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娟丽 甘肃省嘉峪关市一中 735100
每节课堂的导入教学就好比为翘首期盼良久的观众展开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又如同阅读小说,若开篇新颖、引人入胜,题材鲜活灵动、吸引眼球,手段巧妙且与主文衔接流畅、铺垫自然,就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好奇心,全身心投入课堂。Well begun is half done.鉴于导课在整节课中的特殊位置和重要作用,教师要引导探好路,结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师生同盟军,圆满完成导课,为整节课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课堂导入
课堂双边成员——教师和全体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富有启发性的导语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一堂课的导入成败直接影响着整堂课的效果。教师上课伊始就应当注意通过导语来唤醒学生思维,激起他们对新知识、新内容强烈的探求欲;用简洁的语言或辅之动作拉开一堂课的序幕,随之进入课堂教学主体的过程。
二、课堂导入应遵循的艺术原则
1.导课原则
设计要力求合理并积极开发课程资源,要另辟天地,研创开发极具个性化、鲜活新颖的隐性资源和对生活中显性资源的发现,还要巧妙合理挖掘筛选丰富的课外资源,提供贴近学习实际需要、时代生活、积极健康、趣味十足、与课堂内容章节教学目标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又泛于高于或远于课堂内容、考虑学生角度的导入内容设计。课堂目标是课堂的灵魂,导课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师潜心研读教材,把握教材精神实质和内涵,才能设计出既符合教学目标、体现教材特点、具有时代风范、不失时尚前卫、符合学生认知领域和思维规律又考虑全体学生实际需求的导课内容和形式。
2.导课大忌
要避免导课任务型活动的形式大于内容,导入功能脱节,将英语课上成美术课、音乐课、游戏课、手工课却根本没有听说读写英语;避免导课材料内容要求高不可攀,学生用所学知识无法完成而选择用汉语交流的形式主义活动任务;避免引入难以给出准确评价反馈的任务型活动,因活动冗长或与课堂目标和内容关系不大、针对性不强的累赘导课内容,在任务进行中教师突然叫停,活动戛然而止,不了了之,草率收场,知识点的掌握更是无稽之谈;避免生搬硬套,导入方式要流畅。
三、导课作用
1.统一思想,平复各种个人情绪。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鉴于课堂导入时机的特殊性——常常是课前嬉戏打闹的骚乱状态与课堂肃静的分界岭,教师机敏的导语或精彩的片段导入可以威慑控制全局,让学生尽快按部就班回到上课起跑线。
2.活跃学习思维,诱使求知欲的爆发。
教育成功的艺术就在于使学生对你所教的东西感兴趣,爆发一场大规模的求知热潮。精彩的课堂导入会使学生如沐春风、如饮甘露,进入一种美妙的知识园地境界,开启一堂探索新知识的课旅征程。
3.收复全局,吸引学生注意力。
先声夺人、先势服人、句句入耳、点点落地的灵动巧妙的导课,会迅速从四面八方吸引学生注意力到课堂,将课前放松、嬉戏的兴奋点转移到课堂上来,令学生心倾神往。
4.联络师生情感,构建和谐课堂。
教师闪亮登场,就会接通师生信息电键,学生迅速捕捉教师的着装、心情、眼神、动作、笑容、话语,如果捕捉到的信息能博得他们的好感,会为课堂搭起一座友谊的桥梁,师生情感会在导课过程中潜移默化得到交流和升华,中和、联系、融洽了课堂师生双边关系,缔造了融洽的课堂氛围。
5.引领掌舵课堂,确定全课基调。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课之计在于导。导入语所奠定的课堂基调——内容定旨、情感定调、语速定型、语调处理等将直接定格、感染、影响课堂始末,使整节课在一个频调上井然有序、有条不紊地和谐铺展开来。
四、高中英语课堂艺术导课方法
1.常规直接导课。
2.温习过渡导课。
3.演绎趣闻轶事导课。
4.课件插图截屏图片导课。
5.连环设疑导课。
6.开展游戏导课。
7.巧秀简笔画导课。
8.新闻影视视频导课。
9.押韵诗、绕口令、快板、歌曲等跟唱诵读导课。
10.热门话题导课。
11.学生个体、团体任务型活动导课。
五、结语
教师善导,学生方能入境。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心灵上,激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铁一样牢牢吸引住学生。因此,能否激发学生求知欲、促进其积极主动学习,做到良好的导课开端,是整堂课成功的一半,要求教师讲究导课艺术,发挥凝聚、激发和铺垫作用。设计因课型不同而不同,各种导入并不是相互孤立的。教师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选用适合自己个性、学生实际需求的导课方法,才能真正将导课教学效果做到——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课题标号:GS[2013]GHB0315。
论文作者:曹娟丽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5月总第24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0
标签:课堂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内容论文; 思维论文; 师生论文; 导语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6年5月总第241期论文;