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树的更新改造初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梨树论文,更新改造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东山酥梨是被山西省站定名的酥梨基地,它多次参加省、部参展品种。1983年农业部在京举办的优质果品博览会上被评为金质奖,并命名为“晋密梨”称号,远销香港、澳门等地。但是,由于树令增大,管理较差,严重缺肥水,使产量降低,质量差,病害严重,尤其梨病烂病高达60%。面临这一严重问题,我们召开了有关乡、村领导、科技人员座谈会,就如何改变日前状况展开认真研讨,并请农科院的专家,农大的教授实地察看指导,倾听他们的建议和意见。经过集思广益后,我们于1992年—1993年两次赴河北省石家庄果树所,安徽山酥梨基地进行了考察,总结了先进的管理手段,与我们存在的问题所在,提出了老树更新改造,恢复树势,提高产质,延长经济寿命的方案。于92年全面在郝庄乡的王家坟果园,黄陵乡的南坪头30年生梨园进行示范改造,面积共计600亩。
一、合理调整树体结构,增强树势。
1.疏除中心干,控制树体高度。
原来树形为疏散分层形,树冠高6—7m,全树骨干枝10—12个,疏除中心干后的树冠高度为3.5—4m;其作用是:降低高度,打通光路;减少养分消耗,使树冠通风条件良好,光照充足,利于果树生长发育。
2.骨干枝回缩,更新复壮,促进新梢生长。
对多年生的骨干枝,重叠、交叉的大型结果枝组,根据其着生部位,结果状况,适度回缩,影响较大的多余枝彻底疏除。其作用是,减少养分消耗,促进后部发生新的枝条,解决结果部位外移,且改变了通风透光条件。从而使树体达到立体结果的目的。
3.精细修剪结果枝组。对多年生的大、中、小型结果枝组精细修剪。(1)疏除部分影响生长结果的枝组和结果枝。(2)调整结果枝组内部的结果枝,对生长过弱的结果枝疏除,对部位过高,影响光照严重的采用回缩措施,其作用是,减少无用枝组和结果枝,使结果枝组布局合理,枝组紧凑,便于充分发挥结果枝组的结果效应。
二、加强土肥水管理,改善树体营养。
土壤是果树生长的基础,肥水是果树生育的粮食。为促进树体尽快复壮,我们在土肥水上狠下功夫。
1.深翻扩穴,增施有机肥。我梨区十年九旱,每年春季只能一次水全靠老天下雨来解决生长结果所需的水分。为此,我们采取了深翻扩穴,增施有机肥的方法解决这一矛盾。即采果后扩穴、施肥,树冠多大,树盘扩多大,树盘深度40—50cm,有的达60cm。肥料种类,以农家肥为主,与毛肥、无机肥混合施入树盘,施肥量5000斤/亩。通过深翻扩穴,增施有机肥,缓和了果树生育矛盾,促进了果树的正常生长发育,提高了果品产质。
2.重点抓好夏季修剪,调节生长与结果的关系。
(1)对背上的直立枝,徒长枝留15cm摘心,对骨干枝结果枝组延长枝留25—30cm的摘心。
(2)对冬剪留下的过弱下垂枝,过密枝及时疏除。
(3)疏花、疏果套袋。盛花期疏花,疏果时在果实长到玉米粒大小开始,每个花序留一个果,全树均为单果。固定留果量后,进行果实套袋。
3.抓好病虫的防治,提高果品
(1)做好病虫的预测预报,为防治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是,树上挂性诱剂和田间观察相结合。
(2)重点病虫重点治。一是病烂病,二是食心虫。三是花粉蚜。
4.改变单一冬施基肥,加强生长期叶面补肥。
我们根据果树各个生长发育时期需肥的特点,改变传统的施肥方式,在冬季施足基肥的基础上,加强在生长期的叶面喷肥。从5月中旬开始,每隔10—15天叶面喷肥一次,也可给合喷药进行。一般喷6—8次。肥料种类有硝铵、复合肥、磷酸二氢钾、尿素、微肥等。喷肥浓度0.03—0.05%。前期以氮肥为主,配合磷钾肥,后期以磷钾肥为主,做到前促后控,促控结合。既有利于果树前期生长,果实发育,又利于花芽分化,形成花芽,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
5.更新改造后的效果。老梨改造近十年来,树势生长旺盛,新梢生长量平均在30cm以上,结果枝组紧凑,座果率提高,果实产量质量大幅度上升。平均亩产达3500—4000斤,最高亩产6000斤,且品质优良,尤其疏花疏果,套袋后的果实,无病虫,果皮黄白色,肉质细,比不套袋果实每个价格提高0.2—0.5元。增产又增收,效益显著提高。
联系电话:0531-2987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