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我国城市马拉松发展路径研究论文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我国城市马拉松发展路径研究

贾 鹏,罗 林

摘 要: 近年来,城市马拉松成为全民“时尚运动”,赛事数量和参与人数呈现几何式增长态势,文章基于经济学、社会学、文化学等视角,认为城市马拉松火爆有其时代背景、经济基础、人文精神和文化积淀等方面原因,具体表现为:国家经济高速发展为其提供基础,国家政策提供保障,大众健身意识觉醒提供动力,项目自身特点是根本,并是城市营销的有效载体,是国人体育文化自信的宣示与表达的时代诉求。当下,我国城市马拉松赛事存在同质化现象、爆发式增长与粗放型经营并存、赛事定位模糊、人文关怀缺失等一系列问题,问题的症结集中于赛事“供”与“需”的错位。文章基于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时代背景下,指出城市马拉松项目发展路径:注重内涵发展,走创新发展之路;政府“搭台”,群众“唱戏”,企业“助力”,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践行绿色发展,走生态文明之路;注重监管和评价,走规范化道路。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城市马拉松;发展路径

近年来,马拉松作为一项运动受到国人追捧,作为“城市名片”营销手段受到全国各大、中、小城市的青睐,作为一项产业受到众多商家的宠幸,作为一种文化受到世人的瞩目。我国城市马拉松1981年首次在北京举办,参赛人数不足百人,到2017年全国境内马拉松及相关赛事已经覆盖了含西藏在内的全国31个省、区、市的234个城市,赛事数量达到1 100场,参赛人数达到500万,再到今年的4月15日,全国各地至少有42场马拉松同时举行,刷新了国内一天之内举办马拉松数量的纪录,被戏称为城市马拉松的“春运日”。到2020年,赛事举办将超过1 900场,中国田径协会认证赛事达到350场,各类赛事参赛人次超过1 000万,马拉松运动产业规模努力达到1 200亿元,逐步提高马拉松在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和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进程中的参与度和贡献率,努力走出一条有新时代发展特色的中国马拉松发展之路,以高度的政治责任和文化自觉为建设社会主义体育强国做出田径基础大项应有的贡献[1]。这一组组数据说明城市马拉松已经发展成为中国最受欢迎、最具影响力的品牌赛事之一。

周竹叶:从国内来看,经济结构进入深度调整期,国内经济稳中向好,进入高质量发展通道,但磷复肥行业仍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主要表现为五点:一是环境与资源制约更加严峻,部分资源的对外依赖度仍较高;二是产能过剩矛盾仍十分突出,淘汰落后的任务仍很艰巨,肥料品种结构还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三是基础研究投入缺乏,技术储备不足,缺乏产品战略规划,产学研协同创新亟待加强;四是农化服务“最后一公里”的屏障还没有最后根除,行业间的横向合作应进一步拓展,行业内的深耕细作应进一步深入,产业链应进一步延伸;五是企业“走出去”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刚刚起步,途径和方式还处在摸索阶段。

随着城市马拉松项目迎来火爆的发展态势,一方面,从赛事举办场次还是参与规模都与国外存在巨大差距。在2014年美国举办的马拉松赛事达1 200场,而中国仅为 53 场,不及美国的零头。在参赛人数上美国参加全程马拉松有 55 万人,而中国仅 7.5 万人[2]。从2016年、2017年国家体育总局田运动协会发布的马拉松年度报告中可以看出,马拉松赛事的火爆局势头会一直持续下去。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城市马拉松举办赛事数量的增加,参与人数的暴涨,出现了较多让国家、各级政府、赛事主办方、参与者等值得深思的课题,如:优质高水平赛事的一票难求,普通赛事报名人数较少;普通赛事马拉松参加者完赛率低,超过5成的外地参赛者;赛事评估不良、管控不利、协调不畅等,给赛事自身带来较大风险,给城市交通、环境卫生、文化等造成巨大影响,给参与者运动体验造成不良影响;赛事参与人群的性别比例差距明显,年龄分布较为集中,高学历、高收入人群占比例高,参与者“跑龄”偏低。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的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而“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体育系统诸多矛盾体中,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与体育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才是我国体育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3]。我国城市马拉松发展过程中由无人问津到争先追捧,体现了国家经济的发展,人民理念的转变,全民健身意识的觉醒,是国家进步、人民素质提升的现实体现。城市马拉松诸多问题的根源归根结底是矛盾的体现,矛盾双方是“供”与“需”,而矛盾的症结是“供”与“需”的不匹配。

