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的西医内科疗法分析论文_伍玉广

(武冈市人民医院 湖南武冈 422400)

摘要:目的 对采用西医内科治疗法对糖尿病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该院收治的90例糖尿病患者,经过随机抽取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治疗组,每一个组里分别有45例患者。对照组的治疗药物是二甲双胍,治疗组的治疗药物是吡格列酮,在治疗之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变化及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从在空腹血糖水平情况下以及治疗之后的复发人数的状况来看,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它们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糖尿病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以吡格列酮为治疗药物的患者的治疗效率较好。且复发率低。在90例糖尿病患者中,没有因为使用药物而引起的不良反应的情况。结论 在临床上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可以采用西医内科治疗的方法,临床治疗效果较好,这可以作为治疗糖尿病患者的较好的方案之一。

关键词;糖尿病;西医内科;疗法分析

目前,糖尿病已成为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无论男女老少,很多人都患有糖尿病,他们一直在忍受糖尿病的折磨,严重的影响到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具有高血糖特征。现在大多数人的饮食不规律,经常食用一些含糖量高的物质,这样更容易引发糖尿病。一般糖尿病患者当长期存在高血糖,可能影响器官组织的损伤和障碍,比如眼、心脏、肾脏以及神经系统等。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要实施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本文研究回顾性分析在该院收治的90例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应用西医内科疗法的临床效果。以下是本实验的研究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分组将90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5例。对照组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最年长为79岁,最小的为34岁,平均年龄(58.65±6.87)岁,病程最短为1年,最长为12年,平均病程为(27.64±2.23)年;治疗组男性28例,女性17例,,最大为80岁,最小为33岁,平均年龄为(57.31±5.68)岁,病程最短为1半年年,最长为11年,平均病程为(6.42±3.12)年。在所有患者中,其都经过科学的临床诊断,符合治疗标准,因此,可以采用以上两种药物进行治疗。

1.2方法

治疗组患者使用吡格列酮进行治疗,该药物一般以片剂服用,主要适用于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治疗疗程为2个月,每一次的服用量为30mg,1次/天。而对照组患者使用二甲双胍为治疗药物进行治疗,也是以片剂服用,可用于1型和2型糖尿病。每次服用500mg/次,2次/d,治疗疗程为2个月,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后血糖的高低和复发概率以及产生的不良反应等。

1.3观察临床治疗指标

糖尿病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或者是治疗完之后,都要进行指标检测。一般要检查血糖水平,另外,还要观察临床症状有没有改善,尿糖水平的高低等。当尿糖恢复到正常水平,血糖症状相对减少或没有,临床症状消失,根据这些可以判定为有效;通过治疗血糖以及尿糖水平恢复到原先的正常状态,临床症状消失,判定为显效;临床症状仍然没有消失或减弱,甚至病情严重,血糖水平仍保持在较高水平,尿糖水平也还很高,则判定为无效。

1.4统计分析方法

对于该实验结果分析,本次研究主要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资料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用百分数(%)来表示计数资料。当P<0.05时,表现出的差异具有显著性,所以统计学有意义。

2、结果

2.1糖尿病病情治疗效果

对照组临床治疗效果:有11例患者显效,有效为26例,8例无效,糖尿病总效率为75.1%;治疗组临床治疗效果:17例患者显效,28例有效,2例无效,糖尿病治疗总效率为92.1%。比较两组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率,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

2.2治疗前后血糖指标

比较两个组在治疗前和治疗后血糖的变化,治疗前:治疗组在餐后2h血糖为(17.84±1.96)、空腹血糖为(8.98±1.16)mmol/L,治疗后的血糖分别为(10.45±1.72)、(7.09±1.31)mmol/L,由数据可以看出,治疗后的血糖明显降低,说明该药物对治疗糖尿病有显著作用。对照组在治疗前的餐后2h血糖为(18.10±2.21)、空腹血糖为(9.51±1.42)mmol/L,治疗后的血糖分别为(15.73±1.90)、(8.12±1.12)mmol/L,由此可以看出,治疗后的血糖明显降低,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2.3糖尿病复发率和药物不良反应

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完全后有10例糖尿病的症状逐渐复发,其概率为21.2%;对于采用吡格列酮治疗的患者中,仅有2例患者糖尿病症状复发,其概率为2.4%。两组糖尿病复发率相差较大,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在治疗期间为发现物的不良反应现象。

3、讨论

引发糖尿病因素有很多,主要来自饮食、环境和生活习惯。糖尿病主要分为两种,1型(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和2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所占比例较大,约90%。这两种糖尿病主要是发病机制不同,一般2型糖尿病的患者体重都偏胖,而1型糖尿病患者体重偏瘦。糖尿病的治疗方法从之前的饥饿治疗到胰岛素治疗,再到现在的口服药物治疗,现在的方法既有效有方便,并得到大众的认可。一般在用药时也要注意,有酮症倾向的或者是缺氧的患者不能用双胍类药物,以免引起乳酸性中毒;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也不能服用双胍和磺脲类药物;孕妇也不能用降糖药物,防止胎儿畸形。吡格列酮可以调节对胰岛素应答基因的转录过程,从而起到降低体内血糖水平的作用。二甲双胍在作用的机制主要是使机体糖无氧酵解能力增强。

通过实验可以知道,给予吡格列酮治疗的患者的效果较好,该组患者的改善条件也好,且复发率较低。对于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不仅仅只需要医护人员的科学诊断和治疗,还需要人们一起共同努力,并大力宣传糖尿病的相关知识,从而大大降低糖尿病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西医内科治疗糖尿病方案选择及效果对比研究[J]. 吕珺. 实用糖尿病杂志. 2017(03)

[2]糖尿病患者的西医内科疗法分析[J]. 黄荷叶.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4(01)

[3]西医内科疗法治疗糖尿病的临床分析[J]. 崔悦,芦霞. 中国医药指南. 2013(12)

[4]西医内科方法治疗糖尿病方案选择及效果对比[J]. 刘宏岩. 糖尿病新世界. 2015(01)

[5]西医内科疗法治疗糖尿病120例的疗效分析[J]. 贾晓菲.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5(25)

论文作者:伍玉广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3

标签:;  ;  ;  ;  ;  ;  ;  ;  

糖尿病患者的西医内科疗法分析论文_伍玉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