜技术的应用质量,保证环境工程的开展质量,可为今后该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许春华.强化混凝——动态膜工艺处理城市受污染河水的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5.
[2]叶茂盛.工业滤布抗污染动态膜的制备、表征及性能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6.
论文作者:贾亮凯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7
标签:膜技术论文; 动态论文; 废水处理论文; 环境工程论文; 过程中论文; 质量论文; 自生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