习近平总书记从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战略高度出发,提出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着重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4]。”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是当前我国经济理论创新典范,更是深化体育产业供给侧改革指导思想[5]。体育产业供给侧改革,不是体育产业产能过剩而进行改革,应该是面对体育消费市场井喷增长,加快体育产业发展结构优化、产业升级、质量提升改革举措[6]。供给侧改革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城市马拉松何去何从,选择何种路径向前发展才能匹配“供”与“需”的要求,才能缓和“矛”与“盾”的关系,本文从城市马拉松的兴起缘由出发,立足城市马拉松的本质内涵,基于供给侧改革的时代背景,探讨城市马拉松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1 城市马拉松赛现状综述

近年来,随着城市马拉松赛事准入机制的下调,赛事数量、参赛人数呈现井喷式的爆发(见表1),伴随城市马拉松的火热局面,也出现许多“不和谐的声音”。通过诸多学者对城市马拉松存在问题归纳和整理,综述如下。

表 1近年来我国马拉松赛事相关信息表

1.1 同质化现象严重

城市马拉松对赛事场地要求相对较低,申办赛事门槛的降低和“开放”,意味着“什么地方都能办”,大量马拉松赛事短时间的呈现给大众,出现的结果是:赛事设置理念、发展途径,项目安排上同质化较为严重,城市马拉松比赛存在“千人一面”的现象,城市马拉松赛事与城市文化、城市特色等耦合不足,缺乏城市“烙印”。

1.2 爆发式增长与粗放型经营

中国文化是我国人民和民族的精神基因和自信源泉,是我国人民历代以来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渗透到人们的方方面面。中国体育文化是外来奥林匹克文化与我国传统体育文化交融、碰撞、博弈后升华而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文化,包容、平等、勇敢、竞争、合作、和谐、绿色、健康是我国体育文化的精神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5 周年的讲话中,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其中,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如何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实现全面小康和民族复兴伟业”,必须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的基础上,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新文化[17]

1.3 赛事定位模糊

近年来,我国城市马拉松发展进程迅猛,各大城市频频举办马拉松的主要目的是展示城市文化,提升城市知名度,增强城市竞争力,营造良好投资环境,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在这种“现实利益”的驱使下,许多举办城市设置高额赛事奖金,吸引并邀请国外高水平运动员来华参赛以提升自身赛事的含金量,过分的强调了运动的竞技性,过高评估了赛事参与者的数量,不仅挫败了国内优秀选手的热情,而且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忽视了城市马拉松全民参与、全民健身的根本要义,存在定位的模糊。

1.4 人文关怀缺失

马拉松带给城市的不仅是效益和激情,还有拥堵和垃圾。“一场马拉松瘫痪一座城”“企业有钱就可以买下城市交通吗?”等新闻和评论是民众对城市马拉松堵塞交通路面的情感流露。赛事结束后留给城市一地的垃圾是马拉松的“馈赠”吗?国内城市马拉松结束后遍地的一次性纸杯、饮料瓶等给赛事的组织者、承办者、参与者以深思。我们的城市需不需要马拉松?城市马拉松又带给了大众什么?城市马拉松赛事的举办更应该从大众的角度出发,多一些人文关怀,而不应是给城市添“堵”,人民添“乱”。

2 城市马拉松成为“时尚运动”的动因分析

城市营销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自身的资源优势、城市特色,挖掘城市功能,通过集聚各种要素,提升城市自身品质、宣传自身文化,实现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多价值。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虽然城市的发展仍然受到行政权力的极大制约,但不同城市间,尤其是行政权力相抗衡的城市之间,可以充分挖掘和利用城市“软实力”的优势,加大对各种要素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从而在城市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13]。随着全球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的推进,城市竞争成为全球竞争的焦点,城市承载着多元的功能。每个城市都是在不同的地理条件中发育、成长的,不同的自然禀赋和人文环境赋予了城市不同的地方性。置身于全球化的舞台,中国城市面对的不仅仅是 GDP的竞争,更是城市的软实力的竞争[14]

