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语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以注入式教学为主导的,也叫“灌输式”或“填鸭式”。它是教师从主观愿望出发,把学生当成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不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而启发式教学,则是一种符合素质教育观念的创新教育理念,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出发点,科学地引导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
关键词:英语 教学 模式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11-230-01
教师的教法要通过学生的学法来实现;而学生的学法,实际上又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方法。虽然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但就指导思想来说,可分为两类:一种是注入式教学,另一种就是启发式教学,这是两种根本对立的指导思想。
一、启发式教学的指导思想。
启发式并不是一个具体的教学方法,因为它不具有一套固定的教学模式或若干个具体教学环节。不论是采用什么具体教学方法,只要具备前述启发式的基本特征的教学方法,都叫启发式教学。运用启发式教学,必须要树立新的教学观念。
1、充分认识外语教学活动的双边性。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密切联系、相互作用的双边活动。在教和学的关系上,既不能搞传统教学论的“教师中心”,也不能搞实用主义教学论的“儿童中心”。应同时发挥教和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教促学,以教导学,以教助学,以教服务于学。
2、教学的关系上应以学为主。
教师的教,终究是要通过学生的自觉认识活动来实现的。教师只是外因,学生才是内因,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只有树立了这种新的教学思想,才能真正运用启发式进行教学。在教学方法的研究中,往往只注意对教法的研究,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学习方法的探讨。
二、启发式教学的实质精神
传统的“应试教育”采取的是灌输式教学,是孤立的封闭系统,教师依赖教材,学生依赖教师,信息单向传导。“启发式教学”是开放性教学,教师和学生地位均等,“既是演员,又是观众”,打破了教师独站讲台的静态格局,不再单方面地给学生“送去”知识,而是指导学生“拿来”知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和爱好,又保证了学习时间,并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从而达到了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
1、教学观念要有一个根本的转变
新教材在内容、结构和形式上较之老教材均有很大的改变,由“应试”性转变为“应用”性,但英语教学中,一些教师片面地认为只要不再“满堂灌”,教师多问,学生多答,便是启发式教学。在这种误导下,课堂教学程序混乱,结构松散,效率较差,学生负担反而加重,启发式教学也失去了其真正内涵,从而达不到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
2、对启发式教学的认识应避免偏差
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是以转变其教学观念为前提来探索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而是简单地照搬“教参”,机械地进行教学,常常弄得事与愿违。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可见,穿上了素质教育的“新鞋”,要想不走传统教学的“老路”,还必须从教学观念上来个彻底的更新。启发式教学的核心在于启迪学生的思维,而不是简单的一问一答。可有些教师片面地认为启发式教学就是体现在课堂气氛的活跃。为了活跃课堂“交际”气氛,老师往往明知故问问一些简单问题,学生也只是随声附和地回答“Yes”或“No”,用不着去思考和钻研。
三、启发式教学课堂的实践应用
启发式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其在课堂上的实践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教学环境、教学条件,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1、直观式启发
直观式启发就是广泛利用实物、图画、动作等直观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提高其兴趣,并促使学生用英语与客观事物直接联系,增强用英语连续表达思想的能力。例如,教名词单、复数时,就使用钢笔、书、粉笔、火柴等实物或其他图片;教时间表达语时,就自制钟表模型;教介词in, on, outside, behind时,借助于简笔画等。
2、对比式启发
对比式启发是现代各种外语教学法都引用的基本方法之一。所谓对比式启发,就是教师在课堂上,尽力启发学生找出英语中音与音,词与词,句与句以及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关系、联系,使学生形成对比联想,建立起英语概念体系,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从陌生的语言材料中找出联系,加深理解、巩固和记忆。
3、提问式启发
所谓提问启发,就是在课堂上,通过教师提问学生、学生提问教师、学生提问学生的形式,让学生反复问答,达到反复训练听说的目的。为了使提问启发收到最佳效果,应该坚持做到两条:第一是注意对象。对那些感情内向、外向的学生予以区别对待,内向的学生往往不轻易主动开口回答问题,对他们要常常多加鼓励,以增强其勇气。而外向的学生却往往不加思考,草率回答,所以在对他们的回答积极给予充分肯定的同时,也严格要求他们回答问题时必须慎重。
四、启发式教学应注意的问题与对策
启发式教学体现在教师对学生思维过程的启发,而不仅仅是对思维结果的启发。如果忽视思维过程的引导,就会导致教学的僵化。素质教育已实施多年,但传统应试教育的那种“重视思维结果,轻思维过程”的教学模式,还大量存在于英语教学中。
1、教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
有些教师用整堂课的“讲”代替学生的“学”,这种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实际就是教师的思维活动占据了学生的思维过程,把学生的思维活动量降到了较低的限度,学生已无“发”之余地。
2、学生负担过重。
有的教师认为口头讲十遍,不如笔头做一遍。我们不提倡“多练”,但应注重“巧练”,要有一定的度,要练得恰到好处。
3、启发形式单一。
以往课堂教学是教师怎样“启”,学生就如何“发”的单向启发,学生只能被牵着鼻子走,往往对所学内容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处于被动状态。在素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多方面、多角度上来“启”,学生也可以从全方位来“发”。这样,学生参与多,兴趣浓,效果好。
总之,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合理调控,防止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现象发生,应通过学生反馈和教师的调控,不断改进教学法,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使课堂教学形成良性循环,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论文作者:刘道美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11月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0
标签:启发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式教学论文; 英语论文; 目的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11月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