对照组接受常规产后护理,包括母乳喂养知识、乳房热敷、护士床旁指导正确喂养方式、心理支持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射频电疗,产妇取仰卧位,进行双侧乳房局部清洁,治疗片置于纱布上,贴紧乳房四周,以外用固定带加压,再根据产妇耐受程度调节治疗强度,从0Hz开始,逐渐增加至产妇可耐受强度,持续15~25min,1次/d。剖宫产后次日开始,直至出院当天。

2.1 国家经济发展是基础

城市马拉松运动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而发酵和升温,伴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而风靡,当一个国家人均GDP超过5 000美元后,这个国家的多个城市就会以马拉松赛事为依托,进入全民路跑的体育消费黄金期,这就是所谓的“马拉松周期”,这也是大多数欧美国家的经验,城市马拉松的“热度”与该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呈现正相关[9]。在中国,2014年人均GDP已超过7 000美元,“经济发展了,人们也有更多的闲钱和闲暇来追求健康。”北京体育大学中国田径运动学院副教授、田径教研室副主任、马拉松国际级丈量员闫俊涛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国内马拉松在2014、2015年左右进入井喷式发展期,所谓的马拉松“热”正是从这时开始的。国家经济发展是城市马拉松成为“时尚运动”物质基础。

在全球经济竞争的大环境下,举办大型体育赛事作为城市软实力表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衡量一个城市,甚至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大型体育赛事成为城市营销的重要载体,在完善举办城市基础设施,推动城市经济发展,促进城市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推进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提升城市的品牌形象,举办体育赛事能够加速城市化进程,实现城市的跨越式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15]。城市马拉松项目以其广泛的参与性、开放性、整合性等项目特点,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聚集城市经济的“消费者”,城市文化、旅游的“体验者”,使该项目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推动者,城市良好形象的塑造者,城市营销的重要载体。

体育文化自信是文化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自信需要体育运动的表达和宣示。我国城市马拉松比赛接受全球各国、各种族、各种文化底蕴的运动员、爱好者的参与,以其强大的包容性向全球彰显我国体育文化的自信;马拉松项目不仅蕴含着勇往直前、顽强拼搏、永不止步、团结协作、兼并包容的精神,也蕴含着参赛者挑战极限、永不放弃的信念[18],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民族气质一脉相承,大众参与城市马拉松所体现出的激情是我国体育文化自信的表达。

图 1城市马拉松与经济发展关系图

2.2 国家政策制定是保障

2014 年 10 月,我国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放开赛事审批权,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体育产业建设与发展,同时放宽赛事转播的权限[12]。201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纲要指出“共建共享、全民健康”是建设健康中国的战略主题,核心是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全民健康是建设健康中国的根本目的,要覆盖全生命周期,针对生命不同阶段的主要健康问题及主要影响因素,确定若干优先领域,强化干预,实现从胎儿到生命终点的全程健康服务和健康保障。国家政策的“松绑”降低了举办马拉松赛事的门槛,拉近了大众与城市马拉松项目的距离,给城市马拉松赛事的繁荣插上了翅膀。共建共享,人人参与,全民健身的发展理念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城市马拉松的项目内涵切合了我国全民健身的时代诉求,切合了国家政策导向,因此城市马拉松繁荣的背后是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和保障。

2.3 大众健身意识觉醒是动力

举国体制下我国竞技体育实现了由弱到强成长,竞技体育的腾飞引燃了大众健身的激情,国家政策性推动给大众健身注入活力,经济的发展为运动休闲提供了物质基础,闲暇时间的增多让大众健身有了必要的前提,“现代文明病”促使人们主动寻找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健身方式。新时代背景下人民群众对生命的价值,对健康的定义,对生活感悟有了新的认同,积极参加身体锻炼不仅是时尚潮流,更是对待生活的态度。城市马拉松赛事的出现符合时代背景下大众健身的诉求,大众健身意识的觉醒是城市马拉松成为“时尚运动”的动力。

2.4 城市营销的有效载体

近年来,我国的马拉松赛事的数量实现了“爆炸式”的增长[7]。主要是体现在赛事数量、参赛人数的大幅提高,城市马拉松因其独特的平民化、广泛的参与度、健身的基础性等其他众多体育项目无法比拟的优势[8],城市马拉松一时间成为风靡中国的“时尚运动”。研究大众对城市马拉松的热衷基于国家经济学、社会学、文化学等视角进行探讨。

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习近平同志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简称“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具体而言,就是要求清理僵尸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将发展方向锁定新兴领域、创新领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体育产业供给侧改革,就是针对中国体育产业的现状与实践,以体育产业供给端为核心,以推动机制创新为切入点,以结构优化为侧重点,集中全力从供给端入手推动中国体育产业的新一轮改革。体育产业供给侧改革的主要方略在于减少体育产业的无效供给,增加有效供给,借力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介实现体育产业动力机制的创新,最终目的是盘活整个体育产业,使其取得跨越式发展[6]。城市马拉松是我国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城市马拉松赛事发展面临诸多问题,尤其体现于“赛事供给过盛(相对过盛)”和“大众需求不足(有效供给不足)”之间的错位,已经影响和制约了城市马松项目的健康发展,基于“供需错位”背景下提出的供给侧改革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是保证我国城市马拉松能够绿色、健康、持续发展的保证。

马拉松作为一项世界性运动赛事,近几年在国内逐渐升温,且随着赛事规模的不断扩大,其不仅成为一项真正的群众运动,更成了国内除中超(6.5 亿元)、CBA(3.5 亿元)外最有营销推广价值的比赛项目,赛事品牌价值高达 2.5 亿元[10]。城市马拉松赛事高品牌价值,能够“反哺”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研究者以对城市马拉松与举办城市经济发展二者关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举办马拉松赛事在一般意义上确实能够推动城市经济发展;举办马拉松赛事推动了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并不一致,随着城市自然禀赋和综合实力的上升,举办城市从马拉松赛事得到的推动作用更大;马拉松赛会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11]。由图1可见,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给城市马拉松赛事的举办提供了物质基础,马拉松赛事的举办将金融、文化、保险、地产、批发零售、旅游、住宿、传媒、餐饮、交通、通讯等十几个领域有机融合和串联起来,成为新兴的体育产业,反哺经济的发展,实现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形象营销的双赢。

2.5 项目特点是根本

马拉松运动作为“门槛最低”的运动之一,不仅是一项竞技比赛,更是一项全民动员的健身活动,在市民重视健康生活的同时促进竞技体育的大众化[16]。城市马拉松以其运动形式,场地要求、运动装备的简单化,使大众参与者零门槛参与进来;参与人群的包容性,使上至八九十岁的老人,下至幼儿园的小朋友,身体健全的普通人,行动不便的残障人士,不同地域、民族、国家、文化的运动员、爱好者均可以参与;运动竞赛的开放性,城市马拉松公开的在开放式的道路上进行比赛,参赛选手众多,目标大,受关注度高,加上新时代自媒体的使用及其传播效应,使参加城市马拉松跑成为一种时尚;赛事的娱乐性,近年来随着城市马拉松项目的发展,娱乐性成为其一大显著的特点,其一:城市马拉松成为不少跑者彰显个性,引领时尚潮流的舞台,其二:城市马拉松在项目设置上从参与性向娱乐性转变,重视参与者的过程体验,如:2016沈阳马拉松成为中国首届经过田协认证的“夜跑”大型城市马拉松赛,2016广州马拉松悦跑为食兔等,较强的娱乐性使赛事一票难求;城市马拉松以其较长的锻炼时间,能够提高心血管健康,释放压力,培养练习者吃苦耐劳、勇于拼搏的意志品质,不仅满足了大众的健身需求,还满足了大众的精神需求,同时也满足了部分跑者的社交需求。

2.6 体育文化自信的宣示与表达

随着城市马拉松等体育赛事审批权的放开,我国城市马拉松赛事数量、参赛人数呈现爆发式的增长。赞助商一味追求赛事盈利最大化,使部分赛事的运营、管理、保障等方面受到挑战,参与者的赛事体验大打折扣,而赛事数量与政府绩效的相关联,造成了对赛事数量的重视超过了对其质量和内涵的监管,出现了赛事“过度开发”的苗头,在一定程度上“稀释”了广大参与者的激情。

这天夜里,高木让她睡在床上,自己坐在床沿上,望着桃花紧锁眉头,在梦里忽儿哭泣、忽儿叫着他的名字,忽儿喊“回去吧!回去……”就恍恍惚惚的,觉得她是桃花,又觉得她是梨花。

3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我国城市马拉松的发展路径

在上周的读者反馈中,有人提到:出口和秋种减少因素考虑进去了吗?就当前市场而言,中国尿素在印度招标中落榜之后,出口预期再度落空,短时间内对国内市场无利好支撑,故不在当时的考虑之列。而在印标利好成为空谈之后,近期国际尿素市场不甘寂寞,持续上涨为国内市场提供了新的利好支撑。

2.3.2 线性关系考察 分别精密量取“2.2.1”项下对照品溶液10、20、40、80、160、320 μL,置于5 mL量瓶中,加甲醇定容,摇匀,制成系列对照品溶液。以甲醇为空白,于322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以米索硝唑质量浓度(c,μg/mL)为横坐标、吸光度(A)为纵坐标进行线性回归,得米索硝唑回归方程A=0.032 8c-0.008(r=0.999 6)。结果表明,米索硝唑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0.96~30.72 μg/mL。

3.1 注重内涵发展,走创新发展之路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这是习近平主席在吉林调研时强调的,要发挥创新对拉动发展的乘数效应。当前,我国城市马拉松呈现急速发展的态势,一二线大城市城市马拉松赛事不断完善,三四线城市马拉松赛事数量的激增,城市马拉松赛事的激烈竞争在所难免,马拉松赛事的举办者、运营者、监督者需重视赛事内涵建设,创新赛事的机制体制,加快赛事的开拓,丰富赛事的类型,加强赛事保障和管理,提升赛事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以适应不同大众群体对赛事的需求,摆脱传统过度依赖政府机构单一型供给,摆脱粗放型供给,发挥市场对赛事各相关资源配置的核心影响作用,通过制度、科技、人力、运行、监管等多元举措推动城市马拉松赛事的优化升级,完成赛事由“粗放型供给”向“集约型供给”转变,完成大众需求与赛事供给的有效匹配,为城市马拉松赛事全面发展创设空间。

3.2 政府“搭台”,群众“唱戏”,企业“助力”,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我国城市马拉松赛事的举办几乎全部是自上而下的运营模式,政府出面引入赛事,政府财政拨款、企业赞助,运营公司负责对赛事进行营销和管理。政府自上而下的“供给模式”在我国城市马拉松举办初期收到良好的效果,提升了城市影响力,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大众参与运动的积极性。随着城市马松赛事的增多,政府长期“单一供给模式”不仅容易使赛事的资源形成垄断,而且让赛事失去应有的活力,自上而下的“单一供给模式”强调了供给数量的增多,忽视了赛事内涵和质量的提升,忽略的大众的真实“需求”,一定程度上脱离了群众路线,使得“供给”和“需求”存在一定偏差。2018年3月5日,新一年政府工作报告发布,体育产业发展拥有了更为清晰、更为精准的顶层设计。报告从四个方面提及体育产业发展: 一是深入推进体育改革,充分释放社会领域巨大发展潜力;二是支持社会力量增加体育服务供给,从这两个层面来看,国家体育产业发展的方向是以供给侧机构改革主线,积极扩大体育市场的有效供给,重视社会力量,强调政府、市场和企业三位一体,协同发展,推动我国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国内学者对于口算测试的形式大致分为两类:一是听觉形式,采用口问口答的方式进行测试;另一种是视觉形式,采用纸质的口算题进行测试.前者全部需要心算,而后者不能排除被测试者采用简单的笔算或记号作为辅助,虽然前者在测量上需要花费测试者更多的精力,但是更能体现口算的本质内涵.因此,研究采用后一种测量形式.口算速度和口算广度的操作定义和测量指标,将参照张奇和林崇德等人的研究成果.

当今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变化: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更加凸显了这一矛盾。城市马拉松参与者是广大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受益的主体,是“唱戏”的“主角”,赛事的举办应以人民群众需求为导向,赛事的定位以人民群众“口味”为基础,注重人民群众的参与度和融入度。政府为赛事的举办搭台,为赛事的举办提供便利和保障并进行赛事监管,企业、俱乐部进行投资和运营,参与市场竞争,给赛事注入活力,为赛事助力,人民群众是比赛的发起者和参与者,从而形成自下而上供需合理、分工明确、机制保障、定位准确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见图2)。

图 2城市马拉松运营模式图

3.3 践行绿色发展,走生态文明之路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五大发展”新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成为指导制定“十三五”规划的思想灵魂,其中,绿色发展是指导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也是中国对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的庄严承诺,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发展理念、发展战略、发展途径。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当前,环境保护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共识。体育产业是绿色产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现在的问题是怎样实现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转化,体育产业就是重要的转化器,用好生态要优先发展体育产业[19]

近年来,城市马拉松已经成为我国体育产业的重要支柱,各大中小城市因举办马拉松赛事给城市带来宣传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文化效益。体育产业是绿色产业,是朝阳产业,城市马拉松作为融合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平台,由此释放出的马拉松产业红利遍及城市各个角落。城市马拉松项目的举办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需遵循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切勿追求经济效益的“短平快”,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经济的发展,注重“马拉松+ ”的开发,加快城市马拉松产业的融合,努力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让城市马拉松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马拉松赛道上稳步前行。

3.4 注重监管和评价,走规范化道路

高水平体育赛事已成为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助推手段和城市软实力展示的重要媒介, 受到了全世界的重视[20]。随着大众健身与体育消费意识的增强,商业运行的大型体育赛事的服务水平与服务质量直接影响着广大群众的赛事参与程度。在大型体育赛事的商业运营中,提供优质的服务质量,是满足大众健身与体育参与需求,促进大型体育赛事经济运营与良性发展的关键[21]。面对频繁城市马拉松赛事的举办,赛事的监管和评价对举办城市、举办者、参加者显得尤为重要。赛事举办门槛的降低,势必会使赛事数量得到充实,赛事数量的激增难免会对赛事的质量带来冲击,国家在“宽进”政策下,需加强对赛事举办地经济、环境、体育发展水平、赛事举办方资质、赛事参与度、赛事水平(含完赛率)、赛事场地、安保、其他服务等相关指标体系的监控,更加注重赛事主体的评价,完善马拉松赛事大数据库,对相关指标体系评价连续不过关的进行整改或停办,在“严出”上下足功夫。使城市马拉松随着举办数量的增加,在一定基数基础上完成优胜劣汰,保证质量,走规范化道路。

百里香此次前来,是有燃眉之急求助。闹春楼当家主唱琵琶仙,被县保安队长刁德恒骗到河西财主庄大善人家里,明里是避开奸淫烧杀的日本人,把琵琶仙送给庄府二姨太当琴师,实则是送给庄大善人做三姨太。刁队长有百余人枪,是县城呼风唤雨的人物,何以巴结山里老财?原来,这庄大善人有一胞弟,名曰庄槐,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在国民党县党部任职,县城沦陷后做了日本人的翻译,现是炙手可热的人物。刁德恒想投靠日本人,又怕日本人不信任,便来了个“曲线巴结”,通过庄大善人拉上庄翻译,再投日本人,便把琵琶仙骗至庄府作为见面礼。

4 结 语

我国城市马拉松的火爆有其时代背景、经济基础、现实意义、人文精神和文化积淀等多方面原因,具体表现在:城市马拉松项目的举办切合了我国社会经济谋求发展的诉求,切合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代背景下大众追求健康生活品质的诉求,切合了信息社会、自媒体时代下大众体育文化自信宣示和表达的诉求,而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是保障赛事快速发展的关键。

首先按上述确定的景区节点建立39×39旅游节点流向流量矩阵,按游客进入景区顺序对410条有用信息逐条进行流向标记,得到节点关系数据,然后根据此关系矩阵多次测试确定断点值为1,对其进行二值化处理,即为当两个旅游节点之间的链路大于等于1时,则将相应的矩阵单元赋值为1,当两个旅游节点之间的链路小于1时,则将相应的矩阵单元赋值为0,得到标准二分矩阵[11]。

我国城市马拉松赛事火爆现象的背后同时需要“冷”思考:赛事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赛事“爆发式的增长与粗放型经营”并存,赛事定位模糊不清,人文关怀缺失。究其原因是城市马拉松赛事的供给与大众的需求之间存在矛盾,供给与需求产生了错位和偏差,赛事数量和参赛人数高速增长的现实条件下,急需缓和或者化解二者之间的矛盾,基于此,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处理“供与需”矛盾的路径,即:城市马拉松赛事注重内涵发展,走创新发展之路;政府“搭台”,群众“唱戏”,企业“助力”,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践行绿色发展,走生态文明之路;注重赛事的监管和评价,走规范化道路。

参考文献:

[1] 2016中国马拉松报告数据出炉[EB/OL].http://news.163.com/17/0320/12/CFVJF9AV000187VI. ht-ml.2017-03-20.

[2] 腾讯体育.53 场马拉松够么?不及美国零头[EB/OL].[2016-05-27].http://www.sports money.cn/article/1219.html.

[3] 马向菲,李江涛.刘鹏直言中国体育几大矛盾[N].湖南日报,2010-08-09.

[4] 杨芳,马葳.习近平为何九天两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EB/OL].(2015-11-19)[2016-10-05].人民网.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5/1119/c1001-27834311.html.

[5] 戴平.体育产业供给侧改革的理论思考与基本设想[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7,40(8):22.

[6] 于显洋,林超.“马拉松热”的社会学隐喻[J].体育学研究,2018,1(5):61-68.

[7] 梁国力.我国城市马拉松赛事问题审视及对策[J].体育文化导刊,2017(4):36-40.

[8] 樊红岩.我国城市马拉松问题诊断及优化策略[J].体育文化导刊,2018(1):26.

[9] 邢金明,刘波,欧阳井凤.马拉松“热”背后的冷思考[J].体育学刊,2017,24(2):53.

[10] 王奇.中国10大体育比赛出炉 CBA3.5亿估值仅次中超[N].体坛周报,2013-12-20(1).

[11] 顿晓明.马拉松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的研究[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2017:1.

[12]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EB/OL].http: / /www. gov.cn/zhengce/ content/2014-10/20/content_9152.htm.2015-12-07.

[13] 汪婷,向隅.城市营销与城市“软实力”发展研究[J].中国市场,2017(2):99.

[14] 周丽婵.城市马拉松在媒介语境中的城市形象营销—以广州市为例[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6:8.

[15] 胡奎娟.世界马拉松大满贯赛事特点及启示[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8,1(10):14-19.

[16] 张登峰.马拉松赛事对城市发展的影响[J].体育文化导刊,2011(11):12-14.

[17] 杨明.城市文化建设背景下马拉松“热”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7,31(5):111.

[18] 魏洪平.文化强国背景下体育赛事文化对城市文化核心竞争力的作用机制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0(3):58-61.

[19] 赵勇.新时代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战略路径和对策措施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8(3):1-7.

[20] 陈昆仑,等.中国顶级马拉松赛事竞争力的综合评价与实证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7,32(6):473.

[21] 王凯.我国公共体育赛事的服务外包研究[J].体育学刊,2017,24(3):61.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Urban Marathon in Chin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upply -side Reform

JIA Peng, LUO Lin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urban marathon has become the national “fashion movement”, and the number of events and the participants presented geometric growth.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s of economics, sociology and culture,figured out that the popularity of urban marathon has its historical background, economic foundation, humanistic spirit and cultural accumulation. Therefore, this paper has drawn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The urban marathon is hot becaus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provides the basis for it. Also National policy provides security and mass fitness awareness provides motivation.The project itself is the basic, and it can be urban marketing effective carrier, as well as the declaration and expression of Chinese sports culture confidence.Through the review of the city marathon in China, the following problems are obtained:the homogenization phenomenon is serious, the explosive growth and extensive operation coexist, the competition is ambiguous, and the humanistic care is missing.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urban marathon project is to pay attention to connotation development and follow the path of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Under the circumstance of which the government “build the platform”, the masses “sing the opera” and the enterprise “do the help”, urban marathon can take the road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ractice green development and follow the path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lso, it can focus on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as well as follow standardized road.

Key words :Supply-side reform;Urban marathon;Development path

中图分类号: G80-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 2808( 2019) 02- 0061- 07

收稿日期 :2018-06-20; 修回日期:2018-08-01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中国休闲体育与生态文明发展研究》 (编号:15BTY074)。

作者简介 :贾鹏 (1984-),男,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训练学。

通信作者 :罗林(1972-),男,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休闲体育。

作者单位 :江西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江西 南昌 330022

标签:;  ;  ;  ;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我国城市马拉松发展路径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